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多景樓》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曾鞏《多景樓》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鞏《多景樓》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多景樓

  曾鞏

  欲收嘉景此樓中,徒倚闌干四望通。

  雲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

  一川鍾唄淮南月,萬里帆檣海外風。

  老去衣襟塵土在,只將心目羨冥鴻①!

  【注】①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曾鞏中年後離鄉宦遊,曾登臨此樓,寫下了這首詩。②鍾唄:梵音的歌詠。③冥鴻:指飛入遠天的鴻雁。

  (1)這首詩的第二聯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景?請簡要分析。

  (2)尾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3)頷聯中最精煉傳神的是哪兩個字?試分析它們的作用。(4分)

  (4)試析尾聯“冥鴻”的意義,這一聯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多景樓》閱讀答案

  (1)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山川掩映的壯麗圖景。雲氣和水光瀰漫(交匯)之處,浮現出碧瓦紅樓;紅色的`晚霞、青色的山巒相互映照(映襯),浸染遠處的天空。

  (2)雖老境漸至,征塵滿衣,卻仍想振翅高飛,表達了作者年歲已老,但內心依然追求遠大抱負的曠達情懷。

  (3)頷聯中最精煉傳神的兩個字分別是浮和入。(1分)上句寫水光,用一浮字寫波光雲影的迷離掩不住巍峨的美景;下句寫山色用一入字,刻畫出霞光山色濃彩浸染了黃昏的遠天。(2分)兩個動詞使得水光、山色構成的靜態畫面變得鮮活起來,化靜為動,賦予動感。(1分)

  (4)尾聯冥鴻指飛入遠天的鴻雁。(1分)抒發了作者雖然老境漸至,征塵滿衣,但心中並未放棄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2分)體現出作者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的遠大抱負。(1分)

  《多景樓》鑑賞

  曾鞏中年後離鄉宦遊,行經鎮江,登臨多景樓,很讚賞其地風光,寫下了這首七律。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自甘露寺內,北宋時郡守陳天麟所建,是寺內風景最佳處,它北面大江,遙控淮甸,形勢險峻,東坡贊曰:“潤州甘露寺多景樓,天下之殊景也。”(《採桑子》詞序)自北宋以來,騷人墨客,題詠頗多,曾鞏的之《多景樓》是其中傳誦的佳作之一。

  首聯總寫多景樓的形勝,提掣全篇。此樓屹立北固山上,憑高遠眺,水色山光,風月勝景,無不盡收眼底。故蘇軾《甘露寺》有”一覽吞數州,山長江漫漫“之句。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四也說:“江山之勝,煙雲顯晦,萃於目前。”曾鞏這兩句意謂欲於此樓周覽勝景,只消徘徊倚闌,憑高四望,萬千景象,便可豁然在目。這正抓住了多景樓居高臨下,境界開闊的特點。

  中間兩聯是寫多景樓上所見景象:雲氣和水光氤氳之處,浮現出碧瓦紅樓;晚霞同山巒於夕陽下青紅相間,鑲入遠處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傳來了佛寺的鐘聲梵歌;江面上強勁的海風送來了遠芳的貌船.四句,一寫水光,一寫山色,一寫淮甸寺鐘,一寫江面帆船。“雲亂水光浮紫翠刀,著一“浮”字,寫明波光雲影的迷離掩不住巍峨的宮觀;“天含山氣入青紅”,用一“入“字,刻畫出霞光山色的濃彩浸染了黃昏的遠天。月光下傳來“一川鍾唄”,不難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闊寂靜;海風中駛出“萬里帆檣“,使人意識到長江的迢遙洶湧。詩人抓住了富有特色的景物,構成了一幅色彩明麗、山川掩映的壯闊畫面,給人以美的享受。

  壯麗宏闊的景象,開擴了詩人的心目,於是他於尾聯以唱嘆的語調,抒寫了個人的感受和襟懷。怠謂雖老境漸至,征塵滿衣,內心中並未放鬆對未來目標的企望和追求。冥鴻,指飛入遠天的鴻雁。嵇康《贈秀才入軍》詩有“l互送歸鴻,手揮五絃。附仰自得,遊心太玄”之語,表現一種心與道俱的高獷自得情懷。曾鞏化用其意,說自己儘管身世蹭蹬,卻好在注目豔羨那高振健翻,遠翔天宇的飛鴻。這就體現了詩人“躡景追飛”的遠大抱負。全詩視野宏闊,韻格瀏亮,形象鮮明,對仗工穩,確能表現出多景樓的勝景偉觀。

  詩人簡介

  曾鞏,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即元豐六年四月十一逝世,字子固,江西撫州南豐人。出生於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