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精選15篇)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精選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精選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

  讀完這本書,我大概瞭解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百餘年時間裡,在中國的土地上,經歷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壓迫和反壓迫的歷史事件,它們如實地記載了外國列強和本國封建統治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實地記載了革命和進步力量與反動勢力的殊死較量;如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並取得最終勝利的輝煌歷史。

  1840年,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為標誌進入近代史,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求富民強國之路的探索史。

  這是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重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些條約給中國人帶來了野蠻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勿忘過去,面向未來!用我們的勤勉與奮鬥去開創一個全新的未來!

  這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的。

  歷史已經證明也永遠昭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勇於探索和進取的人民,中國必將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勿忘過去,面向未來!我們要繼承併發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使中國永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2

  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是從外交角度解讀清朝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期間我國的歷史發展,但這不是一塊完整的歷史敘述而是斷代史闡述。

  一、談談蔣廷黻

  蔣廷黻主張以所學為國家所用,是中國近代史上“書生從政”的代表人物。在學術上,他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近代外交史專家和這一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他另闢蹊徑,從外交的角度講述中國近代史,從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壓迫的原因。《中國近代史》折射出蔣廷黻那一代受過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響的學者在思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社會進步時的普遍心態,是對中國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種深刻反思。雖然他的歷史觀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傾向影響,其觀點在今天看來也並非完全正確,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1914年,蔣廷黻中學畢業後,進入了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讀大學。在大學裡,蔣廷黻主修歷史學,兼修其他多門自然科學課程。他這樣選擇的原因是,他對當時中國國內的軍閥紛爭和混戰所引起的各種問題產生了探究慾望,想透過學習歷史,獲得“將來在中國從事政治工作”的知識和經驗。同時,由於歷史系的課程枯燥單調,他在課外閱讀了許多德國史和義大利史,瞭解了俾斯麥、加富爾、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國、義大利政治家是如何為建立現代民族國家而努力的。接受了嚴格的科學方法訓練。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自然學科的教授們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而要求他們學會觀察事實;研究報告一定要做到觀察仔細和結論客觀。這種訓練使蔣廷黻終身受用,使得後來他從事歷史研究時能堅持從史料中得出結論,憑史料說話;從事政治工作後也極重視實際觀察,對很多事有較為清晰的見解。1919年夏季,蔣廷黻從巴黎重返美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再次進入大學進修後,他想做個能左右中國政壇的新聞界大亨,就進了新聞學院。他不久便覺得要左右政壇必須懂得政治,便進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學。後來,他認為政治學科所講的政治只是理論而非實際的,“欲想獲得真正的政治知識只有從歷史方面下手”,又轉為專攻歷史,主修歷史學,導師是著名政治社會史教授卡爾頓·海斯。轉了一圈,蔣廷黻又學習歷史了。歷史的功能在於瞭解過去、服務現在、推測未來,因此歷史著作應注意歷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寫得既內容豐富、又明白曉暢,以達到歷史所產生的最大效應。《中國近代史》就是以進化史觀為指導,以“經世致用”為主旨。

  二、談談這本書

  鴉片戰爭暴露了清朝腐敗的政治、沒有工業化的經濟、八股式的文化、沒有民族意識的社會,與之相對的是步入近代化的西方,這種差異甚至差距應該也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有關聯。

  任何時代都有英雄。林則徐、曾國藩是優秀的人。

  太平天國起義基本是歷史的“重複”,而辛亥革命確實帶來了新的東西,但軍閥割據又暴露了中國大眾缺少民族意識。

  三、歷史學

  史料的選擇往往會受主觀意識影響,因此,對歷史的解讀會很多。提高學習歷史的辨別能力建立在較強的邏輯思考基礎上,不然可能會沒主見。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3

  清王朝在我以前的看法中,是一個自甘墮落的王朝,然而事實上,它卻有過自強的掙扎。

  七下歷史中,我們有提到過它“閉關鎖國”“一口通商”,說這是自給自足式的小農經濟形成國人腦中“天朝無所不有”這種錯覺帶來的產物。的確,清王朝是太自負了。被打之後我們才失掉了自信。此時只有民族的復興才是通往強國之路。

  我們去學習西方先進的軍器,派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去西洋,在國內所建造的有工業化痕跡的製造廠商,建立多所“外國語學校”……其中最大的動機無外乎是國防,我們總不能一直被欺負啊!於是軍事建設也佔比最多。自強運動的領袖們知道國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但他們近代化得不徹底(非常關鍵)。全國上下先進的東西是變多了,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國人陳舊的心智和國家陳舊的政治。這就像下了極大的決心,卻一直在為“表面功夫”而努力。領袖們雖為“領袖”,進行過與外國的交涉,也出過國,但他們所瞭解的只停留在表面,也只允許他們停留在表面:學軍備。然而真正需根除的是舊制度、舊社會。

  這就要求領袖們去深入瞭解外國的政治思想、理念,學到“核心”。這一點,也是孫中山先生與這些領袖的大不同之處。

  當然,也不可否認他們把中國的自強向前推進了一步。

  發生在清末的那若干不平等條約,不過是不得已。不得已因軍備落後而籤,不得已因內部起義(內亂)干擾而無法專心外交而籤。唯一對中國有利可尋的條約,是琦善所籤。他也正因超時人的外交觀念而認作是“漢奸”“賣國賊”。

  所以,清王朝的掙扎的不徹底,使致了一個受強者凌弱的形象。我們不是不願自強,而是不懂自強。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4

