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精選24篇)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一、電影《跨過鴨綠江》上映時間

  《跨過鴨綠江》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製、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製的故事片電影,於2021年12月1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1][5]。

  該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講述了從中央領導的戰略思維、志願軍將領的戰場謀略、前線志願軍戰士的浴血奮戰等多個維度的故事

  二、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精選24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精選24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

  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烈士當中,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衝向敵人的孫佔元,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有:邱少雲 黃繼光 楊根思 羅盛教

  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裡,我看見了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裡,創造了偉大的功勳.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近日看完跨過鴨綠江,重溫鴉片戰爭到抗美援朝這段歷史,其實質就是一部民族覺醒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的一敗再敗,民族存亡成了最大問題!

  首先覺醒的先輩在追尋反壓迫、反殖民、反封建的過程中逐步找到了一條帶領最廣大人民反抗的正確之路!

  清政府無力抗擊區區兩萬八國聯軍? 國民政府無法協調大地主、大買辦、官僚資本家、各地方軍閥之力,更無法有效發動團結各族人民及廣大底層民眾舉全國之力抗日,致使一槍未放丟東北,南京大屠殺慘劇發生,大半個中國被佔!

  而新中國剛建立,中美囯力差距之巨大,與抗日戰爭中日之比較更勝。新中國敢於出國作戰,禦敵於國門之外,並戰而勝之,把十六國聯軍從鴨綠江打回到“三八”線,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奠定七十餘年和平發展寶貴機遇!實事勝於雄辯,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勝利、並實現偉大復興! “西方列強,在東方架起幾蹲大炮就能霸佔一個國家,奴役其他民族的歷史一去不返了”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什麼叫祖國?當我們跨過鴨綠江,看到戰火的時候,我後背就是祖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一部全面再現抗美援朝戰爭的記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一個個真實的歷史鏡頭、一個個抗美援朝老戰士鏡頭前的親口講述,將我們的思緒帶入到那段發生在70年前戰火紛飛的歲月裡。

  中國人民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到、壓不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透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道:“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離家猶是少年身,歸來已成報國軀”。1950年,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百廢待興,全國人民都沉浸在建設祖國的熱情之中,然而面對來自朝鮮半島的多方安全威脅,抗美援朝無疑是一場“立”國之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毛主席作出了“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的英明決定。被稱作“最可愛的人”的廣大志願軍戰士,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楊連第、“上甘嶺特功八連”、“楊根思連”……近20萬中華優秀兒女,帶著“打完仗就回老家”這個樸素的願望,面對強大的對手,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奮戰,捨生取義,向上而生,以身軀為筆,以血肉作墨,寫下一首首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它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它熱愛和平,捍衛和平,也絕不能容忍威脅和侵略。這場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這場勝利,讓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這一段歷史,將永遠彪炳於中國史冊。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3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憶。

  中國一向提倡和平,不願引發戰爭,但這種表現卻被其他國家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行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與民國時期,中國簽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對於世界各國列強的侵略中國均選擇了退讓,但中國一味的忍讓卻沒有換來各國列強侵略的魔爪,導致中國的國土一塊塊被分隔。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漸漸的擺脫了“東亞病夫”、“支那”等汙辱中國人的字號,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知名作家李峰,參考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歷史的圖書,精心創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決戰朝鮮》,全書共分為上、下兩冊,七個章節,共六百多個頁次。全書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凝練的語言,加上翔實的史料與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全景式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朝鮮的一項群眾性運動。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內部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其內政,中國人民解放志願軍攜海、陸、空部隊在1950年10月19日越過中朝邊境援助朝鮮抗擊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零八天,於1953年的7月27日朝鮮時間22時停戰協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抗戰歷史呢?中國是如何在一個裝備極其落後、後勤資源保障薄弱的境況下抵抗一支現代化裝備的美軍,讓美軍不得不宣佈停戰的呢?那個時期,中國軍人沒有防彈背心,也沒有接受過“斯巴達式”訓練,更沒有火力強大的HK53、M16A2卡賓槍作為火力支援,有時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沒有食物供給。但他們依舊憑藉著自身頑強的信念與作戰意志,加上滿懷著對新中國幾億人民負責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國軍人在世界上贏得了尊嚴與生存。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就對抗美援朝一戰對中國的影響,作出如下評價: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

  美國作家莫里斯·艾澤曼在《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書中提到“身穿打著補西的棉製軍裝的中國士兵在這件事情上勝過地球上任何國家計程車兵;他們能夠在夜色的掩護下極其秘密地滲透到敵人的陣地中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中國軍隊的裝備雖然落後,但他們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加上抓住敵人的弱點,還有不畏犧牲的精神,才能在戰役中獲得成功。在這一次戰役中,有多名英雄壯烈犧牲,

  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潛伏部隊,他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

  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率突擊排對敵人陣地實施反擊,在雙腿被敵炮彈炸斷的情況下,仍舊以堅強的意志來回爬行指揮,用機槍掩護戰士並摧毀3個火力點,敵人反撲過來,他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人80餘,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進攻部隊受到機槍火力壓制,他身體多處受傷,突然迎著敵槍口,挺起胸膛撲上去堵住了敵機槍口,用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不勝,毋寧死。”為抗美援朝英勇獻身的中國軍人還有千千萬,他們的精神令敵軍都為之肅然起敬,同時也令我們這些後輩感到驕傲不已。

  這一段戰爭歷史成為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它使那些一直覬覦中國國土的國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4

  近一個月來,始終在追《跨過鴨綠江》,彷彿把思緒拉回到71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聽著片首這鏗鏘有力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就已經讓自己熱血沸騰、慷慨激揚了。

