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0篇)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

  一、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內容簡介

  《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電影《長津湖》的續集,講述了七連戰士們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又將面臨更艱鉅的挑戰和更猛烈的火力,他們將在美陸戰一師撤退路線上的咽喉之處——水門橋阻擊敵軍,任務會更加艱鉅,戰鬥場面會更加激烈,為贏得勝利付出的巨大犧牲也會令人更加動容。

  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0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1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五萬裡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2

  春節期間,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敵人撤退的咽喉要道“水門橋”,七連戰士與美軍展開殊死搏鬥的故事。

  整部影片是圍繞一次又一次的炸橋場面展開的。第一次的炸橋,因為經驗極度缺乏,一個晚上只炸了一個小口,但是我們的戰士傷亡慘重。第二次的炸橋,我們的戰士運用敵人的水管,摧毀並進入了敵人的“心臟”,水泵室。在水泵室內,戰士們英勇的解決了敵人,等待進攻。連隊遙相呼應,不懼美軍的利炮,運用交叉火力和熟練的技巧,殲滅敵方大多數火力。第三次的炸橋,敵方得增援部隊趕到了,運用坦克、小炮等大肆轟炸我們,戰士們的體力逐漸不支,傷亡人數開始了急劇上升,看到這一切,伍千里不顧自己被層層鐵網困住,沒有絲毫猶豫地下令全連撤退,他是作好了犧牲的準備啊,但是戰士們還是不顧命令,最終將伍千里營救出來一起撤退。這炸橋中的一幕又一幕,讓人一次又一次慘不忍睹,感同身受;這炸橋中的一幕又一幕,讓人不能自已,潸然淚下。

  他們是一個又一個真實存在的英烈啊!他們是為了掩護隊友,不讓隊友被敵方飛機發現,自己一人吸引飛機注意,最後英勇犧牲的餘從戎;他們是以一己之力混入敵營,在數以千計的槍口下被打下崖,卻仍然引爆炮彈進行炸橋任務,最後英勇就義的伍千里,……。他們將寶貴的生命留在了戰場上,他們的犧牲讓人悲痛,他們的犧牲讓人敬佩。

  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堅強。此刻,我只想大聲說出來:我們必須時刻銘記“英烈精神”,堅定理性信念;我們必須無畏衝鋒,不斷踐行矢志不渝的“初心”,精忠報國的“忠心”,人民至上的“民心”;我們必須勇毅前行,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繼續“英烈精神”,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履行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新時代使命。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3

  春節期間,舉家團圓,其樂融融。一部催淚大片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震撼來襲,其精美的畫面,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比起上一部《長津湖》過猶之而不及,當你看到戰士們,面朝祖國,旭日升起的地方,舉手致敬,新中國萬歲,你一定淚眼模糊。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是一部身心受到震撼的催淚劑的電影。

  電影開場,聯合國軍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敵方主力是美軍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見大勢已去,下令南撤前往興南港,因為那裡會有軍艦接應。

  從美軍陸戰1師所在的下碣隅裡直到古土裡的水門橋,一路都是山路。水門橋依山而建,是一座建在崖壁上的懸空橋,穿過水門橋之後就是平原。對美軍的機械化部隊而言,水門橋就是生死之橋。

  149分鐘的.片長,重點就是講述“三炸水門橋”這場經典戰鬥。

  讓我們感受一下戳人的淚點。

  七連戰士們集結執行炸橋任務前,在明知此戰過後戰友們多數會壯烈犧牲之時,一向向著祖國的方向敬禮,齊聲大喊“新中國萬歲”。

  梅生在傷重到雙眼看不清、已經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卻義無反顧的駕駛著點燃了烈火的裝甲車衝下山頭、衝向美軍,是他在犧牲前嘴裡還噙著女兒的照片,是他在犧牲前回憶起本來答應妻子要活著回來教女兒數學。

  志願軍第九兵團在結束了長津湖戰役休整部隊清點人數時,伍萬里用堅毅的聲音大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宋時倫將軍問伍萬里“你有什麼願望”而伍萬里高聲回答“恢復七連建制”,是宋時倫將軍向伍萬里授旗。