  老師推薦的那麼多本書,我最喜歡蔣廷黻老先生的《中國近代史》。這本書正文內容其實很短。短小卻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講的東西,娓娓道來。結合老師的授課內容,再反覆看這本書,覺得自己看待歷史的角度,比以前開闊了許多,文化底蘊也似乎厚了那麼些許。

  網路上,總流傳著很多有道理的話,其中有一句我覺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個人看了一本書,聽了別人一番話,就覺得自己的價值觀都變了,那他大抵是個井底之蛙。在歷史這方面,我承認我只是個坐井觀天的人。因此,這本書和這門課帶給我的影響,在認知歷史方面是徹底的。風靡學生群體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兩本,就覺得它無聊看不下去了。所以,這本《中國近代史》含著老師的部分內容對應講解,真真是的非常對我的口味。非常感謝老師,那麼用心地準備課堂,那麼耐心地講授內容,那麼極力地推薦了一本《中國近代史》。

  收穫最大的,莫過於:歷史是客觀的。看書及聽講,相關初中有講到的內容,會不自覺想起初中老師如何講授(高中讀理科,上的歷史課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歷史老師,也是可以把歷史透過一些短短的綱領,講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當講到近代史中國人備受屈辱這段,初中老師含著極為強烈的個人色彩,連帶著我也覺得那時候的外國人怎麼那麼可惡。可在這書中,多次講到一些外國人友好的舉動,像使團來訪,要求建立大使館;傳教士傳授先進的科學知識,都是促進中國發展的。是中國人自傲,愚昧,生生錯過很多能讓自己改變的機會。

  就像蔣廷黻先生說的:“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一開始不由覺得都是中國人活該,再回味時,那些偏頗於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念頭都沒有了。的確,我們的失敗是註定的。我們強大時,傳統思維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壓著中國人,讓我們對外來文化,毫無寬容心可言,我們的視野都在五指山下那麼一小片,即便抬頭觀望,也不過是上面那一點點景色。若沒有人洗淨自身反封建的東西,再帶領其他人更新觀念,中國那時是毫無勝算可言的。鴉片戰爭前,由馬戛爾尼主領的英國使團拜訪中國,“獅子號”軍艦的說明書中國人拆都沒拆過,代表人類翱翔天際的第一步的熱氣球展示,以及先進的軍事手段,中國人都不屑一顧,還出言不遜,毫無大國氣度可言。慘痛的教訓已經付出,我們中國人應該更多的去了解他們,傳承他們,勿忘國恥,奮發向上。

  那段歷史無論有多屈辱,多不堪,都應該積極地正視——瞭解外國人如何欺負我們的同時,更應正視自己做錯的地方。既要講外國人怎麼攻打我們,掠奪我們;更要講,我們如何無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錯失機會。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讓我們對那段歷史的看法有偏頗,我能理解國家的用意,但卻不能認同。我們簽訂條約時,由於完全不懂國際公法和國際形勢,爭所不當爭,棄所不當棄。《虎門條約》時,國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協定關稅、治外法權這種涉及國家主權的東西。互派使節這種要求,中國人從爆發鴉片戰爭的一百年前開始,更是拒絕、拒絕、再拒絕。《南京條約》後,中國人仇外心裡表現之一是殺外國人,可他們當中,有許多都是無辜的,耆英要求嚴厲執行國法,被人罵洋奴……這些錯誤,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正確區分別人的善意與敵意,這一點,到今天,對於中國人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另外,我更想說的是:知己知彼這一點,無論是那時,還是現在,中國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代中國強大起來了,可論起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瞭解,中國人又有多少?中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文化都瞭解甚少(爭著去申遺的中國人,對那些文化遺產背後的東西又是否曾主動去了解呢?)更不用說其他國家了,都只會道出表層膚淺的東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敵意》這一文章中大談相比於日本人對中國的研究,中國人對日本的瞭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對於這個觀點,很是贊同。

  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真的是讓我知道了更多那段歷史背後的真實故事,先生的評論,也很精準。也許以後學者會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論的東西。但無疑,先生的著作,還可以繼續走很遠很遠的路。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5

  在我原有的印象裡,林則徐是一個民族英雄。小學時便有《虎門銷煙》一課文,講的是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菸,於一八三九年在虎門海灘銷燬收繳的英國鴉片。“他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而萬古流芳,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而我也大抵是仰慕他的。而閱讀完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後,我對歷史原有的印象與觀念受到了根本性的顛覆,對林則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以蔣廷黻的眼光來看,林則徐是一個典型的晚清士大夫形象。他空談而高調,只知抵禦夷族的方法是“民心可用”,卻提不出具體的、確切的措施;他自私自保,在廣東目睹了西洋的利槍利炮,深知一味“剿夷”中國將沒有出路,卻不敢違背當時清議而犧牲自己名譽,不敢提出改革的主張。在蔣廷黻眼裡,林則徐是矛盾而悲劇的。

  “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瞭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國家日趨衰弱,清朝計程車大夫們卻還在夢中繼續沉睡。