  透過該劇不僅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的雄才大略和崇高風範,更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僅記住了五大戰役,更讓松骨峰、長津湖、砥平裡、上甘嶺等因戰役而聞名的地理名稱刻在印記裡;不僅更加了解了38軍、39軍、50軍、63軍、12軍、15軍等一支支英雄部隊的輝煌戰績,更熟悉了範天恩、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張桃芳等一個個戰鬥英雄。

  抗美援朝再一次證明了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勝優的光輝典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抗美援朝精神更是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繼承和發揚。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從我軍誕生那一天起就是在不斷地學習中戰勝敵人,不斷地壯大自己。抗美援朝不僅讓以劣勢裝備的志願軍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強大美軍,而且還讓志願軍學會了在沒有制空權、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如何儲存自我、戰勝敵人的先進戰法。正是這種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優良傳統讓強大的美軍寸步難行,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時過7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初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諸多問題與困難。但英雄的中國人民更多是對疫情的抗擊以及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不斷總結抗疫經驗、不斷改進抗疫措施,最終戰勝疫情。

  抗擊疫情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如何我們已經形成應對疫情的強大體系。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西方大國出現抗疫失敗、復發相比,中國的抗疫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快速。一次次的零星爆發,各地各地果斷、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在一個週期內就完全控制疫情。

  相信歷史會再一次證明,疫情之後的中國必將更加強大。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5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朝鮮戰爭的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危急關頭,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奮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先後有290餘萬志願軍將士赴朝參戰,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中華大地,萬眾一心,支援前線。歷時一年的捐獻武器運動,募得的捐款可購買3700多架戰鬥機。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著名的八大戰役,特別是上甘嶺戰役,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與世界和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週年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凝聚起團結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

  今天,看完了這部尊重歷史和尊重史實,應時代之名、人民之需、應運而生的精品電視劇。懷著緬懷先烈,不忘歷史的初衷,對抗美援朝作戰有了清晰明瞭的認識,感觸頗深。先輩們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保家衛國,跨過鴨綠江,不怕犧牲,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作戰的偉大勝利,打出了國威,打出了民族尊嚴,打出了新中國成立後多年的和平。

  守望和平,維護和平!向精品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偉大的中華民族萬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6

  “最可愛的人”浴血奮戰,換來了今天的歲月靜好、山河無恙。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個“始終沒有忘記”:70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當年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深遠意義,沒有忘記譜寫氣壯山河英雄讚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

  他們所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續傳承。當前,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改革發展同樣任務艱鉅,面對著一系列重大風險和考驗,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中國人民面對著美帝國主義的安全威脅,正進行新的抗擊美國霸權打壓遏制的事業。在推動現代化建設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戰爭歲月裡對國家民族的忠誠是戰場上英勇無畏的衝鋒,今天在和平歲月中的砥礪奮鬥,在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就是一種愛國和忠誠。

  作為新時代路橋人我們是祖國交通大動脈的建設者,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學習志願軍的英雄事蹟和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踐行時代使命擔當,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立足崗位、奮發向上。作為黨員幹部尤其是紀檢戰線上的我們打鐵必須自身硬,更要注重提升自我,提高思想認識,任何時候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折不扣地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時代在變,精神不變,我們更應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彭德懷同志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報告》中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中國,經濟、軍事、科技、國防、教育等綜合國力已進入國際前列,政治穩定、人民幸福,已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羔羊。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增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其慘烈和危害極為罕見。中國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要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敢打必勝,才能奪取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和全球戰役的全勝。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際局勢徒增變數,回顧那一段風雲歲月,就是要弘揚抗美援朝精神,萬眾一心,奮力拼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因此,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奮鬥成就輝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直至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方針、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擘畫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之上,我們應當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與和平,從歷史中汲取精神財富,並將之匯聚成勇往直前,無堅不催的強大力量,繼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堅克難、勇於勝利,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偉業,在逐夢新時代中激揚中華力量,努力書寫新時代華章。

  偉大的夢想、大有可為的未來,根植於歷史。歷史無言,精神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然生動,正激勵中國人民砥礪前行,也當堅信,用歷史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必將是光明、勝利、偉大的復興之路。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7

  什麼叫祖國?當我們跨過鴨綠江,看到戰火的時候,我後背就是祖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一部全面再現抗美援朝戰爭的記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一個個真實的歷史鏡頭、一個個抗美援朝老戰士鏡頭前的親口講述,將我們的思緒帶入到那段發生在71年前戰火紛飛的歲月裡。

  中國人民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到、壓不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透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道:“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離家猶是少年身,歸來已成報國軀”。1950年,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百廢待興,全國人民都沉浸在建設祖國的熱情之中,然而面對來自朝鮮半島的多方安全威脅,抗美援朝無疑是一場“立”國之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毛主席作出了“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的英明決定。被稱作“最可愛的人”的廣大志願軍戰士,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楊連第、“上甘嶺特功八連”、“楊根思連”……近20萬中華優秀兒女,帶著“打完仗就回老家”這個樸素的願望,面對強大的對手,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奮戰,捨生取義,向上而生,以身軀為筆,以血肉作墨,寫下一首首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它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它熱愛和平,捍衛和平,也絕不能容忍威脅和侵略。這場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這場勝利,讓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這一段歷史,將永遠彪炳於中國史冊。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8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將點燃大國豪情,帶領觀眾走進71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及抗美援朝運動,展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以及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崇高風範,謳歌了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為代表的志願軍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戰鬥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怕難、不信邪,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是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變中國命運,改變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

