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閱讀問題及答案

《背影》閱讀問題及答案

  一、整體感知,把握文意

  本文表達了一種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的思想感情。

  1,閱讀課文後,請你用“文章_____________最感人,因為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例:文章父親為了給作者買橘子爬月臺時的艱辛最感人,因為它體現出了父親對作者無私偉大的愛;文章父親的動作最感人,因為生動的動作描寫把父親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具體動人;

  2、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文章透過哪些事情來表現父親的性格?

  學生可能的回答有以下幾個方面:

  父親是一個細心關照、周到入微、體貼兒子、疼愛兒子……的人。文章透過父親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等一系列事情來表現這一點。

  【問題探究】

  二、聚焦“背影”

  1、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背影?幾次背影的出現個各有什麼作用?聯絡全文細細品味。

  第一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2、描寫刻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

  請你抓住關鍵詞語來括: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緻地描寫刻畫,首先寫了父親的穿戴衣著,接著描寫了父親走路蹣跚的姿勢,最後寫父親艱難努力地爬月臺的一系列動作。並體會這些詞語所蘊含的.資訊。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 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3、跳讀課文,找出作者流幾次流淚的句子,說一說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我”流淚是因為什麼原因?)

  學生的分可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對父親的感激: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臺買橘子。

  (2)對父親的理解:父親不放心茶房,親往為“我”送行,千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表現出中老年人的“迂”,這都是對兒子的憐愛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3)對父親艱難生活的同情:買橘子時的蹣跚艱難,一下子引發“我”的聯想,家庭生活的重壓何時才能解除,父親的這種艱難還得延續支撐。

  (4)對父親未來生活的憂慮: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後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

  (5)對自己誤解乃至責怪父親的深深懺悔:對父親特殊時刻所表現出的照顧關心,不僅不領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棄,但當為自己艱難買橘的過程特別是“背影”映現,自己終於內疚、愧悔,無聲的譴責,藉助有形的“淚水”表現了出來。

  4、請你品味父親樸實無華的語言。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為什麼這樣說?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5)“進去吧,裡邊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三、拓展遷移

  (1)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啟示?

  突出背影,是這篇散文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寫人記事,應該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世間的愛千萬種,唯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著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裡,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背景音樂《懂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