  《南京條約》簽訂後,仇外心理日益加劇。地方官吏因為條約的緣故私人利益受到打擊;外國人進入廣州城使廣州人感覺尊嚴受損;五口通商使得上海日盛一日,廣州富商受其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剿夷派又抬頭了。徐廣縉晉升兩廣總督,他寫信問林則徐驅夷之法,而林則徐說“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這是中國歷史上被說濫的四個字。林則徐身上有著士大夫的空談高調,他只知民心可用,卻不知道民心如何用,況且民心固不可失,但拯救中國卻更需內政外交的雙重努力。他所寄予重望的民心在英法聯軍侵華之時毫無抵抗。英法打進廣州城,人民反而幫助他們把藩臺衙門的庫銀抬上英船。

  林則徐是如此矛盾而悲劇的一個人。他代表了中國傳統計程車大夫階層,正氣凜然,清廉正直。而他又如其他士大夫一樣,被清議制約,重個人名譽過於重國家前途。他看清了中國的未來,卻不敢犧牲自己,喚起其他人一同改革。他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他之後,中國的近代化之路還很漫長。

  中國的近代史,實則是古老中國遍體鱗傷的近代化歷程,多方面多角度的注重這種變化的過程,才是正確認識歷史大勢的關鍵。蔣先生的這本《中國近代史》正是幫助我們瞭解近代歷史變化流轉的絕佳著作。

  歷史不是數字也不是年代人物,而是不可逆轉的潮流,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結果,包羅所有的必然和偶然,這種奇妙的規律,才是歷史的魅力之所在。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6

  最近翻看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氣讀了下去。這本書是作者賦閒漢口時,花費兩個月時間一氣呵成的。儘管如此,卻並不意味著它的內容膚淺。蔣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歷史學。或許正是他在國外學習到大量德國史和義大利史的資料,對致力於國家統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國能擺脫中世紀的困頓,建立一個富強民主的國家。這本書是他對當時的中國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講的是以中國當時怎麼一步步學習西方,探索救國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近代史要從西方的對外殖民戰爭講起。因為一場浩浩蕩蕩的革命,英國工業革命,這場革命帶來進步生產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產能過剩,使人們先前對生存能力的恐懼自然消除,反而激發了西方人對外擴張的本能。當時是的俄、意、日國家都是在這種外界環境壓迫下,走向了現代化。而當時的中國,靠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閉關鎖國,一直等到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開啟中國大門。中國自古以來的貿易制度讓那時中國真的沒有感覺到有改變的必要,有著穩定的農業經濟,完全滿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兩千年中國人充滿優越感,因為周邊那些國家確實在文明形態上相較落後。所以中國並沒有在工業革命和新航路發現後跟上世界步伐。當時的中國政府不明白他們所面對英國、法國並不是過去的蠻夷,英法等工業國家並不是到中國來朝拜進貢,而是貿易。那時的中國,繼續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根本不知道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變化,因而中國錯過了其中一個外國人馬戛爾尼來華提到的重構近代國家關係的機會,此後引發鴉片貿易,又因鴉片貿易引發戰爭,中國由此錯過數十年發展機遇,直至兩次被打敗,方才有人意識到時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國遭遇西方人的攻擊或許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國在被攻擊的過程中完全有機會有可能轉禍為福化險為夷,像日本等許多後發展國家一樣大膽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國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樣接受了科學機械,重構中國文明,那麼中國不僅會與西方強國並駕齊驅,而且一定會在國際上重塑中國文明的輝煌。歷史是不會改變的,而歷史的經驗我們是可以汲取的。所謂“窮則變,變則通”,誰排斥改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因此,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的創新改革正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之道,也必將永遠處於進行時。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7

  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一曲催人淚下的歌曲……讓我回味無窮,百看不厭。

  蔣廷黼所著的《中國近代史》,貫穿了中國近代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至20世紀抗日戰爭爆發前的近一個世紀曆史,講述了整整一箇舊民主革命階段——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辛丑條約……作者用著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翻開這本《中國近代史》,就彷彿掀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歷史長卷。為何當時的中國多次被列強的鐵甲鋼炮給轟開了古老的大門?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的守舊。中國人的守舊造成了他們思想的落後,思想的落後造成了科技的落後,科技的落後造成了國防的落後,國防的落後就造成了國家不保的危險。很可惜,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時,李鴻章勇敢地站了出來。

  李鴻章,何許人是也?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水師的創始人與統帥,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之一,晚清四大民臣……無數的榮耀集他一身,可謂是時勢造英雄。或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李鴻章認清了只有向西洋學習才能自強的道理。

  歷史就是這樣公正,也是這樣的殘酷,它不會給予弱小者任何悲憫,也不會給予強大者任何協助。當清王朝的統治者在宮殿裡享著天倫之樂之時,西方的工廠裡機器正在轟鳴。李鴻章向西方學習,建工廠,設學校,成立北洋海軍。雖然他自強的方式很不錯,但是他自強過後卻也救不了國,因為他自強的不徹底,沒有認清楚清王朝落後的根本原因,思想上不改變就算是他能力再強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說,在那個時期,想要自強是有多麼的困難。

  歷史早已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因為即便我們對歷史有多麼的不滿,我們也無法將它改變。無論是什麼年代,都是屬於強者的。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要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如此這般,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8

