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美》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精選

《漢字之美》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精選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漢字之美》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字之美》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①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漢字是最優美的。這首先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在創造它們時,從大自然獲得了靈感,也從大自然汲取了最具有美感的形跡和影象。不僅如此,他們還從自身創造的事物中,例如勞動工具和茅舍村落中,提煉出美的元素,將它們刻畫為用於記錄、表達的符號。古代先民們從遊牧轉變為聚落居住,捕獵種植,飼養制器,舉行節慶和祭祀活動,生產勞動的複雜和社會生活的豐富促使他們改進記事、核算、標識的方式,原始的刻畫符號便產生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安徽蚌埠附近的雙墩古墓中出土了七千多年前的六百多個刻符,這些大多刻在陶碗圈足內的符號,生動地表現了先民的生產和生活,“狩獵、捕魚、網鳥、養蠶、種植等等,彷彿一幅幅連環畫。”可貴的是,那些鹿、豬、魚等動物符號,線條之簡練,比例之精巧,形象之生動傳神,讓人不禁怦然心動。刻畫它們的決不是一雙笨拙的手,而是一雙雙靈巧的藝術之手,它們顯示出高度熟練的技巧、令人驚奇的抽象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強烈的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在這樣的刻符基礎上形成的甲骨文,便具有了曠古絕世的美感。

  ②從刻符到甲骨文,大概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史傳沮誦和倉頡“發明”文字,我認為,他們只不過是把各地人們已經用了幾千年的符號收集起來,為皇室和貴族統治的需要而加以整理和改進,賦予它們公告宣示、表情達意等功能,並使它們形體上更美觀優雅,更具貴族氣派。比如甲骨文的“人”,一個雙臂下垂、彎腰前傾的人,是那時候的人在貴族面前畢恭畢敬的姿態。從甲骨文到金石籀篆(古代的一種書體,即大篆),漢字經歷了從“文”到“字”的革命性發展,《易》《詩》等文學作品標誌著漢語言文學正式誕生,然後是百家爭鳴,各種理論學說紛紛登場,迎來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大繁榮。誰能說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不是從我們祖先刻畫符號開始的呢?

  ③文字的創造是人類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進步的一個質的飛躍。尤其是甲骨文,它不像希臘文那樣創造出24個字母,拼出人們稱謂事物的聲音,形成詞彙,它是用極其簡練和概括的手法,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具體的還是概念的、可見的還是純粹內心的)用單個簡潔的符號表示出來,這些符號具有特定的含義,能用以組成文章、記事存檔、公文告示、書信往來、抒情表達、論理述評、標識戳記,也就是說,具有文字的一切功能。因此,漢字具有獨特的簡潔之美。

  ④漢字之美,還在於它舉世無雙的刻畫、書寫之美。至甲骨文,出現了為王室服務的專業書法家,不僅一筆一畫的刀功手法讓人讚歎,而且結體布白的清晰概念使一片片刻滿文字的甲骨展現出氣象萬千的整體美。殷商武丁時期的甲骨文書法,或挺拔峻峭,或雍容典雅,有天稟元氣之象,令人震撼。古代文字書寫的變化常常和朝代的更迭緊密相連。殷商之後,西周大量使用青銅器,金文出現繁榮,金文其實已不僅是“文”,而且有“字”,漢字極大地豐富了。相比甲骨文,金文凸顯雍容華貴,結構繁複,這與王室貴族講究奢靡豪華、繁文縟節的生活方式相映襯。從甲骨文到金石籀篆,漢字經歷了從簡到繁的成長嬗變。然而,終有一天,它會迴歸到簡。秦掃合六國,一統天下,漢字第一次實現了統一,也開始了由繁到簡的轉變。隸書的出現,使漢字平民化了,為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自此,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兢兢業業,刻意創新,漢字書法之美始現千姿百態的絢麗景象。追求書法之美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書法大家如群星閃耀,為世人所仰望,“一字難求”“墨寶”成為書法藝術珍貴的代名詞,人們用盡一切華美絢爛的詞藻讚頌書法作品,“纖纖兮如新月出於天崖,落落乎猶眾星列於雲漢。”(孫過庭《書譜》)從上層階級到平民百姓都刻苦學習書法,留下了很多“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佳話。

  ⑤近來有人提倡恢復繁體字,我甚以為不可。漢字從甲骨文的簡到金石籀篆的繁,歷經千年,此後兩千多年來一直向簡迴歸,字的真美在於簡,網路時代的漢字將更加簡化並愈益展現其無窮的魅力,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文章第②段中畫線語句有什麼表達效果?

