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紀贊》司馬遷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五帝本紀贊》司馬遷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文言文的型別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帝本紀贊》司馬遷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作品簡介

  《五帝本紀贊》是《古文觀止》裡的一篇文章,本為《史記·五帝本紀》的讚語部分,其宗旨在於說明《五帝本紀》的史料來源和作者的見解。文章先總提有關五帝最早史料,接著寫作者實地考察和對史料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後說明作者論述的根據。文章不滿兩百字,言簡意賅,曲折迴環,是一篇引人入勝的說明性的短文。

  作品原文

  五帝本紀贊1

  太史公曰2:學者多稱五帝,尚矣3。然《尚書》4獨載堯以來,而百家5言黃帝,其文不雅馴6,薦紳7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8》及《帝系姓》,儒者9或不傳。餘嘗西至空桐10,北過涿鹿11,東漸12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13者近是14。予觀《春秋》15《國語》16,其發明17《五帝德》《帝系姓》章18矣,顧弟19弗深考,其所表見20皆不虛。書缺有間21矣,其軼22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23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並論次24,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詞語註釋

  1、五帝:中國古代帝王。中國歷史上關於五帝,共有五種說法。一:《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其說根據《國語·魯語》對他們的讚譽而定。《帝系》為其編造了以黃帝為始祖的世系。《呂氏春秋》及《史記·五帝本紀》承用了此說。二:《戰國策·趙策》與《易·繫辭》提出的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人。《莊子》、《淮南子·淑真訓》及《三統曆》亦承此說。三:《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王符《潛夫論》並將古代各帝王部分別納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統之下。四:《世經》所編排的古史系統依《十二紀》與《月令》,在黃帝與顓頊之間有少昊,鄭玄注《中侯敕省圖》即加少昊於第一個五帝說,謂五帝有六人,俱合於五帝座星。然東漢以來《稽命徵》等之說,把黃帝升為三皇之一,皇甫謐《帝王世紀》從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為五帝。於是偽《尚書序》即據以將《世經》前面三名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接著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五:《通鑑外紀》及《路史發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說。本紀:《史記》的一種體例。按照年代先後,敘述歷代帝王政跡。贊:文章最後的論贊部分。這裡是作者在敘事之後,以作者的口氣寫的議論、總結及補充的文字。

  2、太史:官名,是掌管政府資料檔案檔案的,秦漢時稱“太史令”。因朝會座次,居公之上,在皇帝左右,當時稱為“太史公”。司馬遷曾擔任漢太史令,所以自稱太史公。一說,《史記》中稱太史公,是因為《史記》傳自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惲尊稱其外祖為太史公。

  3、尚:通“上”,久遠。

  4、《尚書》:即《書經》,簡稱《書》。中國最古的史書,內容包括上古典謨訓誥之文,因此稱《尚書》。

  5、百家:先秦時代,思想學術家極多,如老子、莊子、墨子、苟子等,統稱百家,又稱諸子百家。

  6、雅:正確、合乎規範。馴:通“訓”,可以為訓。事有所依,文辭又美,也就是有規範的意思。

  7、薦紳:通“捂紳”,也作“縉紳”。捂,插。紳,大帶子。播紳,謂插笏垂紳,古代高階官吏的裝束。借指大人先生。

  8、宰予:字子我,也稱宰我,春秋時魯人,孔子弟子,善於辭令。《五帝德》及《帝系姓》:見《大戴禮》及《孔子家語》。

  9、儒者:指學習儒家學說的諸生。

  10、空峒:也作“崆峒”,山名,在今甘肅平涼市西。《莊子》說,黃帝曾在這裡向廣成子問道。

  11、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傳說黃帝徵蚩尤,戰於涿鹿,遂戮蚩尤。

  12、漸(jiān):流入,這裡是到達的意思。

  13、古文:指《尚書》等所載。

  14、近是:近於是。“是”,指代“黃帝堯舜之風教”。前省介詞“於”字。

  15、《春秋》:魯國編年體史書名,為孔子所刪定,自魯隱公元年起,至哀公十四年止,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16、《國語》:書名。傳說春秋時代左丘明所作,分國紀事。

  17、發明:聞名。

  18、章:通“彰”。明顯。

  19、顧弟:只是,不過。弟,同“第”。

  20、表見:表現。見(xiàn),通“現”。

  21、間(jiàn):間隙,這裡指脫漏。

  22、軼:通“逸”。遺失。這裡指逸文。

  23、固:本來。

  24、論次:謂依次敘述。

  白話譯文

  太史公道:“學問家多說‘五帝時代,是很久遠的了,似乎傳聞難以相信了!’然而《尚書》上記載的,獨從唐堯開始,直到後代。不過百家說黃帝時事,他那文詞很不雅順,所以就是紳士家有見識的人,也很難斷定他是真是假。像孔子那裡傳述的宰予問《五帝德》和《帝系姓》,讀書人以為不是聖人說的話,儒者便不肯傳述。我曾經西面到崆峒山,北邊過涿鹿縣,東邊流入海中,南面直到淮水、長江中間的了。凡到過的地方,那些長老都每每稱說黃帝、堯、舜居住的地方,風氣教化,原來與眾不同的。總而言之,只須不和古文差得很遠,近乎是可信的。我看《春秋》、《國語》二書,那其間有可和《五帝德》、《帝系姓》等篇互相發明的,很是明顯。不過但觀大略,不加深考,自然覺得他所發表的,都不是虛偽的;若細考了,也便有出入。至於《尚書》那部書,原是殘缺有脫漏的,所以他散失的事情,反時時在他說中看見。這不是好學深思,心中明白書中用意的人,不能同他講的。原來古書的真偽,怎可和淺見寡聞的人講呢?我所以併合了諸子百家的書,定成撰論的次序。揀選那其間說話格外典雅的,做成《本紀》和全書的第一篇。

