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

  開心麻花強勢推出的《獨行月球》自打上映後,熱議不斷,短短几天的時間內,就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1

  電影裡男主獨孤月因錯過了撤離一個人落在了月球,獨自生活在月球。設想一下當你獨自流落荒島會不會像男主一樣,開啟個人生存史;遭遇寂寞、恐慌,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再來;即使身陷絕望,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

  儘管這是一部科幻喜劇,但這位虛擬出來的月球“魯濱遜”,倒是給了我們很多關於生存、生命的啟迪。

  魯濱遜是自己的英雄,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書寫了個人生存史上的神話;獨孤月不僅是自己的英雄,還是全人類、全世界的英雄,說他“拯救了地球”,一點也不為過。

  浩瀚的宇宙中,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存在實在是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是獨孤月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把他放在了唯一能拯救地球的位置上時,挺身而出、毫不猶豫是他的關鍵詞。我想,假如我們每個普通人能有這樣的機會的話,大多數人會和獨孤月一樣做出相同的選擇。

  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每一顆星星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束微光,也能穿透層層迷霧,照亮彼此的心房。

  影片中,當獨孤月發現自己賴以生存的來自地球的那一絲“滋滋”的聯絡聲,其實是袋鼠無意中發出時,他的世界已經完全崩塌,遠在地球的馬藍星看出了他的絕望,號召大家在地球向他“發光”。於是,那一束束微弱的亮,組合成“你不是一個人”,星星點燈一般送到了獨孤月的眼中、心中。當然,儘管少了一個“一”字,觀眾們還是能體會導演的用心的。

  無論順境、逆境,都是人生的一段旅程,身在其中的我們註定都是那個平凡的、自己的英雄。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甚至平庸,碌碌無為,每天為了生存,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起床上班下班做飯收拾屋子,最後躺在床上睡覺等待第二天往復。現如今網路上五彩斑斕的夜生活只存在於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偶爾逛下街看場電影甚至寓在家裡打遊戲就已經是生活的全部顏色,更多人依然為了生存而奔波著,生活生存一學之差,天差地別。電影裡沈騰的角色,一個“中間人”可以說是擁有高學歷的高階人才,甘願做不喜歡的工作,去默默喜歡一個不可能的人,甘願平凡,或者說在其所在的緯度也只能平凡。

  即使是獨行、平凡、普通,也要記得做一個努力且積極向上的人。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2

  昨天是7月31號,也是星期天。7月最後一天吶,終究還是來了。那必須要紀念那些即將逝去的日子啊!便去看了一部電影——獨行月球。

  許久沒有看到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上映時間是29號,所以時間是那麼的趕巧,命中註定要看它,越早一分,便越早收穫這些快樂。

  一開始就是含騰量爆表,沈馬組合名不虛傳。

  這是一個腦洞科幻電影,背景是未來世界有小行星π撞地球,然後人類為求得一線生機啟動月盾計劃。而其中我們的主人公沈騰所飾演的獨孤月,因一見衷心愛上女主馬麗所飾演的馬藍星而成為一名維修工,一同來到月球。本來一切正常,男主也準備表白女主。不湊巧碰上了小行星的突然變化,從而需要撤離。但由於男主的疏忽,自己被遺落在月球上。

  可過了不久之後,發現地球仍然避免不了被小行星撞擊結局。他以為他自己成為了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便開始了他的放蕩生活。可不久之後他發現了倉庫還有一隻袋鼠,也同樣被遺留下來。從而開始兩個人,不對,是一人一袋鼠開啟了搞笑日程。與此同時,由於地球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災後重建的人類都出現了或多或少悲觀意識。我們的女主提倡就獨孤月在月球的生活,現場直播。

  由於一場誤會,導致獨孤月誤解地球還有人類生存,所以他啟動了他的返地之旅,一人一鼠為我們呈現了什麼叫做友誼,什麼叫做普通人的勇氣,以及普通人的善良。在此過程中鼓舞了剩餘的地球人。本一切順利,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小行星所帶來的第二次傷害,氣勢洶洶的來了。最後沈騰所主演的獨孤月為了全人類,不,首先應該是為了他的心上人女主馬藍星,最終犧牲了自己,保全了地球。

  我覺得很可樂,去看電影,去看喜劇電影,就是為了我笑嘛,所以說我對於網上那些說什麼價值觀之類或者形式啊!我覺得沒有什麼意義,我到電影院去看喜劇就是為了笑嘛,然後他讓我笑到了,然後我就覺得很開心,他是就是好電影。然後我在這個過程中還體會到了一些主題價值觀的一些昇華,我會覺得更有收穫。其實我最敬重獨孤月就是他為了愛去追求自己的一些東西,可以委屈自己,也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家國天下,家在國之前。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值得我去學習,我的評價就是好電影,我喜歡!

