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富貴本無心》閱讀答案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閱讀答案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是南宋詞人胡銓所寫的一首詞。該詞表現了詞人無畏的抗爭精神和對國事的深切關注,它與《戊午上高宗封事》同為反和議鬥爭的名篇,表現了詞人忠貞的氣節。

  好事近

  胡銓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風月。

  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注】這是南宋高宗紹興18年(1148)胡銓貶居廣東新州時寫的一首詞,秦檜見了此詞後,又貶胡銓於海南島。

  (1)簡析“輕”字所隱含的意思。(4分)

  (2)“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4分)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閱讀答案

  (1)① “輕”,輕率,鬼使神差似的,這是詞人深深的自責,由現在想到當初的輕率尤為懊悔②詞人被貶居廣東新州,身處南荒,自然會產生離鄉愁緒,懷念悠閒美好的“薜蘿風月”生活,懊悔當初輕易離開故鄉出來做官,實際上是對奸臣當道的強烈不滿。(每點2分)

  (2)這句是說自己想學陶淵明歸隱田園,可是,路上有“豺狼”擋道。“豺狼”這裡用以指把持朝政的秦檜。“欲駕巾車歸去”表明作者無可奈何,想到了“歸隱”;“ 有豺狼當轍”,直斥誤國的秦檜等人,表現了作者雖然屢受打擊和迫害,但不畏權勢、剛正不阿的鬥爭精神。(句意2分,感情2分)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作者

  胡銓(1102-1180) 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進士,授撫州事軍判官。紹興七年(1137)任樞密院編修官。因堅持抗金,上書請斬秦檜(華考範文網www.zk168.com.cn)等三人,遭秦檜迫害,謫吉陽軍。檜死,始得內遷。孝宗時,起為工部員外郎、端明殿學士。能文工詞。詞作不多,反對和議的憤世之作都筆墨酣暢,意氣慷慨。原著《澹庵集》多散佚;今有《澹庵文集》、《澹庵詞》。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賞析一

  此詞關係到南渡後一場鬥爭,因而聞名。紹興八年秦檜再次入相主和,派主倫往多議和。這事激起了朝野廣泛抗議,當時身為樞密院編官的胡銓尤為憤慨,上書高宗說:“臣備員樞屬,義不與檜等共戴天。區區之心,願斬三人頭(指秦檜、王倫、孫近),竿之藁街。……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戊午上高宗封事》)此書一上,秦檜等人由恐懼而變惱怒,以狂妄兇悖,鼓眾劫持“的罪名,將胡銓”除名,編管照州(今廣西平)“,四年後又解配新州(今廣東新興)。胡銓逆境中堅守忠節,十年後在新州賦本詞,”郡寧張棣繳上之,以謂譏訕,秦愈怒,移送吉陽軍(今海南島崖縣)編管“。十年間,秦檜對胡銓的迫害愈演愈烈,直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同時,對反對和議的朝野名士也進行殘酷的迫害,著名的詩人、詞人王庭珪、張元幹就被流放、削籍,”一時士大夫畏罪箝口“,”忠義之士多避山林間“。(參見《宋史。胡銓傳》、《揮塵後錄》卷十等)這首詞就是在這樣氣氛下寫作的。

  上片是說自己無意富貴,卻在走上政途,深感懊悔。“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輕”,輕率,鬼使神差似的,這是深深的自責,由現在想到當初的輕率尤為懊悔。“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秋月。”“猿驚鶴怨”用《北山移文》文意。南齊周本隱北山(即鐘山),卻應詔出仕,也孔稚珪綠山靈草木禽獸的口吻對他進行責備,中有這樣的句子:“惠帳空兮兮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薜蘿”,幽隱之處,“薜蘿秋月”借指隱者徜徉自適的生活,唐張喬《宿齊山僧舍》“曉山月出煙蘿”類此。這裡是借猿鶴以自責其棄隱而仕,放棄了山中的美景。“空”、“識”兩字道出做官卻未能遂願,把自己的悔恨展現得更為強烈。

  作者緣何對當官如此懊悔?從上片看,可見他對“薜蘿秋月”生活的懷念,對故鄉的感懷。身竄南荒,自會產生離鄉愁緒。同時他另作了一首《如夢令》,雲:“誰念新州人老,幾度斜陽芳草。眼前欲晴時,梅雨故來相惱。休惱,休惱,今歲荔枝能好。”正是這種情緒的寫照及其自我解脫。但是,這首詞超越了這首情緒,他寫悔恨寫得那麼痛切,另有所指。

