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獨不見》羅公升《戍婦》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沈佺期《獨不見》羅公升《戍婦》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獨不見

  (唐) 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戍婦

  (宋) 羅公升

  夫戍關西妾在東,東西何處望相從。

  只應兩處秋宵夢,萬一關頭得暫逢。

  1、從句式特點說說沈詩中“寒砧催木葉”的含義及作用。

  參考答案

  從句式特點上來說,此句是主賓倒置句,正常語序應為“木葉催寒砧”。分明是蕭蕭落葉催人搗衣而砧聲不止,詩人卻故意倒置,以渲染砧聲所引起的心理反應。它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促使她更覺內心的空虛寂寞,更覺不見所思的痛苦。

  解析:回答此題,首先要理解詩歌題目:“獨不見”的是誰?原來她“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其次要聯絡詩句進行理解,“九月”,秋深了,天涼了,家家戶戶準備禦寒的冬衣,有徵夫遊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緊了!這進一步勾起了少婦心中的愁。事實上,正是寒砧聲、落葉聲彙集起來在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

  2、這兩首詩題材相同,但從不同角度刻畫出了思婦們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沈詩中的盧家少婦感到孤獨、寂寥、失望和擔憂。而羅詩中的戍婦則不同,她既不敢過分樂觀、盲目希冀,又不甘長期為失望和擔憂所折磨,她把與丈夫相逢的僥倖寄託在秋宵夢境中。

  解析:沈詩中說十年了,夫婿音信斷絕,他現在的處境怎樣?命運是吉是兇?幾時才能回來?還有無歸來之日?……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連懷念都沒有一個著落。因此,這些長安城南的思婦,在這秋夜春閨之中,心境就不單是孤獨寂寞,也不只是思念、愈想愈怕,以至於不敢想象了。羅詩中的戍婦,在與丈夫各分東西、音訊不通,不知“何處望相從”的情況下,她既不過分樂觀、盲目希冀,又不甘為失望和擔憂所折磨,更不是悲悲切切、惘然無措,她把希望寄託於夢境!但細細品味“只應”“萬一”“暫逢”等詞語便不難理解字裡行間透出的無奈之情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