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彙編15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彙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1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宣王好射,說①人之謂己能用強②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選自《漢書·宣公好射》)

  【註釋】①說(yuè):同悅高興,喜歡。②用強:使用強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虛名。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後。()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⑵左右皆引試之。

  8.從上文兩個語段中你得到了哪些為人處世的啟示?(答出2點)(3分)

  參考答案:

  6、(3分)(1)偏愛(2)滿一年(3)誰

  7、(4分)(1)臣子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2)大臣們都拉弓試了試。

  8、(3分)(答出一點得1分,兩點得滿分)答題要點:①做人要真誠,要敢於說真話,並要講究方法。②做人要注重實際,不能愛慕虛榮。③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2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於是(鄒忌)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誠_____________

  ②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鄒忌善於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確實,的確②土地方圓

  2.眾大臣官員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過失的,受上等獎賞。

  3.察納雅言(開張聖聽諮諏善道)

  4.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齊王,使他樂於接受(或高明在現身說法,使齊王容易受)。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3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足有餘,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度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芙。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芙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本文選自《___________》,文章題目中“諷”的意思是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鄒忌修八尺有餘()

  ②朝服衣冠()

  ③私我也()

  ④王之蔽甚矣()

  3.請就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或寫法寫一段評註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讚美,鄒忌從“不自信”劉“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威王一“善”,政局迥異,初時“門庭若市”,後來“無可進者”,請根據“無可進者”寫出“門庭若市”的反義詞語。“門庭若市”體現了威王的“廣開言路”,在我們學過的古文中,還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廣開言路”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俗語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諫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戰國策》或《戰國策.齊策》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勸。(用含蓄的話勸說或指責)

  2.①長,這裡指身高 ②穿戴 ③偏愛 ④受矇蔽,這裡的意思是因受矇蔽而不明。或:(受)矇蔽。

  3.示例:內容方面,鄒忌能以自身為例,由家事巧妙地聯絡到國事,諷勸齊王納諫除蔽;寫法方面:把家事和國事進行類化,推己及人,以此達到諷勸的目的。

  4.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5.“門可羅雀”或“門庭冷落”《出師表》

  6.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父母、師長等的交往過程中,在向對方提出意見或建議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麼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意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4

  讀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完成12-16題。(10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小題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鄒忌修八尺有餘乃重修岳陽樓

  B.窺鏡而自視下視其轍

  C.王之蔽甚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D.皆朝於齊朝而往,暮而歸

  【小題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小題4】.課文內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寫鄒忌在與徐公比美的過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著寫鄒忌以

  設喻諷諫齊王,最後寫 及其結果。

  【小題5】.鄒忌成功說服齊王納諫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著這樣的啟示?(2分)

  答案

  【小題1】⑴穿戴 ⑵偏愛(2分。解釋正確一字給1分)

  【小題1】B(2分)

  【小題1】滿一年以後,就是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或:一年以後,就是想說,也沒有什麼可進諫的了。(2分。期雖必須譯正確,譯錯一字扣0.5分)

  【小題1】切身經歷 齊王納諫(2分。一空1分)

  【小題1】⒗啟示我們:說話要注意物件,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體。或:我們在勸說他人時力求語言委婉,用語得體,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得啟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後面25—28題。(共14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12分)

  [注]且:將要。蘇代;人名。惠王:指趙惠王。他將要攻打燕國。拑:通“鉗”,夾住。禽:通“擒”,捉住。

  2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2) 今日不雨( )

  (3)王之蔽甚矣( ) (4)故願王熟計之也( )

  26、翻譯下面文言句子。(4分)

  (1)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27、文段理解。(4分)

  這兩篇短文的共同點是設喻諷諫國君,甲文中的鄒忌諷諫齊威王時,先以 設喻,再拿齊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較,最後得出“_____ ___ ______”的結論。乙文中的蘇代諷諫趙惠王時,也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這個比喻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即___________ 。兩文中的國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規勸,一個“____ _”字就是明證。

  28、鄒忌諷諫齊威王,蘇代諷諫趙惠王的目的各是什麼?(2分)

  參考答案:

  25、(1)指出,指責(2)下雨(3)受矇蔽(4)仔細(4)

  26、(1)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勝敵國。(2)

  (2)兩隻動物不肯互相放棄,一個漁夫就將它們一起捉住了。(2)

  27、自己(被妻妾客人矇蔽);王之蔽甚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善(4)

  28、鄒忌是為了讓齊威王接受群臣吏民的勸諫;蘇代為了讓燕惠王停止討伐趙國。(2)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6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1)鄒忌諷齊王納諫( )

