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精選22篇)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

  《典籍裡的中國》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以“文化節目+戲劇+影視化”的方式,讓典籍 “活”起來,展現典籍裡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精選2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

  最近幾天,央影片道推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裡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曆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裡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南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瞭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裡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2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裡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核心——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專案“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透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南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裡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3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裡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程序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裡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南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4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後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衝突,並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裡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不絕。優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絃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5

  書可以幹什麼,是什麼?我在期中考試中回答道:豐富自身學識,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或是造福國家社會。在觀看了《典籍裡的中國》後,我明白:我對書乃至典籍的看法都太過膚淺幼稚,忽略了他們到底是怎麼傳承的。

  典籍裡的中國介紹的是“五經”中的《尚書》,透過伏生這個人物介紹了《禹貢》、《牧誓》這兩篇文章。伏生護書動人不已,兒子捨命護一車書簡,妻也在流亡中喪命。他自己一生都在讀《書》、研究《書》。放在現在,或許再沒有人願為書丟命,古代的伏生做到了。

  歷史課老師講文明的起源從哪裡開始?國家的形成。《尚書》在當時資訊不發達的社會,如果丟失,那就是積蓄了中華民族智慧的文明丟失了。所以《尚書》的流傳是讀書人對中華文化的守護,這也是最打動我的地方。

  舉起手中的中國典籍,那些在你看來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你能想到背後是有鮮活的故事和很有生氣的人嗎?你能想象中華文明,華夏文明是由一個個伏生用命搏來,用血換來的嗎?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未斷絕,你以為是天意嗎?我驕傲我自豪,因為這恰恰說明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守護歷史文明的真相。

  最後伏生見到現代圖書館裡珍藏的圖書,見了手機上的《尚書》,見到口中誦讀《禹貢》的孩童,他深感欣慰:因為書人人可讀。他是安心了,《尚書》不會丟失了。

  有時候當我們習慣了某種東西時,一定不要忘記它是怎麼來的。科學如此,書亦如此。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6

  “上古先賢的言行,記載在《書》裡,讓後世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這是出自節目中倪大紅老師飾演伏生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由深入淺地闡釋了讀《書》的好處。由典籍,到個人,到社會,到國邦,到文化。讀《書》如此,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於夏禹,是國家的告示公文,相當於如今的法律。《尚書》對我們當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為銘記的道德、或為市井風俗。伏生一生輾轉漂泊,最後在秦焚書之際藏《書》於牆縫,是對“典”的傳承;而子康沉於享樂、碌於打獵,竟誤失國都,淪為歷史的反面教材,是對“典”的失格與輕視。因此,傳承典籍,需要我們常備在心。

  下面將從節目製作這一角度來談談我的感受。

  節目的流程為:舞臺劇準備——舞臺劇——撒貝南(現代讀書人)的思考。從舞臺劇說起,撒貝南對伏生的恭敬、對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與倪大紅老師簡直格格不入。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無論語言還是動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當然這僅僅是個舞臺劇,過分苛刻也實在不近人情。

  還有一些關於歷史問題,相當於一些對節目的建議。開幕王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其表現的表情是激動喜悅,但我覺得如果從王圓籙這深挖,其實更能表現《尚書》這些典籍的來之不易。王圓籙將藏書賣給外國人斯坦因,而打動他的僅僅是四塊馬蹄銀和三十英鎊,後《尚書》等一批古籍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被運至北京,誰也不知道它們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陳寅恪)。若能將典籍的輾轉講得更豐滿,我相信更能豐富《典籍裡的中國》。

  從焚書坑儒、文字獄到開放、兼收幷蓄的中華文化史,對應著的是從命運多舛刀步步走向復興的華夏,其實給觀眾的印象更深,畢竟典籍裡的中國突出的是“中國”二字(“中國”是被修飾語)。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紂,帝辛(紂)在中學教材裡是昏庸殘暴的暴君,但自從周朝開始就有人為帝辛正名,與武王的糾紛出於文王。《史記》中記載,商末周部落漸漸強大,嚴重危害到商的統治,於是帝辛將文王捉進監獄,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強換回文王的命。

  教員曾說“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史書說: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這是誇張的說法。孟子不相信這個說法,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帝辛將商朝版圖拓展到長江一代,他對於後朝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歷史向的節目,其實可以再嚴謹些。