  2021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總檯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則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了熒屏空白,極具“歷史美學品格”。該劇以國際視野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和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熱情謳歌了英雄兒女,旨在弘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展現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勢下,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重大歷史事件。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影響重大,意義深遠。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一戰人民軍隊戰鬥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如今,《跨過鴨綠江》將讓歷史觀照現實,激發觀眾共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於激發全國人民的愛黨愛國熱情,有力地弘揚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傳遞“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觀,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發揚、歷久彌新!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9

  奮鬥讓生活“了不起”

  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殷切的語言中充滿著令人心暖的力量。2020年並不平凡,從眾志成城書寫抗疫史詩到不畏艱險抵禦洪澇災害,從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到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從民法典正式出臺到貧困縣全部摘帽……我們在艱難中勉勵戰勝恐懼,在成長中學會珍惜。2021年,我們依舊鉚足勁頭向上拼搏,在新徵程上接續奮鬥,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疫情侵襲,病毒肆虐,不顧感染風險,熱血出征的,是你;日夜值守,嚴陣以待,舍小家顧大家,加班加點的,是你;鏖戰之時,壁壘森嚴,響應政策,隔空加油的,是你;國有所需,走出家門,在流水一線,復工復產的,是你……在這場抗疫大戰中,各行各業扛起責任,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醫院、企業、慈善機構、養老院等積極出力,武警部隊、公安民警奮勇擔當,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數百萬快遞員冒疫奔忙,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你我,識大體、顧大局,默默奉獻,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為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貢獻自己的涓滴之力,最終匯成抗疫的磅礴偉力。“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抗擊疫情帶給我們的經驗啟示與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自覺擔當,也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與疫情作戰的同時不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這一年,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精準施策,壓茬推進,832個貧困縣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貧困地區的面貌得到徹底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質的飛躍,群眾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我國提前十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這一年,我們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奮鬥者”號實現海底萬米下潛,為探索深海科學奧秘、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又一利器;“嫦娥五號”飛天攬月取樣成功,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200秒的“量子算力”,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新高度;北斗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一年,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這一年,我們慶祝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抗美援朝70週年;這一年,我們抵禦洪澇災害,把損失降到最低……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創新創造、艱苦奮鬥,用盡“洪荒之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優秀答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百年來,共產黨人帶領著億萬人民乘風破浪、昂揚奮進,從嘉興南湖的一葉扁舟,發展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強國號”巨輪。“我們透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進入2021年,開啟“十四五”新時期,這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我國發展程序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藍圖繪就千般景,揚帆破浪正當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當有繼續大踏步前進的凌雲志,對照“時間表”“路線圖”謀發展、強推進;當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擔當,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傳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棒”,讓高質量發展的列車跑出“加速度”;當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新作為,千方百計多解決一些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最美的風景在下一程。2021年,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實幹家、追夢人,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續寫中華民族復興新篇章。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0

  吉林省集安市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志願軍入朝第一渡口,域內留存了豐富的抗美援朝遺址,記載了志願軍的豐功偉績,為使黨員幹部群眾對抗美援朝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彰顯其新時代價值,集安市以“三個詞”激發“三個力量”,使抗美援朝精神和紅色教育緊密結合,持續做好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第一個詞:解讀,“吃水不忘挖井人”,用教育力量堅守抗美援朝精神

  透過建立“七個一”文化工程,統籌全市黨性教育師資力量,在嚴格依據史實的基礎上,做好抗美援朝精神課程開發。建立高階智庫,邀請省內外抗美援朝專家學者、志願軍老兵、集安地方史專家開展學術交流,全力做好抗美援朝精神的主題研究。同時充分發揮抗美援朝和黨史等專家指導作用,精心打造抗美援朝現場教學點,構建以抗美援朝文化、抗聯文化、南滿文化為核心,以愛國線、紅色線、歷史線、傳承線為主的“三橫四縱”現場教學體系,建立一批可看、可聽、可讀的特色紅色教育品牌。目前,已開展學術交流21次,開發抗美援朝精神傳承課程13堂,參訓學員3000餘人次。

  第二個詞:傳承,“薪旺萬代家業隆”,用宣傳力量凝聚革命先烈意志

  大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建立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健身體育“五大平臺”,進一步豐富紅色文化生活。持續推動與上級部門對接聯絡、對口合作,吸引全國各地黨政機關、高校、企業、部隊和社會各界人員來集參加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培訓。重點推動紅色文化創作,舉辦紅色題材主題展覽,在集安電視臺開闢“紅色文化”專題專欄,定期研究策劃選題,廣泛宣傳抗美援朝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革命先烈等,講好集安紅色故事,傳承先烈遺志。目前,已收集創作紅色故事110篇、歌曲54首,年初至今所有現場教學點接待各地學習人員15000餘人次。

  第三個詞:發揚,“水氣相蕩、乃生長虹”,用產業力量續寫軍民魚水情深

  按照“豐富遺址遺蹟內涵、完善景區配套設施、延展產業鏈條、提升抗美援朝文化”的發展思路,著力提升一批重要遺蹟遺址修繕保護水平,突出抓好抗美援朝精神等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努力將集安市打造成為紅色旅遊先鋒示範地、東北紅色文化深度體驗地。同時充分發揮鴨綠江下游的區域優勢,以風景公路串聯、聚合鴨綠江上段白山市、下段丹東市等紅色城市的旅遊資源,積極打造抗美援朝“綠江聯動”共享品牌,使鴨綠江沿線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風景帶、自駕遊體驗帶、泛旅產業帶、富民民生帶”,達到鴨綠江軸線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帶的聯動推廣、整合發展。目前,已保護修繕以“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為重點的抗美援朝遺蹟遺址3個,打造以鴨綠江橋頭堡戰鬥遺址、榆林鎮治安村戰鬥遺址、清河鎮長崗戰鬥遺址等為特色的產業品牌8個,讓人民群眾在致富奔康中續寫軍民魚水情深。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1

