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讀後感_讀《包法利夫人》的感想作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書籍簡介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的故事。她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著傳奇式的愛情。可是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物件。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

  這裡寫的是一個無論在生活裡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筆觸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區域。愛瑪的死不僅僅是她自身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情感墮落的過程,作者努力地找尋著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根源。

-------------------------------------------------------------------------------------------------

  內容簡介

  查理·包法利是個軍醫的兒子。他天資不高,但很勤勉、老實,為人懦弱無能。父親對教育不重視。他在十二歲是由母親為他爭得了上學的權利,後來當了醫生。這時他的父母又為他找了個每年有一千二百法郎收入的寡婦——杜比剋夫人做妻子,她已四十五歲了,又老又醜,“柴一樣幹,像春季發芽一樣一臉疙瘩”。但她因為有錢,並不缺少應選的夫婿。她和查理結婚後,便成了管束他的主人:查理必須順從她的心思穿衣服,照她的吩咐逼迫欠款的病人;她拆閱他的信件,隔著板壁偷聽他給婦女看病。

  一天,查理醫生接到一封緊急的信件,要他到拜爾鬥給一個富裕農民盧歐先生治病,他的一條腿摔斷了。盧歐是個五十歲左右的矮胖子,他的太太二年前已去世了。家裡由她的獨生女愛瑪料理。這是個具有浪漫氣質的女孩子,面頰是玫瑰色的,頭髮黑油油的,在腦後挽成一個大髻,眼睛很美麗,由於睫毛的緣故,棕顏色彷彿是黑顏色,她“朝你望來,毫無顧慮,有一種天真無邪膽大的神情”。她給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理給盧歐診治過後,答應他三天後再去拜訪,但到第二天他就去了。此後,他一星期去兩次。先後花了四十六天的時間,治好了盧歐的腿。

  查理妻子同丈夫常上拜爾鬥去。免不了要打聽病人的底細。當她知道盧歐小姐曾受過教育,懂得跳舞、地理、素描、刺繡和彈琴時,醋勁大發。她要丈夫把手放在彌撒書上,向她發誓,今後再也不去拜爾鬥了。查理唯命是聽,照樣做了。但不久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他妻子的財產保管人帶著她的現金逃跑了。查理的父母發現媳婦一年並沒有一千二百法郎的收入(她在訂婚的時候撒了謊),於是跑來和她吵鬧。她在一氣之下,吐血死了。

  盧歐老爹給查理送診費來,當他知道查理的不幸後,便盡力安慰他,說自己也曾經歷過喪偶的痛苦。他邀請查理到拜爾鬥去散散心。查理去了,並且愛上了愛瑪。他向盧歐老爹提親。盧歐感到查理不是理想的女婿,不過人家說他品行端正,省吃儉用,自然也不會太計較陪嫁,便答應了。開春後,查理和愛瑪按當地的風俗舉行了婚禮。

  愛瑪十三歲進了修道院附設的寄宿女校唸書。她在那裡受著貴族式的教育。她愛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樂,並在浪漫主義小說的薰陶下成長。彼耶的小說《保耳與維爾吉妮》是她最喜愛的圖書之一。她夢想過小竹房子的生活,尤其是有位好心的小哥哥,情意纏綿,爬上比鐘樓還要高的大樹去摘紅果子,或者赤著腳在沙灘上跑,給你抱來一個鳥巢;她又“衷心尊敬那些出名或者不幸的婦女”,沉浸在羅漫蒂克的緬想中。一位在大革命前出身於貴族世家的老姑娘,每月到修道院做一星期女工,她向女生們講浪漫故事,而且衣袋裡總有一本傳奇小說。後來,愛瑪的母親死了,父親把她接回家去。

  愛瑪結婚了,她終於得到了那種不可思議的愛情。在這以前,愛情彷彿是一隻玫瑰色羽毛的巨鳥,可望而不可即,在詩的燦爛的天堂裡翱翔。婚後,她卻發覺查理是個平凡而又庸俗的人。他“談吐象人行道一樣平板,見解庸俗,如同來往行人一般衣著尋常,激不起情緒,也激不起笑或者夢想”。查理不會游泳、不會比劍,不會放槍。有一次愛瑪用傳奇小說中一個騎馬的術語問他,他竟瞠目不知所對。她悔恨自己為什麼要結婚。有時,她為了彌補感情上的空虛,她向查理吟誦她記得起來的情詩,一面吟,一面嘆息。可是吟過之後,她發現自己如同吟唱前一樣平靜,而查理也沒有因此而感動,正如火刀敲石子,她這樣敲過之後,不見冒出一顆火星來。

  不久,查理醫好了一位聲名顯赫的侯爵的口瘡。侯爵為答謝查理,他邀請查理夫婦到他的田莊渥畢薩爾去作客。查理夫婦坐著馬車去了。那是個有著義大利風格的莊園,房子很大,還有美麗的花園。愛瑪對侯爵家豪華的氣派,高雅的客人,珠光寶氣的舞會場面,一一感到入迷。一位風流瀟灑的子爵來邀她跳舞,給她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回家的路上,她拾得了子爵的一個雪茄匣,又勾起了她對舞伴的懷念。回到家,她向女僕人發脾氣。她把雪茄匣藏起來,每當查理不在家時,她把它取出來,開了又開,看了又看,甚至還聞了襯裡的味道:一種雜有美女櫻和菸草的味道。她“希望死,又希望住到巴黎”。

  渥畢薩爾之行,在愛瑪的生活上,鑿了一個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縫,一陣狂風暴雨,一夜工夫,就成了這般模樣。她無可奈何,只得想開些。不過她參加舞會的漂亮衣著、緞鞋,她都虔誠地放入五斗櫃。“她的心也象它們一樣,和財富有過接觸之後,添了一些磨蹭不掉的東西”。愛瑪辭退了女傭人,不願意在道特住下去了。她對丈夫老是看不順眼。她變得懶散,“乖戾和任性”。

  查理怕引起愛瑪生病。他們從道特搬到永鎮居住。這是個通大路的村鎮,有一個古老的教堂和一條子彈射程那樣長的街。街上有金獅客店和引人注目的郝麥先生的藥房。郝麥是個藥劑師,戴一頂金墜小絨帽,穿一雙綠皮拖鞋,他那洋洋自得的臉上有幾顆細麻子,神氣就象掛在他頭上的柳條籠裡的金翅雀那樣。他經常愛自我吹噓,標榜自己是個無神論者,他沒有醫生執照,但私自給農民看病。愛瑪到永鎮那天,由郝麥和一個在律師那裡做練習生的萊昂陪著吃晚飯。