  希望下一部麻花出品的電影能快快到來,希望還是沈馬組合,每次的獨行月球,強烈推薦,十分好看。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3

  那些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瞬間,追逐著光明、希望的瞬間,是否是刻意的安排和巧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如果不是放在電影當中,一些魯莽的決定是否會淪為笑柄。

  一、上一部這種型別的電影是《流浪地球》,科幻電影的一個吸引人的點,就是良好的設定,他必然要遵循基本的邏輯,經得起推敲。我們在感嘆視覺效果的同時,會幻想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未來,緊張的告警聲音、英文版的語音互動、很多超現實的場景,是電影的一大看點。有沈騰參與的電影,必然要加入喜劇元素,喜劇元素的填充,使得電影具有更強的觀賞性。年紀大一點,對於單純的搞笑也許開始變得無法全情投入,使我震撼的更多的是電影的設計感,例如遊戲解說的參與、直播的插入。我們的記憶點似乎已經被抖音這種軟體直接的給予所控制,深入變得難了。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寫道,純粹的利用人的感性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那是一種近乎瘋狂、缺乏理性的狀態,例如詩歌、例如純碎的煽情。

  二、電影的另一個元素便是愛情。我愛你愛到即使你堅持原則拋下我,我想這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發生,我愛你的純粹、愛你的堅守崗位。這是多麼神聖、高尚,且不太現實的事情。追一個人,用盡各種辦法,犧牲很多、委屈自己很多,在現實中一般是這樣的局面,你無論如何的改變自己,只要對方最看重的部分沒有得到滿足,結果也會失敗。你需要擁有的是,認真地思索,想明白這件事,以度己之心度人,走出來,開啟格局。慕強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你至少在某一方面令我崇拜,可以讓我學習,我們尋找的是優秀的、美好的。當激情消退,你必須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擋世俗的種種,去過一個更好的生活,這是愛情的兜底。

  三、結尾的時候,看到這個電影是由一個漫畫改編的,不得不說在日本流行的漫畫,也許會在我國迎來一個發展,漫畫確實可以透過故事,說很多不能說,展現很多人心中所想。漫畫不僅包含了故事,還有繪畫等元素,這也許就是很多專業共同發展的結果。公眾號也新增了漫畫原創的模組,只要你會畫,字數不夠300字也是一篇原創。

  電影中的袋鼠剛子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贏得了大家的喜愛,我想這也是漫畫形象的現實體現。

  至於守護、希望、災難面前無謂犧牲,有點套路化,有點缺乏新意。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4

  假期的樂趣當然少不了觀影,本就喜愛觀影的我也必然相約影院。《獨行月球》便成為今日焦點。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在未來,人類為了拯救地球,抵禦小行星撞擊,制定了“月盾計劃”,並在月球建立基地可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發意外,獨孤月被團隊遺忘在月球。隨著“月盾計劃”的失敗,地球也陷入危機,因隕石撞擊導致地球空氣受到嚴重汙染,地表被嚴重破壞,人類只能在地下生活,生活質量也不盡人意。而獨孤月則成為了“月球上最後的人類”。但就是這樣一位悲慘的維修員,將地球拯救。

  因地球人民長期處於嚴峻且殘酷的壓抑環境中,大多人民都不再對生活充滿希望。於是“月盾計劃”領導人馬藍星發起在月球上獨孤月的生存直播,以此來鼓舞大家堅持生存下去。在獨孤月生存在月球上的每個日子裡,都有一隻金剛袋鼠“剛子”陪伴、幫助著他,這期間也帶來了數不盡的歡樂。當獨孤月獨自在月球上準備返回地球以及阻止其他隕石雜物再次攻擊地球的幾年後,他們終於可以“回家”了。而在返回途中又遭遇了“π+”即將攻擊地球,而此時只有兩種選擇:地球再度受害;獨孤月阻止撞擊,並犧牲自己。他毫不猶豫地將“剛子”送進返回艙安全回到地球,而自己則去做最後的任務。