  最後談談植根與華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這裡說的是春秋孔子的“禮”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禮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差別性。所以人們指出“禮”的特徵是“別異”和“辨異”。簡單來說,“禮”即“周禮”,是劃分階級的表現,各個階級有個各的“禮”,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待人以禮”“禮儀”。相比之下,墨子的“兼愛非攻”才是站在當時人民的一方,但儒家畢竟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這也難怪儒家要罵墨子“無君無父”“禽獸”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傳至今,統治階級的功勞貌似更大(如佛教、東主教)。我們現在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一妄貶低,也不應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從典籍裡看中國,我更樂意從人民和歷史看中國。因為典籍是可以擬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歷史不是可刪可添的,不是虛飾。況且,人民不是睜眼瞎,一切謊言都會被無情拆穿於眾目睽睽之下。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7

  《典籍裡的中國》作為一檔全新大型文化類節目,以多舞臺、多場景、古今對話的創新方式出現在大眾眼前,剛播出便收穫了4.5億的播放量。

  節目將聚集多名演員來演繹典籍裡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藉由不同時空座標裡寫書人、讀書人的閃亮故事,讓經典照進現實,展現經典書籍中的中華文化。

  當我初看這個節目時,我的感覺是:驚豔!首先,節目的場景設計十分巧妙,甚至可以說是獨具匠心。為了讓觀眾沉浸地走進歷史,確實做了很多考慮,旋轉式座椅就是一大體現;其次就是演員的深情演繹,古人的情感複雜,不是那麼容易揣摩的。

  比如最近一期中的“伏生”角色,伏生作為一個心繫《尚書》且年過九旬的老人,其扮演者倪大紅老師需要從人物心理、語速、動作快慢等多個方面考慮如何去展現人物形象,這很考驗演員的職業技能和其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時,我們從節目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觀眾都被伏生的“捨命護書”所感動,熱淚盈眶,這也恰恰滿足了我們一點點的精神需求。生活在快時代的我們,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品讀經典,這個節目也正是一個好的契機,我們需要感謝這個節目,感謝這種創意!

  節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幾句:“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不僅僅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他蘊含的更多是一種智慧,一種情懷,一個國家的象徵。希望中國文化能夠在各輩人的努力下薪火相傳,經久不息!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8

  我叫《書》,因我是上古之書,所以我又被後人尊稱為《尚書》。

  自始皇帝焚書後,我的感官便急轉直下,只能模糊感應到大約有冊在皇宮中,有冊為私人所藏,更多的就無從知曉了。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日宮中失火,毀去大半藏書,那冊《書》的下落我便再感應不到了。或許那為私人所藏的《書》該是世上最後的一本了,我便愈發關注它。

  從路過的僕從那裡聽到,藏書的主人名伏生。這天,他們為躲避戰亂,決定將我帶回老家藏起來。我看著他們一行人駛出城門,虛弱地陷入了沉睡。不知過了多久,我在喊殺中被驚醒,發覺這家人竟遇上了亂兵,影影綽綽的火光中,只見護在我一旁的小少年轟然倒下。震驚、悲傷、憤怒……種種情緒湧上心頭,我多麼想立刻跳出來呵斥他們,可……我終歸只是一車書簡,無能為力的。

  刀光劍影中,鮮血不斷噴湧而出,我被迫陷入昏睡。

  再次醒來時,一群流民將我團團圍住,與人爭執說要用我烤火。我盯著身旁瑟瑟發抖的少女良久,又想起了那個陽光燦爛的少年倒下的模樣……一個女人站在前面擋著,她大約是伏生的夫人了。她哀求著,向眾人訴說我獨一無二的價值。我注視著眼前的一切,未能言語。

  顛簸的車停了下來,我殘破的身子被安置在伏生山東的老宅中。因為戰亂,他們匆匆將我藏在牆壁中,就再次逃亂去了。漆黑的牆壁中時間過得格外緩慢,當我快以為自己已被世人永遠遺忘時,久違的一束光從縫隙中照射進來。

  “找著了嗎?”我聽見有人詢問。

  “在這呢!找到了!”激動的聲音回答說。

  緊接著我就被取了出來,白髮蒼蒼的老人小心翼翼的將我接過,滿眼淚水。我一愣,驟的認出了這個人,伏生!是他!