  寫作背景

  《史記》的首篇為《五帝本紀》,《五帝本紀贊》是司馬遷為首篇作的讚語,列在該篇的末尾。讚語是司馬遷在《史記》的重要篇章之後,以“太史公曰”的口氣發表的議論、總結或補充的文字。說明了司馬遷對待史料的審慎態度以及他在驗證史料時跋山涉水的艱苦過程。此種頗似於評論的“贊”的形式,乃司馬遷首創,並被後世史書所沿用。

  作品鑑賞

  這篇讚語的宗旨,在於說明《五帝本紀》一文的史料來源以及作者的取捨,文章雖不足二百字,卻極盡曲折迴環之妙,在《史記》諸多讚語中可稱超絕。

  作者探求的是有關五帝的史實。然文章落筆即雲:學者多稱五帝,可五帝之事已經非常久遠。只此一語,便把五帝置於若有若無、可望而不及之境。

  “五帝”無疑最符合司馬遷的“人君”理想,雖然司馬遷自己也說,由於時代的久遠,關於黃帝的事蹟,就連縉紳先生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諸子百家雖有一些零星的記載,但又顯得鄙陋不堪。文章說:古代典籍,最可徵信者是《尚書》,可《尚書》不載黃帝、顓頊、帝嚳;諸子百家雖常常稱道黃帝,卻又往往牽纏神仙怪異,不可盡信。因此,士大夫多不便徵引百家之說。總之,有關五帝的史實,直在霧障山隔之中!文章又說:《五帝德》、《帝系姓》兩文傳自孔子,可當世儒者大都懷疑它們並非“聖人”原意。看來亦不可徵信矣!讚語的這一層次,每一句都提出一種希望,每一句都打破一種希望,只使人覺得觸目蕭索,無有出路。

  讚語的第二層突然轉出滿目生機。司馬遷透過實地考證,並在古代典籍中發幽探微,理出五帝的事略,體現了司馬遷考信求實的史學家風範。其一,作者西至空峒,北過逐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親訪黃帝、堯、舜之舊邊,知各地教化、風俗,本有不同。則諸書所說黃帝、堯、舜,可能多少都有一點真相。若深思其意,便可知不背離《尚書》所載者接近歷史的真實。其二,作者深考《春秋》、《國語》,知道二書明顯發揮《五帝德》、《帝系姓》之意,其中有關內容均非向壁虛構。既然如此,《五帝德》、《帝系姓》可以徵信,《春秋》、《國語》亦可以參考。其三,《尚書》本有間脫,其逸文往往可以從其它書中發現。因之,考察有關五帝的史實,應“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此二語乃全部讚語的關鍵。五帝之事本在疑信之間,非好學深思無以正確擇取。

  讚語第一層是步步後退,第二層是節節推進,第一層是“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層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層是“眾裡尋他千百度”,第二層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看上去話語平淡、語語漫不經心,實質上句句深醇、句句匠心獨運。

  這段“贊”語表明了作者司馬遷撥亂反正、重實去偽的史學觀,同時說明寫作《五帝本紀》的'緣由。

  五帝簡介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顓頊,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生子窮蟬是虞舜的高祖。後來的夏、楚都成了他的子孫。

  顓頊生於若水之野,實處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今河南開封杞縣高陽鎮)。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顓頊成為天下共主後,始都窮桑,又遷都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後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據說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於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裡中。

  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玄囂之孫高辛(帝嚳)繼位。顓頊成為黃帝系下與帝嚳並列兩系中的一系,成為中華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傳下來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帝嚳(kù,約公元前2480年—約公元前2345年),姬姓,名俊(一作夋),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位著名部落聯盟首領。他是《山海經》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顓頊是其伯父。15歲時,帝嚳受封為高辛侯。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他繼承了帝位。帝嚳為天下共主後,以亳(今河南商丘)為都城,深受百姓愛戴。

  帝嚳是堯、摯的父親,也是商、周兩朝的先祖。帝嚳死後,葬於高辛,現有帝嚳陵存世。春秋戰國後,帝嚳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了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始祖之一。

  堯(約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號放勳,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古稱河東地區)人。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為帝嚳之子,母為陳鋒氏。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氏村)。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於唐地(今山西太原),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葬於谷林(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境內)。堯從父親帝嚳那裡繼承帝位,並禪讓於舜。

  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定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帝堯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

  舜(shùn,約公元前2277 —約公元前2178),姓姚(一說媯姓),名重華,字都君,顓頊帝的六世孫。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的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出生地在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為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的官,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古稱河東地區)。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年—?)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父司馬談,學問廣博。漢武帝即位,談為太史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馬談在臨終時囑咐司馬遷繼續自己的事業,撰寫史書。3年後,司馬遷繼父任太史令,開始在國家藏書處“金匱石室”閱讀,整理歷史資料。20歲時,遊歷長江中下游和山東、河南等地,併到廬山和會稽考察傳說中的“禹疏九河”等遺蹟,經沅水和湘水流域,憑弔屈原沉水的汨羅江,在曲阜,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服禮器”。回長安後任郎中。35歲時二次出遊,廣泛地接近下層人民。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孤軍深入匈奴,敗降,而司馬遷極言李陵降敵出於無奈,意在待機報答漢朝,因此觸怒武帝,致罪下獄,受宮刑。司馬遷為完成《史記》,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人稱《太史公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