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生傲然苦不諧》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關於《一生傲然苦不諧》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在紅學的道路上,沿著學術與大眾接受、趣味閱讀的交叉重合地帶,他走出了一條奇異的人生之路,終成一代紅學大家。這,有時看上去幾乎是神話,令人難以置信。比如,1947年,這是他在紅學上揚帆起航的年代,他作為燕京大學的一名普通學生得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適的賞識和垂顧,他的第一篇紅學論文充實了大家對曹雪芹的認識,使考證派獲得文獻上的新支援得以昂然前行,因此受到胡適的推崇。再比如,2005年已是年近八十八歲的他,一年中有八部著作出版,在耳聾目盲的情境下奮筆快寫,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被稱為是罕見的學術“大躍進”。他,便是周汝昌。

  紅學之路,是風雨路,也是顯學之路,二者,周汝昌先生可謂兼得。他因研究《紅樓夢》而處於聚訟紛紜、是非爭議的中心,也因紅學而成為少見的學術暢銷書作家。從1953年他的《紅樓夢新證》開始,他就處於紅學的論爭中心。他的文獻資料總被引述,但他的觀點也總是飛矢追逐的靶子。周汝昌先生曾不無自嘲地說,我的衣服已經被撕得襤褸不堪,但他們卻是使用我提供的材料編制了自己的盛裝。

  周汝昌先生認為,他在為人之怪(乖僻)上,與曹雪芹相似,都是不同俗流,也不願意從善如流,他們都是有滿腔積憤難以自訴,需要發憤著書以自遣。這種自比,使他鑽入曹雪芹的心靈深處,與曹雪芹展開了他人難以企及的對話,創作了無以收束的雄文。其實,我們不妨把周汝昌先生所有的紅學著作都看作是與曹雪芹的心靈秘語,這裡充滿了對話的私語性。他自負與曹雪芹心靈相通,與曹雪芹所讚頌的人物一樣,都是正邪兩賦之人,出離於俗界凡間,一方面萬人嘲謗,一方面又超於萬萬人之上。他曾在《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中如此描繪曹雪芹,“倘若細究起來,雪芹是大智慧者,他那話(“愧則有餘,悔則無益”)含蓄的內情恐怕還深還厚得多。那‘無益’,也許並不是頑固不化,執迷不悟,死不回頭;而是這種悔者,本來絲毫沒做什麼錯事,倒是做極高尚極善美的事——可結果呢?做錯事壞事的萬人都功成名就,位高祿厚,洋洋乎自得,而這個做好事的曹雪芹,卻落得‘萬目睚眥,眾口嘲謗’,一生忍辱負垢,受盡了欺侮貶抑、誣陷傷害。”“狂於阮步兵”的曹雪芹,孤懷難鳴,周汝昌自信是他的曠世知音。

  正是他感覺到“世人待他太淺薄、太惡毒”,所以“要為雪芹鳴冤”,因此,“我不幸之至——當上了‘紅學家’。”周汝昌在媒體界已經成為紅學泰斗,而他則說紅學正是他不幸的選擇。為什麼不幸?“受了那些魍魎蛇蠍的那麼多的明槍暗鉞,可謂遍體鱗傷,若不當紅學家,何至於此?”

  可是他又不後悔,並且“永遠不悔”!正像在大多數場合他語氣堅定、鏗鏘有力一樣,個性倔強的他向來是一副堅毅面孔,傲然不群。他認定,因為不但是“悔則無益”,而是“為了給雪芹、脂硯洗雪奇冤,受了這等人的欺侮傷害又算得什麼?”

  周汝昌不願意人們稱他為紅學家,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觀念超出了《紅樓夢》小說的範圍,“以紅解紅”不是他的路數。周汝昌“研紅”給人的最大感受是詩性浪漫,這裡抒情大於說理,心靈對話超越了形式邏輯,散論並不來自嚴格的層層推理。對於《紅樓夢》的.博聞強識,對於《紅樓夢》相關文獻的精研細讀,使他能天馬行空、左右逢源,餘裕自如,觸境生春!他以《紅樓夢》為依託,追求的是崇情文化,一種新創的文化,一種存在於詩性創造中的文化。他在中華大文化的背景下,將一部小說和民族的歷史、人生的價值、美好的信念等結合在了一起。他一直說,還有一個“真”的《紅樓夢》,這個“真”的《紅樓夢》存在在他的感悟裡。

  所以,與其稱周是一位紅學家,不如稱他是一位詩人。其實,他更偏愛後一個名字!

  詩人是個大藝術家,也時常有點兒“怪”,與世俗人不甚諧調。他總有被人誤會和嘲謗的遭遇。

  (摘編自韋科《一生傲然苦不諧——紀念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

  ⑴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周汝昌初出茅廬即蒙胡適垂顧,足見其作品的創新意義和學術價值;年近九旬,目盲耳聾,一年內能有八部著作出版,更見其超人意志與精力。

  B.面對學術異己的無端攻擊,周汝昌自嘲對手是用從他身上撕下的碎片,為自己編制了華麗盛裝,實指對手以學術爭論之名,行學術剽竊之實。

  C.周汝昌不願意人們稱他為紅學家,一個原因是,他的觀念超出了《紅樓夢》小說的範圍,另一個原因是自己不幸之至,當了紅學家,悔之已晚。

  D.周汝昌說還有一個“真”的《紅樓夢》存在於他的感悟裡,表明他“研紅”詩性浪漫的特點,而這種詩性與浪漫並未脫離中華大文化的背景。

  E.本文透過記述周汝昌研究《紅樓夢》的片斷經歷,以及他“研紅”的方法與主要成就,表現了一位學術泰斗嚴謹科學、求真務實的偉大精神。

  ⑵周汝昌自信他是曹雪芹的曠世知音,認為自己在好多方面與曹雪芹相似。請結合文字,概括說明。(6分)

  ⑶周汝昌能夠最終成就為一代紅學大家,原因是什麼?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6分)

  ⑷文章題為“一生傲然苦不諧”,似乎“傲然”則“不諧”,“諧”則未必“傲然”,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⑴(5分)答D給3分,答A給2分,答C給1分,答B、E不給分。

  ⑵(6分)①為人乖僻,不同俗流,也不願從善如流;②發憤著書,以排解滿腔孤懷積憤;③正邪兩賦,卓然凡間,又遭人嘲謗。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亂,清淨中便於潛心學術;③和而不同是更高層次的堅守。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正確、理由是否充分、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給6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