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其二)》閱讀答案及賞析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其二)》閱讀答案及賞析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是金代元好問寫的七律,共五首。下面是《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其二)》閱讀答案及賞析,快來看看吧!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其二)

  元好問

  慘淡龍蛇②日鬥爭,干戈直欲盡生靈。

  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

  精衛③有冤填瀚海,包胥④無淚哭秦庭。

  幷州豪傑今誰在,莫擬分軍下井陘!

  註釋

  ①1232年,蒙古軍圍攻汴京,令哀宗去帝號稱臣,將士激憤,殺使者及隨從,和議失敗。十二月城中糧盡,哀宗只得率兵出京,前往河朔,這就是所謂的“車駕東狩”。第二年正月,金兵與蒙古軍在黃河北岸交戰,金兵大敗。當時元好問留守汴京,目睹了國破兵敗的慘劇,寫下了這組律詩。

  ②龍蛇:比喻雙方軍隊。

  ③精衛是《山海經》中所載的炎帝之女,因溺於東海,化而為鳥,立志銜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

  ④申包胥是春秋楚國大夫,其時郢都為吳國等諸侯軍所破,他到秦國痛哭七天七夜,終於感動秦王,發兵救楚。

  (1)下面有關這首詩內容的理解和賞析,最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聯概括了敵我雙方戰爭的酷烈以及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慘淡”寫出了戰爭陰慘恐怖的氣氛。

  B、頷聯進一步渲染戰爭的氣氛,描寫了山河改色、血雨腥風和滿目悽然,宗廟社稷所遭厄運的慘烈尤其可見。

  C、作者面對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局面,憂心如焚,只恨自己報國無門,無力迴天,自己的冤屈像精衛一樣無以填海。

  D、詩的`前兩聯描寫、敘事、渲染,就是為後兩聯抒發自己的感慨懷抱積蓄氣勢,也突出了詩的主旨。

  E、在故國淪亡之秋,詩人寄希望於“幷州豪傑”,呼喚愛國將士,雖然狂瀾已倒,兵敗如山,但我們氣勢不能丟,還要直搗井陘!

  (2)詩中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CE(C項對“精衛有冤填瀚海”理解有誤,作者是以精衛自喻,披露克敵復仇的志向,而不是訴說自己的冤屈。E項對“莫”理解有誤,“莫”是沒有人的意思,是說如今竟沒有人能領軍直下井陘,和“今何在”對應。)

  (2)

  ①詩人以精衛自比,表達了自己有克敵復仇的強烈願望和不滅志向。

  ②詩人用申包胥的典故,感慨自己或者同道中人有心殺賊卻無力迴天,也無法向朝廷痛哭,極為沉痛,令人扼腕嘆息。

  賞析

  當時元好問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目睹了國破兵敗的慘劇,於是飽蘸血淚寫下了這組律詩。首聯概括了敵我雙方戰鬥的酷烈以及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詩人感慨這場大戰直殺得天昏地暗,連老百姓都死無葬身之地。頷聯承上,進一步渲染戰爭的慘烈,山河改色,血雨腥風,滿目悽然。頸聯以下轉為抒發感慨懷抱。面對著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局面,詩人憂心如焚,只恨報國無門,力難迴天。詩人以精衛自比,“瀚海”一語雙關,既指神話中的浩瀚大海,又指沙漠瀚海,將矛頭指向蒙古,披露了克敵復仇的志向。申包胥尚能到秦國痛哭,詩人感慨自己無力迴天,也無法痛哭,頓挫跌宕,令人扼腕。頸聯為極沉痛之語,尾聯轉入對他人之慨。幷州民風矯健尚武,多豪傑之士。在這故國淪亡之秋,詩人寄希望於“幷州豪傑”,也是呼喚愛國將士的出現,但狂瀾既倒,兵敗如山倒,只能發出“今誰在”的浩嘆,而生髮感慨:如今竟無人準備派出大軍直下井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