  這是安穩的一段時光,伏生將我傳給他的弟子門徒和前來求教的人們。其中有一人有點特殊,眾人對他尊敬的很,似是宮中派來的,我聽伏生稱他晁掌故。這人恭恭敬敬的聽課、做記錄,後又回宮再傳授他人。“漢無伏勝,則《尚書》不傳;傳無伏生,亦不明其意。”後人說的大概就是這件事了吧。

  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迭中我又幾乎消亡。到西晉時被名孔安國的先生尋得並全力推廣,永嘉之亂時失傳,東晉時又被複原……並不是沒有人將我刻在石頭上,但總是被毀去,或天災,或人為。直到唐時我被刻在了青石之上,從此,青史永存。

  千年已逝,我恍惚間又記起有人問:“《書》好在哪裡,為何讀《書》?”又有人低低沉的回答道:“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靜謐的環境中,我安然入睡。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9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題記

  穿越時空,觀先人李時珍之經歷,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受益頗豐,寫下心中所想。

  學醫難,行醫更難。少時的李時珍便有一個行醫夢,可作為醫者的父親李言聞自是清楚醫者之難,一再反對他。長大後的李時珍鄉試三次未中,他心中的夢想便愈加堅定。他為從醫曾求父親三次,終與父親共為“逆行舟”。為鄉民看病,不辭勞苦,成了李時珍的日常。儘管他深知從醫的艱辛,但他依舊帶著“壽國以壽萬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在行醫救民的過程中,李時珍目睹了不識藥、用錯藥的案例,心中由此萌發利了重修本草的種子。”天下醫書,利益天下”,李時珍集古代醫書之大成,又透過自身實踐,三十年飽經風霜,三十年嘔心瀝血,著成《本草綱目》。

  可誰能想到,出書更難。當時竟無一書商想要刊印。從書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貞作的序,《本草綱目》便可發行,李時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貞作序,對於李時珍而言,彎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書更難,可為了造福百姓,他甘願奉獻。幸而《本草綱目》得到了王世貞的賞識。

  然而李時珍又擔心《本草綱目》存在錯誤,誤導後世子孫,在流去的十年光陰裡,李時珍重修本草,不負所願,《本草綱目》得以印發。令人噓不已的是,年過七旬的李時珍沒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綱目》,這也是他留下的遺憾。穿越百年,讓李時珍看到被後人所珍藏的《本草綱目》,了卻了他的夙願。

  李時珍的一生,用“難”形容再合適不過,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行醫精神克服種種磨難,他是一個不怕難的人,一個迎難而上的人,李時珍艱苦奮鬥了半生,彰顯的是實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醫精神,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大醫情懷。就是這樣一個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寫的浩大工程,造就了醫藥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傷,一心為民;艱難卓絕,著成本草;鍥而不捨,求序刊印。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寫照,我們永遠懷念他!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0

  一部名著,延續千百年,歷經三代名人之手;一種精神,傳承無數載,受盡風雨永垂不朽,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裡的中國》的主題《周易》。

  《周易》分為《易經》與《易傳》,相傳我國對於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時期的周文王結合前人研究與個人見解,著成《易經》;近古的孔子及弟子,為《易經》作注而成《易傳》,經傳合一,終成《周易》。

  司馬遷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親季歷時,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諸侯的首領。而後周文王父親被商紂王殺死,文王繼位。因為文王十分賢德有禮,許多賢人志士前來投奔他,商紂王出於忌妒,將他囚禁於羑里,並來害了他的兒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絕境之中仍然沒有放棄,而是潛心鑽研先祖伏羲留下來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經》。這就如同司馬遷後面所說:“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古時的志士們尚能在如此絕境中完成鉅著,我們就更不應該為了某個小小的挫折而放棄目標!

  猶記得我第一次看關於《周易》的書籍時,書上全講的是八卦風水,晦澀難懂,於是我很快就不看了,並且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講風水的“雜書”,怎能名入“四書五經”之列?

