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 篇1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詩人簡介

  魚玄機,唐代女詩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鹹通(唐懿宗年號,公元860—874年)中,為補闕李億為妾,為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改名魚玄機。後因殺侍婢綠翹,為京兆尹溫璋處死。魚玄機性聰慧,好讀書,有才思,尤工詩歌,與李郢、溫庭筠等有詩篇往來。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餘首,有《魚玄機集》一卷。

  【注】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縣。②掩映:時隱時現。

  1.“千枝”“萬枝”與後面哪個詞呼應?“枝”字的重複有什麼表達效果?

  2.“江橋掩映暮帆遲”,這是怎樣一幅畫面?請展開聯想和想象,作具體的描繪(3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掩映”,透過“枝”字的重複,不僅寫出了楓葉之繁茂,而且表現了思婦望君的急切心情。

  2.極目遠眺,但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見那人乘船歸來。

  參考譯文

  在一個悽清的深秋,楓葉漂浮於江水之上。這時一陣西風吹來,漫山的樹木發出蕭蕭之聲,聞見此景,小女子我傷感了。極目遠眺,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咋還不見情郎乘船歸來。不見情郎歸,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對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綿不絕,流水有多長,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 篇2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這兩句是說,我思念你的心如滔滔不絕的西江之水,日日夜夜東流而無停歇的時候。以大江東流永不止息,比相思之永無休歇,極盡真摯纏綿之致。

  出自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注

  掩映:時隱時現,半明半暗。暮帆:晚歸的船。

  “憶君”二句:同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與北宋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表現手法相似。

  參考譯文

  深秋楓樹千枝萬枝,江橋掩映楓林之中。已到黃昏時分,未見你的'帆影。思念你的心如滔滔不絕的西江之水,日日夜夜東流而無停歇的時候。

  賞析

  《江陵愁望寄子安》是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作品。這是一首抒情詩,透過對秋景的描繪,表達了女詩人因孤獨寂寞而對遠方情郎的思念之情。此詩前兩句寫盼人不至,後兩句接寫相思情。全詩運用句中重複、句中排比、反義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揚飄搖的風調,有助於加強抒情效果,深切地抒發了詩人的相思之情。

  首句以江陵秋景興起愁情。《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極目千里兮傷春心。”楓生江上,西風來時,滿林蕭蕭之聲,很容易觸動人的愁懷。“千枝復萬枝”,是以楓葉之多寫愁緒之重。它不但用“千”“萬”數字寫楓葉之多,而且透過“枝”字的重複,不僅從聲音上狀出枝葉之繁茂,而且表現了思婦望君的急切心情。而“楓葉千萬枝”字減而音促,沒有上述那層好處。

  “江橋掩映──暮帆遲”。極目遠眺,但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見那人乘船歸來。“掩映”二字,既與上句“千枝”“萬枝”有相呼應之妙,又寫出楓葉遮住望眼,極目遠眺但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見那人乘船歸來:這對於傳達詩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幫助的。詞屬雙聲,念來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聲調便曼長而較“江橋暮帆遲”為好聽。

  前兩句寫盼人不至,後兩句便接寫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無休歇,與《室思》之喻,機杼正同。乍看來,“西江”“東流”頗似閒字,但減作“憶君如流水,日夜無歇時”,比較原句便覺讀起來不夠味了。細味這最後兩句,原來分用在兩句之中非為駢偶而設的成對的反義字(“東”“西”),有彼此呼應,造成抑揚抗墜的情調,或擒縱之致的功用,使詩句讀來有一唱三嘆之音,亦即所謂“風調”。而刪芟這樣字面,雖意思大致不差,卻必損韻調之美。因此魚玄機此詩每句多二字,有助於加強抒情效果,它們充分發揮了作用。所以比較五絕“自君之出矣”一體,藝術上正自有不可及之處。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閱讀答案及譯文 篇3

  [唐]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2,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3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註釋:

  1、選自《全唐詩》卷八百零四。江陵:最早為楚國國都“郢”,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三十四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五百一十五年。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現名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子安:李億的字。

  2、千枝復萬枝:楓葉一層壓一層,用來比喻心中的愁緒之深。

  3、西江:長江中游。

  賞析:

  這首短短的《江陵愁望寄子安》,凝聚了魚玄機對李億的全部深情。詩人寄情於景,首句以江陵秋景興起愁情。楓生江渚,西風來時,千枝萬葉肅殺,很容易觸動人的愁情。“千枝復萬枝”,是以楓葉之多寫愁情之重。第二句“江橋掩映暮帆遲”,寫作者極目遠眺,但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見思念的人乘船歸來。“掩映”二字用得巧,寫出楓葉阻擋了女主人公遠眺的目光,以兩個字描畫、烘托了女主人公遠眺情郎卻遲遲不見歸帆的焦灼表情。“遲”這個字,同樣含義頗豐,包涵了詩人翹首企盼的情狀、不見歸帆的焦急心理,和雖然失望但仍然滿懷希望的情感。詩的後兩句直寫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無休歇。魚玄機此詩雖短,因其精巧細緻地佈景抒情,形成悠揚飄搖的韻致,情味深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