  萊昂·都普意是個有著金黃頭髮的青年,金獅飯店包飯吃的房客。愛瑪和他初次見面便很談得來。他們有相同的志趣,而且都愛好旅行和音樂。此後,他們便經常在一道談天,議論浪漫主義的小說和時行的戲劇,並且“不斷地交換書籍和歌曲”。包法利先生難得妒忌,並不引以為怪。

  愛瑪生了一個女孩,起名為白爾特。交給木匠的女人餵養。萊昂有時陪她一道去看女兒。他們日益接近起來,愛瑪生日時,萊昂送了一份厚禮,愛瑪也送給他一張毯子。

  時裝商人勒樂,是個狡黠的做生意的能手,虛胖的臉上不留鬍鬚,彷彿抹了一道稀薄的甘草汁;一雙賊亮的小黑眼睛,襯上白頭髮,越發顯得靈活。他逢人脅肩諂笑,腰一直哈著,姿勢又象鞠躬,又象邀請。他看出愛瑪是個愛裝飾的“風雅的婦女”,便自動上門兜攬生意,並賒帳給她,滿足她各種虛榮的愛好。

  愛瑪愛上了萊昂。她為了擺脫這一心思,轉而關心家務,把小白爾特也接回家來,並按時上教堂。她瘦了,面色蒼白,象大理石一樣冰涼。有一次,她甚至想把心中的秘密在懺悔時向教士吐露,但她看到教士布林尼賢俗不可耐,才沒有這樣做。她由於心情煩躁,把女兒推跌了,碰破了她的臉。萊昂也陷入愛情的羅網。他為了擺脫這一苦悶,便上巴黎唸完法科的課程。臨別時,他和愛瑪依依惜別。他們都感到無限的惆悵。

  愛瑪因煩惱生起病來。對萊昂的回憶成了她愁悶的中心。即使旅客在俄國大草原雪地上燃起的火堆,也比不上萊昂在她回憶中那麼明亮。一次,徐赦特的地主羅多爾夫·布朗皆來找包法利醫生替其馬伕放血。這是個風月場中的老手。約莫三十四歲光景,性情粗野,思悟明敏。他有兩處莊田,新近又買下一個莊園,每年有一萬五千法郎以上的收入。他見愛瑪生得標緻,初見面便打下勾引她的壞主意。

  羅多爾夫利用在永鎮舉辦州農業展覽會的機會接近愛瑪,為她當嚮導,向她傾吐衷曲,他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沒有朋友、沒人關心,鬱悶到極點的可憐蟲。他說只要能得到一個真心相待他的人,他將克服一切困難,去達到目的。他們一同談到內地的庸俗,生活的窒悶,理想的毀滅……

  展覽會揭幕典禮開始了,州行政委員廖萬坐著四輪大馬車姍姍來遲。這是個禿額頭,厚眼皮,臉色灰白的人。他向群眾釋出演說,對“美麗祖國的現狀”進行了一番歌功頌德。他說目前法國“處處商業繁盛,藝術發達,處處興修新的道路,集體國家添了許多新的動脈,構成新的聯絡;我們偉大的工業中心又活躍起來;宗教加強鞏固,法光普照,我們的碼頭堆滿貨物……”他的演說聲和附近放牧的牛羊咩咩的叫聲連成一片,群眾還向他吐舌頭。會後,舉行了發獎儀式。政府把一枚值二十五法郎的銀質獎章頒發給一個“在一家田莊服務了五十四年”的老婦。那老婦一臉皺紋,乾瘦疲憊不堪。當她領到獎章後說:“我拿這送給我們的教堂堂長,給我作彌撒。”最後,又舉行了放焰火。愛瑪和羅多爾夫都不關心展覽會一幕幕滑稽劇的進行。他們只是藉此機會說話兒,談天,直到出診的查理回來為止。

  展覽會後,愛瑪已忘不了羅多爾夫了。而羅多爾夫卻有意過了六星期才去看她。他以關心愛瑪的健康為由,把自己的馬借給她騎。他們一同到野外散心。愛瑪經不起羅多爾夫的誘惑,做了他的情婦。他們瞞著包法利醫生常在一起幽會。這時,愛瑪感情發展到狂熱的程度,她要求羅多爾夫把她帶走,和他一同出奔。她和查理的母親也吵翻了。

  然而,羅多爾夫完全是個口是心非的偽君子。他抱著玩弄女性、逢場作戲的醜惡思想,欺騙了愛瑪的感情。他答應和她一同出逃,可是出逃那天,他託人送給愛瑪一封信。信中說,逃走對他們兩人都不合適,愛瑪終有一天會後悔的。他不願成為她後悔的原因;再說人世冷酷,逃到那兒都不免受到侮辱。因此,他要和她的愛情永別了。愛瑪氣得發昏,她的心跳得象大槓子撞城門一樣。傍晚,她看到羅多爾夫坐著馬車急駛過永鎮,去盧昂找他的情婦——一個女戲子去了。愛瑪當即暈倒。此後,她生了一場大病。病好後,她想痛改前非,重新生活。可是,這時又發生了另一場事。

  藥劑師郝麥邀請包法利夫婦到盧昂去看戲。在劇場裡,愛瑪遇見了過去曾為之動情的練習生萊昂。現在,他在盧昂的一家事務所實習。於是,他們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愛情種子又萌芽了。他們未看完戲,便跑到碼頭談天。這時,萊昂已不是初出茅廬的後生,而是一個有著充分社會經驗的人了。他一見面便想佔有愛瑪,並向她訴說離別後的痛苦。當愛瑪談到自己害了一場大病,差點死掉時,萊昂裝出十分悲傷的樣子。他說,他也“羨慕墳墓的寧靜”,時常想到死,甚至有一天,他還立了個遺囑,吩咐別人在他死後,要用愛瑪送給他的那條漂亮的毯子裹著埋他。他極力慫恿愛瑪再留一天,去看完這場戲。包法利醫生因醫療事務先趕回永鎮去了。愛瑪留下來。於是她和萊昂便一同去參觀盧昂大教堂,坐著馬車在市內兜風。這樣,愛瑪和萊昂姘搭上了。

  愛瑪回到永鎮後,藉口到盧昂去學鋼琴,實際上,她是去和萊昂幽會。愛瑪再一次把自己的全部熱情傾注在萊昂身上,沉溺在恣情的享樂之中。為了不花銷,她揹著丈夫向商人勒樂借債。

  然而,萊昂和羅多爾夫一樣欺騙了愛瑪的感情。他漸漸地對愛瑪感到厭膩了。尤其是當他收到母親的來信和都包卡吉律師的解勸時,決定和愛瑪斷絕來往。因為這種曖昧的關係,將要影響他的前程。不久,他就要升為第一練習生了。於是,他開始迴避她。