  電影的最後,地球邁著向未來、向美好進發的步伐,而馬藍星一行人十年後又重返月球,這次,她似乎又見到了已逝獨孤月,也似乎見到了他的每一個足跡。

  一場電影過後,我淚流滿面著喜笑顏開,我已不能再確定這是否是一部喜劇,因為故事情節在歡樂中夾雜了淚點,生動形象地感染著每個人的心靈。令我最感動的是獨孤月與“剛子”分別時的場景,即使他們平日裡吵鬧得再熱烈,可彼此心中都深愛著對方,人與鼠的友情打動了我。現實中也是同樣,我也在與我的寵物即將永別時心痛並萬分不捨。

  一場月球之旅,讓我懂得了堅持與堅強的意義,也令我對各個崗位上堅守職責的每個人心生敬畏……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5

  掐指一算,沈老師也有些日子沒出新電影了,趁著暑假,我樂呵呵地買了《獨行月球》的票,點了杯果茶就進了影廳。

  世界觀設定與其他英雄電影大同小異——地球有難,一群人站出來保衛地球。不過,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計劃中一個小小的維修工,丟到人群中都找不出來那種。

  可卻是他,在“月盾”計劃失敗後獨自一個被遺落月球,憑藉著對家的嚮往和對愛的執著,獨行月球數年之久。每天隔著三十萬公里的太空凝視家園,又何嘗不是一種痛若?可他卻奇蹟般的適應了下來——畢竟,相信奇蹟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與袋鼠對打、與地球聯絡,每天都在思量著如何逃出昇天。最終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後用一秒鐘轉身向後……那一刻,他肩負著全人類的希望。飛向隕石,起爆核彈。沒有絲毫猶豫。

  獨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獨的月球變成無人問津的流浪漢,經歷過失望、希望、絕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隻袋鼠結伴生活在月球上。

  牽動他所有情緒的,不過馬藍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並且將再次成為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他也不過自嘲“你好絕情,我好喜歡”。

  《獨行月球》所要表達的思想很直白,就是愛、奉獻與生存。

  獨孤月與馬藍星之間含蓄的愛,到最後個人小愛化成大愛,為了全人類放棄自己的幸福,獨孤月成為星海,照亮人類的黑夜。

  儘管獨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與他走到天長地久,他們的愛情會在故事裡被慢慢陳舊,但抬頭就能看見的愛是平行時空的另一種相遇,這就是《獨行月球》煽情卻不落俗的地方。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6

  因為一直沒有好看的電影,我已經很久沒有進過電影院了。趕上沈騰的《獨行月球》上映,我踏上8月的列車來了一場久違的電影。看了電影就寫觀感彷彿快成了我一個觀影習慣,只是想直抒胸臆的暢所欲言,不想帶有任何價值觀的`指向和講道理式的輸出,就當簡單的記錄一下生活。

  月球此類素材一般只出現在科幻大片中,沒想到能貼上喜劇的標籤,這部電影我並沒有像之前的《夏洛特煩惱》和《西虹市首富》那樣從頭到尾很有喜劇效果的一直引人捧腹大笑,反而多了很多更不經意的笑點,更多的是被劇情和演技所吸引,如果你是為了笑而去看就沒有必要專門去影院觀看。全程我都被智慧的力量折服,從觀眾根本想不到月球喜劇題材的劇情發展到獨孤月在影片中一次次克服困難時的智慧的閃光,他無論身處多大的絕境,總會想辦法,再想想辦法,然後去解決,不輕易放棄。

  獨孤月是我們每一個人,但又不是我們每一個人。

  他面對因為意外被一個人留在月球上,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擊毀滅了,而月球基地有足夠的生存條件的生活混吃等死是一種生活選擇;依然想返回地球與愛的人相聚也是一種選擇。

  當他準備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那個寬闊而孤單的星球上生活時,他也有過一次次尋死、求生的掙扎,就像我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大的社會籠爐裡,但難免還是會有一個人孤獨的時刻。幸運的他遇見了一隻袋鼠剛子暴躁又貪吃,有時若出現一隻小動物也是不錯的陪伴。

  一開始經常被袋鼠打的鼻青臉腫,可是在與剛子的朝夕相處和鬥智鬥勇中,剛子已經不僅僅是一隻動物,而是一個平等的物種,是一個親密好夥伴。萬物有靈,剛子在與獨孤月分離的時候也會流淚。