  直到今天,我才對這本書的看法有了轉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聽到《周易》裡的兩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顯然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習天,以自強不息;學習地,以厚德載物。那麼,這做人的道理與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徑庭,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孔子之前,《易經》大多是講天象與自然;而在孔子對其深究並著成《易傳》後,《周易》便開始偏向於關注內心與倫理,孔子促使周易》由佔筵之書轉為義理之學,對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易》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是學習“天”,因為天始終剛勁堅挺、運轉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從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如同我們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堅持理想,堅持信念,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認為,每位華夏兒女都有責任將《周易》帶給我們的自然規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傳承下去,將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1

  《徐霞客遊記》想必都耳熟能詳了,許多人都已領略過其中的風光,甚是奇麗。

  我曾羨慕徐霞客的瀟灑自由,他可以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羨慕他的堅定堅守,自小說出自己的志向:“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可後來發現,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謬矣。

  徐霞客的父親,在一次賊闖家門搶劫時受傷,去世了。為父親守孝三年後,他開啟了遊歷山水的漫漫長路。期間,他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文章,結識了文壇上許多名人。徐霞客的母親過八十大壽,他結識的八方名人都送來了祝福,那一天,也許是他母親最快樂的一天。

  可命運就愛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親也離開了他。父母雙雙離世,這對徐霞客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但這沒有阻止徐霞客遊歷山水的步伐,因為他答應了父親“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答應了母親要尋到長江之源。這是另一種盡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也做到了對父母的承諾。

  節目用情景劇的形式,展現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徐霞客獨自坐在院子裡,沉浸在母親去世的悲痛中。接著,他已故的母親從屋後走出,徐霞客看著她,哭得像個孩子,一句“母親,我想你了”頓使我淚目。他長年在外遊,縱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後有個家,母親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親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裡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會碎為粉末……母親對他說:“父母在,不遠遊,現在,你沒有牽掛了。”

  原來愛有時就是若隱若現,牽掛是一種不捨,放不下才會牽掛。母親希望他放下,放開去完成他的夢想。這是守在身邊年邁的母親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對他的仰慕不減反增。我以為他是個毫無牽掛的瀟灑行者,卻不想他是個揹負牽掛的孤獨又堅強的人。徐霞客親身踐行了他“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少年壯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2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孫子兵法·始計篇》,簡意為“戰爭,關乎國家的緊要之處,系及千萬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細探究。”孫武先是著成了《孫子兵法》這一被後世誦為“兵家聖典”的大作,後又為吳王闔閭獻計近十載。最終,卻也抱著無窮的失望遠離戰爭,歸隱山林。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見,包括戰爭的一切行為,大多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儘量找到最正確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後延伸,我們便可以知道要“慎戰”,“重戰”。慎戰,即為量力而行。倘若《長津湖》中部隊在行軍遭阻時殺敵心切,又豈能安全地隱蔽起來?而重戰,就是在必要時傾盡全力,不辭勞怨達到目標。

  孫武,童年時祖父立功,被賜姓孫。後在少年時期,歷經“四姓之亂”,叔父被構計陷害,因而立下傳孫氏兵法之大計。逃往吳國著書期間,偶遇並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為楚國忠臣,卻慘遭奸臣陷害,死無葬身之地。伍子胥報仇心切,逃往其對立國吳國,在與孫武結下刎頸之交後,互相別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後,伍子胥助闔閭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闔閭舉薦孫武,吳王熬不住勸,接見了孫武。

  孫武是何許人也,其才幹一下被闔閭看中。念吳國大業,闔閭積極向孫伍兩人詢問計策。兩人齊道曰:“要想滅楚,先需強吳,而後肄楚,最後決戰。”強吳,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準備,提升自己的才幹,從實質出發;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標虛實,不打沒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便可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而最後的“決戰”,往往是最關鍵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到了真正的最關鍵的時機,往往學會變通者才可取勝。

  在孫武的建議下,闔閭下令廣積糧倉,高築城牆,此是為第一步。而後,派兵騷擾楚國邊界,而又不動干戈。幾年的準備下,楚國終於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連勝國內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關鍵在於戰術的得當,兩翼空虛,便給了敵軍可乘之機。”這一伐唐,給了吳國一個機會,便一舉在柏舉給了楚國當頭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吳軍卻開始就地燒殺作樂。儘管孫武百般勸告,依然不被闔閭所聽。孫武念想已經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乾脆又退了山林,與伍子胥再次相別。

  不久,夫差繼位。昔日的大捷士氣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權臣蠱惑,賜死了伍子胥,可憐一代賢士,還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場。話說,沒有了賢臣的輔佐,夫差很快被勾踐臥薪嚐膽,滅了國。唉,驕兵必敗,武聖關二爺也正好是被呂蒙算計,敗走麥城。我們之中,又何嘗沒有第二個夫差呢?