  正在這時,愛瑪接到法院的一張傳票。商人勒樂要逼她還債,法院限定愛瑪在二十四小時內,把全部八千法郎的借款還清,否則以家產抵押。愛瑪無奈去向勒樂求情,要他再寬限幾天,但他翻臉不認人,不肯變通。愛瑪去向萊昂求援,萊昂騙她借不到錢,躲開了。她去向律師居由曼借錢,可是這老鬼卻乘她眉急之際想佔有她。她氣憤地走了。最後,她想到徐赦特去找羅多爾夫幫助。羅多爾夫竟公然說他沒有錢。愛瑪受盡凌辱,心情萬分沉重。當她從羅多爾夫家出來時,感到牆在搖晃,天花板往下壓她。她走進一條悠長的林蔭道上,絆在隨風散開的枯葉堆上……回到家,愛瑪吞吃了砒霜。她想這樣一來“一切欺詐,卑鄙和折磨她的無數慾望,都和她不相干了”。包法利醫生跪在她的床邊,她把手放在他的頭髮裡面,這種甜蜜的感覺,越發使醫生感到難過。愛瑪也感到對不起自己的丈夫。她對他說:“你是好人。”最後,她看了孩子一眼,痛苦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償清債務,包法利醫生把全部家產都當光賣盡了。他在翻抽屜時,發現了妻子和萊昂的來往情書以及羅多爾夫的畫像。他傷心極了,好長時間都閉門不出。一次,他在市場上遇見了羅多爾夫,但他原諒了自己的情敵,認為“錯的是命”。他在承受了種種打擊之後,也死了。愛瑪遺下的女兒寄養在姨母家裡,後來進了紗廠。

  包法利醫生死後,先後有三個醫生到永鎮開業,但都經不起郝麥拼命的排擠,沒有一個站得住腳。於是這位非法開業的藥劑師大走紅運,並獲得了政府頒發給他的十字勳章。

-------------------------------------------------------------------------------------------------

  創作背景

  19世紀40年代,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確立的時期,法國的資產階級也在“七月革命”後取得了統治地位,並且,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逐漸推進,法國的資本主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工農業在這一時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小說正是刻畫了1848年資產階級取得全面勝利後的法國第二帝國時期的社會風貌。小說取材於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花了四年零四個月,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正反兩面的草稿寫了一千八百頁,最後定稿不到五百頁。1856年《包法利夫人》在《巴黎雜誌》上發表。

-------------------------------------------------------------------------------------------------

  人物介紹

  愛瑪

  愛瑪是一個農夫的女兒,在修道院裡接受過大家閨秀式的教育,在那裡她學過刺繡,彈鋼琴和屈從,但同時她也閱讀了大量浪漫主義的小說。她深信自己得到了那種不可思議的愛情,因此選擇了結婚。在查理·包法利醫治好她的父親之後,她便嫁給了他。愛瑪別出心裁,想在半夜舉行火炬婚禮,充分體現了她的浪漫情懷。然而愛瑪“結婚以前,自以為就有了愛情,可是,婚後卻不見愛情生出的幸福。”婚後不久,她便對這位鄉村醫生感到不滿,後來越發懷疑自己弄錯了。她是滿懷憧憬嫁給包法利的,但是,包法利是個笨人,他的談吐像人行道一樣呆板,見解庸俗;如同來往行人一般,衣著尋常,激不起情緒,也激不起笑或者夢想。雖然丈夫確實深愛著她,但卻不是愛瑪所希望的那種愛。他表達愛的方式是實實在在的,他的愛是確實存在的,但是卻缺乏激情和浪漫。

  她討厭平靜的生活,轉而追求自己希望的愛情,一種沒有在現實中得到的愛情。她先後有兩個情人,萊昂與魯道夫。在永鎮她與萊昂發生了一段愛情,但他很快去了巴黎。很快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既單調又無趣。然後她遇到了魯道夫,當地的一個鄉紳,隨後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此後,她在衣著,窗簾以及非常漂亮而毫無用處的裝飾品上花費了很多錢。她厭倦了她那索然無趣的丈夫,繼而打算與魯道夫私奔到較遠的某個地方。但是魯道夫冷眼相待,拋棄了她。一怒之下,她大病一場。她身體康復之後又揮霍掉了她丈夫許多錢。之後去盧昂看戲,她邂逅了萊昂。萊昂變成了一名律師,愛瑪又開始了和萊昂的幽會,過起了奢華的生活。她欠債越來越多,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營造小說中那種浪漫的貴族男女的情愛生活。最終債務緊逼,丈夫無能,情人無情地迴避,她吞食了砒霜,痛苦地死在了在她丈夫而前。

  愛瑪是一位富於幻想、內心充滿了浪漫與激情的女子。然而,她所處的現實卻是不盡如人意的。毫無男子氣概的丈夫,一成不變的枯燥乏味的生活,這所有的一切都令她感到煩躁、抑鬱和痛苦。因此,她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都寄託在了虛幻的想象上。

  查理·包法利

  查理·包法利是一名鄉村醫生,前後有兩位妻子,但無論是作為哪一任妻子的丈夫,查理在家中都是毫無地位可言的。他的丈夫角色形同虛設。

  作為丈夫,查理在生活中,無論大小事,他都極力順從愛瑪的要求。為了愛瑪的健康問題,舉家遷居到另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開始;在金錢方面,查理不僅從來沒有對愛瑪的奢侈消費有絲毫的不滿與反對,反而竭盡全力地去滿足她。然而,在精神層面,查理對妻子的心靈世界是一無所知的,更不用說滿足妻子對浪漫愛情的需求了。所以,包法利醫生和愛瑪之間缺乏心靈上的溝通,一個是現實的另一個則是幻想的。

  老包法利先生

  老包法利先生是查理的父親,與查理的木鈉、呆板不同,當過外科軍醫的老包法利先生在早年是個美男子,於是,漂亮的外表為他帶來了六萬法郎和一個女人任勞任怨的付出。

  結婚後,老包法利先生理應在家庭中扮演好丈夫的角色,然而,他依靠妻子的財產生活,吃好、喝好、睡好,騎馬遊樂,將自己肩上作為丈夫和男人的責任交由妻子去承擔。老包法利先生在家庭中的丈夫角色是名存實亡的。這樣的老包法利先生,顯然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

  除了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老包法利先生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父親。他想要以斯巴達式的嚴格教育使孩子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或許,這個初衷是好的。可是,他忽略了孩子天生性情溫和,並且,他的教育方式也是荒謬的。