  (2)臣之妻私臣( )

  (3)乃下令( )

  (4)聞寡人之耳者( )

  2.用現代漢語解釋“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這個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臣吏民”進諫的三種方式依次是什麼?請用文段中的詞語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課文分析齊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勸。(2)偏愛。(3)於是。(4)使……聽到。

  2.滿一年以後,(人們)即使想進諫,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3.面刺 上書 謗譏 。

  4.齊王是一個為了修明政治,善於開言路,從諫如流,行動果斷的君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7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節選《鄒忌諷齊王納諫》)

  【小題1】解釋加橫線的詞。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 ) (2)王之蔽甚矣。(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4)時時而間進。( )

  【小題2】選擇與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

  例:皆以美於徐公。

  A 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B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D 成,將以攻宋。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小題4】閱讀節選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

  答案:

  【小題1】1)確實 2)受矇蔽 3)指責 4)偶然,間或

  【小題2】C

  【小題3】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或議論我的過錯,傳到我的耳中來的,授給下等獎賞。

  【小題4】要善於勸誡他人,更要善於聽從別人的勸誡。要清醒對待鮮花和掌聲,分清是肯定還是諛辭。不輕易受矇蔽。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瞭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誠刺間古今意義都不同,要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瞭解全文內容,弄清例句中字詞的意思,然後根據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各項中字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C句中以與例句中的以都是認為的意思。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瞭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市朝聞下,最後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根據文中所說的對於讚美與批評所應持的態度,結合自己生活實現談認識即可。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8

  閱讀(11分)

  【甲】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日:“吾孰與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日:“吾與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宋昭公出亡,至於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政舉事,無不曰:‘吾君聖者!”侍御數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選自《新序》)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 (2)皆以美於徐公以: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刺:_________ (4)卒得反國反:_____________

  【小題2】下面句中劃線詞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1分)A.①鄒忌修八尺有餘②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B.①於是入朝見威王②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C.①時時而間進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D.①內外不聞吾過②及魯肅過潯陽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三個句子。(4分)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吾知所以亡矣。

  【小題4】請結合語段分析造成齊威王能夠“戰勝於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麼,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2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啟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題1】(4分,每處l分,意思對即給分)(1)偏愛(2)認為(3)當面指責(4)通“返”,返回

  【小題1】(2分)B拜見)

  【小題1】(6分,每句2分,重點詞語翻譯準確,句子翻譯通順即可)(1)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孰與”l分疑問句l分) (2)我知道國家滅亡的原因了。(“所以”“亡”各1分)

  【小題1】(3分)原因(2分)齊威王有鄒忌這樣善於進諫的大臣,自己也善於納諫;而宋昭公卻一直被諂諛者包圍.聽不到諫言。啟發(1分)給別人提意見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虛心聽取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

  解析【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A長,身高 / 整治,治理C偶爾 / 私自,偷著D錯誤 / 到。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強調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啟示合理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9

  鄒忌諷齊王納諫 (13分)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1)鄒忌修八尺有餘 (2)吾妻之美我

  (3)臣之妻私臣 (4)期年之後

  小題2:下面句中劃線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時時而間進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C.皆以美於徐公忠之屬也,可以一戰D.暮寢而思之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小題4:常言說“忠言逆耳”,但從本文看,“忠言未必逆耳”。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3分)參考答案:

  小題1:(1)長,這裡指身高(2)以……為美 (3)偏愛 (4)滿一年

  小題1:B

  小題1:(1)這樣看來,大王您因受矇蔽而不明很深了啊。

  (2)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裡的,可得下等獎賞。

  小題1:忠言未必逆耳,誠懇勸告別人的話如果讓人聽起來很舒服,勸說效果會更好,我們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勸說的策略,語氣要委婉,有藝術性。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美”這個字。

  小題1:A中“間”的意思分別為“間或”“暗中”。C中“以”的意思分別為“認為”“憑藉”。D中“而”的意思分別為“表修飾”“錶轉折”。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比如“蔽”“聞”等字。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結合文章的內容言之有理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0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然後做題。(共l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毒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日:韓子盧①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圓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③,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④,各死其處。田父⑤見而獲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⑥嘧其兵,弊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⑦將休士也。

  (節選自《戰國策·齊策》)

  [註釋]①韓子盧:犬的名字。②東郭逡:兔的名字。③環山者三:繞著山跑了三圈。④罷:同疲,與前面的極和廢意思相同。⑤田父:農夫。⑥以頓:以同已;頓:困頓、疲弊。⑦謝:辭謝、辭退。

