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遊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高中語文文言文《遊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遊褒禪山記》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址、卒: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山腳;死後)

  2、以、故: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因為;緣故)

  3、以、乃、陽: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因為;是;山的南面)

  4、蓋、謬: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大概;錯誤)

  5、者:而記遊者甚眾(……的人)

  6、窈然:有穴窈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7、怠: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8、且:不出,火且盡(將要)

  9、蓋、十一:蓋餘所至,比好遊者不能十一(大概;十分之一)

  10、既、或、咎、其、極: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既:已經;或:有人;咎:責怪;其:自己;極:盡情享受)

  11、得: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穫)

  12、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能至也(因為)

  13、以:夫夷以近,則遊者眾(而)

  14、然: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但是)

  15、其:其孰能譏之乎(難道)

  16、以、悲: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因此,由此;感嘆)

  17、勝道:何可勝道也哉(說得完,說得清楚)

  二、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父:通"甫",字)

  三、一詞多義

  1、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是)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卻)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於是)

  ④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僕道(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傘)

  ②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

  ③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大概)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恐怕)

  4、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裝點,掩蓋)

  5、然:

  ①至於顛覆,理固宜然(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是)

  四、詞類活用

  1、舍: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名作動,築舍定居)

  2、名:以故其後名之曰(名作動(命名)

  3、名: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名作動,命名)

  4、深、窮: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形作名,深度。窮:形作動,走到盡頭)

  5、見: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動作名,見到的景象)

  6、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動,照明)

  7、險遠: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形作名,險遠的地方)

  8、幽暗昏惑: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

  9、謬、名: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形容詞使動,使……錯。名:名作動,識其本名。)

  10、至: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動作名,到達的人)

  五、古今異義的詞

  1、非常: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①古義:不同尋常。②今義:很,十分)

  2、學者: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義:治學的人。②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六、句式

  1、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判斷句)

  2、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判斷句)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斷句)

  七、難句翻譯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而這樣稱呼它。

  2、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譯:現在所說的"華(huā)"唸作"華(huā)實"的"華(huā)",大概讀音錯誤吧。

  3、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但我也後悔自己跟隨他們而不能夠盡情享受遊覽的樂趣。

  4、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譯: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廣泛。

  5、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譯:因而人很少到達那裡,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達那裡。

  6、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譯: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而沒有外物幫助,也不能達到。

  7、其孰能譏之乎?

  譯:難道誰能譏笑他們嗎?

  8、餘於僕碑,又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譯:我對於倒下來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古書不存在,後世人弄錯了它的流傳(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本來的情況,哪裡說得清楚呢?

  9、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這就是治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採取的緣故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