  另外,老包法利先生對孩子的文化教育問題漠不關心,任由孩子在村裡遊蕩。直到孩子12歲時,在妻子的請求下,他才允許孩子開始讀書。

  總之,老包法利先生,是一位毫無意義的丈夫和父親。不得不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兒子一一查理·包法利。

  郝麥

  郝麥是藥劑師,在醫生查理到來後,表現得十分熱情,主動向醫生介紹了永鎮的各種情況,包括該地區的常見病例、氣候條件以及醫生家的住房條件等等。

  就這樣,在短短的時間裡,郝麥就拉近了與醫生一家的距離。一方面,這麼做,可以向新來的人炫耀他的知識淵博,見多識廣,另一方面,這充分地贏得了查理的感激之情,以確保今後自己被發現無證行醫時,能夠相安無事。

  可以說郝麥是一位十足的“好好先生”,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他對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人,總是迫不及待地去巴結他們,滿臉堆笑,又是鞠躬,又是敬禮,絲毫不敢怠慢。他非常渴望能得到當局的認可。

  羅多爾夫

  羅多爾夫是一位地主,這個男人與愛瑪平庸無能的丈夫和羞澀懦弱的萊昂截然不同,他傲慢、自負、富有攻擊性,是個風月老手。自第一次看到愛瑪,他就想著如何把這個美貌的醫生太太搞到手。在其處心積慮、欲擒故縱的勾引下,愛瑪逐步陷入他的情網。而當情慾和對漂亮女人的征服欲得到滿足之後,這個逢場作戲的浪子對愛瑪失去了興趣。終於,在愛瑪慫恿他帶她一起私奔時,羅多爾夫趁機與她徹底了斷。

  萊昂

  萊昂是一名實習生,後來成為書記員。這個俊美的金髮青年愛上了愛瑪。可此時的萊昂還只是一個靦腆害羞的小夥子,他雖然愛慕愛瑪,可是道德的束縛和天性的純真令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一面心中苦惱,一面默默地關注著她。他看似言行脫俗,其實骨子裡非常膚淺,很快就厭倦了沒有結果的愛情和千篇一律的生活,開始嚮往浮華的巴黎。不久,他便離開了榮維爾鎮,遠赴巴黎求學。

-------------------------------------------------------------------------------------------------

  作者簡介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法國作家。生於法國西北部魯昂城一個世代行醫的家庭。父親是魯昂市立醫院院長兼外科主任。他的童年是在父親的醫院裡度過的。因此,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明顯帶有醫生的細緻觀察與剖析的痕跡。福樓拜從中學時代起就開始嘗試文學創作。1841年他就讀於巴黎法學院,22歲時因被懷疑患癲癇病而輟學,此後他一直住在魯昂,專心從事創作,終生未婚。《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於1857年完成的。這部作品開創了文學史上的一個新紀元,也成為他的代表作。隨後他又創作了《薩朗寶》(1862)、《情感教育》(1869)和《三故事》(1877)。

-------------------------------------------------------------------------------------------------

  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包法利夫人》讀後感20篇,一起來看看吧。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

  《包法利夫人》是一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並存的悲劇。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愛瑪·包法利是一名小資產階級的婦女。結婚後痛恨丈夫查理·包法利醫生的庸碌無能,渴望溫柔,英俊而有才情的伴侶,追求浪漫和優雅的貴族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而不惜幾次三番地與人通姦,甘願墮落為他人情婦,痴心愛情,而無暇後顧。最終變得精神分裂,負債累累,服毒自殺的下場。而男主人公查理是個遲鈍迂腐,懦弱無能,卻十分老實,勤快的人。出生在一個破敗潦倒的家庭,很遲才上學,被同學們譏笑蠢笨,然而十分勤奮,每課必上,筆記必作既不拔尖,也不墊底。最後考入了醫學院,成為了一名醫生。

  在第一部中,查理的父母為查理找到了一名年老且醜陋,但繼承丈夫大筆遺產的遺孀做老婆。夫人對查理管教很嚴,偷拆信件,對病人診費斤斤計較,買昂貴衣服,讓查理順著他,說愛她。不久查理就遇到了請他治腿的富農盧歐老爹的女兒愛瑪,一個可愛又迷人的姑娘。查理以治療為藉口,和愛瑪相見。夫人得知後,醋勁大發。然而過後不久婆婆發現大筆遺產是假的,和媳婦大吵大鬧,最後第一任包法利夫人精神失常,吐血而亡。盧歐老爹聞訊,安慰查理,並讓他娶愛瑪為妻。於是不久,愛瑪成為了第二任包法利夫人。少女時期的愛瑪對愛情十分渴望,婚後的查理夫婦也倍感甜蜜。但是愛瑪總覺得查理不解風情。直到一位被查理治好的子爵邀請他們去舞會,愛瑪被子爵的風度深深吸引了,經過一夜紙醉金迷的貴族生活,愛瑪就再也忘不掉那種感覺了。

  第二部裡,愛瑪因為過度的幻想而深陷痛苦之中。查理以為愛瑪水土不服而得病,就舉家搬遷到永鎮寺。在這裡他們認識了藥劑師郝麥先生和文書賴昂先生。愛瑪為賴昂的博學素養和紳士風度所折服,愛上了她。但賴昂要去巴黎念法律,很快就和愛瑪分別了。愛瑪又陷入無聊的生活和幻想之中。有一天,一個名為羅道耳弗·布朗的於歇特的地主來找查理替其僕人放血,在此認識了包法利夫人,並想要得到和玩弄她。羅道耳弗是一個情場老手,性格豪放粗野,內心粗俗,卻有著敏捷而清晰的頭腦。他毫不費力就讓愛瑪當了他的情婦並痴迷於他。一方面,愛瑪為這種通姦的樂趣感到興奮。另一方面,她又嫉妒痛恨查理的懦弱無知。她想要和羅道耳弗遠走高飛。但那並不是如他所想,他很快一書拋棄了愛瑪,愛瑪進入精神分裂狀態,之後又極度懺悔,希望贖清自己的罪孽。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賴昂學成歸來,在魯昂的事務所實習。查理夫婦去看戲時碰到了他,愛瑪又陷入新的感情漩渦……

  第三部開始,愛瑪藉口去魯昂學鋼琴,實則每個週四都和賴昂幽會,共度良宵。愛瑪又開始享受到苟合的樂趣,並且愈演愈烈。她四處借錢,為通姦的場所創造舒適條件,最終引火燒身,商人勒樂透過法院傳票,逼她還債。最終包法利夫人無計可尋,偷了藥劑師實驗室裡的一瓶砒霜,服毒自殺。而查理因為傷心過度,日漸頹廢。女兒白爾特寄人籬下,後進了紗廠,而藥劑師大走紅運,生意興隆。