  翻開這本書,思緒彷彿也隨著翻動的書頁飛回到了,那昏暗的日子。入眼的,滿是傷痕。我聽見,一聲聲,痛苦的呻吟,一聲聲,絕望的哀嚎。

  我不是一個很喜歡讀歷史類書籍的人,在我看來,歷史往往太過真實,歷史不是一個作家可以創作的作品,歷史就是真實存在的,發生過的的事。相較於歷史而言,我更喜歡其他型別的作品,在我看來,很多作家創作的作品都包含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我不喜歡悲劇,我看完一個悲傷的故事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這不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但是歷史故事是真實存在的,我沒辦法告訴我自己,曾經沒有那麼多因為戰爭流血流淚,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人們,也沒有辦法告訴我自己有些屈辱,有些殘忍,有些可怕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在翻開這本書之前,對於那一段慘痛的歷史,我的認識是,中國封建制度落後,人民思想觀念的腐朽,經濟蕭條,清王朝腐敗,清政府昏庸無能,自高自大,皇帝的懦弱無能,慈禧奢侈無度,崇洋媚外,士大夫膽小怕事,目光短淺,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琦善崇洋媚外,買主求榮。林則徐拼死抵抗,有勇有謀,卻被奸佞陷害,不被重用,曾國藩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打下了基礎,康有為梁啟超,主持百日維新,向西方努力尋找真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提出三民主義……

  當我翻開這本書,一段段歷史就這樣在我眼前啊展開,我告訴自己,這不是創作的故事,這是真實發生的,我懷著沉重的心情,開始看這本書,開始走進那一段沉痛的歷史。

  一點點讀下去,我開始對那一段歷史,那一段歷史裡的人有了不一樣的,更深的理解。我開始意識到或許我不應該把那一段慘痛的歷史賬都算在清政府和士大夫的頭上,至少這不能全怪他們。我們沒有辦法去苛責那些從來沒有了解過西方的人,讓他們明白中西方的差距,讓他們意識到中國急需改革,但是還是覺得他們的意識過於麻痺。他們一直在閉關鎖國中坐著自己的春秋大夢,就像蔣先生在書中寫到的那樣:“到了十九世紀,我們只能在國際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中國人,不分漢滿,仍然試圖閉關自守,要維持歷代在東方世界的光榮地位,根本否認那個日益強盛的西方世界。”我們希望當時的他們能有更高的覺悟,有更長遠的眼光,對西方世界有更深的認識,然而他們沒有。

  說起近代的民族英雄,我總能第一個想到林則徐,那個主持虎門硝煙,備受讚譽被稱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讀蔣先生的書,也讓我對這位民族英雄有了以往沒有的認識。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鴉片戰爭的失敗是因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則徐給撤職了,用了一幫投降派。但是,其實不然,這是歷史對林則徐的成全,成全了林則徐的身後名。假使,當時林則徐沒有被道光皇帝撤職,那我們的鴉片戰爭還是沒辦法打贏的。這場戰爭的背後有巨大的軍事,政治,經濟的懸殊。誠如蔣先生所言,真正的林則徐有兩個,一個是士大夫心中的林則徐,一個是真正的林則徐。前一個林則徐是主剿的,是百戰百勝的。真的林則徐是慢慢覺悟了的,他知道中國兵器不如西洋,他知道中國應該以以夷制夷,但是他不敢公開的提倡這些主張,他怕士林清議,他重視自己的名譽更甚於國事。

  每個人都有很多種不同的人格,每個都是我們自己,或許,民族英雄林則徐也有一種人格,一個不願意承認時代落後的舊時代精英,不肯公開提倡改革,讓主持清議計程車大夫睡在夢中,讓國家日趨衰弱,讓自己的名譽得以保全。但是,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是完全的沒有缺點的,人之所以為人,大概就是因為每一個人的不完美性,正是這些獨特的不完美性才使得世界有更多的美麗的可能。

  很多時候,再去讀歷史,就像是站在上帝視角去俯瞰世事。或許就是這樣,我們會去感慨,會去氣憤,會去惋惜。

  在我的印象裡,我所知道的琦善大概是一個備受苛責的人,看過很多對他的形容,說他是舊官僚,說他膽小怕事所以主和,更有甚者說他是賣國賊。大多時候,琦善都被拿來與林則徐作對比,用來突出林則徐的愛國,忠義,有遠見。

  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琦善卻有了新的認識,雖然現在琦善在我心裡不是英雄,但是至少,我發現他也並不是像我之前以為的那樣,是個膽小怕事主和的舊官僚。就像蔣廷黻先生評價那樣:琦善與鴉片戰爭的關係,在軍事方面,無可稱讚,亦無可責備。在外交方面,他實在是遠超時人,因為他審察中外強弱的形勢和權衡利害的輕重,遠在時人之上。的確,我們就不應該把一場打不贏的戰爭怪在某一個人的頭上,我們沒法說刀槍棍打不過洋槍洋炮是因為一個大臣的過錯。在蔣先生的書中,我認識了一個誠實的琦善,他知道沒落的清王朝沒法與興起的近代化英國相抗衡,他認識到“化外蠻夷”的實力而不惜一切去“撫”,他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保全中國。可惜這種誠實在別人看來是失了國體,這種誠實無異於是一種怯懦。但是,在我現在看來,琦善擔的起中國近代外交第一人的稱號。

  或許有的時候事實也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樣子,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歷史永遠是最偉大的,最公正的裁判,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有一個公平的判斷。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9

  近代史老師最大的價值是推薦了兩本書,一本是陳嶽麓先生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本是蔣先生的中國近代史。並且個人更喜歡後者,培養了對歷史的興趣,改變了看問題非黑即白的邏輯。

