李清照 宋詞《一剪梅·月滿西樓》賞析

李清照 宋詞《一剪梅·月滿西樓》賞析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 宋詞《一剪梅·月滿西樓》的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

  這是一首李清照思念丈夫“別愁”的詞,趙明誠出外求學後,她形單孤影,因想念丈夫,而寫的一首抒情詞。

  李清照和趙明誠結婚後,夫妻感情鶯歌燕舞,生活幸福美滿,家庭充滿了學術和藝術氣氛。所以,兩人一經離別,便兩地相思,初婚少婦的李清照對趙明誠的仰慕思念之情和純潔心靈,溢於言表在詩詞中。詞的第一句是:

  紅藕香殘玉簟秋。

  【譯文】

  暑退秋來,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了

  竹蓆也涼了

  【解意】

  時光荏苒,秋意蕭疏,離情別緒,孤獨閒愁,見荷花凋謝,覺玉簟秋涼(竹蓆亦涼),深感青春易逝,紅顏易老;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心頭。

  下一句是: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譯文】

  輕輕解開絲綢的裙子

  換上便裝,獨自登上了一隻小船

  【解意】

  李清照登上木蘭舟,並非閒情逸致的遊玩,而是想借泛舟以消除寂寞,以前他們都是雙雙泛舟,今天是獨自擊楫,眼前的一景一物,想必勾引起往事的溫馨,思夫離別之苦,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她,對方也會在思念著自己嗎?。

  接著,她宕開一筆,寫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譯文】

  天空中飛回來的.大雁啊,誰託你捎來書信?

  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著望著呢!

  (“誰”,指的是趙明誠。“錦書”,指的是情書)。

  【解意】

  這是一個月光如水照滿西樓的美好夜晚。月已西斜,表明她站立樓頭已經很久,可見她思夫之情、之愁、之苦、之心、之真摯。鴻雁能傳書,收到情書,雖不能消除相思之苦,相思之淚,但總可以暫時得到些許寬慰。哪怕這是遙望星空的一種虛幻,也是願意接受的一種祈望。接著下面的詞句更是入情入理:

  花自飄零水自流。

  【譯文】

  美好的青春啊,像花一樣空自凋殘,

  遠行的丈夫啊,像悠悠東去的江水空自流

  【解意】

  李清照慨嘆自己的紅顏易老,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感情,正是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之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寫真。唯其如此,進而下面的兩句更深一層次: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譯文】

  兩地相思,

  一種情愁,一樣思念

  【解意】

  李清照和他丈夫的情愫,是兩相恩愛,互相思念著的,都因離別而苦惱著,這一雙知情知愛的文男才女思戀之情更是透徹心扉的。此情竟何如?此詩最後的回答是: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這種相思之情是沒法排遣的,

  苦愁的眉頭方才舒展,思戀之情又湧上了心頭。

  【解意】

  人在想念一個人的時候,見不到或無法相見,是無可奈何的。憂傷時人們習慣的隨著心緒縐眉是很自然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使人如見其眉頭剛剛舒展又緊蹙的樣子,看到她內心綿綿相思之苦的感情跌宕起伏,表現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的形象,生動地映現出李清照思念丈夫愁眉變化的情景。

  李清照抒寫她的思夫之情,是高潔的、美麗的;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磊落大方。成為千古絕唱。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