  1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2)天下之疾犬也( )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

  (2)犬兔俱罷,各死其處。

  譯文:

  19.甲乙兩文都是寫勸諫的,其勸諫的方法以及效果上有何差異?(4分)

  參考答案:

  17.(1)確實、的確 (2)快,急速(2分,每個l分)

  18.(1)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錯並傳到我的耳朵裡的,可得下等獎賞。

  (2)狗和兔子都疲憊到了極點,各自死在那個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

  19.二者使用勸諫方法的相同之處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說理)的方法。不同之處是鄒忌以身邊事說理,真實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動形象。(2分)齊威王意識到自身問題後欣然納諫並主動改變自己的做法;齊王因懼怕後果而被動放棄原有打算。(2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1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鄭龍諫勿傷百姓

  趙簡子①出畋,命鄭龍射野人②,“使毋驚吾鳥。”

  龍曰:“吾先君晉文公③伐衛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殺良民,是虎狼也。”

  簡子曰:“人畋得獸,我畋得士。故緣木愈高者愈懼,人爵愈貴者愈危,可不慎乎!”

  (選自《金樓子》)

  【注】①趙簡子:即趙鞅。春秋末年晉國正卿。 ②野人:農夫。 ③晉文公:即重耳。春秋時晉國國君。④衛:春秋時的衛國。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5分)

  (1)鄒忌修八尺有餘

  (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趙簡子出畋

  (5)故緣木愈高者愈懼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3)人爵愈貴者愈危。

  19.齊國能“戰勝於朝廷”的原因是什麼?(4分)

  20.同樣是“諫”,鄒忌和鄭龍採用了什麼不同的方法?

  答案:

  17.

  (1)長,身高

  (2)確實

  (3)受矇蔽而不明

  (4)打獵

  (5)攀援、爬(樹)

  18.(1)我的妻子認為我比徐公美,是因為偏愛我啊。 (2)一年以後,就是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3)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險。

  19.鄒忌勸說齊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從而使齊國內政修明,吸引各諸侯國前來朝見齊王。

  20.鄒忌用的是曲諫——委婉規勸;鄭龍用的是直諫——尖銳批評。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2

  甲 文

  鄒忌入朝見威王,曰: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 文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閈①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②;戰而不死,曲橈③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閈,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⑦天下,欲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孫閈因令人捕為人卜者⑨,亦驗其辭⑩於王前。田忌遂走。

  (《戰國策·齊策一》)

  註釋:①閈:念hàn。 ②不進:指不再威脅到鄒忌。 ③曲橈:橈,念náo。曲橈,這裡指混淆視聽、羅織罪名。 ④說:念shuì,勸說,說服。 ⑤十金:當時齊國二十兩為一金。 ⑥卜:念bǔ,燒灼龜甲,看其裂紋以預測吉凶。 ⑦威:威懾,使恐懼而屈服。 ⑧為大事:這裡指造反。 ⑨為人卜者:幫人占卜預測吉凶的人。 ⑩驗其辭:驗證占卜者講的話。

  17.解釋下列詞語。(2分)

  (1)門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說: (5)走:

  18.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兩個劃線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謂戰勝於朝廷。(2分)

  (2)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2分) 【 】

  A.甲文中諷、刺、諫、謗、譏幾個詞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詞。

  B.甲文中戰勝於朝廷的最直接的證據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C.戰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乙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傳播決定事實,事實本身是什麼是次要的,事實是由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計的。

  D.讀史可以使人聰明,是非卻需要明辨。乙文中鄒忌採用公孫閈的伎倆,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禍,甚至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兩個片斷中的齊王表現出的性格特徵差異很大,試分別加以說明。(3分)

  參考答案:

  17.(1)門口和庭院像市場一樣(熱鬧),或形容很熱鬧; / (2)當面指責、當面挑刺; / (3)滿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歡對方,關係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對2~3個得1分,對4~5個得2分。關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有小毛病,如寫了1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 (2)鄒忌認為(公孫閈的計策)有道理,就勸說齊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國。(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

  19.C(2分)

  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於採納忠言、決心納諫除弊的賢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將領,被鄒忌、公孫閈所騙而逼走了大將田忌,暴露出偏聽偏信的糊塗一面。(3分。答清楚一點得2分,答清楚兩點再得1分。如果有學生將重點放在說明齊王性格差異的原因上的,最高給2分。而如果只分析鄒忌的行為的,判為審題錯誤,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給分。意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3

  閱讀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完成下面問題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⑴朝服衣冠 _______________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鄒忌修八尺有餘——乃重修岳陽樓