  在這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中,作者將近代中國的激盪八十年娓娓道來,講述了列強轟開國門時的剿夷派與撫夷派的作為,從洪秀全,曾國藩兩個人物去解讀太平天國起義,然後是變法自強。此書作於民國時期,語言卻十分口語化,幾乎找不到古詩句(引用材料除外),更沒有馬克思的術語,不在語言上設定閱讀障礙,而是用別樣的觀點引人入勝。

  近代化

  在總論中,作者說近百年的中華民族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獨立富強是我們要達成的目標,必經途徑就是近代化。作者還對近代化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利用科學機械,組織近代民族國家,趕超西洋人。

  作者把中國的衰落歸結為三點:科學,技術,民族觀念。其實民族觀念的背後是政治體制,是思想文化,我覺得最根本的是政治體制。在封建集權體制下,產生了這麼一批好大喜功,妄自尊大的官僚,產生了這麼一批仁義道德至上,極為重視個人名譽,固步自封的官僚,產生這麼一批只知宗族,不知國家的民眾。這個國家看上去文明禮化,尊卑有序,卻從來不知道平等是什麼東西,更不知個人,自我在哪兒。

  愛國

  從剿夷派和撫夷派看什麼叫愛國。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愛國?這個無從判斷。因為這是一個道德判斷。就如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一個好人一樣。如果非要找一個標準的話,那就是看他所做的,不要聽他所說的。如果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對國家有利的,不管他的動機如何,他都是愛國人士。如果一個人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所作所為甚至所言,只是滿足了道德上的虛榮心,卻不考慮這麼做是否對國家有益,那他就是不愛國的。對國家有益是指對國家的實際物質利益,並非道德上的。在面臨列強的槍炮時,如果按照強硬派所說,那麼中國人都去當炮灰了,這可能會得到別人道義上的讚揚,但這明顯是損失國家利益的,是極其不明智的做法。

  還有一點,無論是剿夷派,還是撫夷派,都沒有這個觀念:國家之間是平等的,我們強調的是有權有勢就高人一等。英國貿易之初想要透過談判外交與中國通商,卻因使者不肯跪拜,惹得乾隆這位西方人眼中的開明皇帝不快,通商也就無從談起。

  改良

  改良能夠取得穩固的成果,減小成本,但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把握好節奏,然後水到渠成。但近代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越來越激進,越來越等不及。洋務運動從近代工業上撕開一個小口,然後逐漸擴充套件到民用工業,然後是培養技術人才,建立新式學堂,從學習西方技術,逐漸就會引進西方的思想。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轉變無疑是漫長的。革命不會縮短路程。“亂是容易的,撥亂反正是困難的”改良需要平和的環境,不僅僅是國外環境,還有國內環境。這使人不得不惋惜從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浪費的十幾年的光陰。

  看世界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眼光和思考能力。清王朝盲目自大,完全陷入自我的狀態,不看世界一眼,鴉片戰爭失敗了,卻沒有給中國帶來什麼震撼。她已經麻痺了,或者已經狂傲到感知不到疼痛的程度了。曾國藩在日記中雖提及此事,卻並不明瞭這件事的歷史意義,他仍埋首與古籍。林則徐剛開始也是對洋人一無所知,以為用“民心”就可以戰無不勝,後來才意識到這不過是拿民眾當炮灰,於是睜眼看世界。可惡的是那些見識到洋槍洋炮厲害,還守著“民心”不放,只在嘴上逞強。李鴻章值得人佩服,有眼光有能力。明治維新以後,李鴻章就認為日本不可小覷,主張發展中國的海軍。可在一般人眼中,日本不過彈丸之地,根本不值得一提。這也是為什麼甲午戰敗使國人如此震驚。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0

  《中國近代史》這本書,講述了中國人抹不掉的恥辱。如果那些士大夫不跳起來反對的話;如果慈禧太后不做那些士大夫的“傀儡”的話;如果那個時候多一些有認識的人話。那麼中國就不會承受一系列的恥辱。但是,當時的領導者與人民,統統都不知道,我們的衰敗,反而在那裡安享榮華富貴。

  不過,在李鴻章領導的時代中,還有三年光明,但是,在三年之後,慈禧太后與那些士大夫把皇帝“軟禁”了,並且殺掉了一些有志之士,不過,還有些有志之士逃往國外,例如康有為。

  之後,國民黨的建立人孫中山先生,也是逃亡國外的愛國人士。他幾次組織發起大反攻,但還是因為有人把秘密外洩,沒有成功。不過,在之後的一次大反擊當中,創造了傑出的功勳。

  在大反攻,剛攻下一個省城時,立馬有十三個省相應,紛紛發出話來:“我們省不再屬於清政府管轄內。”猶於這一次大反攻,清政府被徹底瓦解,在沒有人歸他管理了。

  在戰鬥結束後,人民推舉,孫中山先生擔任臨時大總統,但是,當時日本又選出了一位“傀儡”,他就是袁世凱。在以後,日本就極力擁護袁世凱,以至後來袁世凱擠兌掉了孫中山先生,無論誰當,當時的時局,已經四分五裂了……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1

  終於讀完了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這套灰不溜秋的書,分上下冊。當然,我看的是後浪出版社的。

  作者寫下了1600—2000年間,中國從泱泱大國淪為半殖民地,走向滅國的邊緣,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輩,裡的重大事件。全書1083頁,以一個外國人的視野來看中國發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觀,邏輯的思維,笑看過去,儼然一本通鑑。

