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全詞翻譯賞析

李清照《一剪梅》全詞翻譯賞析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譯文] 雁群排成整齊的隊伍飛回來的時候,月亮正滿照著西樓。

  [出自] 李清照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註釋

  “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玉簟:音diàn ,光華如玉的精美竹蓆。

  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譯文1:

  紅藕香殘,鮮豔的荷花凋謝了,從竹蓆上感到深深的涼意,輕輕提起薄紗羅裙,獨自划著一葉蘭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隊形飛回來,(有沒有)傳回誰的家書?鴻雁飛回的時候,(轉眼間)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傾瀉在西樓,(我這在這盼望著)。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譯文2: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譯文3:

  紅荷瓣脫香退,竹蓆處處覺涼。悄悄更換薄綢裳,獨自駕船遊蕩。雲空遙望懷想,雁兒“人”字成行。天晚盼不到雁傳書,月光灑遍西樓上。

  荷花空自飄零,流水空自流淌。同一的刻骨相思,兩處的腸斷惆悵。解開愁苦與悲傷,實在無法可想,才從眉頭揮去,忽又襲來心上。

  譯文4:

  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僅留一絲殘香,素白的竹蓆裡透出涼意,彷彿充滿秋天的憂愁。我輕輕地解下輕柔的絲裙,(換上秋裝)孤獨地登上美麗的蘭舟。南歸的秋雁從雲中掠過,卻沒有將錦書捎回,只有那淒冷的月光溢滿西樓。

  容貌如鮮花一樣容易凋零,青春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頭。同樣一種相思,化作兩處的閒愁。難以排遣的,是共同擁有的那份相思之情,剛離開緊蹙的眉頭,卻又到了煩亂的心頭。

  【賞析】

  這是一首別離詞,是詞人和丈夫分離後的相思之作。

  詞的上半部分寫詞人懷遠念歸。開篇一句點出時令,大概在清秋時節。“紅藕香殘”寫戶外的.蓮藕,“玉簟秋”寫室內的涼蓆,這兩處描寫都是在渲染節氣。此句色彩明麗,含蓄深沉,景中含情。花的開落,是大自然的規律使然,人生也是如此,悲歡離合才是世態常情;玉席變涼,這一方面是肌膚所感,另一方面更是心中所感。這一句內涵豐富,為全詞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隨後五句交代詞人一天的行動。“輕解羅裳”兩句,寫詞人心事滿懷,於是泛舟河上。“獨上”二字,說明詞人是獨自一人。“雲中”一句,直寫相思之情。可隨後詞人並沒有任情感隨意抒發,而是僅此一句便戛然而止,最後兩句又落於景語。“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情景交融,營造出一種迷離的意境,使人愁緒暗生。這兩句景物描寫生動、優美,頗能惹人愁懷,令人讀之黯然。

  詞的下半部分寫離愁之深。“花自飄零”一句,上承前文的景物描寫,下啟後文的情感抒發,寫落花流水之景,寓情於景,呼應上文的“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隨後兩句,直抒胸臆,寫自己的相思之情,這裡視角暗轉,抒情物件不再只是詞人一人,而是把其丈夫也併入其中,兩人都為相思所苦,可見他們情意之深。最後三句,寫相思之苦無法擺脫。詞人筆法高超,“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相對應,對仗工整,妙筆生花,把相思之情的微妙變化描繪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

  歌曲 月滿西樓

  賞析二:

  詞的上片主要描述詞人的獨居生活。

  “紅藕香殘玉簟秋”是以點帶面的寫法,給讀者描繪了一幅詞人眼中的餘香嫋嫋的秋景圖。荷花已謝,雖仍留有殘香,卻不免透出秋的冷落與蕭條。玉席也已涼了,秋意漸來,秋涼漸濃。中國的文人自古就悲秋,更何況是獨守空閨的女詞人呢?怎能不讓她倍感孤獨寂寥、怎能不思念遠行的丈夫呢?

  為排遣心中的愁緒而“輕解羅賞,獨上蘭舟”。一個“獨”字而意境全出:曾經是夫唱婦隨,曾經是攜手並肩,曾經是舉案齊眉,而現在卻是煢煢孑立,形單影隻;舉目四望,相伴的只一“蘭舟”而已!本是為“消愁”而來,怎奈卻是“愁更愁”,相思之情不禁更重更濃。

  看到鴻雁,詞人想象著也許是丈夫託鴻雁捎來家信,她把蘇武雁足傳書的典故巧妙地融於眼前的情景之中,自然妥帖,餘味無窮。我們可以設想:詞人甚至會猜想丈夫在信中告訴自己歸期、行程,那種企盼之情溢於字裡行間。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看到雁群飛回故里,自然會強化企盼丈夫回來的心緒。我們似乎看到詞人獨自憑欄遠眺,柔柔的月光灑滿西樓,雁字回時,那種清冷,那種孤獨,那種寂寥,怎可言傳?

  下片是詞人抒發內心感受,直抒相思之苦。

  詞人用“花自飄零水自流”起興,這既是寫她在舟中所見,也是她的內心所感。花飄水流本是物之自態,卻使詞人觸景生情:流水落花無從體味她的情懷,依舊我行我素地流走飄落,這更增加了詞人的傷感與淒涼。句中“自”用得最妙,詞人移情於物又借物抒情,正如屈原所說“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表達 了對韶光易逝的感慨。這樣,詞中的感情就使人覺得比單純的思念更深入了一層,更富有暗示性,給讀者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更增添了感染力。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是直接抒發相思之情。詞人把夫妻雙方合起來寫,這是她設身處地地想象丈夫也如自己一樣深深地思念著對方,可是空間上的距離使二人不能相互傾訴,只好各自思念著、愁悶著。這也是女性特有的細膩之處。

  但是這只是鋪墊,詞的主旨落在最後兩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上。相思之情要用“計”來“消除”,卻又“無計可消除”,可見相思之深之苦。眉間心上,“斬不斷,理還亂”。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詞人的萬千愁緒,這與她的“只恐雙溪舴艨舟,載不動許多愁”有異曲同工之妙,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通觀全篇,詞人以細膩委婉的筆觸抒寫自己對丈夫的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情,用平常無奇的文字表現新奇的意境。此詞是李清照細膩深婉的風格的最好詮釋,也使《一剪梅》成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