  閒來無事,翻看到了《跨過鴨綠江》的片段,這部電視劇,對於新時代年輕幹部感知“三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把握時局、分析利弊”中感知政治判斷力。抗美援朝發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剛剛成立不久,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想介入佔領朝鮮。美軍佔領平壤後,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對於朝鮮向中國政府發出的援助請求,黨中央權衡利弊、分析時局。百廢待興之際,如果打敗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甚至有可能重蹈歷史覆轍。毛主席面對現實困難,艱難地作出了派遣彭德懷掛帥、抗美援朝的決定。進一步彰顯了黨中央危難時刻的政治判斷力,只有抗美援朝,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只有朝鮮存在,才是最希望的局面。

  在“萬眾一心、團結協作”中感知政治領悟力。“團結就是力量。”抗美援朝是一場維護和平、反對侵略的正義之戰,是中朝兩國世代友好關係的有力鑑證。珍愛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雖然中朝聯軍與美軍裝備差距懸殊很大,但是中朝萬眾一心、團結協作的力量不可戰勝。正是中朝兩國人民深刻領悟了這個道理,朝鮮軍民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守望相助、互為支撐,才逐步粉碎了侵略者的夢想,打亂了侵略者的計劃,將侵略者最終趕出朝鮮。

  在“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中感知政治執行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黨中央作出入朝作戰決定的初衷。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局,中朝聯合指揮部作出決定,命令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伏擊美軍。全體阻擊人員,未有一人因天氣寒冷和著裝單薄的原因,而放棄堅守陣地,最終成為“冰雕連”,載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史冊。正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無畏生死的決心,見證了全體指戰員的政治判斷力,為長津湖戰役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跨過鴨綠江》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更是熱愛和平的啟示錄。從浙江嘉興南湖遊船上13名中共黨員,發展到今天9191.4萬名中共黨員,這支隊伍的不斷壯大,充分說明黨的力量倍增。縱觀黨的發展史,先後取得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多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足以印證,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只有每名中共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在共同續寫偉大事業征程中,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以及政治執行力,才能使中國共產黨更加壯大、更加堅實,黨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戰鬥力方可與日俱增。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2

  今晚的北京,零下20度,據說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一天,晚上11時許出門,取一個快遞,明明是翻毛皮靴、厚羽絨服、厚手套、棉帽子,武裝到了牙齒,然而僅僅不到200米的距離,就能感到渾身被冷風滲透,一種如墜冰窖的感覺,回家的時候手都不聽使喚,差點把快遞盒子扔掉。

  這麼冷的天,給我把槍戰鬥,我可能連槍都拿不穩。

  天氣和軍事從來都是緊密相連的,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其實很脆弱,極寒天氣之下,最終的獲勝者往往是更抗凍的一方,比如三峰山之戰的蒙古軍等,但總有例外,那便是長津湖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寒風徹骨的冬夜,不由得思念起那群最可愛的人。

  1232年冬,蒙古拖雷的約五萬鐵騎被十五萬金軍包圍在河南禹州城外的三峰山上,原本金軍佔盡優勢,然而突然天降大雪,久居中原的金軍士兵被凍得拿不起武器,盔甲和弓箭結了厚厚的冰,習慣了嚴寒的蒙古軍卻從容不迫,於是戰場形勢瞬間逆轉,演變成了一場蒙軍對金軍的單方面屠殺,此役之後,金軍主力盡喪,能戰之將幾乎被一網打盡,兩年後便亡國了。

  縱觀軍事歷史,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嚴寒中勝利似乎總偏愛更抗凍的一方,如拿破崙遠征俄國便因為嚴寒而失敗等。但有那麼一群最可愛的人,在70多年前的寒冬中,用自己的意志改變了這似乎鐵一般的定律,那就是長津湖之戰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為達戰役目標之突然性,中國人民志願軍九兵團兼程入朝,與二戰之中戰功赫赫的美國陸戰一師鏖戰,挫敗了敵人的戰略意圖,迫使陸戰一師倉皇撤退,不可一世的北極熊團團旗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繳獲,為粉飾失敗,美軍將自己的撤退稱為“向南進攻”。

  九兵團戰士多為山東、江蘇籍,部分戰士甚至從未見過雪,入朝之前戰士們穿的是華東地區的冬衣,當時的冬衣禦寒效果肯定不如今天上海、蘇州一帶人們過冬穿的衣服,面對零下十度的天氣都夠嗆,然而將士們卻碰到了朝鮮數十年一見的嚴冬,氣溫幾乎零下四十度。因為嚴寒和飢餓,不少戰士永遠倒在了長津湖地區的寒冬中。糟糕的還有幾天幾夜沒有熱食、沒有熱水,就連凍成冰碴的乾糧都不夠吃,試問寒冷與飢餓之中,有幾人能保持著戰鬥的意志?