  舞臺上,依然還是隻有幾個人,圍繞著權力中心,著你死我活的較量,重複著王始帝國的故事。

  常拿凹面鏡看自己,顯得自己巨牛無比。拿凸面鏡看別人,大象在眼裡也成了螞蟻。我只想找面平面鏡,還原真實的自我。

  一部中國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國人們的苦難血淚史。書的內容國人都清楚。西方人邏輯的思維用在分析中國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個邊境線外,透過一些材料,作邏輯推導,得出結論。然而,我們是醬缸文化,對邏輯免疫。

  在神氣的國度裡,發生神氣的事。神氣,神氣,再神氣!這才是行文之道。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2

  懷著崇敬的心態拜讀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一書。讀完之後頗有所得。

  這部書把中國近代史界定為中國近代化的歷史,中國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於是就成為本書論述的主線。

  近代化對於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非常迫切的課題,它在中國近代歷史的程序中卻又是一個緩慢和曲折的歷程。蔣廷黻不可能找出為何如此緩慢和曲折的社會根源,但他卻看到了我們民族的惰性。他說:不好的東西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瞭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這個話頗有分量。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在不好的東西戰爭震撼的當初迅速走上維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書以恭親王奕訢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領導的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為第一個近代化方案,以康有為等人領導的變法運動即百日維新為第二個近代方案,以義和團運動或曰拳匪運動為第三個公式化方案然而這些方案最後都挫敗了。於是本書提出自己的觀點: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並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換句話說,我國到了近代要圖生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盤西化口號為胡適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對西方文化都不預設任何的人為限制。或許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個年代我們確實應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

  此外:本書所開創的學術傳統,曾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瀾、胡繩等人的近代史研究開展之後,這個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識形態要求必定中國近代史的所謂新的學術傳統所取代。這本書不僅奠定了蔣氏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衝擊的學人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之前途命運的獨特理解。

  大師之作,言簡意賅,薄薄的小冊子將中國近代史講述的清晰明瞭。由於我在上高中時所受到的中國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傾向,所以看到蔣先生的大作,真的是從眼睛到心靈都清澈無比。他不僅是從客觀的角度的講歷史,更重要的是從尊重的角度講歷史。對歷史的尊重,就是對人民的尊重。

  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可以作為高中生、大學生的教材,而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讀。作為教材似的史書,它將這段歷史的前因後果很輕鬆地進行了梳理,這樣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這個那個條約,賠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麼回事了。作為每一箇中國人,更應該瞭解這段真實原歷史,太平天國的真相、為什麼開放通商口岸、北洋海軍的失敗等等,近代化過程中這些恥辱是怎麼產生的?實際上,很多傷痛或許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帶給自己的。

  歷史值得我們深思!不知過去,無以圖將來。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3

  如其封面所說的“還原一段被扭曲的歷史,挖掘國人今日問題之根源”,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與我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歷史教育觀點非常不同,甚至出現相悖的歷史故事。到底何為真何為假?僅僅閱讀這本書與之前所受的歷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歷史學家尚持不同觀點,我這個微小的學生怎麼可能在短短時間內看透歷史呢?所以這篇讀後感將以閱讀過程中我所受的思想衝擊和從中得到的小小感悟為主,當然不會闡述我的歷史觀點或者立場。

  閱讀這本書可以說比我之前閱讀過的所有關於歷史的書籍都要輕鬆,並且我非常願意去閱讀。因為它一改歷史書籍的艱澀枯燥,更多地給人一種在課堂上課的感覺,語言很幽默生動。當然,這本書本身也是源自一門很受歡迎的選修課。

  閱讀第一講時,我已經被直白明瞭、指戳要點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們會鄙視一個假的東西,但是我們依然依賴這個假的東西。”可見我們所接受的歷史教育表面上看並不怎麼受大部分學生青睞,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活在一個沒有歷史的世界裡。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接觸到的歷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觀的,還是虛偽主觀的呢?其實沒有很多人會主動去考究這個問題,大家只是覺得大概地知道這些歷史事件就夠了。但也許正是這種心態,讓我們整個民族現在依舊在“童年陰影”下反覆折騰、反覆跌碰。正如作者所說“如果我們不能很正確地看待這段歷史,就很難吸取教訓,很難避免過去的悲劇。我們必須從心理上走出我們的中世紀,才有前途,過去的輝煌歷史才有價值。”我們不僅要撫平自己的創傷,更重要的是如何從這些創傷中學習不再受傷。

  而近代的“三婦”心理,幽默有趣但又恰到好處地形容了我們過去對中國近代史的三種態度。其實我覺得這些心態仍然是時下大部分人面對民族、愛國、歷史等所採取的態度。就舉前不久的來說吧。怨婦的哭鬧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吧!但是,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壞”之類的話以外,就分析不出個所以然來了。再就是潑婦的凡事講打的心態了。義憤填膺地吶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車又防火。結果,別人毛髮不損,我們自己卻焦頭爛額。情婦的“崇洋”心態則同樣的一味好外,連自己祖宗的姓氏都忘記了。我之所以把這些列舉出來,其實是想闡述我的小感悟:我們接受怎樣態度的歷史教育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個民族對待遺留的歷史問題的立場和處理方法。這種“三婦”心態下的歷史教育史很難讓我們正確審視歷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審視我們自己。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或者說是歷史側面。這並不是官方的歷史教育說有負面影響,而是隻有當我們知道更多、更細的時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在讀這本書時,原本所知道的歷史故事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比如說李鴻章這個人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其實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務運動不是改革不徹底,而是不夠快;戊戌變法的失敗不是因為資產階級軟弱而是因為一個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帝—後二元結構的存在;還有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原因之一頤和園的修建挪用大量海軍軍費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兒子;還有幾乎不怎麼介紹過的軍事改革,要知道這東西的作用不是我們一兩句話能帶過的;還有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一道這樣的思考題:西方國家支援戊戌維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基本上整本書都才刺激我“保守”的神經,但是我卻非常享受這一閱讀過程。它帶給我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歷史,知道許多很有趣的鮮為人知的歷史,而這些沒有被大多數人接觸過的點滴歷史匯聚起來就可能產生新的歷史觀,而這些歷史觀,在我看來,更有利於我們發揮歷史的真正價值。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4

