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種賓語前置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種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是普遍存在於句子中的一種語法現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等。大多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有賓語前置的標誌出現。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種賓語前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有如下幾種情況:

  1.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①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例: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② 謂賓倒裝

  例:何有於我哉?

  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 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2.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例:僵臥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4.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

  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5. 其他,表示強調。

  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拓展:

  初中階段學習的文言句式常見的有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幾種。組織學生複習時,可以按照上述四種句式逐一歸類複習。

  

  一、判斷句

  文言判斷句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通常情況下不使用判斷詞“是”。基本形式有:“……者,……也”,“……,……也”,“……者,……”,“……,……者”等。例如:“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句中“……者矣”和“……者……也”都是表示判斷的,相反“是”字作為代詞使用並不表示判斷。有時用“則”“乃”“為”“非”等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句中“則”表示判斷。“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二章》)這是一組雙重否定的判斷句,加上排比修辭的運用,使語氣更強。學生全面地瞭解了判斷句的格式,在閱讀文言判斷句時就能夠較準確地把握判斷句語氣和語義了。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省略句也和現代漢語一樣,通常有承前省略,承後省略和對話省略(語境省略)等。省略句顧名思義就是省略了某個詞或某一成分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時要聯絡前後句,否則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語。如:停數日,(漁人)辭去。(《桃花源記》)(2)省略謂語。陳勝自立為將軍,(封)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3)省略賓語。如: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之)分人。”(4)省略句子。如:“忠之屬也。可以(之)一戰。”省略的“之”字代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全句。(《曹劌論戰》)(5)省略介詞:如:林盡(於)水源(《桃花源記》)。(6)省略量詞,古漢語中數詞後常省略量詞,數詞直接與名詞結合。如:林盡水源,便得一(座)山。(論文範文 www.fwsir.com)(《桃花源記》)再如:一(只)狼得骨止,一(只)狼仍從。(《狼》)瞭解了省略句的特點,學生在翻譯時就必須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否則句意就不準確,句子也就不順暢了。

  三、倒裝句

  句子成分中某個成分沒有出現在他固有的位置,出於表達的需要,被提前或移後了,這樣的句子就叫倒裝句。倒裝句常見的有:謂語前置(主謂倒裝)、賓語前置、修飾語後置(分定語後置和狀語後置)等。(1)謂語前置(主謂倒裝)。為了突出謂語,將謂語置於主語前,以增強表達效果。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將謂語“甚矣”前置,就起到了強調謂語的作用。(2)賓語前置:①代詞賓語前置。如:“吾孰與徐公美?”(《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②介詞賓語前置。如:“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③依靠“之”字前置,在這裡“之”是助詞,無實在意義,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如:“何陋之有?”(《陋室銘》)(3)修飾語後置有兩種情況:①定語後置。在文言文中,為了突出表達效果,有時將修飾語置於中心詞之後。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千里”是做中心詞“馬”的定語,後置在“馬”的後面,突出了日行千里的本領。②狀語後置。在現代漢語中,狀語都是放置在中心詞前面的,如果放在中心詞後面,就叫做補語。古漢語中,處在中心詞後面的補語必須要按照狀語加以理解,這種語法現象就叫做狀語後置。如:“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於長勺”是做“戰”的狀語,按現代漢語語法要求狀語與中心語的關係應是“於長勺戰”,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強調修飾語,可以將狀語放置在中心詞的後面,這就有了“戰於長勺”。瞭解了文言文這種獨特的語法現象,在理解、翻譯句子意思時,就要按照狀語來理解、翻譯,絕不可以按照現代漢語把它理解成補語。(4)被動句。主語是接受謂語動作行為的,即主語是受事者。例如:小樹被風吹倒了。“風”是施動者,主語“小樹”是受動者。古漢語中的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①語義上的被動句,就是不使用被動詞的被動句。這類被動句中的動詞本身帶有被動意味,理解時需聯絡上下文,翻譯時需加上“被”字。如: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帝感其誠”中主語“帝”不是施動者而是受動者,因此應翻譯為:天帝被他的誠意(挖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動。②有標誌詞語的被動句,初中階段常見的有:①用“於”字表被動的,如:“百里奚舉於市。”(《孟子二章》)“舉於”即“在……被舉薦”。②用“為”“為……所……”表示被動。如:“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為”即“為……所用”,其作用是引出動作行為的施動者。這樣的複習使學生對古漢語被動句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必將對學生準確地理解、翻譯文言被動句有很大幫助。

  透過較為系統地歸類,學生對文言句式會有比較完整的認識,初步形成完整的文言句式知識體系,對學生今後學習文言文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