  B、窺鏡而自視——下視其轍

  C、王之蔽甚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D、皆朝於齊——朝而往,暮而歸

  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課文內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寫鄒忌在與徐公比美的過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著寫鄒忌以_____________設喻諷諫齊王,最後寫____________及其結果。

  5、鄒忌成功說服齊王納諫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著這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穿戴

  ⑵偏愛

  2、B

  3、滿一年以後,就是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或:一年以後,就是想說,也沒有什麼可進諫的了。)

  4、切身經歷 齊王納諫

  5、啟示我們:說話要注意物件,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體。或:我們在勸說他人時力求語言委婉,用語得體,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得啟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意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4

  【甲】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裡,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

  ————《公輸》

  【乙】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鄒忌諷齊王納諫》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① 此為何若人

  ②私我也

  小題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荊之地方五千裡孰視之

  B.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C.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魯肅過尋陽

  D.胡不見我於王皆以美於徐公

  小題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小題4:課文內容理解填空。(2分)

  兩篇選文都充分體現了勸說藝術。墨子使用的是__________方法,陷楚王於自相矛盾境地;鄒忌使用的是__________的方法,將自己妻妾客人皆懷私心美言於己,與齊王宮婦大臣國人莫不私心矇蔽於他作比,從而達到了勸諫齊王廣開言路的目的。

  小題5:墨子和鄒忌都使“王曰:‘善’”,由此,從口語交際的角度談談你的感受。(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①什麼樣的。②受矇蔽,這裡的意思是因受矇蔽而不明。(2分)

  小題2:B (2分)

  小題3: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2分)

  小題4:類比(邏輯推理);設喻說理。(2分)

  小題5:在勸說別人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技巧。(意對即可,2分)

  分析: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

  小題2:B項中“欲”的意思都為“想要”。

  小題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4:本題考查勸說的方法。結合文章的內容做具體的分析即可。

  小題4: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只要說出“類比(邏輯推理);設喻說理”這兩種勸說方法的好處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5

  鄒忌諷齊王納諫(13分)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1)今齊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3)聞寡人之耳者 (4)時時而間進

  【小題2】下面句子中與“皆以美於徐公”中的“於”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B.萬鍾於我何加焉C.直通豫南,達於漢陰D.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小題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 分)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小題4】鄒忌成功說服齊王的故事,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麼啟示?(至少寫出兩條)(3分)

  答案

  【小題1】(1)方圓 ,面積 (2)因受矇蔽而不明(3)使……聽到(4)間或,偶然 (4分)

  【小題1】D(3分)

  【小題1】一年以後,即使想要進諫,也沒什麼可說的了。(3分)

  【小題1】① 說話要注意物件。② 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③要委婉得體。或:我們在勸說他人時力求語言委婉,用語得體,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得啟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只要說出兩點就可)(3 分)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1)“地方”這是兩個詞語,不同於現在的含義,這裡“方”是方圓、面積;(2)蔽“這裡是動詞,因受矇蔽而不明(3)使動用法,使……聽到(4)“間”這裡讀“jiàn”,間或,偶然。

  考點:這是對文言文實詞識記與理解考點

  點評:識記和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之一。具體要求有準確理解實詞的常用義;辨別通假字及其本字,並解釋其意思;正確理解一詞多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準確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古義等。當然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能用已學過的文言詞語的意思,聯絡上下文進行理解。

  【小題1】試題分析:例句中“於”介詞,比;A,介詞,在;B介詞,對;C介詞,到;D介詞,比;所以選D。

  考點:這裡是對文言虛詞的考查

  點評:中考中對文言虛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上。這就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對虛詞的用法多進行歸類和總結,掌握重要虛詞的一般分類,然後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判斷其準確含義。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句子要注意關鍵詞和古文言句式的調整,這裡“期年”“雖”等詞語翻譯要精準。

  考點: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並翻譯考點

  點評:翻譯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閱讀必考題型之一。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於表達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對譯法、替換法、調整法、保留法、增補法、刪削法等辦法進行翻譯。

  【小題1】試題分析:語言交際要注意說話物件,場合,方式方法,力求做到語言委婉,用語得體,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得啟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建議。

  考點:這裡考查學生聯絡實際與個性化感悟

  點評:聯絡生活實際,個性化感悟是近幾年文言文中考種常見的題型之一,是課內文言文閱讀的拓展遷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能聯絡社會、生活的實際和個人認識,對文章做出評價,闡發個性化的有創意的閱讀。學生能扣住觀點,說出自己的感悟,並能聯絡生活實際,扣原文主題進行小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