  七連戰士平河抱著炸藥包,不顧坦克掃射,毅然決然地跑到了坦克跟裡,被無情的坦克碾壓到了車底。他犧牲了自己,炸掉了坦克,然後炸壞了一斷橋面。

  七連的戰士們本以為自己的任務終於完成,卻沒想到,炮彈一個接著一個的繼續飛過來,敵人的援軍到了,好多輛坦克就地待命。

  這就是一場雙方力量非常懸殊的戰鬥。沒有援軍,他們用驚人的毅力,靠著自己所剩不多的子彈,對抗著敵軍的坦克、炮彈、甚至飛機。

  敵軍甚至殘忍地用飛機向他們可能藏匿的地方投燃燒彈,是一名戰士用自己做引,吸引了敵軍的燃燒彈,犧牲自己,保護戰友。

  條件再艱苦,他們無人想著退縮,都很勇敢地往前衝,一次一次不顧生命危險地衝鋒。

  看到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生命,流血犧牲,保衛國家,難免感動地熱淚盈眶。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向英雄們致敬。生在這英雄們流血犧牲換來的和平時代,我們何其有幸。

  對於家鄉,對於祖國,正如梅生所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

  他們的確做到了,他們也的確在用生命完成任務。

  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家,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奔赴前線,浴血奮戰、英勇殺敵、坦然赴死。

  他們用血肉之軀和裝備精良的美軍打了一場硬仗,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我們築起了一道新的“長城”。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與世界上最強大的作戰意志的一次碰撞與對決!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美軍正攜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國的光環,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到了對於任何國家而言處於一種不可戰勝的軍事力量,更擁有碾壓其它任何國家的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

  伍千里目視美軍用重新用空運過來的M-2鋼樑修復橋面、完成撤退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特別感嘆美國用極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最終讓美軍陸戰一師成功逃離了我志願軍的圍追堵截。

  雪與火,生與死,冰冷與溫暖,燃燒與寂靜,合在一起,震懾了我。

  《水門橋》讓我明白,所有的大,都大不過生命之大。

  此時此刻,你我吃著火鍋,在暖氣房子裡享受著盛世太平。

  先人的死,是為了後人的生;先人的勇,是為了後人的安;先人的情,是後人永遠不可遺忘的燈塔。

  這是家之傳承,更是國之積澱。

  一如孫楠在電影主題曲《天地我來過》中唱著,“替我看那山河壯麗”,我們每每會被這樣的場景和描述觸動,也正是因為這份傳承與積澱,早已刻在每個國人的基因當中。

  細想想,相比上下浩蕩五千年,那場“區區”72年前的戰爭,其實和我們的距離,遠比想象中要近上太多。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們能做的,唯有拒絕遺忘。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4

  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給我的感受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一群熱血男兒硬是憑著堅不可摧的意志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戰鬥任務。電影讓觀眾很好地體會到什麼是保家衛國,什麼是鋼鐵長城,什麼是以命相搏……

  一、三場戰鬥

  面對計劃從下碣隅裡機場撤逃的美軍,志願軍藉助搶來的美軍炮火向敵軍陣地展開了衝鋒。敢打敢拼的志願軍不顧一切地衝向美軍,喊聲震天,號聲響亮,無懼生死。這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對美軍形成了心裡上的絕對碾壓,以摧枯拉朽之式打的美軍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敵軍逃向興南港的必經之路——水門橋,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接到命令的穿插七連在連長伍千里的帶領下必須要炸掉這座橋。從橋南,橋北,水泵機房,敵指揮部四方面協同進攻,憑藉指揮員的經驗和智慧,戰友間的默契和配合,大家戰鬥時的勇猛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最終成功的炸燬了大橋。

  橋又被敵人增援部隊修好了,所剩無幾的志願戰士這次選擇了向死而生。抱著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決心,以命相搏也要炸燬這座橋。用血肉之軀鑄就鋼鐵長城,以血肉之軀化為炮火炸藥。