  我們的戰士不是超人,沒有超越人類極限的超能力,有整連的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但正是那樣的條件下,我們的戰士們浴血奮戰、士氣高昂,懷著必勝的信念,向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進攻,用信念和生命贏得了勝利。

  北風呼嘯的寒夜,想最可愛的人了。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3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這熟悉的歌曲、有力的節奏,是20世紀50年代一場振奮人心的回憶。

  “它”是一段歷史,雖已漸遠,但仍需“保持戰鬥”。那一年,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場場戰役中湧現出的一位位戰士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都是“最可愛的人”。新時代的我們雖未經歷過那些戰爭情景、傷痛和離別,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在新時代前進的步伐中,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用行動、用知識、用智慧、用我們那顆熱血強國之心,在自己的領域中時刻做好“戰鬥”準備,並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更要用我們的知識、我們的頭腦來打敗“未來的敵人”,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它”是一種精神,雖已跨紀,但必須“牢牢鎖住”。這種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然而,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在各種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堅定理想信念、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精神,始終是我們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新時代要求我們,在“趕考”的路上,要時時牢記使命,補足這“精神之鈣”,方能鍛造“金剛不壞之身”,才能為時代巨輪揚起風帆,劈波斬浪乘風遠航。

  “它”是一代傳承,彌足珍貴,而不能“隨波淡忘”。從70年前,波瀾壯闊的戰爭中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到70年後,舉國同心、同舟共濟、捨生忘死、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從“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到“突如其來、悄無聲息”的每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無疑都經受著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也都吸納和融注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從歷史到現在,從戰鬥到奮鬥,我們要一如既往在新時代道路上承前啟後,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它”是一筆財富,極為寶貴,更不能“任性丟棄”。雖然在抗美援朝中,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但是我們打出了霸氣,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也為我們贏來了和平發展。但是,70年後的今天,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未來的道路上,免不了還有許多險灘、暗流,而這筆財富,是激勵我們更加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也使我們更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也必將凝聚起這筆財富的力量,共同繪製新時代的宏偉藍圖。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4

  山河無相忘 我輩繼英魂

  今夕何夕?丹桂又香。鴨綠江的沉沉秋水、滾滾長流是否還記得七十年前那支“雄赳赳、氣昂昂”的志願軍隊伍。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身為組工人,我們應如何傳承、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承英雄之民族風骨,做敢打必勝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一戰,但中國無畏,堅定支援鄰邦,英雄無懼,毅然奔赴戰場。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不畏強暴、反抗強權之民族風骨。職場即戰場,組工工作中的急難險重就是“戰火強敵”,組工幹部理應無所畏懼,敢打必勝,執筆為槍,化策而戰,要懷抱必勝決心解難題、戰困境、渡險關,冷靜分析“破題點”,準確抓住“主幹線”,出色完成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力量,做無私奉獻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休慼與共、守望相助的一戰,時鄰邦有難,大國鼎力相助,世界和平,英雄誓死相守。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萬眾一心、勠力同心之民族力量。同事即戰友,因平日工作的朝夕相處結成“革命友誼”,組工幹部理應風雨同舟,無私奉獻,獨木非春,孤身難勝,要懷抱奉獻熱情幫同事、訪基層、愛人民,做好工作“急先鋒”,成為群眾“知心人”,真誠對待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血性,做忠誠擔當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一戰,敵犯我山河,我邦豈能姑息,保家衛國,英雄死而後已。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捨生忘死、向死而生之民族血性。祖國即家園,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乃是“匹夫之責”,組工幹部理應矢志為國,忠誠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懷抱報國志向跟黨走、應民意、為國拼,既是小家“頂樑柱”,也是大家“挑擔人”,有力擔起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智慧,做銳意進取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愈戰愈勇、越打越強的一戰,縱敵強我弱,我族以弱勝強,敵眾我寡,英雄以智取勝。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守正創新、奮勇向前之民族智慧。挑戰即機遇,堅持科學創新是開展工作的“三十六計”,組工幹部理應勤學善思,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精於開拓,要懷抱靈活思維幹工作、找方向、尋機遇,踏實勤奮“守祖業”,有志開闢“新山頭”,創新開展組工工作。

  何人予我幸福安康?何人守我山河無恙?煌煌烈士盡功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英雄身死,但正氣長存,我們必須傳承、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接過先輩手中的衝鋒槍,不忘初心,矢志向前。風雨飄搖已成昨,乘風破浪在今朝,得以為民效力,幸能為國拼搏,組工人與有榮焉。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5

  “惹不得”裡有“四氣”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在愛國主義旗幟感召下,同仇敵愾、同心協力,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幹部群眾揚眉吐氣、熱血沸騰,尤其是擲地有聲的“惹不得”三個字,來自於雄厚底氣,彰顯了大國硬氣,傳遞了凜然正氣,激發了高昂士氣,聽著特別“過癮”,引來掌聲如雷。

  這“惹不得”來自於飛速發展的雄厚底氣。在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後,中國人民以站起來的身態,傲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經過近七十年的艱苦奮鬥,經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的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雄厚的底氣昭示,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彰顯了日益強盛的大國硬氣。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給予侵略者沉重打擊。即使是在鋼鐵年產量不足美國1%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卓絕鬥爭,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這種硬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畏強敵的優秀品質。現在,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強軍興軍之路,極大促進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程序,已具備全殲一切來犯之敵、維護和平發展環境的實力和硬氣。事實證明,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傳遞了不畏強敵的凜然正氣。在這場艱苦卓越的戰爭中,中華兒女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動員令的感召下,毅然報名參軍,英勇殺敵,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有197653名中華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取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極大提高了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這不畏強敵的凜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歷史發展到今天,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決心沒有變,任何侵犯和分裂祖國神聖領土行徑,必將遭到迎頭痛擊!毫無疑問,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激發了敢於鬥爭的高昂士氣。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正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敢於鬥爭的磅礴力量,勇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激發出勇於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高昂士氣,以“雄赳赳、氣昂昂”的一往無前的戰鬥狀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御風前行!事實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民族是永遠不可戰勝的!任何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6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看過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後,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熟悉的旋律,身為丹東人的我,從小就在鴨綠江邊長大,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是我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每個小朋友都會傳唱的一首歌。

