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甘露寺多景樓》翻譯及賞析

曾鞏《甘露寺多景樓》翻譯及賞析

  曾鞏《甘露寺多景樓》抒發了作者個人的遠大抱負。雖老境漸至,征塵滿衣,內心並未放鬆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甘露寺多景樓》翻譯及賞析,更多曾鞏詩詞作品請關注應屆畢業生文學網。

  《甘露寺多景樓》

  曾鞏

  欲收嘉景此樓中,徒倚闌干四望通。

  雲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

  一川鍾唄淮南月,萬里帆檣海餐風。

  老去衣衿塵土在,只將心目羨冥鴻。

  【註釋】

  ①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曾鞏中年後離鄉宦遊,曾登臨此樓,寫下了這首詩。

  ②鍾唄:梵音的歌詠。

  ③冥鴻:指飛入遠天的鴻雁。

  第二聯的景物描寫很精彩,有些詞語用得很傳神,請就其中一個詞語進行品析。

  浮:寫明波光雲影的迷離掩不住巍峨的碧瓦紅樓,也寫出了動態美;

  入:刻畫出霞光山色的濃彩浸染了黃昏的遠天,化靜為動;

  含:形象寫出了天空包羅永珍,夕陽下,晚霞同山巒青紅相間融入遠空。

  抒發了作者個人的遠大抱負。雖老境漸至,征塵滿衣,內心並未放鬆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

  1、第二聯中最精練傳神的兩個字分別是“浮”和“入”。上句寫水光,用一“浮”字,寫明波光雲影的迷離掩不住巍峨的宮觀;下句寫山色,用一“入”字,刻畫出霞光山色濃彩浸染了黃昏的遠天。兩個動詞使得水光、山色構成的靜態畫面變得鮮活起來,賦予動感。

  2、第四聯抒發了詩人雖然老境漸至,征塵滿衣,但心中並未放棄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的思想情懷,體現出詩人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的遠大抱負。

  賞析:

  首聯總寫多景樓的形勝,提挈全篇。多景樓屹立北固山上,憑高遠眺,水色山光,風月勝景,無不盡收眼底。詩人這兩句意謂欲於此樓周覽勝景,只消徘徊倚闌,憑高四望,萬千景象,便可豁然在目。這正抓住了多景樓居高臨下,境界開闊的特點。

  中間兩聯是寫多景樓上所見景象:雲氣和水光氤氳之處,浮現出碧瓦紅樓;晚霞同山巒於夕陽下青紅相間。鑲入遠處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傳來了佛寺的鐘聲梵歌;江面上強勁的海風送來了遠方的航船。這四句,一寫水光,一寫山色,一寫淮南寺鐘,一寫江面帆船。“雲亂水光浮紫翠”,著一“浮”字,寫明波光雲影的迷離掩不住巍峨的宮觀;“天含山氣入青紅”,用一“入”字,刻畫出霞光山色的濃彩浸染了黃昏的遠天。月光下傳來“一川鍾唄”,不難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闊寂靜;海風中駛出“萬里帆檣”,使人意識到長江的迢遙洶湧。詩人抓住了富有特色的景物,構成了一幅色彩明麗、山川掩映的壯闊畫面,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壯麗宏闊的景象,開闊了詩人的心目,於是他於尾聯以唱嘆的語調,抒寫了個人的感受和襟懷。意謂雖老境漸至,征塵滿衣,內心中並未放鬆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嵇康《贈秀才入軍》詩有“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之語,表現一種心與道俱的高曠自得情懷。詩人化用其意,說自己儘管身世蹭蹬,卻仍在注目豔羨那高振健翮,遠翔天字的飛鴻。這就體現了詩人“躡景追飛”的遠大抱負。

  全詩視野宏闊,韻格瀏亮,形象鮮明,對仗工穩,確能表現出多景樓的勝景偉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