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

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

  《師說》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 篇1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裡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 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裡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於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 篇2

  師說

  作者:韓愈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ǒu)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tán)、萇弘、師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眾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為恥,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為老師,稱自己為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為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這樣罷了。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可以參看本書上面所選韓愈《原道》。

  [3]受:通“授”。傳授。

  [4]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進學解》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並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這裡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8]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即以之為師。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哪。知,瞭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

  [11]師道:以師為道。即學道。道,這裡有風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眾人:普通人。

  [14]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1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16]惑矣:(真)糊塗啊!

  [17]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18]句讀(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 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通“逗”。

  [19]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此句翻譯時應注意交錯翻譯,詳見下文翻譯。

  [20]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21]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於“巫醫”的記載。《論語·季氏》:“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

  [22]百工:泛指手工業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則足羞:(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恥辱。

  [25]諛(yú):阿諛、奉承。

  [26]復:恢復。

  [27]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裡用前一種意思,相當於士大夫。

  [28]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語氣詞,起加強反問語氣作用。

  [30]聖人無常師:《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夫子,老師,指孔子。子貢說他何處不學,又為什麼要有一定的老師呢!

  [31]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hào浩)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

  [32]萇(cháng)弘:東周 敬王時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34]三人行句: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盤),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38]六藝經傳(zhuàn):六藝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註解經典的著作。

  [39]不拘於時:不被時俗所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40]餘嘉其能行古道。嘉:讚許

  [41]貽:贈送

  [42] 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 齒,原指年齡,也引伸為排列。幼馬每年生一齒,故以齒計馬歲數,也以指人的年齡。古人常依年齡長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階級的傳統偏見。

  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講授

  2.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讀,通"逗”,閱讀中的斷句

  一詞多義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作“專門技藝人”講)

  ③吾師道也:(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⑤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⑥則恥師:(動詞 拜師)

  ⑦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 傳授)

  ⑧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 軍隊)

  【之】

  ①擇師而教之: (代詞,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詞,連線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些”、“那些”)

  ③古之學者: (結構助詞,表示修飾或領屬關係,譯為“的”)

  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名詞性的中心語之間,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獨立性”。因為“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謂之間的,即“之”後必是動詞;而兩個“所存”是“所詞短語”,“所詞短語”都是名詞性的。)

  ⑤句讀之不知: (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 )

  ⑥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助詞,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人稱代詞,他)

  ②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指示代詞,那些 )

  ③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人稱代詞,他們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人稱代詞,他們的)

  ⑤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表猜測,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稱代詞,他們的)

  ⑦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感嘆,多麼)

  【惑】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塗)

  【道】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③餘嘉其能行古道:(名詞,道路、途徑)

  【乎】

  ①其皆出於此乎? (語氣助詞,表推測,吧)

  ②生乎吾前:(介詞,表時間,在)

  ③固先乎吾:(介詞,表比較,比)

  【於】

  ①恥學於師:(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向)

  ②其皆出於此乎? (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在)

  ③於其身也:(介詞,表示物件,對,對於)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介詞,表示比較,比)

  ⑤不拘於時:(介詞,表示被動,受,被)

  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2.吾從而師之: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3.吾師道也:師,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4.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下,名詞活用作動詞:不如

  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愚,形容詞作名詞,聖:聖人,愚,笨拙的人

  6.則恥師焉: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7.小學而大遺: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見其明也:明,形容詞作名詞,高明。

  9.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古:用來……的 今: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3.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並且 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4.無貴無賤---無---古:不論;不分 今:沒有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氣 今:道理

  6.句讀之不知---讀---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 今:看著文字發出聲音,讀dú

  7.小學而大遺---小學----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場所

  8.聖人無常師---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著、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漢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稱

  11.今之眾人---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數人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詞結構後置

  學於餘

  恥學於師

  不必賢於弟子

  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其可怪也歟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則曰-省略句

  ②.不拘於時-被動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所字結構

  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裡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主張“文以載道”,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分段解析

  《師說》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論文。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以看出《師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鬥爭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論題,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然後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後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

  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

  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不拘於時”的“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良學風。從而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分句賞析

  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理解韓愈以儒家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目的就是要恢復自孟子後已“失其傳”的儒家道統。正因為如此,他把“傳道”視為教師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受業”“解惑”,都與此有關:“業”即“道之文”,指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經典;而“解惑”也是為了“明道”。由此可見,“師道”是貫穿全文的主線,“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個判斷就是上述內容的高度概括。

