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名作《論雅俗共賞》欣賞

朱自清名作《論雅俗共賞》欣賞

  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主要說的是“雅俗共賞”體現了“自然而然的趨勢”。即雅俗兩方如何不可避免地存異求同,在對峙的同時走到一起。

  倘若簡單劃分,中國傳統文化由兩大塊組成,一是雅文化,一是俗文化。前者是士大夫以上階層的財富,後者是老百姓的家當。二者的對立和分離一直很明確,落實到文藝方面,就有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隔閡。各時代的大致情況,朱先生有比較充分的.介紹。用現代文化學的術語說,這叫作文化的“斷裂”現象,即一種大文化中存在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對峙。

  但是,文化的發展總是處於動態,不停地變化,不停地衝突,也不停地對流。不同文化之間會在碰撞過程中完成部分的融合。現代文化學把這種想象稱為文化的傳播和融匯。文藝領域的情況大致相同。正如《論雅俗共賞》作者所指明的,雅文藝得時時俗化,向俗方讓步,為的是爭取群眾,爭取觀眾和讀者,否則它除了被束之高閣以外沒有其他出路;俗文藝要竭力向雅方靠攏、看齊,以得到正統和權威的認可,不然只能永遠居於卑下地位。說到底,“雅俗共賞”的追求實為兩種文藝的相互遷就,相互妥協,相互仿效,慢慢地走到一條道路上。當然,就這個說法本身來看,它由雅士們提出,是雅方處於主動地位時表示的寬宏大量,因此要伴隨著 “以雅為主”,“俗不傷雅”的條件限定。但這些條件並不能避免雅方有時被俗方所改造,更不會阻止俗方登堂入室,躋身於雅文藝之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確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趨勢。

  由於文化不斷髮展,雅俗方面相互融匯,所以雅文藝和俗文藝並非一成不變,相反會一再出現互易其位的結果。昨日之雅,可為今日之俗;今日之俗,可為明日之雅。每一輪雅俗對立而又雅俗趨同的局面,都是暫時現象,時間會改變它們的關係和位置。因此,在19世紀20世紀這個新時代,出現新一輪雅俗之別。新文化以及新文學儘管以平民化為方向,背叛了傳統的貴族文化和貴族文學,但卻形成了新的雅文化和雅文學,對大眾來說,仍然屬於“陽春白雪”一類。彼此之間有距離,甚至有隔膜,缺少共同語言。對立導向交融,新一輪文化融合開始進行,“雅俗共賞”、“通俗化”及“大眾化”號召就是這種客觀趨勢的話語表現。作者希望看到在20世紀裡完成前所未有的,高質量的雅俗結合的事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