  查理一直深愛著愛瑪,當他發現愛瑪一抽屜的情書時,他並不嫉妒和痛恨賴昂和羅道耳弗,而認為錯的是命。在這方面,他顯得比任何人都高貴,但他錯就錯在無知,過度的寬容。要是他心思細膩一點,懂得愛瑪的想法,就不會釀成這部悲劇了。

  書中有大量的情態描寫和心理描寫,充分說明愛瑪是個愛幻想,貪慕虛榮,追求浪漫的女人。正因為她這種心理和查理帶給她的婚後枯燥乏味的生活,她才幾次三番地越軌,不惜一切代價和其他男人苟合,追求她所謂的愛情,才落得這般悲慘的下場。雖然作者福樓拜描寫的只是一般的桃色事件,但是他觸及到了更深和廣闊的方面,可以說愛瑪的悲劇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悲劇,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2

  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小說描寫的主要內容是外省的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的女兒愛瑪悲劇的一生。愛瑪本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的女子,她自幼在修道院附設的寄宿女校修業,受著貴族式的教育,學會了貴族式的禮儀和談吐,喜歡讀一些浪漫主義的小說,夢想著能有美滿幸福的愛情,過上奢華的生活。但是當她成年之後,父親把她嫁給了一個庸碌無能的醫生,夏爾。包法利。婚後的生活對愛瑪來說是平淡無奇的,沒有什麼能夠引起她的興趣,沒有感到愛情帶來的幸福。

  所以她漸漸的對包法利失去了感覺,越看他越感覺難受,越感覺到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幸。可是夏爾,卻是自始至終的傻傻的愛著愛瑪,一刻都沒有改變過。由於愛瑪厭倦了小城鎮的生活,所以夏爾為了逗她開心,解除她的煩悶,於是冒著失業的危險遷到了繁華的永鎮居住。在這,包法利的事業並不是很順利,可是為了滿足她的要求,他還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掙錢,努力使她開心,可是這並沒有讓她感到,反而讓她覺得他更加令人討厭。

  由於愛瑪對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滿,所以當她有幸參加一個貴族的挽回的時候,遇上了體面、高貴的爵爺和貴婦人,那種珠光寶氣的豪華氣派生活才是她想要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地主羅多夫,她經不住他的誘惑,所以投入了他的懷抱。由於愛瑪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有著較開放的思想,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輕挑的女子,她深深的愛著羅多夫,可是羅多夫對她則是一種利用與誘惑,利用她的美貌和輕信,誘惑她投入自己的懷抱。“她確實很漂亮,他從來沒玩過這麼坦率的女人,這種不放蕩的愛情,對他來說不但很新鮮而且越出了輕易到手的常規,使他深深得意,有十分動情。愛瑪的狂熱,根據他小市儈的心理,本是不屑一顧的,但因為狂熱的物件是他,所以他內心深處又感到心醉神迷。既然愛情已穩如泰山,那他就可以放肆不拘,不知不覺態度也有了變化,他不再像往日那樣,說一些感動她熱淚盈眶的甜言蜜語做一些讓她心旌搖曳的熱烈吻抱。就這樣,以前沐浴著她的偉大的愛河,水位不斷下降,已經看得見河床的泥沙了。她還不願相信,反而倍加溫存體貼。而羅多夫則越來越冷淡,越來越無所謂了。

  羅多夫儘管信誓旦旦,卻不象有些當事者那樣,迷戀其中,而保持著一個旁觀者的態度。清醒,洞察秋毫。他發現在這種愛情裡還有別的樂趣有待發掘,他覺得廉恥之心礙手礙腳。他對她為所欲為,他要把她馴服的既惟命是從又放蕩墮落,她對他一片痴情,崇拜的五體投地,對自己的肉體是一種歡快的享受一種極樂。她的靈魂沉湎其中,如痴如醉,越陷越深。好像克拉倫斯公爵淹死在馬耳其酒桶裡一樣。

  包法利夫人淫蕩成性,因而姿態也起了變化,她的目光變得大膽放肆,談吐越來越無所顧忌,甚至厚著臉皮公然和羅多夫一塊散步,口叼香菸藐視眾人。

  當他們兩人決定私奔的時候,羅多夫卻後悔了。他想到他自己的錢財的缺失,想到愛瑪的女兒的照顧,於是他自己逃跑了他放棄了愛瑪。當愛瑪知道他逃跑的那一刻,她瘋了。她的表現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身體虛弱,面無表情。當她稍稍恢復以後在她無精打采之時,包法利以為她身體弱,有什麼事都不會去煩她,還偏袒她,縱容她,一如既往地寵她,可是他對包法利卻只有不滿和恨。

  康復以後的她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以前的老情人,萊翁。於是她彷彿又找回了愛情,並且又深陷其中。於是整天跟包法利撒慌,以各種理由到城鎮去跟萊翁偷情廝混。又於是她的生活成了謊言的彙集,像面罩一樣,把她的愛情掩蓋包裝起來。撒謊成了一種需要,一種怪癖,達到了這種程度,假如她說昨天上街是靠右邊走的話,你就得相信她實際上是從左邊走的。

  由於她毫無節制的瘋狂購物以及輕信他人將自己家的財產交給別人打理,於是她欠了一屁股債,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被她折騰的更加差勁。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法利家的經濟出現了狀況,雜貨店不停地送來各種各樣的賬單,天知道這都是怎麼來的!更糟的是,債主上門把包法利家的東西都搬走了。而且欠了勒合先生八千法郎。勒合先生到最後幾乎整天派人上門討債,甚至已經動用法律的力量限她在24小時之內把錢還上。可是她根本就沒有錢,幾乎是身無分文。於是她不得不去找萊翁幫忙,可是萊翁只是給她開了一張口頭的支票。她似乎知道萊翁不可能幫她,於是又想到了她的另外一個曾經拋棄過她的情夫,羅多夫。當她見到他的時候就撲到在他的懷裡,可是當她哭著向他訴說自己的困難的時候以及開口借錢的時候,羅多夫表情嚴肅地告訴她自己沒有錢,她說:“可是我呀,為了贏得你的一個笑容,為了獲取你的一瞥,為了聽你說一聲謝謝,我可以為你獻出一切,把一切賣掉,我可以親自幹活,可以沿街乞討。”他聽到這些很惱火,好比一塊盾牌,掩飾著強壓住的憤怒。

