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精選寓言故事2則

中國古代精選寓言故事2則

  導語: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中國古代精選寓言故事2則,歡迎大家閱讀!

  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採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鬚,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裡,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裡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麼?”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紮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獨目網捕鳥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那羅網上結滿了密密匝匝的網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

  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裡,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又在網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群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

  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一隻鳥頭只鑽進一個網眼就被捉住了。於是他想道:既然網住一隻鳥只需一個網眼就夠,那幹嘛還要去編結那麼多的網眼呢?成百上千個網眼,難道一次能網那麼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現在看我的吧。

  於是他回到家裡,將捕鳥的羅網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成單獨的小圓圈,然後把這些小圓圈分別系在一根長竹竿上,準備也到樹林中去捕鳥。

  他把長竿靠在樹椏上,守候著鳥雀撞在那一個個的圓圈裡,可是一批批的鳥飛下來,又都飛走了,他在樹林裡守候了一天,連一根鳥羽毛都沒得到。

  他沮喪地扛著長竹竿回家。路上別人見了都覺奇怪,問他:“你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

  他回答說:“捕鳥用的。”

  別人笑著說:“新鮮!還沒見過這種捕鳥的東西呢。”

  他說:“這是我改進後的獨目網。一隻鳥只需鑽一個網眼,我做的這個網不是比一張連結許多網眼的大羅網省事多了嗎?”

  別人問他:“那你捕的鳥呢?”

  他慚愧地低頭不語。

  這個愚蠢的人只會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因此只看到了一隻鳥鑽一個網眼的表面現象,卻不懂所有網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鳥的本質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