  對歷史題材的書籍,我的要求是通俗易懂,讀史亦是讀小說。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帶給我的就是這種輕鬆愜意,以及諸多意外驚喜。全書五萬七千字,高度精煉概括了自鴉片戰爭(1840年)到抗日戰爭前夕(1937年)中華民族的百年曆史,沒有史料堆砌,沒有華麗辭藻,主題鮮明,史論兼具,先生娓娓道來,情真意切。

  本書成於1938年。1938年的中國,處於抗日戰爭初期,中日戰場連連失利,內憂外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而此時,蔣廷黻先生(1895—1965年)結束了兩年駐俄大使任務,即將奔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行政處履新,於炮火紛飛的漢口作短暫停歇,在此兩月間完成此書。深感國家舉步維艱,作者透過對中華民族近代歷史的強烈反思,積極探索著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字句間無不彰顯其作為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

  十九世紀初的中華民族依舊沉浸在“天朝大國”的迷夢中,國人傲慢、自大、守舊、愚昧。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大炮強行撬開了國門,“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自中英《南京條約》始,啟動中外不平等條約簽訂模式。比起鴉片戰爭的失利,作者更痛惜於鴉片戰爭之後,道鹹年間的國人並未痛定思痛,依舊堅守著落後愚昧,意淫於“天國”夢想,喪失了最好的二十年發展光陰。“倘使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移到道光咸豐年間,我們的近代化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咸豐年間,中法聯軍攻佔北京城,以恭親王奕鱏、文祥、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士大夫階級逐步覺醒,領導發起“自強運動”。步步推進,發展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經濟,相繼成立了軍械所、造船廠、學校、招商局等。1888年,光緒十四年,李鴻章成立北洋水師。作者高度讚揚了曾國藩及其他自強運動的領袖,但是舊社會舊制度,乃至改革者自身認知的侷限性,“自強運動”帶來的改革是不徹底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失利,也宣告了“自強運動”的失敗。

  作者探索式提出了“自強運動”的失敗關鍵在於未進行徹底的制度變革。同時強調,只有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體制才能實現一個民族自上而下,徹底的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統一而政權不集中或集中而運用不大膽,不猛烈,則近代化雖進行而不能快。”作者期待一個如十八世紀沙皇俄國大彼得時期的專制體制,透過中央集權強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沒有大彼得的橫暴,舊馬斯哥的守舊勢力是不可能打到的……他是俄羅斯民族的大恩人。”而同光年間的中國名為統一,實不統一。曾李左諸人的事業不是國家通盤籌劃的事業。李鴻章雖在北洋揹負創設新陸軍和新海軍的責任,但是他的財源僅靠北洋一隅,其他各省的協餉需靠李與其他督撫的私人關係。作者嘆道“只有絕頂天才始能創造新事業,始能為民族行百年大計。”“但是這些天才,沒有集中的政權作後盾,不知道歷史上有多少被庸人和群眾反對而消沒了。”

  通觀全篇,蔣氏的《中國近代史》傾注了作者對中國歷史,中國社會的思考,在內外戰火交織,人民滿目瘡痍的歷史背景下,艱難摸索著復興強國之路。其間,好奇使然,讀了《蔣廷黻先生回憶錄》,瞭解先生西行遊學,投身教育,再到臨危受命、棄學從政的人生經歷。《回憶錄》字裡行間,閃爍著一個懵懂少年到鬢白精英的篤志救國之念。文字是最善於妝扮的,但我也無需糾結於那濃妝掩蓋下素顏的慘淡。總會有一些優秀人物,他們的存在是推動人類進步,推動文明發展的。所以在此,向那些有血性、有擔當、有智慧的歷史風雲和精英人物致敬!

  讀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有感15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國人重新去回望與深思的歷史,因為彼時中國正“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中國與西方、清廷與民間、滿族與漢族士人、洋教與本土信仰、槍桿與筆桿、造反和維新、科舉與革命……有著太多太多說不完的話題,其中的精彩與遺憾,讓人唏噓、慨嘆,也讓人思索。

  胡適曾說過“歷史是一個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也正因為如此,“歷史是人寫的”,同一個階段的歷史、同一個歷史事件,不同的人都可以說出不同的味道。現今有許多人回望和反思中國近代史,紛紛在社會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而在眾多解讀者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先生,以“還原一段被扭曲的歷史,挖掘國人今日問題之根源”為根本,整理課堂講義成《重說中國近代史》這本書,以一個不同的角度向讀者陳列還原了一段真實而精彩的中國近代史,給予讀者一個與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的全新印象,深受讀者的喜歡。

