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義探微閱讀理解答案

墨子義探微閱讀理解答案

  墨子義探微

  徐華

  有關義的論述,是墨子思想學說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縱覽《墨子》全書,義是貫穿其間的一條主線。

  墨子所講的義,歸結起來,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義行,二是義政。所謂義行,首先便是尊重和愛護他人勞動果實,杜絕任何不勞而獲、非法攫取的企圖;同時,作為個體,還應積極履行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所謂義政,就是要愛民、利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亂,則從事乎治之。在墨子看來,這既是為政者的職責所繫,也是判斷其得失成敗的標準。

  可見,墨子倡導的義,內涵相當豐富,不僅是為人處世的準繩,同時也是執政治國的理念。墨子的十大主張,幾乎都是以此為底蘊展開的。墨子認為,平常之中處處皆可見義、行義,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背不動米而及時伸出援手是義;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追求,孜孜不倦、勤勉行政,從而令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人民安居樂業,則更是義。因此,不能因為義小而輕視不為,也不能因為在行義的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便畏縮退卻。

  墨子還分析了當時社會少義甚至無義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願,二是不能,三是示範群體的集體缺位和失範。在《貴義》篇裡,墨子就曾嚴厲批評了當時那些所謂的知識精英們坐而言義,無關梁之難,盜賊之危然而不為的`消極態度,譴責了為政者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不惜置天下人於水火之中的惡劣行徑,呼籲他們改弦更張,多為百姓著想,為國家、為社會不扣而鳴。

  針對上述問題,墨子提出了四條解決辦法和思路:首先是使人們明白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的道理,充分認識到行義乃是兩全之舉:今天別人有了難處,你去熱情幫助,明天倘若你遇到了困難,別人不也會如此嗎?只有將心比心、相互扶持,大家才能共渡危急、共襄前行。其次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舉公義,闢私怨,使善者能真正得賞舉而上之,富而貴之,惡者終得其罰抑而廢之,貧而賤之,藉此鼓勵和促進人們向義、踐義,自覺地以義為賢、以義相親、唯義是尊,並對不義者產生震懾效應。再次是示範群體自身應率先垂範、樹立榜樣。墨子所以非樂,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欣賞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悅和舒適,而是認為在當時財用不足、民生維艱的情況下,為政者卻只顧自己尋歡作樂,這樣的行為,是其該做的嗎?所謂義者,正也,如果連最高權力者自己都不能行義,反倒經常地毀義、害義,那又如何教民眾去為義呢?最後,就是各盡其能、同心協力,然後義事成也。

  總之,墨子對於義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認為它是天下之良寶,是達成其所希冀的大不攻小,強不侮弱,眾不賊寡,詐不欺愚,貴不傲賤,富不驕貧,壯不奪老、刑政治,萬民和,國家富,財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飽食,便寧無憂的美好願景的基本前提與必要條件。墨子關於義的學說,與儒家義的學說相比,其特色更加突出,內涵更加豐富,實踐性也更強。它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深入發掘並加以借鑑。(有刪節)

  1.下列關於墨子義的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義的論述是貫穿《墨子》全書的一條主線,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義行和義政。

  B.墨子提倡尊重和愛護他人的勞動果實,社會成員應透過努力獲取利益,反對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同時盡己所能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C.為政者應愛民利民,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寧;這不僅是為政者職責之所在,也是評判其成功的標準。

  D.墨子認為不能因義小而不為,也不能因為在行義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便停止;因此,生活中時時處處可見義行義。

  2.下列不符合墨子倡導的義的行為的一項是()

  A.尊重和愛護他人勞動果實,任何人都應該親自參加勞動,自食其力,消滅好逸惡勞思想。

  B.每個人都應積極履行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樂於助人,經濟上共同富裕,文化道德上共同提高。

  C.統治者要愛民、利民,滿足人民的所有願望,及時解決人民的困難,大力發展經濟,休養生息,讓百姓富裕,社會安定太平。

  D.統治者以天下百姓的福祉為追求,孜孜不倦,勤勉行政,讓人民安居樂業。

  3.下列不屬於墨子用來解決社會不義甚至無義的辦法和思路的一項是()

  A.提高認識,要讓人們明白行義可以雙贏,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相互扶持,共渡難關。

  B.加強制度建設,激濁揚清。一方面要讓行義者得到經濟和官職等現實獎賞,促進人們向義、踐義、親義、尊義,同時也要讓不義者得到嚴厲的懲罰,達到震懾目的。

  C.最高統治者率先垂範,樹立榜樣,勤儉節約,帶頭不欣賞歌舞,尋歡作樂,追求享受。

  D.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長處,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相互幫助,同心協力。

  參考答案

  1.D(3分)2.C(3分)3.C(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