  “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囊錐出頭”即“脫穎而出”,索用毛遂自薦典故。要理清兩句的意思,弄得清“剛”、“不道”這兩個語辭。據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剛”即“硬”,“不道”有“不想”之意。這兩句是說:你硬是要頭,逞能你也得弄清時節和世道很明顯,“出頭”是指十年前反對和議、抨擊秦檜。這用的是理怨、自責的'口吻,還是“悔”。既然悔恨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便學陶淵明“或命巾車,或掉孤舟”,歸隱田裡了:“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可是,路上有豺狼擋道。想回也難!詞就是這樣一氣呵成當官的悔恨,想歸卻不能苦悶,這對處於特定境遇中的作者來說,是道出真情實感的流露。但是若只是如此理解,又未免只在皮毛了。只要聯絡一下寫作背景,這首詞強烈的諷刺意義就不難看出。

  “豺狼當轍”即“豺狼當道”相對,語出《東觀漢紀·張綱傳》:“豺狼當道,安問狐狸!”“豺狼”與“狐狸”相對,是指權奸、首惡,張綱所謂豺狼,是指獨擅朝政的梁冀及其黨羽,這裡用以指把持朝政的秦檜。張棣說是“譏訕”,秦檜那樣惱怒,看出“豺狼當轍”用語的含義。其實所謂“譏訕”,不獨這一句,全詞無不暗含著對秦檜等人的抨擊。“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自責、悔恨是表面的,實際上是在罵那些主和誤國、陷害忠良的家秋,朝廷裡盡是奸臣,忠正之士想出頭也出不了頭。上片悔恨“故鄉輕別”,“富貴本無心”是暗用了孔子一句話:“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他無意於謀求富貴也不願擔任奸臣。他那般痛心地懺悔,與十年前上書所說:“臣有赴東海而死,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其志向恆一的。上面這些意思都是借用去國懷鄉的形式表現了出來的,並不直遂,叫人咀含而不語,其諷刺意味更為犀利。

  這首詞是作為“罪人”在那險惡的政治氣氛下寫作的,表現了作者無畏的抗爭精神和對國事的深切關注,它與《戊午上高宗封事》同為反和議鬥爭的名篇,表現了作者忠貞的氣節。朱熹讚揚胡銓是“好人才”時說:“如胡邦衡(邦衡,胡銓字)之類,是甚麼樣有氣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壯!”(《朱子語類》卷一百○九)胡銓屬於魯迅所說的中國歷史上“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賞析二

  這是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胡銓被貶居廣東新州時寫的一首詞。

  本詞的主題十分鮮明,它表現了胡銓不畏權勢,決不和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派同流合汙的高尚氣節。

  上片抒寫自己憂慮國事,不能安心隱居山林的心情。前兩句說,自己本來無心追求富貴,為什麼要輕易地離開故鄉呢?“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風月。”由於猿猴和白鶴不理解自己的心情,因此才驚怪、埋怨自己離開隱居的故鄉山林,白白地耽誤了悠閒的美好歲月。

  下片借用毛遂自薦的典故,抒發自己以天下為己任,圖謀為國效力的決心。“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這兩句說,我本來應當毛遂那樣自我推薦,顯露自己的才能,為國效力,可是又不很瞭解奸臣控制下國家的局勢,所以是不合時宜的。“欲駕巾車歸去”,是說作者無可奈何,又想到了“歸隱”,表現出作者矛盾的心理。“有豺狼當轍”一句,直斥誤國的權奸秦檜等人,表現了作者雖然屢受打擊和迫害,但是不畏權勢,剛正不阿的鬥爭精神。

  南宋王明清《揮塵錄·後錄》卷十記載:“邦衡在新興嘗賦詞,郡守張棣繳上之,以謂訕謗。秦(檜)愈怒,移送吉陽軍編管。”這裡說的,就是《好事近》這首詞產生的影響,以及因此給作者帶來的不幸。

  這首詞的調子明朗,敘事直率,感情熾熱,絕無矯揉造作的痕跡。詞中雖然流露了“歸隱”的思想,但這不過是作者因為自己無法“脫穎而出”,報國無門的憤慨,他滿腔的愛國熱情以及對投降派卑劣行徑的慍怒,在本詞中還是十分明顯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