  從書名看來,我們不難看到一個特別的詞語—“重說”。經過仔細閱讀這本書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本書最為鮮明的特點恰恰在於“重說”二字,即以“以說為主,以說帶史”。一方面,以史為線,以史為據,作“說”的概括、分析和立論、論證;另一方面,又以“說”為主,以“說”帶史,深入地挖掘史料,以史料的翔實突出“說”,沒有面面俱到。這種寫作方法,既讓讀者在史料的厚重中滿足了獵奇的心理,又讓讀者隨“說”陷入深思,故而回味良久、沉浸其中。

  細細審讀這本書,我們會發現這本書中有多個出彩之處,作者之思路令人為之拍掌叫好,深深吸引讀者,其原因在於張鳴先生完全站立在一個歷史研究者的立場客觀公證地分析歷史事實,正如書中所言中國近代史,實際上是天下兩種大勢的碰撞,即中國體系崩潰,然後從被動到主動融入西方世界體系的過程。其中一方面是立於自給自足,中國固有的“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內斂體系,另一方面是立於追逐創造財富最大值,以殖民為核心的輸出開放型的體系。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世界體系的擴張;中國的反抗,先是致力於中國傳統體系的自我修復,洋務運動、戊戍變法、晚清新政則是被動應對,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則是自覺要求進入世界體系的吶喊。而且明確地指出我國的近代史存在一個范文瀾、胡繩的基本模式,這種模式通常有兩條線索,其中一條是帝國主義侵略論——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總是侵略、欺負中國。強調這樣一條脈絡,由此證明我們這個民族是苦難深重的,同時說明我們的落後是因為別人侵略、欺負我們造成的。另一條線索就是革命線索——三大命高潮,從太平天國、義和團然後到辛亥革命,總之就是一個反抗、革命的過程。

  張鳴先生透過簡單明瞭的語言為我們道出了中國近代史的核心本質,審閱其中的語句往往令我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複雜冗長的歷史也不過聊聊幾筆就能概括了。

  其次,張鳴先生為寫歷史而寫歷史,對待歷史事件的評價上採取開放態度,鼓勵讀者獨立思考。正如對待太平天國運動事件上,作者不只是以為一味地讚揚或批判,而是客觀地分析了該起義的來龍去脈,一方面論述了這次起義的歷史必然性,但並沒有給予過多的正面評價;另一方面,作者從革命的角度出發,指出太平天國運動實質上是封建王朝思想的延續,其革命性微乎其微。

  同時張鳴先生也對諸多歷史人物進行了客觀評價,拋棄階級所帶來的觀念,以當時的歷史情景下臧否歷史人物。例如對於“三元里抗英”事件,張鳴先生經過考證後說是我們長期演繹加工而成的,事實上英國只損失了一人;對張勳復辟時,段祺瑞領討伐之師的戰事描寫,張鳴先生引用莫理循的考證,子彈向空亂飛,幾乎沒有士兵遭殃,倒是幾十裡外的一隻母羊被打傷;中日甲午海戰中方完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致遠號”管帶鄧世昌雖以身殉國,但當時“致遠號”各個密封艙的密封圈都老化,一顆魚類就能讓艦艇沉沒,鄧世昌難說日常維護沒有責任……儘管其字裡行間輸出的歷史每每讓人目瞪口呆,不得不否定腦海中的既有常識,但歷史最大程度的真實、歷史洪濤中種種細節,不正是我們希望學者能給予的嗎?或許,只有看到歷史的最為真實的一面時,我們才會對諸多歷史人物具備應有的理解和同情;也只有如此,我們才不會盲目地跟隨別人的定義,簡單化地把歷史上的人物歸為進步或落後,才不會不自覺地將宣傳拔高後的某個人悲壯化,進而自我感動,或一味地評判某個人的不好之處。

  更為重要的是張鳴先生以四兩撥千斤的筆法,深入淺出,體例清晰,輕鬆地將真實的歷史呈現出來。隱藏在文後的是苦心孤詣的多年研究成果,而不是平常所見板著臉的教訓分析,令讀者讀來好看、輕鬆、明瞭,又自然而然地瞭解當時當地各式人、事、勢的交錯與消長。若歷史講得像小說一樣好看,怎能不叫人在快樂地閱讀的同時,把握近百年曆史的脈絡,歷史變遷的內在聯絡和對歷史問題的詮釋。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我們沉浸於歷史之中時,我們更應深思過去,現在乃至未來。品味百年,我們真的敗在船堅炮利之上?這真是傳統對現代性的失敗?其實我們是敗於集體的腐敗,在上者尸位素餐,在下者絕無家國情懷,故百年掙扎,太多是銀樣鑞槍頭,可這樣的悲劇,如何才能徹底避免呢?正如張鳴先生之所期望:“冷靜地審視過去,然後去看待我們的未來,儘早學得聰明些,不要總在一個坑裡反覆折騰、反覆跌倒。……我們必須從心理上走出我們的中世紀,才有前途,過去的輝煌歷史才有價值。”希望我們能從歷史中認知一二,自量三四,慎思五六,嚴謹七八,才能無錯九十。

  本書的封底上印著克羅齊的名言:“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的所思取決於所見,我們的所見取決於視域。張鳴先生的《重說中國近代史》,既不是“執古以繩今”,也不是“執今以律古”,而是結合時代的命題,加以現實的關照,使我們不必誹謗過去的那個時代,也不必誹謗我們自己的時代,更是為了讓未來人不必誹謗我們如今的時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