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書邊事》閱讀答案

張喬《書邊事》閱讀答案

  《書邊事》是唐代詩人張喬的作品。此詩是寫作者遊歷邊塞的所見所聞,抒發了詩人美好的願望。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張喬《書邊事》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書邊事

  張喬

  調角斷清秋,徵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書邊事》註釋

  ①張喬:唐代詩人。②調角:即吹角,角是古代軍中樂器,相當於軍號。

  ①:唐朝自肅宗以後,河西、隴右一帶長期為吐蕃所佔。此後,因民眾起義及吐蕃將領降唐,其地又全歸唐朝所有。本詩大約寫於此時。

  ②:“梁州”,當指“涼州”。地處今甘肅省內,曾一度被吐蕃所佔。王昭君的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與涼州一東一西遙遙相對。

  一:

  ①對詩句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斷”字,將“調角”與“清秋”融而為一,渲染了聲色並茂、深廣清幽的意境。

  B.頷聯中作者的視線從青冢又移到涼州,此時夕陽西下,餘輝一片,一派日麗平和的景象。

  C.頸聯“窮邊”二字,寫出了西北邊塞因長期戰亂而造成生產廢弛、民生凋敝的淒涼景象。

  D.本詩運用了虛實結合、對比映襯等多種藝術手法,抒寫詩人於邊關的所聞、所見、所感。

  ②請結合詩句,分析“倚”字的妙處。(4分)

  ③請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對尾聯進行賞析。(4分)

  《書邊事》閱讀答案

  ① C

  ②用“倚”字,寫出徵人倚樓的安閒姿態,像是在傾聽那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微妙地傳達出邊關安寧、徵人無事的主旨。

  ③尾聯兩句“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運用生動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寫出了作者的心願:蕃情能像這大河一樣,長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詩的意境由此更深化一步,表現出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

  二:

  (1)請賞析首聯中“倚”字的表達效果。(4分)

  (2)結合全詩,請簡要分析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3.這首詩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圖景?請結合詩句簡要敘述。(4分)

  4.這酋詩尾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作者怎樣的心願?(4分)

  5.首聯描繪的是一幅什麼樣的圖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麼地方?(5分)

  6.末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6分)

  《書邊事》閱讀答案

  (1)“倚”字寫出了守城戰士倚樓而息、懶於警戒的安閒姿態(2分),傳神地烘托了邊關久無戰事,一派安寧和平的氣氛(2分)。

  (2)前三聯烘托渲染了邊境生活和平安定的景象,抒發了作者暢遊邊塞的喜悅心情(2分)。尾聯以比喻作結,表現了當時民族之間的良好關係,表達了渴望民族團結的美好願望(2分)。

  3.這兩句描寫了清秋季節,萬里長空,角聲迴盪,悅耳動聽,看那徵人倚樓的安閒姿態,多像是在傾聽那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啊!(2分)所有這些呈獻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幅邊塞軍旅生活的安寧圖景。(2分)

  4.尾聯運用生動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寫了作者的心願,使詩的意境更深化一步。(2分)作者的心願是:詩人望著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緒聯翩,蕃情能像這大河一樣,長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這表現了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2分)

  5.該聯寫在清秋季節,萬里長空,角聲迴盪,悅耳動聽。那徵人倚樓的安閒姿態,多像是在傾聽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啊!這構成一個聲色並茂的清幽意境,呈現的是一幅邊塞軍旅生活的安寧圖景。“倚”字微妙地傳達出邊關安寧、徵人無事的狀態。(意對即可)

  6.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詩人望著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緒聯翩:願吐蕃族人民的心願能像這大河一樣,長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這裡把“情”比作“水”更能體現出“情”的綿延悠長,十分自然地抒寫出了作者的心願,使詩的意境更深化一步。這表現出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意對即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