  最後,包法力夫人沒有辦法只得服毒自殺,把這個爛攤子交給了包法利一個人來處理。臨死之前,她心中萬事皆空,不在乎人世間的一切煩惱了,對愛情的不忠,無恥的勾當,折磨她的貪慾與她不再相干了。包法利先生在妻子死後,他不肯別人動妻子的遺物,不停地還妻子欠下的債,意志消沉,最後,他得知了妻子出軌的真相。當他遇見了羅多夫並與他交談的時候他竟然說這不怪他,就在當天,他痛苦地死去。把他的女兒交給了自己的母親撫養,可是很不幸的是,他的母親也在同年死去,於是又交給了愛瑪的父親可是她的父親癱瘓在床無法撫養,只得寄養在一個遠房姨媽那裡,而姨媽家境貧寒,為了謀生如今只好把她送進一個沙場當童工,真可謂是禍不單行。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這麼多。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他們那個錯誤的婚姻,源自包法利夫人的難以滿足的慾望。她一生追求的虛無縹緲的愛情最終葬送了她,葬送了深深愛著她的丈夫,也葬送了整個家。

  雖說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包法利夫人追求自己的理想無可厚非,可是她追求的夢想是建立在包法利的痛苦之上的,是不能被贊成與認可的。固然她的遭遇有時代的錯誤,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錯,她不是個偉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時代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與不滿!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3

  現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實於理想中的情況不同時,我們不應該把這一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時,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一次調整心態的機會。當命運在現實社會中不妥協時,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不是想象的會和現實相同。完全不盡然,因為包法利夫人就是一個現實與理想的化身。

  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簡潔而細膩的文筆,透過一個富有激情的婦女愛瑪的經歷,再現了19世紀中期法國的社會生活。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害人性,腐蝕人的靈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惡本質。包法利夫人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說,尤其是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著迷了。就因為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會不滿於醫生夏爾的膽小懦弱,遲鈍無能。就因為這樣,她才踏上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之路。但當時的法國正在被黑雲籠罩。她最終在被騙與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結束了她的一生。從而體現出社會的另一面,也同時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黑暗。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愛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愛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時,就註定了它的悲劇結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還是自己對命運的屈服?最終導致了愛瑪的悲劇,或許可以說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然而從包法利夫人身上也看到了每個人都會對理想抱有一種追求的態度,只是相對於我們來說對理想幻想的少了些,而包法利夫人對理想幻想多了些。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理想也許相對我們而言這些都是虛幻的,並不真實。包法利夫人所追求的太過,而反應出的.就是對於自身的不滿足。

  包法利夫人(愛瑪)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修道院接受教育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說,尤其是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著迷了。小說中的情節使她對愛情充滿了童話般的幻想,以為結婚就可以實現她的願望。在機緣巧合下,愛瑪嫁給了醫生夏爾。可是在婚後才發現一切遠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在蜜月裡,她體驗不到快樂,在此後的相處中,她發現自己的丈夫是個膽小懦弱,遲鈍無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在哪生活在她看來變得不再絢麗多姿,只不過是日復一日的活著罷了。也許小說就是小說太帶有情節性。之後愛瑪接二連三遇到了萊昂,這是愛瑪在幻想後遇到的第一個有共同愛好的人,而愛瑪卻想象她的世界隨後於萊昂私通,現實帶給愛瑪的卻不是好的結局。由於萊昂慢慢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有夫之婦,萊昂最後選擇了離開。因此懷念就此慢慢沖淡了。而另一個男人與走進了她的世界。

  羅多爾夫對愛瑪的氣質所迷倒。於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女人弄到手。在他的花言巧語下愛瑪被他迷的神魂顛倒。這也表現出愛瑪對於愛情的追求,寫這些當然是為了給小說的結局做鋪墊。事情也同時要伴隨著悲劇的結局。當愛瑪決定和羅多爾夫雙宿雙飛時,她覺得找到了小說中嚮往的生活。可是命運卻又讓她跌進無底的深淵。之後愛瑪一蹶不振。

  最終她積債如山陷入身敗名裂的絕境。愛瑪求助於她的情夫,但他們在這時卻像個縮頭烏龜似的避之不及,沒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在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時候,世間醜態在愛瑪眼前展露無遺。她走投無路了,最後選擇了死亡。。

  悲劇的現實卻不得不令人相信,愛情彷彿很遙遠,我們期望中是很遙遠,而我們身邊的我們卻並不認為那是愛情。艾瑪死後的情況是榮鎮象平常一樣,靜悄悄的,包法利卻睡不著,一直在想艾瑪。羅多夫為了消磨時間,整天在樹林裡打獵,晚上回家睡大覺;萊昂在城裡也睡得不錯。這時偏偏還有一個人睡不著。在墓地旁,在松林間,一個小夥子跪著,哭得傷心,他的胸脯給嗚咽撕碎了,在黑暗中一起一伏,無窮的悔恨壓在他心上,像月光一樣輕,像黑夜一樣深。這個小夥子就是朱斯坦(藥劑師家的學徒)。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女人是多麼的愚蠢與令人可憎又可憐了,對她真正好的人,他卻從來不珍惜,對她虛情假意的人,她卻奉為至愛,甘願傾家蕩產。艾瑪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單純的美,夏爾可以理解為一種淳樸的真與善。兩者同樣不具備智慧,而她們的結合,表面上看是一種真善美的結合,應該會幸福,但是結局卻是令人扼腕的悲劇。當愛瑪死後夏爾。包法利也隨之死去……艾瑪的美是一種外表的美,她的心靈並不具備的美的土壤,因為那是一顆躁動的心,一顆時刻幻想的心,一顆愚蠢粗陋的心。而我們的男主人公夏爾(包法利先生)呢?不具備俊朗的外表,卻具有一顆真善的心,對於愛情,對於很多方面,而更多是表現在愛情上。這也得到一個結論:在漂亮外表掩飾下的女人是難以得到愛情的,而當平凡外表的老實人遇到這樣的女人那更大的不幸福便是必然的了。

  包法利夫人造成的悲劇啟發我們如果遇到這樣的女人,千萬不要像包法利先生那樣痴迷其中,不可自拔,最後弄得家毀人亡。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大致明確自己的傾向,珍視自己身邊的幸福。也同時提醒廣大青年學生一定要定位好,認清自己的經濟地位,明確階段,不做超階段的消費,適度適量符合自身經濟狀況的消費才可能長久的發展。

  在現實面前,夢想和許諾是多麼可笑!生活還在繼續而悲劇還在不斷上演,現實中不要過多追求虛幻的世界,我們要在現實生活中活出自我,誰都不會代替你,應為你為自己而活。至於夢想,誰沒有夢想在自己的認真的過每一天的同時夢想的大門會想你開啟!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4