  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的理解。

  有人認為這句話反映了韓愈輕視勞動人民的階級偏見。但有人認為不能這樣看,因為這句話所在的第2段,都是貶斥上層“士大夫之族”,褒揚“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古之聖人”的,“君子不齒”句的主語“君子”,是指韓愈貶斥的上層“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韓愈自己。韓愈在文章裡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古之聖人”對比,貶前者,褒後者,當然不會把自己列入所謂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齒”只是對恥於從師的君子的諷刺,而沒有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輕視。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評析:劈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斷,緊接著概括指出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做為全文立論的出發點和依據。然後句句頂接,推論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同時,一開頭鄭重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就隱然含有對“今之學者”不從師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為第二段埋下了伏筆。本句翻譯時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義和作用。

  運用:(翻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評析: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師的職能作出了理論論證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實論證之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進一步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說明了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結尾,化繁為簡,既顯見解的深闢透徹,又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氣勢。

  運用:(翻譯)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關於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的資料

  ① 孔子師郯子。《春秋左氏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杜預注:黃帝之子,己姓之祖)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杜注:黃帝受命,有云瑞,故以雲紀事),故為雲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杜注:即歷正之官);玄鳥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鳥,燕也,以春分來,秋分去);……’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職也),學在四夷,猶信。’”

  ② 孔子師萇弘、老聃。《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按:孔子問禮於老聃的故事,見《史記·孔子世家》《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莊子·天運篇》)

  ③ 孔子師師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孔子師師襄的故事,又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淮南子》)

  文忌平淡,所以敘述總要講究妙趣橫生,波瀾起伏,韓愈《師說》解構。古人有“韓潮歐瀾”的提法,正說明韓愈與歐陽修的文章是極講究筆法的。我們看有時即便更動詞語的次序也會達到非常的效果。前人說到韓愈,有“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柳州羅池廟迎享送神歌辭》)的仿例——它打亂了我們的閱讀習慣,造成了時序的錯位而形成了一種心理的波瀾,帶來了一種新的審美愉悅。韓愈不愧為文章高手,他恣肆的文筆總要顯示他的獨特性,一旦他找尋到的結構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動與人們心中的節奏,便會在雙方的審美心理上產生共鳴效應。這種結構有時更帶隱蔽性,它甚至不需要經過邏輯的過濾而直觀地為人所接受,同樣達到移人情性的效果。清代林雲銘感讀《師說》正是這樣的:“其文錯綜變化,反覆引證,似無段落可尋。一氣讀之,只覺意味無窮。”(《韓文起》卷一)

  但韓愈的《師說》歷來解釋紛繁,綜其原因不外有二:或結構的不易把握,或文意的閃爍不定,就這篇文章來說,結構對於行文的理解可能帶有更根本的意義。那麼《師說》結構是怎樣的呢?如果要充分地解構,我們不能不考慮以下問題:

  (一)“師者”與“學者”關係怎樣?

  (二)“從師”與“恥師”關係如何?

  (三)“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關係如何?

  (四)“傳道”“授業”“解惑”之間的關係如何?

  應當說這些關係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就第一個問題,從矛盾的對立同一看,“師者”與“學者”有著矛盾衝突,表現在“授”與“受”的關係上,教育論文《韓愈《師說》解構》。在矛盾雙方的側重上,行文顯然焦點在“受”上,即在“解惑”“聞道”與“從師”上。在這一層面,“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對應的形式應當是“學者,所以聞道受業解惑也”。 “從師”與“恥師”也構成一對矛盾。其施事應當是“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它們的分野正如《古文觀止》上所說“是否‘吾師道也’”。而這便成了“遺惑”與“解惑”的關紐。“聞道”則惑解,不“聞道”則惑遺。故而“聞道”與“解惑”也順理構成一對矛盾。在“道—業—惑”這三者之中,“業”乃中介,而真正構成一對矛盾關係是“道”與“惑”;此二者相輔相成,說此及彼,此消彼長,又可相互轉化。但《古文筆法百篇》不曉其要義,對“道”與“惑”之並提或單言不明所在:“只發明‘道’與‘惑’,或只單言‘道’,至篇末又以‘道’與‘業’言,又不言‘惑’,此變化錯綜處。”曾國藩顯然也沒有弄懂,他說:“‘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授業’,謂古文六藝之業;‘解惑’,謂解二者之惑。韓公一生學到好文,二者兼營,故我並言之。末幅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仍作雙收。”(《求闕齋讀書錄》卷八)

