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 童年 駱駝隊》閱讀答案

《冬陽 童年 駱駝隊》閱讀答案

  ①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②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幹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乾冷的大氣中。

  ③爸爸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裡面是“南山高末”呢?還是“烏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牆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④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⑤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⑥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裡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⑦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⑧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繫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⑨“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10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們帶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11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12“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們,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3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14“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15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了,太陽特別的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嗎?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鬆的步伐裡響得更清脆。

  16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17“夏天它們到哪裡去?”

  18“誰?”

  19“駱駝呀!”

  20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21“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22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24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2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見,聽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相關連結:

  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呵。北京而今已物移人非了。可是,隨著歲月的盪滌,在我,一個遠方遊子的心頭,卻日漸清晰起來。我所經歷的大事也算不少了,可都被時間磨逝了。然而,這些童年的`瑣事,無論是酸的、天的、苦的、辣的,卻永久地印在我的心頭。

  19、題目《冬陽童年駱駝隊》中“冬陽”是全文_______的感情基調;

  “童年”是全文的主要內容;“駱駝隊”是全文的_______。(4分)

  20、用簡潔的語言括正文所敘述的事:(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詢問駱駝隊去處(6分)

  21、第⑥段畫線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其表達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有人認為,作為“出版後記”,寫到“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就可結束了。請聯絡正文和相關連結,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說說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對本文主旨括最恰當的一項是____(3分)

  A.說明《城南舊事》出版情況。 B.抒發對故鄉北京的思念之情。

  C.讚美駱駝們耐得寂寞的品質。 D.表達遠方遊子的哀愁與傷感。

  參考答案:

  19. 溫暖(感傷)敘事線索(4分,各2分)

  20. (6 分)

  (1) 學駱駝咀嚼(看駝著迷)

  (2) 想象駝鈴用處

  (3) 想替駱駝剪毛

  21. (3分)排比(1分)寫出駝外表難看,氣質沉靜,強烈地表達了“我”對駝的喜愛 和欽佩之情(2分)

  22. (4分)最後一段渲染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突出了“我”對童年瑣事的懷念;“冬陽”“駱 駝隊”“童年”這些詞,在結構上照應文題,畫龍點睛。

  23. (3 分)B(3 分)D(2 分)C(1 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