  隨著電影在不斷的推進著,最後的災難時刻,獨孤月抱著重力之錘奔向隕石碎片時說了一句話:“馬藍星,帶我回家。”這一刻我動容了,他是多麼想回到可愛的地球去見到他日夜思念的人啊,但正因為地球有自己想守護的人,有很多應該被守護的人,他還是義無反顧向前衝。獨孤月在大愛面前選擇了犧牲自己來換世界的美好盛世。結局雖然是英雄主義劇情,但放在沈騰身上就好像沒有了主角光環,好像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獨孤月。

  “宇宙那麼大,我們還會遇見。”那麼大的宇宙我們能遇見實屬不易,可是宇宙那麼大我們總能遇見,還沒有遇見的也不要著急,他或她總會出現,現在只能珍惜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與我們相伴的人。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7

  剛看完《獨行月球》,怎麼說呢,一部久違了的真正是沈騰與馬麗領銜主演,有大段沈騰的獨角戲,“含騰量”相當之高的一部開心麻花出品的影片,前期已經造足了勢,首周票房也相當可喜,各影院將其作為主打影片,排片量很可觀,預計後期票房還會上揚。

  但,質量呢,如果從一部商業片來講的話,已經足夠了,可是如果是含騰量極其高的作品,大夥恐怕對其在笑點密集度方面會給予更好的期待,很遺憾,該片在這方面的表現,幾乎已經趕上了近年來沈騰的春晚小品質量了,用四個字形容——黔驢技窮。

  究其原因,從演員淪為綜藝咖,臨場抖包袱的水平不斷進步,可是對於臺詞的處理方式以及人物情緒的把握,都太千篇一律了,演什麼都是沈騰。孫紅雷和黃磊就是他的前車之鑑,綜藝做久了,人設就在觀眾的心裡根深蒂固,也就很難再塑造人物角色了。角色立不住,就得靠劇情和臺詞了,當劇情足夠複雜,場面足夠宏大後,也就壓縮了用臺詞抖機靈的空間,笑點不足也就順理成章了。

  問題來了,不好笑的沈騰,還是沈騰麼?這方面就不得不佩服葛優了,無論喜劇還是正劇,演什麼像什麼,毫無違和感。不過也不能把鍋都扣沈騰頭上,應該更多的是編劇的鍋,看似沈騰戲份足,但實則可供他發揮的餘地並不多,這是一部典型的導演作品,導演的完成度很高,演員把自己交出去後,就身不由己了。

  對比一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那部片就更吃演員的表現力,於是成就了魏翔。而《獨行月球》更吃導演的完成度,於是算是某種程度上犧牲了沈騰。

  另外多說一點,中國空間站預計年內建成,該片也算是以一種詼諧的方式對中國航天人的一種致敬。近年來包括流浪地球在內的幾部作品,都在用中國人的視角去拯救地球,而過去這事一般都是美國人乾的,這其實就是文化影響力,當有一天再看到中國人拯救地球不再感到突兀時,說明我們的軟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了,在這方面,仍任重道遠啊。

  《獨行月球》觀後感800字8

  奔著沈騰去看的《獨行月球》,這部電影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前半部分搞笑居多,後半部分感動為主。

  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為抵禦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沈騰飾)因為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馬麗飾)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後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被遺落在月球上的還有一隻金剛鼠,獨孤月和金剛鼠相愛相殺的場景,讓人捧腹大笑。

  獨孤月一直嘗試著和地球取得聯絡,可是當獨孤月發現自己當時以為的回應只是剛子不小心碰到電線所造成的雜音後,對於他來說是徹底的失望,是一切信念在一瞬間被摧毀殆盡的大悲。影片很聰明地採取了無聲的處理,就算只能看到畫面,我們也能感受到獨孤月的那種絕望。

  當他真的覺得希望破滅,決定自我了斷時,地球上那一點一滴匯聚起來的希望之光,那些前面所有的笑點此時卻凝聚成了洶湧的感動之情,完成了這部喜劇情感核心的第一次昇華,也是影片的一次小高潮。影片真正的高潮在獨孤月把自己作為動力衝向π+的時候,本來在獨孤月腦洞大開,不懈努力下,獨孤月本可以和剛子成功返回地球。但,此時卻出現了意外,π+的出現,將會使地球遭受重大撞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個起初為了鼓舞民眾被塑造出來的假英雄此刻真正成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他完成了作為飛行動力工程師最後的使命,影片的悲劇核心完全暴露出來。前面笑得有多開心,這一刻哭得就有多麼傷心。沒有人希望這個帶來無數快樂和希望的獨孤月犧牲。

  當每一個平凡人,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點亮一束光,平凡人就成為了英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