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文言文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文言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文言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註釋

  巳:(yi擠)《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鄭玄箋:“已,止。”《詩·小雅·南山有臺》:“德音不已。”《詩"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論語·公冶長》:“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列子·湯問》:“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廣韻·止韻》:“已,止也。”這裡用為停止之意。

  翻譯

  孟子說:“在不該停止的地方停了下來,這人在任何地方都會停滯不前。在應該下大力氣的.地方不下力氣,這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下大力氣。如果前進得太快,他後退得也會很快。”

  讀解

  在不該停止的地方停了下來,這人其實就是不能盡心知命,所以他在任何地方都會停滯不前的。“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也是如此。所以,不能盡心知命,就不可能選擇到最佳行為方式。

  拓展: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

  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透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