  二、戰友的情義

  英雄的連隊有著英雄的氣質。餘從戎憑一己之力引開敵人轟炸機群,保護了戰友們的生命;連長伍千里被困橋下,命令大家撤退不要管他自己,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前仆後繼,爭搶抱著炸藥包衝向敵軍坦克的兄弟們等等,每個志願軍戰士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國,只有親人,只有戰友,而從來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和生死。

  三、敵我對比

  一群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食不果腹,口乾舌燥的志願軍戰士。即使外表形象有些差強人意,但也掩蓋不了那炙熱的眼神,不屈的信念和高尚的靈魂。那是一群有著萬丈光芒的軍人,精神的強大可摧毀一切尖端的武器。

  敵軍衣著光鮮,武裝到了牙齒,喝著熱咖啡,吃著熟牛排,天上有著絕對優勢的飛機戰鬥群,地上有著火力威猛的坦克大炮,然而內心卻是充滿了恐懼。曾經的驕傲自大,不可一世在現實面前被無情的打臉。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最後,請允許我套用作家魏巍的名言結尾:親愛的朋友,當你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電影時,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也許很驚訝的說:“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會告訴你,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

  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5

  2022年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二,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10月,美軍越過三八線,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該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第七穿插連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戰鬥後,接到上級命令,前往水門橋,阻擊敵軍撤退。經過三次炸橋行動,最終僅剩一人。

  這部影片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面對世界上武器最先進的美軍,我們沒有退縮。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影片開始,炮營遇到轟炸,所有炮都被摧毀,但他們沒有氣餒,拿起自己手中的槍,進攻敵人的炮兵陣地,搶佔炮臺。“敵人的炮火越猛,我們就越強大,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是不好惹的”,在進攻機場過程中,我軍炮營陣地遭到敵軍炮彈轟炸,營長為救戰士,右手四指被炸掉,但他立馬起身,操作炮臺,炸掉對方炮臺,為七連進攻機場爭取更多的時間。炸橋行動中,面對敵人的猛烈攻擊,戰士們絲毫不懼,戰至最後一人。

  走出影院,聽到一道稚嫩的聲音“奶奶,看完這個電影,我特別想好好學習了”。的確,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成千上萬的“伍千里”為我們爭取來的。但我們也要謹記歷史教訓。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中國的發展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6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裡,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之水門橋》裡,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之水門橋》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瞭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7

  《水門橋》結局讓人淚奔,雖然大家都知道結果,但看完感受太深刻了。

  大年初一,趕了一個最早的場,看完後我的感想如下:

  1,如果你是一個較真的人,拍攝手法或者敘述方式讓你覺得不是那麼完美,各個角色太慘,如果你不是那麼較真的人,水門橋很值得看,艱苦,堅韌,堅持,電影在表達一種精神。

  2,太不容易了,落後的裝備,特別感嘆這句話,“只要橋還在,我們的任務就沒有完成”,雖然已經知道歷史上的結局,到最後水門橋都沒有被炸掉,被人抑制住喉嚨的感覺真的很絕望,但是還是要在絕望中找希望。

  3,第七穿插連,應到152人,實到1人。這種結局大家不願意看到,但不是故意為催淚,而是劇情就這樣。

  總之,《水門橋》依然是最值得觀看的電影,可能大家的期待太高,或者和網友心目中的大片有差距,我覺得《水門橋》算是一種標杆,進步很大。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8

  昨天去看了吳京新上映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整部劇讓人淚點開掛,一次次衝擊著靈魂,淹沒著思緒……這眼淚裡面的內容充斥著很多種情緒,至少熒幕下的我是這樣的,很難想象是多麼強大的信念,讓我們的中國軍人,做出了世界軍人所不及的英勇,無謂,勇敢,智慧,堅忍,冷靜,強悍……熒幕下,哭聲一片,我本不擅長掉眼淚,但一部劇下來,默默留下來的淚水,滲透了衣領,打溼了衣襟。鼻子幾乎不會呼吸了,被濃重而蒼碎的情緒給堵住了。