  這是一個關於感情的故事。我曾讀過很多書,其中《包法利夫人》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查爾斯的父母讓他退了學,並叫他學醫。

  隨後,查爾斯在多特成為了一名醫生,娶了一個名叫迪耶普的有錢的寡婦。正因迪耶普是一個醜陋的老女生,她一向試圖控制家庭的一切。她總是抱怨她的一切,問查爾斯要一個劑量的藥物和一點愛,查爾斯根本不愛她。事實上,當他去醫治魯奧先生時,他便愛上了老魯奧的女兒,一個名叫艾瑪的年輕女子。迪耶普去世後,查爾斯就與艾瑪結了婚。此刻,艾瑪成了包法利夫人。

  如果艾瑪就像迪耶普一樣,是一個平常的女生,我認為,查爾斯也許能和她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齊。然而,事實上,艾瑪是一個美麗的,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在她心目中,她的丈夫就應是英俊,機智,有風度,具有吸引力的。

  在她的眼裡,丈夫查爾斯並不是一位完美的丈夫。因此當我們知道艾瑪最後成了魯道夫和列昂的情婦時,我們並沒有感到萬分詫異。但可悲的是,魯道夫並不是她真正的愛人,列昂也不是。正因購買東西又借了一大筆錢,包法利夫人務必支付八千弗朗西絲。然而,她支付不了這麼大一筆錢,因此她向魯道夫和列昂尋求幫忙。但是他們根本不愛艾瑪,只把她當成生活的調味料,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忙她。故事的結局十分悲慘,艾瑪對生活感到絕望,對感情心死,最後選取了自殺。艾瑪死後,查爾斯也出人意料地猝死了。他們的小女兒,伯特,被送往棉紡廠謀生。

  當你遇到一個十分愛你,但你卻對他(她)沒有感覺時,你會選取和他(她)在一齊嗎?或當你愛的人不愛你時,你會將他(她)栓在自己身邊嗎?這就是我想和你討論的,當我讀這本小說後。當然,不一樣的人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不一樣的回答。有一種觀點是:如果你喜愛一個人,勇敢追求,即使她或他不愛你,死磨硬泡,直到她或他答應和你在一齊。另一種觀點是,既然你愛的人不愛你,那麼就放下吧,看著我們所愛的人能夠幸福,不就已經足夠了嗎?我們無法決定哪個是正確的,但我偏愛後者,如果你追求的人對你就是不感興趣,無論你做什麼,都不可能會贏得他(她)的心吧。就比如你自己遇上一個很愛你的人,但你一點也不愛他,無論他(她)對你有多好,你也很難會愛上他(她)。

  在中國歷史上,男生的社會地位要高於女生。有些男生會迫使自己心愛的女生和他們結婚。很不幸的是,這些女生沒有權利說“不”。我不認為這樣的婚姻會是幸福的。他們都不會感到快樂。中國有句古語:強扭的瓜不甜。事實上,如果你讀過《包法利夫人》,你就會知道,是查爾斯選取了艾瑪做他的妻子。艾瑪的父親-老魯奧也對查爾斯能夠娶他的女兒感到十分的滿意,正因艾瑪太聰明,不適合做農活。艾瑪並沒有深入瞭解過查爾斯,便糊里糊塗的嫁給了他。因此他們的杯具結局從開始就這樣註定了。

  感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很多人畢生都在尋找自己的真愛。但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遇到一個你愛並愛你的人,是很難很難的。最後,我想說的是,也許只有你經歷過了,才會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吧。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5

  家庭決定出身,性格決定命運。愛瑪是一個怎樣的女生呢?

  愛瑪,一個農民的女兒,在修道院受過貴族化的教育,讀過許多浪漫主義小說,她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夢想傳奇式的感情。但是她的第一個情人是個道德敗壞的鄉紳,第二個情人是個自私怯懦的文書。她的偷情沒給她帶來幸福,倒給投機商人帶來了可乘之機,使她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物件。最後她債積如山,無法償還,丈夫的薄產早已被她揮霍殆盡,情人又不肯伸出救援之手,她在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狀況下,只好服毒自殺。

  一個人的出身,不就應受到指摘。父母將她送去修道院理解大家閨秀的教育,以致於使她整天沉浸在貴族社會的“風雅”生活的幻夢中不能自拔。此刻,跳入我腦海的是許多父母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參加各種藝術課,盼著子女成名成家。學習一門自己喜愛的藝術,著力點如果放在陶冶情操方面將終生受益,但若執著於非成名成家不可,就與愛瑪有些相似了。這就引出了問題的本質,在做重要選取之前要先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認識自己,才能做正確的事。很顯然,愛瑪並不瞭解自己抑或是不夠理性,否則她不會深陷於情人的愚弄、欺騙的怪圈中執迷不悟。

  愛瑪有著怎樣的性格呢?有浪漫情懷,喜愛文學,但也被其毒害,天天幻想著白馬騎士的到來。可這一切與她的生活相隔十萬八千里。她生活圈子的人們,每一天來來去去,為生活奔忙。父母不忍心讓她在田莊上操勞,她整天無所事事,日子過得和鐘擺一樣單調:沒有什麼可興奮,沒有什麼可感受,於是她期盼感情的降臨。愛瑪天天沉浸在幻夢中,但她的父親—盧歐老爹並不糊塗,偶然的機會包法利給盧歐老爹治療腿疾,老人家極力促成了這樁還算令他滿意的婚姻。如果盧歐老爹能夠及時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她,也許她不會誤入歧途。不幸的是,盧歐老爹只能幫女兒選取適合的婚姻,卻無法將選取的緣由讓女兒明白。婚姻成為了愛瑪不幸人生的始發站,婚後的愛瑪發現,包法利根本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愛人。他既無才幹,又無雄心,舉止無風度可言,談吐和人行道一樣平板。按照此刻的眼光,包法利大概屬於經濟適用男,長相普通,收入一般,既沒有花前月下的心思,也缺乏營造浪漫的財力。沒有時刻和精力去琢磨如何討好女生,但對老婆忠貞不二是肯定的。如果愛瑪能明白,過日子才是正道,也就不會發生後面的慘劇。遺憾的是,愛瑪想要綺麗的感情,包法利能給予的卻是平淡婚姻。

  從感情來看,包法利和愛瑪的確不適宜。且看他們剛剛結婚後的情形:包法利剛剛出門,可又覺得自己愛她愛的不夠,於是又折回房間再看看親愛的愛瑪……,愛瑪是什麼想法呢?應對丈夫的熱情,她想,結婚以前她以為自己有感情,但是應當從這種感情得到的幸福不見來,她想必須是自己弄錯了。包法利的愛如燃燒的乾柴那樣濃烈,愛瑪卻絲毫感覺不到應有的幸福,只有被騷擾的膩煩。