  了悟如此,則我們對行文的思路就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我以為就整體而言,《師說》的`散文筆法是駢文的一個變體。在一個駢文已有幾百年且仍處繁盛的時代,正如有人所指,倡導古文倒似乎是一種時髦。這種時髦雖遠紹秦漢,但於時文的關係又怎麼能割捨呢,而如果我們對駢文的寫法有一定的認識的話。蔣伯潛、蔣祖怡在《駢文與散文》中引評駢文的寫法時說:“把這一部分的工作(造句)做完,第二步就著手組成一篇文章。他(陳其年)也說出了三種辦法:一把造成的句子,用自己的主見來融會貫通,使得這些句子和題中的本事合而為一,務使句子的意思非常明朗。二即就融會好了的句子,再加語助辭或呼喚字來化成渾然的聯語,使得引用的古事和今意並行而不背。三把聯語融成一段,由幾段融為一篇,相互連串起來,使之有明確的語意而渾然不露出什麼痕跡來,一篇好的駢文就此成功了。”

  柳宗元有幾篇文章談到韓愈的師說:

  1、《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裡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心是得狂名。這裡的所謂師,不是指在學校裡教課的老師,是指給社會上學業有成計程車人或學者做老師,或給做官的當老師。唐朝時候,反對這樣的老師,認為有人敢於做這樣的老師,是狂人。只有韓愈不管這種風氣,不怕人家的恥笑,敢於做這樣的老師。為了反對這種風氣,批駁這種恥笑,他寫了《師說》。

  2、《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裡說:今世固不少章句師,僕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樂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則固吾屬事。僕人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為人師。這裡講的章句師,即指在學校裡教課的老師。言道、講古、窮文辭,即指給社會上學業有成計程車人做老師。柳宗元願意言道、講古、窮文辭,但不敢做那樣的老師,怕觸犯風氣,受到笑侮,這裡顯出韓愈作《師說》的勇敢。

  3、《師友箴·並序》:今之世,為人師者眾笑之,舉世不師,故道益離。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吾欲從師,可從者誰?借有可從,舉世笑之。這裡指出為人師要被眾人恥笑。但士子不從師學道,在學道上怎麼能夠成就?說明從師的重要。這也說明韓愈作《師說》的重要。還有別篇談到師說的從略。

  從柳宗元的話裡,看到韓愈作《師說》不是一般的論說,是具有反抗流俗的不正確的風氣,批駁錯誤的觀點,不怕人們的恥笑,為建立新的師道而努力,是具有很大的勇氣的。

  《師說》一開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什麼要提古之學者呢?是針對當時的學者以從師為可恥說的。這個開頭和結尾呼應。結尾說: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結尾說的古道,即開頭古之學者必有師的師道。這個開頭也同文章中的論點相應,文章中提到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這兩個師道,即古之學者必有師的從師之道。文章中提到聖人無常師,及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就是古之學者必有師的師道。這個開頭一直貫串全篇,不僅首尾呼應,並且脈絡貫通。從行文的表達來講,有提必有師的,有提師道的,有提能行古道的又顯得變化而不重複。

  再說這裡提出傳道受業解惑,與上引柳宗元的提言道講古窮文不完全一樣。柳宗元的三分法是三者並列的,言道相當於後來說的義理,講古相當於考據,窮文相當於辭章。韓愈講的傳道受業解惑,不是三者並列的,是傳道與受業並列,在道與業方面有惑,請老師來解惑,解惑是貫串在傳道受業之中的。韓愈說的傳道,即柳宗元的言道,韓愈說的受業,即柳宗元的講古窮文。柳不提解惑,因為解惑已包含在言道講古窮文之中,可以不提。韓提出解惑,是針對當時人以從師為可恥來說的。要駁斥當時人以從師為可恥的錯誤認識,所以提出解惑來。

  這裡提出傳道受業解惑,接下去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有惑就該從師解惑,這是承接解惑說的;再講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這是承接傳道說的。再下去是小結,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把受業放開不提。全文後面總結性的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呼應開頭,聞道是承接傳道說的,術業是承接受業說的,解惑卻放開不提。為什麼前面的承接不提受業,後面的總結不提解惑呢?大概韓愈的意思,受業有兩方面:一方面指童子師的教句讀,所以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這樣的受業,當時人並不反對,所以可以不提,針對當時人的錯誤認識,只講傳道解惑。另一方面指接受專門術業,像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即向郯子問少昊氏怎樣以鳥命官,向萇弘學音樂,向師襄學彈琴,向老子問禮。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孔子向這些專家學習,這個受業是指接受專業知識說的。要向這些專家請教,說明孔子在這些專業知識上有惑,要請他們解惑,解惑已含在受業之中,所以只用術業有專攻來承接受業,可以不提解惑了。上文的承接不提受業,可由下文的承接受業來作補充;下文的總結不提解惑,因上文的講解惑已作了說明。上下文互相補充,即講得全面,又可以避免重複,這是善於剪裁的地方。