  小時候,我們在鴨綠江邊玩耍,時長會哼著這首歌,那時只知道是父母教的歌,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但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當我跟隨學校參觀鴨綠江斷橋的時候,當我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時候,當我工作以後重返家鄉踏上斷橋的時候,當我看過《跨過鴨綠江》的時候,我愈發能體會到這首歌的背後所承載的意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70年前,中國志願軍戰士義無反顧的跨過鴨綠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祖國的東大門,擊敗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洗刷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不僅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也打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良好環境。《跨過鴨綠江》這部劇蘊含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傳承著抗美援朝精神、意義和價值。正如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的歌曲,一定會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是一本書卷,它在不停的翻動;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它能照亮現實,也能照亮未來。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這美好江山,我們要銘記歷史,肩負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7

  自央視熱播《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幾乎每一集都在認真收看,並且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部電視劇的,其中有感動、有心痛、更有對侵略者刻骨銘心的仇恨,有些場面我真的不忍直視,太慘烈了。

  影片再現了七十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一幕幕真實震撼的驚心動魄場面,情景再現,把我們又帶回了那槍林彈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在武器裝備強我數倍的美軍面前,我志願軍戰士靠的是堅強的鋼鐵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的次進攻。

  長津湖一戰打的異常慘烈,戰士們冒著零下四十幾度的嚴寒,並且,衣著單薄,忍著飢餓,為了堅守陣地,身臥在冰雪之中,最後成為一座座冰雕,此情此景令敵人見了都為之動容。

  在第六次戰役,敵人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霎時間,空中,有敵軍的飛機狂轟亂炸;陸地,敵人動用幾十輛坦克,數百門大炮,向我陣地瘋狂掃射,由於敵人的火力太猛烈,為我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造成諸多障礙,只有打掉敵人的火力點,我軍方能展開對敵人強大的戰略攻勢,情急之下,黃繼光同志冒著敵人炮火的威脅,毅然決然的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搶口,直至壯烈犧牲,用一腔熱血為後續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尤為激烈,敵人在坦克、飛機、大炮的掩護下,開始向我陣地發起攻勢,面對數倍之敵,武器之精良的美軍,我志願軍硬是靠不怕犧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彎了,就用石頭砸,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士們以勇猛無畏的精神迫使敵人節節敗退。這就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他們以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鋼鐵洪流,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強大的敵人,把敵人打到了三八線之外並守住了三八線。

  在上甘嶺戰役中,邱少雲所在部隊擔負的是潛伏任務,敵人的一顆燃燒彈燃起了他身邊的枯草,頓時熊熊烈火向他撲來,此時邱少雲身邊就有一條小河,只要他往河裡稍稍滾動一下身體,火就會被很快熄滅,但是火一旦被熄滅,我軍就會暴露目標,後果不堪設想,為了大家的安危,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那一份堅守,邱少雲紋絲不動,直到壯烈犧牲,火舌吞噬了他年輕的生命。這一幕,我真有些不忍直視,內心極其難過,我的熱淚在奔湧,我的心靈在震撼。我在想,他當時該有多痛啊!邱少雲同志,他是以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代價,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抗美援朝中湧現出的英雄層出不窮,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正是有了這些敢於犧牲,不畏強敵的和敢打敢拼的勇士們,才能極大的削弱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最後贏得這場戰爭的決定性的勝利,在毛主席親自部署和彭德懷將軍親自指揮下,我們終於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結束了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美軍不得不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再次開啟談判條約,並宣佈無條件投降。

  抗美援朝戰爭,彰顯了我軍英勇頑強不畏強敵,敢打敢拼的鋼鐵意志,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一戰,人民軍隊戰鬥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這一戰,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打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再一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帝國主義,妄想在東方海岸線上架幾門大炮,就想侵佔一個國家,征服一個民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和平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嚮往,然而,和平是千千萬萬個像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什麼戰旗這樣紅,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我們珍視和平,熱愛和平,當我們盡享和平之光時也絕不會忘記為國捐軀的英烈們。如今,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幸福安康,這一切,正如英烈們所願,我們可以告慰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英烈們,你們可以安息了,我們會永遠捍衛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之光。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8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看完《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部電視劇生動地描繪了抗美援朝戰場上艱苦、慘烈的戰鬥場景,展示了志願軍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和不怕犧牲的革命鬥志。

  當我看見我們的“冰雕連”那些年輕的志願軍們為了不被美軍發現,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下趴在雪裡一動不動,我身子一顫。因為平常我們穿著厚厚的毛衣棉襖在零下幾度都會感到冷,我難以想象他們穿著那麼單薄的衣服趴在雪裡的感覺。

  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裡,美軍所有士兵都有一件大衣,裡面穿著棉服,厚厚一層,到處都裹得嚴嚴實實,而志願軍們卻只有薄薄的棉服和帽子。晚上氣溫更低了,他們就幾個人抱在一團,互相取暖。有時一夜過後,就有好幾個人悄無聲息的犧牲了。美軍計程車兵卻能躲在帳篷裡,熱咖啡、熱牛奶、供暖氣,無限供應。但是美軍就這樣也發生了大面積的凍傷,可見這天氣是多麼寒冷,而我們的志願軍們卻能夠都不做聲不做氣地堅持守在陣地上,實在令人敬佩。

  志願軍的食物也非常稀缺,能每人分到一個土豆都特別開心,可在這麼寒冷的溫度下,土豆都被凍得硬邦邦的了,為了不暴露地點,不能生火,他們只能把土豆放在胳肢窩底下捂熱。而美軍卻時刻都能保證一日三餐,還能吃上肉。後勤上這樣巨大的差距要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我們的志願軍懷抱信仰,因此無所畏懼,創造出了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後來更慘烈的戰鬥中讓世界震驚!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正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說:“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9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跨過鴨綠江》的電視劇,這是一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劇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楊根思和馬金虎這兩位英雄人物的故事。