  孫武聽說此事,悲傷逆流成河。只嘆“死人不可以復生,亡國不可以復存”。孫伍兩人一世之交,還是不能在最後一刻相見。回想當初孫武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緒萬千:我們,也會有幾個至親的朋友吧!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3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裡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裡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透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為《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透過對《尚書》裡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透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透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眾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裡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裡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4

  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自播出以來,帶動了社會上有關中華典籍傳承與解讀的熱潮。節目被《新聞聯播》播報16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國家級媒體刊文報道近100次,全網斬獲熱搜超150條,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影片播放量超20億,更受到了《華爾街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不同國家和地區媒體的頻頻點贊。

  10月10日晚八點檔,《典籍裡的中國》將在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迎來收官之作。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聖賢相遇對話後,最後一期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南將引領觀眾親臨陽明先生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為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我們眼前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吟誦著“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時光,陽明學歷經跌宕起伏,仍散發著睿智的光輝。他的思想學說、處世之道,都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節目將圍繞集中體現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傳習錄》展開,透過講述書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傳承注重實踐、實幹興邦的重要理念,並從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命運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

  《傳習錄》書名源自《論語》 作者王陽明用一生踐行“知行合一”思想

  《傳習錄》通行本為三卷,約八萬餘字,成書原因與另一部儒家典籍《論語》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對老師言行、思想的記錄和整理。巧的是,《傳習錄》這一書名也源於《論語》中記載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解釋道:“‘傳’是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還包括事件的處理方式、行為、態度;‘習’是實踐、行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所傳授給我們的東西,我們有沒有時時地去實踐、去運用,用‘傳習’作為書名,我們就可以知道弟子們是想把陽明先生的思想記錄下來,不斷地將它運用於實踐。”

  《傳習錄》反映了王陽明整個生命歷程的思想探索,其內容是對儒學理論的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經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最富典範性的命題之一,對此後中國乃至東亞的思想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縱觀王陽明五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實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後世人評價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陽明從小立志“學為聖賢”,曾為鑽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卻一無所獲,反而因為勞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後來一直身體欠佳。入仕後,又逢官宦專權,受牽連慘遭廷杖,好不容易撿回一條性命,又被貶謫至貴州龍場。這樣的生死考驗,不僅沒讓他灰心喪志,反而促成他龍場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表示:“陽明先生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觀念,那麼我們今天要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

  學史力行,行勝於言。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幹興邦。

  “龍場悟道”激發心靈震顫 身臨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觸控聖賢偉岸人格

  先賢典籍是源頭活水,後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匯入中華文明的不息長河,奔湧千年,從未斷流。《典籍裡的中國》開播以來,營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講述場,跨時空演繹了伏生一生守護和傳承《尚書》的故事、“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醫者品格,並生動詮釋了司馬遷、屈原、孫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懷,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聖賢思想的精華和內涵。可以說,節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以及情感的爆點,驚豔了觀眾,成為無數“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傳習錄》的戲劇舞臺採用倒敘的創作手法,將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

  王陽明人生的重要節點“龍場悟道”,在演員辛柏青的詮釋下直抵人心。首次嘗試古今穿越現場表演的辛柏青,也稱自己對這場戲的印象極為深刻:“我想這個應該是來自生命最深處的吶喊,確實是每次喊完都差點要暈厥了。你看我(在舞臺上)踉蹌了一下,那不是設計。我衝著大屏來了一個‘我明白了’,其實是震爍古今的聖賢強有力的一句話,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麼是聖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儒家歷來有重視實踐的傳統,但是在傳統思想裡頭,‘知’和‘行’往往是作為兩件事來看待的,而且多主張知先、行後,王陽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為一個重要的,而且是系統的哲學命題提了出來,是我們中國哲學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創新。”

  在王陽明一眾弟子中,徐愛因為德行兼備而深受喜愛,王陽明曾將其比作“吾之顏淵”。他不僅是王陽明的妹夫,也是最早開始記錄王陽明言論的人。戲劇舞臺上,王陽明與弟子徐愛用生命踐行“知行合一”,最後生死分離的催淚場景也相當令人期待。

  王陽明晚年時,和孔子一樣回到家鄉講學。後來,他又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心憂家國的王陽明抱病出徵,於第二年客死在回鄉的途中。生命的最後一刻,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坦蕩地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看到戲劇末尾,王陽明穿越歷史時空,和當代青年圍坐在一起探討《傳習錄》裡流傳後世的閃光思想,蒙曼倍感動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陽明先生的那兩句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我覺得我們跟傳統文化,歷史跟未來在這一刻團圓了。”

