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封丹寓言:母牛、母山羊、母綿羊和獅子合夥捕獵

拉封丹寓言:母牛、母山羊、母綿羊和獅子合夥捕獵

  引導語:寓言故事的題材不一樣,闡述的道理也是不同的,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拉封丹寓言故事。

  相傳母牛、母山羊和她的妹妹母綿羊與相隔很近的領主,一隻驕橫跋扈的獅子合夥捕獵,並約定共同分享狩獵的物品。這一天,一隻鹿落入了母山羊的網裡,她馬上將獵獲的鹿交給了大夥處理。到大家到齊後,獅子掐指算算後說:“我們四個平分這隻鹿吧。”然後他把獵物分成了四份。他首先以獸中之王的身份拿走了第一份,並說:“這份應該歸我,因為我是獅子,大家對此無議意。第二份,論起權利,仍應該歸我,說起權利,大家都應該明白了,這就是最強者的權利。又因為我最英勇,那麼我還應該享受第三份。至於說到第四份嘛,”獅子頓了頓,威嚴地掃了大家一眼說,“你們之中哪個不同意歸我,我馬上就要她的命。”

 

  拉封丹寓言:人和自己的影像

  一個人有自愛癖,在他看來,自己的容貌是天下第一。他總是覺得鏡子靠不住,因此,他得到越是錯誤的形象,心裡反倒越是滿足。為了糾正他的毛病,命運之神十分關照他,用人們常說的婦女用的啞巴顧問——鏡子,到處擺放在他的面前,家中有,店鋪用,年輕人的口袋裡,甚至婦女們腰帶上也繫著鏡子。愛美的主人公呢?他只好藏在他認為最為隱蔽的地方,再也不敢隨便露面了。

  但在他藏身的荒僻之處,有一條清泉匯成的小溪,在這兒他看到了自己真實的形象後,十分地惱怒,他竭力躲避這條小溪,誰知道呢,小溪是如此之長,他費了一番周折才得以脫身。

  讀者可能已清楚我的用意是什麼了,今天講給大夥聽,無非是那種自以為是的嚴重錯誤人人都存在,在我們心靈深處,都有那個自愛癖人的影子,他的愚蠢行為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我們所犯毛病就靠鏡子糾正。至於小溪,人人都知道,那是一本警示人生的'《箴言集》。

  拉封丹寓言:哲學家

  有一位出生在斯基泰的哲學家,他生活簡樸,面容冷峻,為了尋找一種美好愉快的生活,他到希臘去旅行。

  在旅途中,他遇見一位聖賢,模樣長得與維吉爾老人很相像。聖賢能和國王媲美,寧靜知足地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並把美化園林當作是自己的幸福。

  哲學家在園子裡拜見了聖賢。只見他手裡拿著剪枝刀,正在給果樹除去多餘的枝條。他剪去這,裁去那,修整著自然的果林。他的辛勤勞動總是給他帶來很大的豐收。

  於是哲學家就向他討教:“為什麼如此毀損樹枝?這樣傷害可憐的樹木,能說是聰明人嗎?放下手中這把進行破壞活動的剪枝刀吧!順其自然,讓時間這把剪刀來完成其任務吧!用不著砍伐,它們也會老死的。”

  聖賢說:“我砍掉或修剪多餘的枝條,剩下的枝葉會長得更加繁茂。”

  哲學家於是回到了自己淒涼的家園,也操起把剪枝刀,一刻不停地修剪樹枝,並且建議鄰居、朋友都來進行全面的剪枝。他剪去了最好的枝條,並違反自然規律,既不看天氣也不分季節,不管是月初還是十五,亂砍亂伐自家的果園,因此,沒隔多久,果樹都枯萎凋零,最後全部死去。

  這個哲學家的所作所為,表現出一個地道的缺乏判斷力的斯多噶派的學究行為,他要從我們心靈深處把激情和慾念,善和惡,甚至最純潔的心願全部剷除掉。

  從我的立場出發,對這種人我要提出抗議。他們從我們的心裡除去了生活的主要功能,使我們尚未死亡就已停止了生活。

  拉封丹寓言:老鷹和鴿子

  有一次,戰爭之神把整個天空攪得大亂,群鳥為了個小問題發生了爭端。這裡要說的鳥不是指春天到來時飛到人們庭院裡的那種鳥,也不是說為愛神之母駕車的鴿子,而是一群老鷹,它們只只鉤喙銳爪,只是為了一隻死狗發生了廝殺爭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滿天腥風血雨,如果把細節詳細描述,那真令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許多首領戰死,眾多的英雄陣亡,囚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羅米修斯也彷彿看到苦刑將結束的曙光。看到群鷹英勇鏖戰令人可喜,但看到它們戰死後從天空摔下來又叫人感到悲傷。英勇機智、狡詐奇襲,所有手段無不用其極。戰爭狂熱使兩群老鷹互不相讓,不擇手段,天空中瀰漫著陰森恐怖的氣氛,疆場上遍佈屍體,陰曹地府一時間也被死屍塞得擁擠不堪。這一恐怖情景引起另一種鳥的憐憫,這種鳥叫鴿子,它溫和誠實,頸毛常常變換顏色。鴿子想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對這場惡戰進行調停,它們派出使者,努力從中斡旋,鷹群最終停止了爭鬥,隨即休戰,迎接和平。但可悲的是,鴿子非但沒得到鷹群的感謝,反倒成了雙方的犧牲品。這群該死的東西緊接著向所有的鴿子不宣而戰,田野、村鎮裡的鴿子幾乎被殺光了。這些可憐的鴿子居然去調停一場如此野蠻的糾紛,真是太不識時務了。

  要牢記,對惡人要永遠分而治之,這樣世界上其他人的安全才有保障;要使惡人之間自己產生紛爭,否則與他們在一起你休想得到安寧。當然這不過是隨便說說,其實應該保持沉默才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