  3.請具體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論證思路。

  4.選文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何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5.“漢字之美”,“美”在何處?

  6.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第⑤段,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以表明作者不提倡恢復繁體字的原因。(20個字左右)

  參考答案:

  1.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漢字是最優美的'。

  2.畫線語句是反問句,語意重,語氣強,突出強調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是從我們祖先刻畫符號開始的”的觀點。

  3.本段首先亮出觀點“文字的創造是人類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進步的一個質的飛躍”,接著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述觀點,最後得出結論“漢字具有獨特的簡潔之美”。

  4.舉例論證;透過具體事例論證了“漢字之美,在於它舉世無雙的刻畫、書寫之美”的觀點。

  5.(1)漢字具有獨特的簡潔之美;(2)漢字之美,在於它舉世無雙的刻畫、書寫之美。

  6.示例:漢字簡化既順應時代,也符合今天數字化的大趨勢。

  漢字源流

  甲骨文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1、結繩說: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們靠結繩記事、認事,此舉起到了幫助人們記憶的作用。《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漢代鄭玄注:“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莊子·胠篋》篇雲:“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又如《周易正義》引《虞鄭九家義》: “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東漢以後,不少人把漢字起源附會於結繩。

  2、八卦說:關於八卦的起源說法並不統一,有摹象說、星象說、數說和楊雄的“亥”為物之源說等等。《周易·繫辭》雲:“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話提到八卦源自庖犧氏對自然客觀世界的摹象,這與“依類象形”而作的漢字的起源是相似的。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把八卦和書契(文字)的作用相提並論,把漢字的起源與八卦聯絡起來。

  3、倉頡造字說: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蒐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倉頡畫像“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和“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4、刻契說:刻契是古人在結繩記事後又一種幫助記憶的實物記事法,多作契約用,比結繩記事進步多了。所謂“刻契”就是在木條上或竹條上刻上刻痕。《釋名·釋書契》:“契,刻也,刻識其數也。”《周易·繫辭》鄭玄注:“書之於木,刻其側為契,各持其一,後以相符合。”鄭玄又在《周禮·質人》注裡說:“書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書兩札,刻其側。”《列子·說符篇》:“宋人有遊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所說的“齒”即是質契上所刻的齒痕。這種刻契具有記事記數的作用,可以作為契約的憑證,也可以用來傳遞資訊。刻契的一些符號與某些漢字形體相似。如“一、二、三、亖、”與漢字數字“一、二、三、四、五”的古文字別無二致。宋末元初戴侗提出“書始於契,契以記數”而“各如其數”,認為“刻識其數”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個源頭。

  5、刻劃說:郭沫若先生立足於半坡陶符與殷商甲骨文的比較考察,認為早期的文字可以從結構上分為“刻劃”和“圖畫”兩大系統,“刻劃系統是結繩、契木的演進,為數不多,這一系統應該在圖形系統之前”。從半坡發現的刻劃符號來看,有的是數字,有的是單字。許多現代學者認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義,當為漢字之源頭。

  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土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資訊迄今仍然稀少。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6、河圖洛書說

  圖畫說:關於漢字的起源,歷史上曾盛行“河圖洛書說”。《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竹書紀年》指出:“黃帝軒轅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沈約注:“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部分近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沈兼士先生在1927年提出了漢字起源於記事的圖畫這一觀點,認為在古漢字之前還有一個“文字畫”的起源階段。沈兼士《從古器款識上推導六書以前之文字畫》:“蓋於六書文字時期以前,應尚有一階段,為六書文字之導源,今姑定名為‘文字畫時期’”。文字畫是向文字進化的記事性圖畫,具有亦畫亦字的特點,初步具備了文字記錄資訊的可識性功能。關於記事圖畫與記詞文字的聯絡與區別,沈兼士先生講得尤為精闢:“文字畫為摹寫事物之圖象,而非代表言語之符號,雖為象形字之母型,而不得徑目為六書象形指事之文。”

  在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遺址的陶器上,發現有更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是早期的圖形文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