  10月10日晚,就讓我們一起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今齊誦中,追慕陽明先生風骨,品讀《傳習錄》中的深邃智慧,共度《典籍裡的中國》第一季收官之夜。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5

  “兵者,國之大業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孫子兵法》之後,我們對這句話可以倒背如流了。

  孫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於官宦世家,青年時期家族慘遭誣陷,獨自出逃,他帶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紙。他隱入山林,遇見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與他相約以粥,後向吳王七薦孫武,使其任將軍之職。

  柏舉之戰可以說是孫武人生的巔峰時刻。但是戰後,伍子胥為報家仇而對楚王掘墓鞭屍,這也導致他與孫武一刀兩斷。與此同時,吳王窮兵黷武,拒絕了孫武的計謀。這是孫武理想破滅的時刻,上天給了他無以倫比的條件,卻又親手破滅了他的希望。

  孫武註定不得其志。各國諸侯都不會認同他的“仁”,人間總是存在戰爭。他悲憫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劇世界,看著保衛一方水土的城牆被攻破,想到強徵來計程車兵屈服於他人的刀劍下,見證腐朽諸生和昏聵君王鬱鬱而終,而這一切,都會在血雨腥風中不斷重演,生生不息。

  孫武的不得志,還表現在與伍子胥的決裂上。他再也見不到那個如同乞丐一般倉皇的人共他探討兵法,他等不到那個忠誠其國的將軍與他共同鋤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劍熔鑄成犁,將暴戾轉為平和與安定。可是,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會擁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與赤膽忠心?他只能釋然,想著伍子胥死前會不會在雪夜之中想著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後獨坐長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孫武口中的“仁”,且沒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們兩個將永遠被書寫在這本兵法中,作為摯友、兄弟,千古流傳……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6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卷:乃粒的內容,作者宋應星。

  第一次瞭解這部著作是歷史課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裡的中國》播出,我才重新認識了這部書和他的作者。

  宋應星,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第一次會試就中舉第三名,而後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積了不少關於農業手工業的知識,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將這些知識彙總起來,在好友涂紹煃的資助下刊印成冊,才有了這部鉅作——《天工開物》的問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於《尚書》;“開物成務”,“開物”二字取於《易經》。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開創萬事萬物。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理念為“貴五穀而賤金玉”,故將《乃粒》放在首篇。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與袁隆平院士研究畝產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與國家堅守耕地紅線不謀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涼夢”一直在延續。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繼往開來,這四個字雖簡單卻有千鈞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會更有所成。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7

  今有革命之長征,古亦有夫子周遊列國,其雖未完全成功,但對於後代人影響深遠,在現今來說足以算是周遊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這麼一部電視紀錄片,寫的正是孔子周遊列國之事,關於此事,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但你也許並沒有深入瞭解過這件事情。孔子這一路,可謂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難,當時又正值諸侯爭霸之際,各地戰火紛紛,狼煙四起。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甚至被叫做“喪家之犬”,他為了去楚國傳道,被奸臣連困七日,口糧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還說出了千古名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可惜的是,當時他已經60高齡,受不了這種考驗了,但他還去整理各類書籍,為教育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門生那位“一擔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顏回以及性格剛強的子路皆離孔子而去,但孔子沒有放棄信仰,繼續派弟子四處遊說,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論——《論語》也被後世喜愛。

  二千年前,孔子是魯國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國人,而現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論語》如今已被傳入很多國家,成為一本鉅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響了許多人,雖說周遊列國失敗了,但“周遊世界”成功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8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響,他對軍事有著獨特的見解以及特別的感情。

  孫武和伍子胥一起輔佐吳王闔閭,伐楚興吳。他們與唐、蔡二國結盟攻打楚國,戰爭雖然勝利了,可吳軍卻並沒有勝利,他們輸給了自己的心。吳王闔閭變了,變得驕奢淫逸,吳軍軍紀渙散。冷靜的孫武給吳王進諫,提出了“四險”,並建議吳王整頓軍紀、班師回朝,然而吳王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四險”全部應驗。伍子胥也因為報仇而喪失了理智。孫武心灰意冷,辭去將軍職務,歸隱山林。是的,戰爭最能考驗人性。

  孫武悟出了戰爭的真諦,所以他主張慎戰。可吳王並沒有領悟,之後幾年,他頻繁地對外用兵,致使國力下降,勞民傷財,最終敗給了越國勾踐。戰爭是為了保家衛國,能讓黎明百姓溫飽,不是為了稱霸。

  最後,孫武想將伍子胥的佩劍鑄成犁,“以劍鑄犁,將暴虐之劍鑄成太平之犁。”劍為兵器,生而暴虐,犁為農具,寓意和平。戰爭不過是謀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劍來換取天下和平,這不就是戰爭的目的嗎?

