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

關於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

  導語: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 篇1

  一天晚上,一群猴子來到了一口井旁。不知是哪隻猴子先發現月影在井中一晃一晃,便大吃一驚:快來看呀,月亮掉到井裡去了!一隻年長的猴子一聽,趕過來看了看井中的月亮,便對其他猴子們們說:月亮掉到井裡,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把它撈上來,不然會把它泡化的。可是怎麼才能撈出月亮來呢?於是,大家召開了緊急會議,你一言我一語的獻計獻策,還是那隻年長的猴子最有主意,一拍腦殼說:有辦法了,我攀在樹枝上,你們拽住我的尾巴,一個連一個,就可以撈出月亮了。於是,那群猴便一個接一個,連成了一長串。可沒想到連在一起的猴群太重了,樹枝承受不住,在猴子快接近水面時咔嚓一聲折斷了,這群猴都掉到了井裡。水中的月亮也沒了

  群猴一個個撲騰著爬出井來,渾身都讓水溼透了,十分懊喪地坐在井沿上互相埋怨著,這個說,之所以沒把月亮撈上來,主要原因是方案不周密,我們應該選擇一根粗一點的樹枝才不會被壓斷。那個說,若是挑一挑猴子也行啊,挑出瘦一些的猴子組成打撈團時也不會把樹枝壓斷了。那個老猴子左看看右瞅瞅,撓了撓腦袋說,這個責任在我,咱們應該找一根繩子,一頭栓在樹枝上,然後我們再拽住繩子的那一頭去撈就肯定能行。

  正在這時,一隻猴子忽然喊道,大家快看呀,月亮還在井裡哪,我們再接著撈吧,群猴齊刷刷地探頭看著水中的月亮,一個個興奮異常,歡呼著跳躍著,互相鼓勵著,然後,繼續商討著再撈方案,力求要把方案制定的縝密一些。

  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 篇2

  深夜,長尾猴大院裡,燈火通明,猴頭湧動。

  猴大一番張望後,眉頭緊鎖,一臉肅穆。“這個時候把大夥召集到此,是有要事商量。”

  “究竟何事?趕緊說啊,大半夜的,還要睡覺呢。”猴二眯著雙眼,哈欠連天地說道。

  “看你那副慫樣,猴急什麼!仔細給我聽著!自從上次村河口撈月亮的事被狗仔隊發現後,整個猴群頓時炸開了鍋,其他猴子總是在背後指指點點,唧唧歪歪的,給我們長尾猴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為積極挽回聲譽,今天召集哥幾個,商討如何才能把月亮撈上來。”

  話音剛落,猴三也坐不住了。“猴哥,依我看上次撈月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大夥不夠團結。”

  “笑話!上次我們可是拼命在撈,要怪就怪老天不開眼,月亮被雲層遮住了。”猴四反駁道。

  這時猴五開了口。“你們說得都不對。據天氣預報提示,當天撈月時颳起了西北風,猴子們在風中難以保持平衡。換句話說,如果有風,隨你怎麼撈也是白搭。”

  “簡直一派胡言,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不行,就奈天氣。”猴二癟著嘴,一臉的不屑。

  只見猴大拍案而起,望著窗外一聲怒吼:“都別吵!真是猴多嘴雜,我就知道你們靠不住。好在我早已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撈月計劃,包括申請經費,技術培訓,後勤保障等。大夥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撈月工作。據說下次撈月,猴群族長都要來。再失敗的話,全部給我滾蛋!好了,散會!”

  說罷,猴大揚長而去。這時,皎潔的月亮不禁大笑起來:“你們撈的可是影子呀。這群猴子,究竟怎麼了?”

  猴子撈月的兒童寓言故事 篇3

  三隻猴子有一天在一起討論他們的祖先撈月亮的事,一致認為祖先太笨了,讓人類笑話了這麼多年,換上他們肯定不會這樣。

  於是最後達成一致,一同去撈月亮。

  三隻猴子到河邊一看:哇!河裡的月亮好漂亮呀!可是河水太深,誰也夠不到。

  於是它們想出辦法,首先掛在河邊的樹枝上,然後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吊下去撈。等撈上來之後,把月亮平分……

  並且發誓,誰也不許存半點私心。

  第一隻猴子吊在最下面,它在下面想:“這麼漂亮的月亮,今天算我幸運,可以成為猴子史上第一猴了。”

  第二隻猴子在中間想:“下面的.月亮只有一個,假如讓它最先拿了,我就沒什麼功勞,誰還記得呢?還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撈吧!”

  第三隻猴子在上面想:“月亮只有一個,平分了就不是月亮了,而且他第一個拿,那我算什麼,誰會說撈月亮的功臣是我呢?不如早點放了它們,自己跳下去最先撈上來!”

  於是,第二隻放了第一隻的尾巴,第三隻放了第二隻的尾巴,都只管自己搶先跳下去。

  結果它們都落在河裡,重蹈祖先的覆轍。

  不會合作的人很多情況下都是隻考慮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盤,很少為集體的利益著想,認為最先動手會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從不為他人著想,甚至不惜損壞別人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這樣的人是可恥的,是不受大家歡迎的。

  而最終他也會損壞自己的利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