  一九五年冬,為了阻止美軍北上,楊根思連線到命令秘密行軍二十多天到朝鮮北部的蓋馬高原長津湖地區。當時,蓋馬高原正經歷五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氣溫最低可達零下四十度。他們沒有東西吃,衣服也穿得很少,急需糧彈補給。兩天內凍死九名戰士。但是,他們非常堅強,還是等待了十天敵人來到的那一天才發起總攻。到最後,楊根思拿起自己僅有的一個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馬金虎是一個汽車兵。有一次,他接到了一個任務,是帶著三位汽車兵把四車物資開往長津湖,路上,被美軍敵機發現,馬金虎開啟車燈,開往反方向,試圖引開敵機,可是,美軍飛機太多,一些炸馬金虎,一些炸其他車輛。最後,只有一車物資到達長津湖。

  看完電視劇,我對志願軍非常感激和佩服,他們很英勇、堅強、不怕犧牲,為了和平、保衛祖國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作為小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0

  在鮮朝內戰爆發後,由於美國公然參戰,並一直北上,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安全。在以毛澤東為首黨中央的商討下,決定派兵進入朝鮮,部隊名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部隊進入北朝鮮後,大部隊一直沒有讓美軍的偵察機發現。美軍也一直分東西兩線冒然北進。在美軍如此囂張的情況下,志願軍總司令德懷決定立即發起第一次戰役,給美軍來個下馬威。此次作戰的計劃是這樣的:將走在最前頭的美韓軍精銳部隊用小服部隊吸引過來,引入戰鬥預定區域,讓入朝的38軍,39軍,40軍,42軍中的39.40.42軍在雲山圍住南朝鮮軍隊和美騎1師,再讓50軍,38軍各派一個團去阻擊向此方向進攻的援軍,38軍則插到敵人後面,背靠清川江阻擊敵人,以此完成圍殲任務。計劃制定完了,也就立既開始實施了。

  當計劃實施一半時,南朝鮮軍就被我軍痛擊,但麥克阿瑟目中無人,依然十分自負,根本不把我軍放在眼裡。續繼命令美軍北進。於是他們就完美地進入到了我軍的預定區域。除了38軍有一些失誤,沒有按時到過指定地點,放跑了不少的美軍外,在戰鬥結束後發現戰果也十分顯著,把美軍嚇破了膽。

  從美軍的失敗中,我們可以得出驕傲是美軍失敗了的一項主要原因。當然,周總理說過:“中國人民在面對侵略戰爭時是絕不會害怕的。”歷史上任何一次侵略戰爭總將會以失敗而告終。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1

  說起抗美援朝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立國之戰,也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神話,而最近正在熱播的《跨過鴨綠江》也正是反映了這一偉大史詩的戰爭。所以今天追夢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場戰爭中的核心人物,也是中國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由丁勇岱所飾演的彭大元帥可以說是將這位偉大的將軍演到精髓裡面去了。

  丁勇岱的彭德懷從多角度、多側面將這一人物演繹得稜角分明、情感豐滿的立體人物,這也是劇中這個人物區別於其影視劇中所表演出的高超與可貴之處!

  彭德懷,大家都會想到“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話,從抗日戰爭的百團大戰、到解放戰爭的解放大西北,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抗美援朝,他的貢獻之大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先前在很多影視劇中,對於彭德懷的飾演者也有很多,經典電視劇《亮劍》中八路軍副總指揮宗利群的彭德懷,成為名副其實的“彭德懷專業戶”;《長征》中由姚居德所飾演的彭德懷,《彭德懷元帥》中由董勇所飾演的彭德懷,從青年從軍到最後抗美援朝都寫到了,成為了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彭大元帥等等。

  說了上面幾個經典的彭德懷飾演者,我們再來說說《跨過鴨綠江》中丁勇岱飾演的彭德懷。這是他第一次飾演彭德懷,剛開始他出場的時候如果沒有介紹,或許很多人都對他非常不熟悉,因為很多人對於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先前胡歌所主演《琅琊榜》中的梁帝形象。

  就追夢個人而言,對於丁勇岱的印象也是從《琅琊榜》開始的,他在裡面飾演的梁帝,是一位疑狡詐、冷血涼薄,對皇位和權力的執念深入骨髓,篤信制衡之術,對所有人都充滿了猜忌戒備。僅僅只因為猜忌而下屠刀滅了戰功卓越、忠良功勳的赤焰軍,釀成了梅嶺慘劇。

  追夢個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最後胡歌所飾演的梅長蘇(林殊)與梁帝的對話中,在最終分別的時候梁帝的這一跪也讓所有人都感動動容,重新喚醒了這位冷酷帝王內心深處的溫情。

  那麼現在《跨過鴨綠江》中丁勇岱的彭德懷又怎麼樣呢?

  歷史上的彭德懷是什麼樣子的呢?歷史上的彭德懷是一位濃眉大眼、眼睛大而炯炯有神的模樣,但丁勇岱卻是個眉毛不夠濃、眼睛也不夠大的模樣,在模樣上和歷史上的彭德懷相差較大,所以很多人對於丁勇岱的彭德懷都感到懷疑。

  但我們看完了《跨過鴨綠江》後對於丁勇岱的彭德懷感到非常的驚訝,他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屬於他自己的彭德懷形象。

  丁勇岱在接到自己將飾演彭德懷元帥時也比較驚訝,但他還是用了十二分精力來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來研究彭德懷,從言行到語氣、從思維到行動都在琢磨。

  丁勇岱的彭德懷給人的印象除了彭大元帥的膽大心細、謀略過人,還有其柔情似水的一面。讓我們感到彭德懷這位大將軍一下子就落地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與我們更加接近的平民化偉人,在講究返樸歸真的這個時代,這種全新的塑造無疑更能讓人接受。就像是《亮劍》中的李雲龍形象一樣!