  中國以和為貴的思想,影響後世,深深地刻進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裡。

  《孫子兵法》,一本集戰略與哲學的典籍,讓孫武的思想流傳下來,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19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裡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裡,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典,說實話自己對裡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透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裡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裡只有短短几句話,裡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透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儲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20

  週五晚上,我寫完作業,習慣性地跑到客廳開啟電視,想要看點兒什麼,一直竟想不出來到底要看什麼。正當我關閉電視的時候,媽媽走了過來,向我推薦了《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

  帶著好奇與期待,我再次開啟電視,找到了《典籍裡的中國之﹤天工開物﹥》。開場,節目就以戲劇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以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以戲劇的形式演繹了宋應星的一生與《天工開物》的成書過程。

  《天工開物》的作者是宋應星,字長庚。《天工開物》一書出版距今384年。宋應星在書中梳理了130多種生產技術和工具,在對古代各項生產技術的系統總結中,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物自天生,工開於人”,《天工開物》體現著格物致知的科學態度和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看完這期節目,我不僅瞭解了許多科學文化常識,更被宋應星和袁隆平這種求真務實、造福百姓的態度所吸引。他們都是心懷夢想的人,禾下乘涼,天下富足是他們共同的夢。發展科學,利益民生,造福人類,促進文明是他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目標。

  我的夢想是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要如何實現它們?我捫心自問道。成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帶領更多孩子在書籍的懷抱中變得更加淵博是我的目標。多讀書,多積累則是我實現目標的方法。書是一位知心朋友,你可以從它那裡獲得激勵,書是一位老師,你可以從它那裡學到知識,書是一位心理學家,你可以從他那裡獲得安慰……“只有多讀書,不斷為自己充電,才能不斷進步。”我想。

  想到這裡,我回到書桌前。重新拿出了那張已經被我遺忘的計劃表,然後更加認真地閱讀,寫讀書筆記……

  睡前,我躺在床上,又想起了自己總結的那句話,“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進步……”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21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框架。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他從小飽受戰爭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戰,慎戰,安國,全軍”的思想。其祖父孫書立下過赫赫戰功,教育孫武“止戈為武”。戰爭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太平日子,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孫武成人後,叔父為保護他,將他送去吳國。孫武曾輔佐吳王闔閭稱王,在著名的柏舉之戰獲勝。後因吳王沉迷享樂,孫武十分失望,於是歸隱山林,安心修著兵書,便有了今日之《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中華民族不是好戰的民族,但我們知兵,善於用兵。孫武曾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們知兵,重戰,慎戰,但我們認為“戰”是為了“不戰”,戰爭不是爭權奪利的籌碼,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堅信止戈為武,踐行“鑄劍為犁”。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們的文化基因裡,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時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孫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衛著家國,使兵家思想代代相傳,流芳千古。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範文22

  最近,一檔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的電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廣受歡迎,並帶動“典籍熱潮”,讓我們再次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所產生的無窮魅力。

  《典籍裡的中國》第七期聚焦典籍《楚辭》。這部典籍由“屈原的詩作和宋玉等後人承襲騷體”所作組成的合集,節目戲劇化設計了屈原的《天問》與中國的“天問一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探索宇宙的段落,展現了當代中國人對先賢“上下求索、勇於創新”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節目開場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裡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並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後共同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其中令我最動容的一段對話是:

  屈原:我提出了關於宇宙的疑問。

  南仁東:我用一生在尋找答案。

  當最後“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個聲音迴盪在寰宇之間的時候,我的內心無比激動。一方面覺得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另一方面又充滿著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國天眼、天問一號、祝融號、神舟十二號,這種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的精神,正在被一代代的中國人傳承和踐行。

  “知道我們的生命緣起何處,知道我們的腳步邁向何方”。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文化正是內在的密碼。邁步新徵程,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觸控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精髓,不斷開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凝聚力、創造力,我們的文化自信必將更加飽滿,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將更加昂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