  當時人反對在傳道受業解惑上從師,錯誤地以為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認為彼此的年紀相近,對道的認識相似,不應該相師。以地位低為可恥,對官大的就恭維。作者用什麼論點來反對這種錯誤的認識呢?他提出當時人尊信的聖人的話來做立論的根據,使對方不得不折服。當時的聖人指孔子,孔子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論語·述而》),所以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來說明解惑從師的必要。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所以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提出聞道來,說明傳道從師的必要。這裡都引孔子的話來作證,使當時人不能不信服。那末為什麼不明引孔子的話呢?因為下文提到孔子以誰為師,又提到孔子曰,兩處提到孔子。要是這裡的非生而知之和聞道都引孔子曰,就顯得重複。所以上面兩處引孔子的話,不採取明引,把它融化在文章裡,這裡顯出文章的變化來。

  再看《師說》中的議論,為什麼要提出解惑和傳道呢?當時的士大夫之族,反對從師的理由,即認為年齡相近的不該相師,對道的認識相近的不該相師,官大的不該以官小的為師。針對這種錯誤認識,作者認為由於只看重官大的就恭維,不理解解惑的重要。人不是生知,就有惑,就要解惑;要解惑就要從師,不管年齡的大小,官位的高低。所以從非生知提到解惑從師的必要。這裡含有對高官就恭維的藐視,用聖人來作比。聖人不是生知,也有惑,也要從師解惑。高官在認識上總比不上聖人,就更有惑,更要從師解惑。他不承認官高了就沒有惑,就不要從師,這是他的高明處。針對彼與彼年相若也,就提出生乎吾前和生乎吾後來。不光年相若的可以相師,就是生乎吾後,比我年紀小的,只要他聞道也亦先乎吾,我也該從他為師,並說明這就是師道,用來破除年相若的不能相師的說法。針對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指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些議論都是有的放矢,是有力量的。在這裡,把道相似也不宜相師這一點放下了,沒有駁斥,是不是文章有疏漏呢?不是的。這點要放在下面討論,所以這裡先不談。這也顯出全文前後呼應安排的手法。

  這篇是《師說》,說明什麼是師道。說明的論點是有針對性的,但不採用駁詰的寫法,所以不是列舉對方的錯誤論點來加以一一駁斥,採用先說明什麼是師道,再舉出對方的錯誤意見來批駁。

  這篇文章的另一特色,他不光是說理,還帶有強烈感情。這種感情是從反抗流俗的嘲笑來的。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兩句感嘆的話,反映了他的感情。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用疑問句來表示感嘆。

  文章除了說理外,還舉出例證來加強說服力。例證有兩種,一種是一般地說的,像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齒相師接下來就指出士大夫恥相師的錯誤。一種是具體指出的,像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接下來就指出郯子之徙,其賢不及孔子;又像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接下來就說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樣說,就回答上面道相似也的問題。不僅道相似也的可以相師,就是對不如自己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也可以認他為師來學習他的技藝。從而顯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是符合聖人之道,是符合師道的,今之學者以從師為可恥是錯誤的。

  全篇圍繞著傳道受業解惑來立論,善於運用對比,運用排偶,來展開議論,富有說服力。在對比排偶上又出以變化。如古之學者必有師與今之學者恥相師對比,今之巫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今之學者恥相師對比,孔子不恥相師與今之學者恥相師對比,最後以今之學者李蟠的不恥相師與今之學者恥相師

  對比。經過這樣的對比,李蟠的不恥相師與孔子的不恥相師一致,與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致,是符合師道,從而顯出今之學者恥相師是背離孔子之道,背離師道,是錯誤的。但作者的行文又出以變化,不像上面講的那樣呆板。比方他不提今之學者,說士大夫之族,不提孔子不恥相師,說聖人無常師,不提今之學者李蟠不恥相師,說李氏子蟠,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顯得他已是個學者了,卻不拘於時,學於餘。在形式上不像對比,實際上是對比,顯出行文的靈活變化。

  再像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與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是排比句。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也是排比句。排比句是對偶的,可以加強氣勢,但接下去的句子又有變化。像前一個排比句後接吾師道也,是用散句;後一個排比句後接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從是故到其皆出於此乎這一長句是散句,但這一長句中的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是對偶句。再像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都是對偶句,下面的句子又都是散句。這些正是散句和偶句的錯綜變化,使文章寫得有氣勢,又靈活變化,構成這篇文章語言上的特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