  總結:

  在影視劇中彭德懷的飾演者有很多,丁勇岱的彭德懷雖然是半路出家,但他卻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所有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塑造了一位前所未有、只屬於自己的彭大將軍。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丁勇岱的彭德懷立住了!成功了!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2

  前些日子去軍博觀看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現在央視正在播出《跨過鴨綠江》,收看之後,感受很深。

  抗美援朝,是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變中國命運、改變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

  《跨過鴨綠江》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展現了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和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熱情謳歌了英雄兒女,旨在弘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展現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勢下,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重大歷史事件。

  《跨過鴨綠江》立意高、格局大、視野廣,以國際視野全景式再現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部展現正義之戰、精神之戰、勝利之戰的優秀作品,是一次揚我國威和軍威,歷史與現實風雲激盪的對話。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

  堅守飛虎山、激戰黃草嶺、血戰松骨峰、寒戰長津湖、上甘嶺戰役……《跨過鴨綠江》從中央領導決策、志願軍將領指揮、前線志願軍戰士血戰等多個維度,再現了一場場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戰鬥,全面還原了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新中國在什麼樣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條件下抗美援朝的?彭德懷如何臨危受命,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38軍“萬歲軍”的稱號是怎麼來的?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志願軍戰士為什麼被稱為“最可愛的人”?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是怎麼展開的?一窮二白、裝備落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何能戰勝實力強大、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國為首“聯合國軍”?《跨過鴨綠江》以最為詳實準確的呈現做出有力的回答。

  70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禦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如今,《跨過鴨綠江》將讓歷史觀照現實,激發觀眾共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傳遞“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觀,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發揚、歷久彌新!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3

  煉英雄“鋼” 聚民族“魂” 展中國“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強調:“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寥寥幾字精煉地概括了抗美援朝的勝利之道,哪怕硬體不如人,但我們有萬眾合一計程車氣,取勝是必然的。“鋼”與“氣”的比喻中,蘊藏著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也寄寓著歷史對今天的深刻啟迪。

  百川匯海,煉英雄“鋼”。“寶劍鋒從磨礪出”,戰場是個“大熔爐”,七十年前,無數懷有報國之志的熱血青年聚流成川匯入“援朝海”。剛剛誕生的人民共和國,還未從戰爭的創傷中喘過氣來,就要與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較量,與一支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軍隊作戰。即便如此,依舊無畏,就抗美援朝而言,英雄無數,健在者已經越來越少,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給他們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既是對健在英雄的尊敬,也是對所有志願軍英雄和戰士的尊敬。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致敬英雄,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也是今天我們每個人應當做到的,以此激勵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心。

  以和止殤,聚民族“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要有靈魂,中華民族的靈魂是熱愛和平。今天,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這場戰爭贏得的和平環境、鞏固的安全基石、激發的民族自信、奠定的大國地位,都在歷史大潮中放射出愈加奪目的光輝。當然,和平不是喊出來的,不是我們想要就能要到的,珍愛和平,最重要的在於強化和平意識,用我們強國的行動來保衛和平。這場偉大勝利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極大提高,也再次證明:中國人民不好戰、不稱霸,從來也不懼怕戰爭,但我們必須隨時做好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準備,更要用我們的富強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保衛我們的幸福生活,決不能讓志願軍戰士的鮮血白流。

  力爭上游,展中國“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山因脊樑而雄,國因精神而強。今天,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矛盾風險挑戰前所未有,更需要黨員幹部提起精氣神,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摒棄安逸思想、杜絕懈怠傾向,直面問題考驗、無畏艱難險阻,敢蹚“深水區”、挑“硬擔子”、攬“棘手活”、啃“硬骨頭”,到吃勁要緊崗位淬火,真刀真槍錘鍊能力,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破局起勢、集聚優勢、積厚成勢,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銳意開拓進取,“殺出一條血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砥礪奮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4

  冬藏時期 基層幹部還需“補一補”

  穀物類植物,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不同變化。人類生活也如此,醫學上認為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所謂“天人相應”。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尤其對於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來說更要“補一補”身體。

  補一補體魄,提精氣。黨員幹部的“精氣神”,能夠激發幹事創業,促進地方發展,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志願軍用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磅礴力量、旺盛的精氣神。作為廣大黨員幹部也要用堅定理想信念武裝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來展現黨員幹部鬥志昂揚、奮發有為、永不懈怠的“精氣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補一補體能,淬恆力。基層幹部要提高恆力修為,既然選擇了基層,便只顧風雨兼程,縱使基層的工作紛繁蕪雜。毛竹能夠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長,短短6周時間就可以長到15米,實現平地變竹林的景象。但誰又能知道它五年前高不過3cm。毛竹用它的恆力在默默無聞的五年裡扛住了烈日灼燒,受住了寒冬冰凍,一點一滴積蓄力量紮根於土壤裡延深數百米,最終被世人驚歎。基層幹部也要發揮“毛竹精神”,在基層中淬鍊恆力,紮根於基層這塊肥沃之土,深深汲取營養,要相信“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補一補體格,塑形象。基層幹部要塑造人民公僕好形象,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工作中事事想著群眾,事事為著群眾,事事服務群眾,爭做人民群眾身邊的“貼心人”。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獻身精神,搞好乾群關係,提升人民公僕好形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