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譯

《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十二章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論語》十二章翻譯: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賞析: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第一章從學習方法講到個人修養,學以致用,體現學習的價值。學而時習之強調知識的學習需要自覺,不斷實踐。有朋自遠方來體現學習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慍體現個人修養與別人知不知道沒有關係,而是不求名利,自我進步。

  第二章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養。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進德修業的發展過程。隨年齡增長,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四章強調思考是學習的關鍵,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第五章闡明學與思的辯證關係,即學和思要相結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經受困苦,貧窮的考驗,表現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體現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

  第八章講富貴和仁義之間如何抉擇,體現了孔子寧願貧賤而堅守義,不義之財不可取的觀念。

  第九章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取長補短,同時要有端正的態度。

  第十章這句話是孔子對於時間流逝,生命短暫的感嘆。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

  第十一章強調堅守志向,要捍衛自己的人格,堅守氣節,

  第十二章講提升個人修養的方法,即要博學,篤志,切問,近思,這也是求仁的途徑。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的遭遇:周遊列國十四年,屢被拒仍雄心不改

  從長線而言,中華民族需要孔子;從短線而言,春秋時期似乎不需要孔子。孔子一直想參與到春秋時代的洪流當中去,然而,後者卻拒絕他的參與。

  公元前535年,17歲的孔子第一次嚐到被拒絕的滋味。那一年,魯國的管理層季氏宴請境內有身份的人,具體而言就是“士”,喪母不久的孔子也登門了,然而,世界對於這個還不到弱冠之年的孩子是無情的,季家的管家陽虎擋在門口,說:“請走,沒你什麼事。”

  年少的孔子轉身離開。不知當時的他,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從這次吃閉門羹開始,他會遭遇一次比一次更難堪的拒絕和驅趕。

  孔子樂觀向上的的故事

  公元前517年,35歲的孔子在齊國,因為一次會談,齊景公很欣賞他的業務能力和願景設計。正當人生將大有起色時,晏子出來了,他的一番話阻止了孔子進入齊高層。歷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聖賢,然而,那個時代,需要的是晏子,暫時還不是孔子,因此,兩賢不能共事。齊拒絕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他已掌握魯公司管理大權,三個月的施政令魯公司的管理和業績大有起色。例如,賣牲口的不大肆提價了;外來客商不用去尋求幫助,魯公司的商務管理機構能主動提供服務。

  魯公司好了,齊公司就緊張了,於是給魯送來女樂,擾亂孔經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這一回,魯拒絕了孔子,孔子也拒絕了魯。

  公元前496年,孔子56歲,在衛國,衛靈公一方面對他很客氣,給他高薪,一方面卻不信任他。孔子走後,衛靈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衛國。但這一次,衛靈公對孔子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兩人開業務會時,董事會主席衛靈公仰天看飛雁,“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這種姿態很傷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閉門羹,還有嘲笑。公元前492年,孔子與學生們失散,獨自一人在鄭國國都東門外等學生。一個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勞頓,神情疲憊地在城門外等人,當然光鮮不到哪裡去,於是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那邊有個醜八怪,像喪家犬。”

  更有甚者,孔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公元前493年和公元前489年,前後在陳國和蔡國,曾經兩度被圍困,最危急的時候,斷糧七天。好在,子貢是個外交牛人,搬來了楚國的野戰軍團,才將老師救出重圍。這一回楚國要供養和重用孔子,然而,出於利益考量,最終還是拒絕了孔子。

  孔子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悲觀生活,然而,他並不在意。例如,對於“喪家之狗”的描述,孔子居然認了:“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說我像喪家狗,確實如此。那天早上確實狼狽,別人能如實地描繪出來,幹嘛不認呢?

  孔子的堅強:對自己有信心、對文化有樂觀預期

  一個人樂觀與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時的表現來判斷,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時刻來觀察,指標越嚴格,環境越嚴酷,結果越靠譜。

  孔子的腦袋上有個土丘狀的玩意,偏偏陽虎和他長得不是一般的像。而陽虎和匡地的人結了樑子,孔子卻不好彩地到了匡這地兒來,由此“享受”了與魯國權貴陽虎同等的待遇——被當地人圍得水洩不通,怎麼解釋都沒用。

  當時的情況危急到連師生之間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比如顏回就掉隊了,好不容易才趕上,孔子說:“顏同學,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答了句蕩氣迴腸的話:“老師您健在,顏回我哪裡敢去死。”

  在這種隨時會丟性命的情況下,孔子很淡定,沒有憂懼。而這樣生死關頭的樂觀才是真正的樂觀。

  其實,樂觀來自於孔子對於文化的使命感,來自對文化的樂觀預期。就在匡地被圍困五天五夜的時候,孔子說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番話算是一個“劇透”吧,孔子的樂觀,都來自於這句話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來自於對文化的傳承。他比較了夏、商、週三朝的文化,覺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備和豐富,是最佳範本,於是決定繼承周的文化,《論語·八佾》記載:“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自覺地將自己當成周文王事業的繼承人,說: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裡嗎?如果老天爺不想要周朝文化,那麼就不會安排我繼承它。既然老天讓我學習繼承了周朝文化,說明它不想讓我滅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這些人能大過天命嗎?所以,他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孔子所說的天,可以理解為文化方面的使命,歷史發展的趨勢。

  由此可見,真正樂觀的人是有使命感的人,他不只是看得開而已,而是看得準、看得遠、看得透,孔子把自己和周朝文化捆綁在一起,天下需要這種文化,尤其後世子孫需要這種文化,那麼,從文化延續的意義而言,他就不會遭遇意外。因為對文化自信,從而他對自己的安危也是自信的。孔子不是看好自己,而是看好中華文化。

  果然,後來衛國聽說孔子被困,馬上派兵解圍。之後的楚國也如此。這些諸侯國雖然沒有真正重用孔子,但他們也知道,這位大師肩負著夏商周以來的文化傳承,真的要是出意外了,他們也不好向祖宗交代。他們不重用孔子,未必是他們的錯,也不是孔子的錯,只是孔子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孔子有文化使命感,諸侯有文化責任感,這就是孔子樂觀的根源所在。一個人真的要樂觀,就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感。

  儒家的樂觀態度:但求人能弘道,不求道能弘人

  孔子對於周朝文化的繼承,《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公元前518年,34歲的孔子出了趟差,地點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這裡見到了史上最牛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學習禮,課程結束後,李耳老師將孔子送到門外,送了幾句心訣,其中一句譯成現代文就是:人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這話說到要點了,孔子並不把自己的個人命運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承擔的文化傳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論語·衛靈公》。啥意思?就是說人能夠弘揚光大“道”,但是別指望著“道”來讓人獲得好處,諸如榮華富貴之類的,傳道的人與所傳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這上面,道家和儒家達到高度的統一。

  正因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時刻以文化,以道為核心,因此他經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如果反過來,他想拿著文化來博取個人的出路,當成一門換取生存和富貴的專業,那麼,他的氣度和勇氣一下就沒了,周遊列國14年沒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夠他崩潰十幾回了。

  受儒家這種以人弘道思想的影響,中華歷史上的聖賢都不計較個人待遇和前程,為文化,為蒼生,為大眾,捨生取義,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本國的優秀文化有信心,這才是真正的樂觀,真正的豁達,真正的看得開,是中華文化最優秀的部分。

  感謝孔子,在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線上,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樂觀堅定的身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