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熊貓》說明文閱讀答案

《國寶大熊貓》說明文閱讀答案

  ①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於熊,而外貌相似於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麼造成的:新中國成立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於自右向左認讀,於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習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了。於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②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於食肉目。

  ③後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為什麼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後來,由於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的動物。

  ④大熊貓的活動範圍與季節關係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冬天照常活動,沒有冬眠的習慣。夏秋兩季則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帶活動。天氣炎熱時,也常到山溝裡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時候還下水游泳。大熊貓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到處流浪,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睡到哪裡。別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爬起樹來卻挺高明。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受到驚擾時,就非常靈活地攀上高高的樹梢,躲藏起來。

  ⑤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為巢穴。奇怪的是,一隻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於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⑥正因為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現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估計只有1000只左右。

  ⑦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萬年曆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徵。因此,大熊貓有著“活化石”之稱。

  (選自葉永烈《國寶——大熊貓》,有刪節)

  1、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據③~④段的內容,把下面的空缺處填寫完整。(3分)

  大熊貓名稱的由來 大熊貓的性情與繁殖 大熊貓珍貴的原因

  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去掉後,對原意影響不大的一項是( )(3分)

  A.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

  B.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C.大熊貓的活動範圍與季節關係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

  D.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3、結合全文內容,請寫出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的原因。(4分)

  答: 參考答案:

  1、大熊貓的飲食習慣 大熊貓的活動範圍(生活習性)

  2、 D

  3、大熊貓是有300萬年曆史的古老動物,幾百萬年來,它的形態結構變化不大;對研究古代哺乳動物有珍貴的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