  心裡很疼,非常的感動,同時也很自豪,為了中國軍人而自豪,為了中國精神而自豪,為了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為了一個安穩的太平盛世而自豪,為了我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熒幕裡的一暮暮血腥且直扎人心的畫面,讓我們對戰爭的殘酷,對國家的強大,對中國軍人有了更為深刻且又明確清晰的瞭解。強烈的意識到沒有祖國的強大,沒有革命先烈的捨生為國,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安穩悠閒。

  那一刻,在心裡,在我的靈魂深處,都很想去擁抱一下那每一位為國捐軀的高尚靈魂,願他們在天國安寧,吉慶。

  淚水淹沒的不僅僅是崇敬,還有深深的思索……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件件的黃衣服,不顧性命,不畏嚴寒,不懼強敵,不嫌飯食,不爭武器,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去用一片片美麗的靈魂堆積出來一條通往戰爭勝利的成功之路……這條路太美了,因為它的顏色很鮮豔,這條路寫滿了軍人信仰,那是無數先烈用生命血染風采。

  2022新的一年,祝福我們的祖國強大繁榮昌盛,用最崇敬的心,去緬懷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9

  農曆2022年的正月初一,首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的戰爭往事,時代背景已經過去了七十餘年,老中青幾代導演把歷史題材搬上熒幕,讓更多的年輕人在今天感受和平年代幸福的來之不易,思索在歷史的大局面前,我們只能前行,沒有退路,“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打仗”。保家衛國,視死如歸,每一個普通的人都需要奮勇。

  20年曾看管虎等導演拍的《金剛川》,也是抗美援朝同系列作品,展現的是我軍先鋒連為了讓後方部隊通行,在金剛川為了保護一座木橋而鬥智鬥勇,美軍一次又一次轟炸這座橋,我軍工兵連戰士就會第一時間維修好這座橋,如此反覆,後來美方出動八架轟炸機完全炸燬橋面,我志願軍戰士仍未屈服,戰士們手舉木板搭起一座人橋,讓其他戰士順利過河的震撼場景。時隔兩年,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把水門橋事件拍成春節檔電影,和《金剛川》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我志願軍歷盡千辛萬苦炸燬美軍撤退的唯一之路——水門橋,雙方展開的一場力量懸殊的殊死之戰。

  水門橋之戰的背景是零下幾十度的冬天,美軍裝備完善糧草充足,我軍夜宿山溝,以土豆玉米充飢,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英勇的第七穿插連作為先驅連,伏擊在水門橋附近的山窪裡,他們的任務就是炸燬連線兩座山體的通道水門橋,阻斷美軍的逃跑之路。經歷了飢餓、凍傷、火燒、空炸等等難以想象的重重磨難,不惜以血肉之軀懷抱炸藥包與水門橋同歸於盡。這是怎樣的一種信念啊,不惜一切代價,炸燬水門橋,就是一生的任務,如果做不到,就拿年輕的血肉之軀去拼搏,水門橋被英勇無畏的志願軍戰士幾次炸燬,又被美軍幾次修復,後毀損面積過大,難以修復,無奈的是美軍工業過於強大,最後在小日本基地修建了8套鋼鐵橋架,使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水門橋陣地,才得以讓同樣傷亡巨大的美方陸戰一師傷員和坦克透過並最終抵達興南港,經水路撤退。

  水門橋展現給觀眾的就是這一特定條件下的歷史,事實上的戰爭更為殘酷,我志願軍死傷慘重,風雪中殘肢斷臂,灑滿戰場,有的連無人生還,有的連僅剩一人,在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巨大的條件下戰勝對方,以何取勝?看時止不住眼淚長流,不禁失聲,感恩那些為了後輩能過上平靜安寧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欽佩那些為了信念一往無前燃燒自己的先烈們;更要感悟在這個變化萬千的歷史浪潮之下,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不進步則被捱打,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謹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以史為鑑,篤行致遠,砥礪前行。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心得體會10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訊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