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習慣成自然閱讀答案

葉聖陶習慣成自然閱讀答案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資訊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葉聖陶習慣成自然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習慣成自然

  葉聖陶

  ①“習慣成自然”,這句老話很有意思。

  ②我們走路為什麼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前,兩隻胳膊跟著動盪,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我們說話,為什麼總是依照心裡的意思,先一句,後一句,一直連貫下來,把要說的都說明了?因為我們從小習慣了走路,習慣了說話,而且“成自然”了。什麼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麼心,彷彿本來就像那樣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推廣開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強強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連勉勉強強做一做都不幹,當然更說不上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了。

  ④聽人家說對於樣樣事物要仔細觀察,才能懂得明白,心裡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並不是我們就有了觀察的能力。聽人家說勞動是人人應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資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從勞動產生出來,心裡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並不是我們就有了勞動的能力。聽人家說讀書是充實自己的一個重要法門,書本里包含著古人今人的經驗,讀書就是向許多古人今人學習,心裡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並不是我們就有了讀書的能力。聽人家說必須做個好公民,現在是民主時代,個個公民盡責守分,才能有個好秩序,成個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裡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並不是我們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這樣說下去是說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舉吧。

  ⑥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的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的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的去把書本開啟。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的去做公民應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是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並無兩樣。到了真的去觀察去勞動去讀書的時候,“知”才會漸漸化為我們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才是我們的能力。

  ⑦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某人沒有養成多少習慣的意思。譬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譬如說李四發表力不強,就是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寫出來的習慣。

  ⑧習慣養成的愈多,那個人的能力愈強。我們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

  ⑨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於學校,也不限於讀書。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讀書這門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種種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己教育,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倦”,就是看透了這個道理。

  葉聖陶習慣成自然閱讀題目: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說話為例,引出了下文什麼觀點?(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第④段列舉了哪些事例?意在闡明什麼?(2分)

  3.第⑥段加點的“似乎”一詞能否去掉?請說說理由。(2分)

  4.文中在闡述了習慣與能力的關係後,得出了什麼結論?(2分)

  5.結合實際,談談你對第⑨段學校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的認識。(2分)

  葉聖陶習慣成自然閱讀答案:

  1.觀點(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2.(2分)①列舉了觀察、勞動、談書、做好公民四個事例;⑦闡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並非具備了相應的能力。

  3.(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這裡,用“似乎”強調了“知”與“不知”並無兩樣,因為“知”僅僅是懂得了道理,並沒有化為習慣,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礙即可得分)

  4.(2分)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

  5.(1分)要點:學校教育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習慣、培養能力。(結合實際、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解析】

  1.試題分析:議論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一般有三種,一是開門見山,在首段就先擺出論點,二是選擺事實簡要分析引出論點,三是提出話題圍繞話題層層分析說明,最後總結得了論點。注意第一與第二段的關係,第一段是從現象說起來,引出話題“習慣成自然”,引出第二段中作者的觀點。

  考點: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論說文中,舉例,即可以是真實的事例,也可以是作者擬寫的現象,只要有說服力即可。注意本段語言表達的方式,用排比的方式列出“聽人家說”的事情,從每一個“聽人家說”中找到一個關鍵的詞(人們的`行為)概括。議論文的文段經常用首句來概括本段的內容。本題所講道理即是本段第一句話。考點:分析常見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試題分析:首先判斷“不能刪去”,然後概括“似乎”一句揣摩作用表達的意思,加以說明。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4.試題分析:在文尾處即第八段找到“所以”總結句摘引即可。考點:理解文章內容,概括議論文要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5.試題分析:從學校教育偏重書本知識教育談起,強調培養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葉聖陶簡介

  葉聖陶,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葉聖陶簡介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葉聖陶,中國現代著名作家。1894年10月28日誕生於江蘇蘇州一清貧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於北京。原名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後改字聖陶,筆名有葉匋、允倩、斯提、郢、郢生等。1911年中學畢業,因家庭生活困窘無力升學,1912年至1923年先後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對教育界狀況和知識分子情態瞭解甚深,為此後創作奠定了豐厚的生活基礎。

  青少年時期即酷愛文藝,曾為詩社“放社”盟主。1911年開始發表詩歌及文言小說等。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其創作一發不可收。1921年參予發起新文學第一個社團“文學研究會”,作品數量之多、體裁之廣、知識分子形象刻劃之真切,頗為新文學文壇所矚目。小說《隔膜》、《火災》、《線下》、《城中》諸集,在關注婦女命運、憧憬人生的“美”與“愛”、思考知識分子道路的同時,“冷靜地諦視人生,客觀的、寫實的描寫著灰色卑瑣的人生。”(茅盾語),成為新文學作品中放射異彩的獨特篇章。同期,開創了現代童話創作這一新型文學體裁,童話集《稻草人》和此後出版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文字優美、清新,想象豐富、詩意盎然,寓善惡、美醜的評判於淺易的故事之中,藝術魅力經久不衰。散文合集《劍鞘》、新詩合集《雪朝》中的作者諸篇,筆致誠樸、淡雅、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作家的人生評價和創作才華。

  1922年與朱自清等創辦新文學第一個詩刊——《詩月刊》。

  1923年至1937年先後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和開明書店編輯,參予編輯文學研究會刊物《小說月服》、《文學旬刊》和《中學生》、《文學》等雜誌。此期短篇小說、童話多收入《未厭集》、《四三集》,散文多收入《腳步集》、《未厭居習作》。面對內敵外侮的種種行徑,葉聖陶的創作風格也由沉穩、冷雋轉而為熱烈與憤激。有“扛鼎”之作稱謂的長篇《倪煥之》於1928年出版,成為現代知識分子在“五四”前後十餘年時代壯潮激盪下,艱難探索,走向集體主義的真實記錄。同期編髮文學新人丁玲、巴金等人的處女作,文學“伯樂”之舉成為美談。

  抗日戰爭時期,輾轉蘇州、武漢、成都、重慶,最後返回上海,堅持編輯出版工作和愛國宣傳。角放戰爭時期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統治、要求民主自由的愛國運動。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語文教學研究愈益深入,編輯自幼兒園起至大學國文教材多種,論文輯為《作文論》、《文章例話》、《文章講話》等,對教師、學生均深有裨益。全國解放後,長期擔任出版、教育界領導工作,仍筆耕不綴,出版詩歌、散文、童話、教育論文多種。

  在新文學作家中,葉聖陶以德高望重、“一本真誠”著稱,文如其人,誠如茅盾所說:“你要從他作品中找尋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的那種淨化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聖陶的樸素謹嚴的作風及其敦厚誠摯的情感自有不可及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