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鄉愁詩歌賞析

余光中的鄉愁詩歌賞析

  余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余光中的鄉愁詩歌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個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啊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詩歌賞析

  《鄉愁》雖是用白話寫的,卻有著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他具有深厚的國學底蘊,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迴歸。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我認為中國人的情操都是從屈原來的.,從《離騷》來的。”他說,“我慶幸自己在離開大陸時已經21歲。我受過傳統《四書》、《五經》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學的薰陶,中華文化已植根於心中。”“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在嶽麓書院世紀論壇上,當余光中被問及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何建議時,他說,我寫詩,寫散文或搞翻譯用了不少文言。文言用得好,可以使白話文多樣化,如同平面中出現了浮雕,引我們產生美妙的回味,有一種追憶、回憶的情感。所以要注意多讀古、詩、詞、曲。有人說都什麼時代了,你還讀蘇東坡的詩?我說為什麼不可以讀?你知不知道你的日常用語裡面都缺不了蘇東坡。你會說,哎,某人啊,我沒有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這就是蘇東坡的詩啦。你說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鴻爪,那不是蘇東坡教你的嗎?你說這位女子啊,絕色佳人,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些都是蘇東坡留給我們的遺產。《詩經》、《楚辭》的優美的詩句都已經進入了我們日常的成語。這就是民族的遺產。沒有這些成語,沒有這些名句,我們的生活會暗淡得多。

  作品相關

  《鄉愁》不僅有著結構和韻律上的藝術之美,更因其對故鄉戀戀不捨的情懷和對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期待而有著情感之美。《鄉愁》有四小段,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曾在千餘學生面前親自朗讀了自己為《鄉愁》續寫的第五段:

  而未來,

  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樑,

  你來這頭,

  我去那頭!

  這一段描繪出了鄉愁化作往來的橋樑,將海峽兩岸緊密聯絡在一起、共同繁榮發展的圖景,余光中對兩岸統一的信心,在這一段之中得到了表達。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讀於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同年隨父母去香港,次年到臺灣。1952年從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7年主編《藍星》週刊。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臺任教。已出版詩集《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荊賦》《守夜人》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