  之因此出現這種局面,愛瑪首先就應問問自己,結婚前思考愛不愛的問題了嗎?沒有。她只想到這是逃離原有生活的捷徑。人是個性的動物,缺乏物質,毫無幸福可言,擁有物質也不保證必須幸福,是否幸福與物質的滿足有必須關聯,但不會超越心靈共振的喜悅。愛瑪與包法利之間的問題,即屬於精神層面的不匹配。

  應對這樣的局面,解決方法有好多種。能夠嘗試著彼此多一點了解,儘管這種嘗試對愛瑪是不得已的痛苦,對包法利則是過分的折磨;退而求其次,他們還能夠選取離婚,但愛瑪並不具備自立潛質,這顯然不是她敢於嘗試的解脫之路。兩條路她都沒有選取,而是選取了婚外戀。

  在婚姻中玩火的女生不止她一個,還有俄國的優雅女生—安娜。卡列尼娜。她們之間有共同之處,都玩婚外戀,最後都選取了自殺。不一樣的是,愛瑪是一個鄉村醫生的妻子,有一個愛她的本分的丈夫,她婚外熱戀著他人,卻先後兩次遇人不淑被拋棄;安娜則是來自上流社會的官太太,她的丈夫是一個虛偽的政客,她戀上的是一個很愛她的軍官。對安娜的死,讓人看到了一個真性情的女生大膽追求真愛未成的遺憾。而對於愛瑪的死,留下更多的則是人們對自己、感情和人生的思考,儘可能多瞭解真實的自己,避免誤入傷人害己的感情漩渦中。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6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在資產階級社會下構成,作者之寫作手法充斥著浪漫抒情卻又寫實諷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害人性,甚至吞噬人的罪惡本質的黑暗面。一切取自於人性的根源與環境的影響,以冷靜客觀的筆調描述一位被社會壓榨的婦女的悲慘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位被當代社會摧殘的杯具性人物,正因她在社會的期許之下從小學習關於上流社會的教育生活,也因此她對這類感情的希冀極大。她崇尚浪漫華麗的感情,但卻也因此使她的一生從不感到滿足而使她墮落致死。其實我是很瞭解愛瑪的,正因她嚮往感情的心態與現代少女的憧憬無太大差異,同樣幻想著童話般的感情能夠降臨在自己身上,擁有高貴身世背景的白馬王子。然而她極為需要檢討的地方在於她的不知足,雖然能夠了解她感嘆自己沒有完成理想進入上流的社會,但她已擁有了深愛她的查理,就算她的丈夫庸俗不堪、枯燥木訥,我認為她也應當改變自己的想法,樂觀的應對實況,用心的想辦法改變現實,或許會有機會讓自己的丈夫事業步步高昇,使生活品質越發完善,以此完成她的夢想,不就應不檢點的墮落,讓自己的前途栽在自己手中!

  先後出此刻愛瑪生命中的兩位情人--賴翁與羅道夫,他們兩人是迥然不一樣的人物,前者是斯文內向的年輕人,後者是風流的感情高手。愛瑪其實是一位冰雪聰明的女生,她擅長甜言蜜語,蠻橫的佔有慾卻使人倍感壓力,雖然最後情人還是離開了她,然而在情場上她還是嚐到了許多甜美的味道。但對於債務糾紛上,她顯得愚笨無知,正因她的貪得無饜,使得她成為商人手中肥美的羔羊,落得她積欠債務導致破產。而在她懇求情人給予她金錢上的協助時,情人冷漠無情的態度,也真實的表露出世間的現實炎涼。

  此故事中我最同情的人物是愛瑪的丈夫--包法利。查理。他是這麼的忠心愛護愛瑪,在他心中最大的幸福就是那簡單樸實的感情,只要能與愛瑪共同生活,一切便是快樂!雖然他的單調生活可能真的會使喜愛新奇變化的人感到透但是氣與厭煩,但那是能夠去改變的!他愛著愛瑪的心在這之中是最真摯不變的,直到愛瑪去世後他還不曉得她偷情的事實,是過一陣子才發現的,因而使他悲哀過度頹廢致死,真是令我感到萬分的難過。正因他是那樣的善良,也因此我對愛瑪紅杏出牆之行為感到憤怒與感嘆,如果這些事情沒有發生,他們是不是能夠就此擁有完美的未來?但是我想這些資料也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人的本性吧。

  人偽善自私的一面在這部小說中表露無遺,感情的本質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深深思索人性的本質。作者將社會的事實融入虛構的體系當中,讓整篇文章充滿了真實感,是值得再叄回味的寫實小說。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7

  故事是從一個小男孩說起的。

  他叫夏包法利,父親曾是個軍醫,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他的母親在他十二歲才為他爭取到讀書的機會。長大後母親給他物色了一個年級四十五歲的遺孀做妻子,但年金很高。夏爾娶了她以後,每天都被她管束著。直到有一天,他為一個農場主治病,看上了他的女兒,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愛瑪。可當夏爾的妻子得知愛瑪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懂得很多的知識,會聊天繡花的女人時,她嫉妒的要命,她讓夏爾發誓不再去為他們看病了,夏爾無奈的順從了。但不久發生了件意外的事,妻子的財產保管人帶著全部的錢逃走了,因而妻子當初說的天花亂墜的家當都已成一片空氣,父母跑來和兒媳吵架,她一氣之下,吐血身亡了。

  愛瑪的父親魯奧老爹得知後送來酬金和安慰品。過了些日子,他開始喜歡沒有妻子的這些日子了。開春後,魯奧老爹同意了夏爾和愛瑪的婚事。而愛瑪得到了她那可遇不可求的愛情。

  愛瑪,十三歲被父親送到修道院去讀書,她在浪漫主義的情懷下成長,她喜歡病怏怏的羔羊,喜歡圍坐在老小姐身邊聽她講故事,還喜歡在欄臺旁遐想著美麗的愛情片段,可是現實和她自己想象中的婚姻差距好大,她發現夏爾根本不瞭解她,根本不明白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時她會和他說一些在小說裡出現的詞兒,可夏爾卻說不上來,夏爾說自己不會游泳,不會擊劍,也不會使槍,這讓愛瑪失望極了,但她也還算顧家,會操持家。一次,夏爾治好了一位侯爵的病,邀請夏爾和妻子一起來參加晚會,在晚會上愛瑪找到了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可惜她不能,她只能回家生著悶氣。而在飯店裡,有一個叫萊昂的年輕小夥子和愛瑪很談得來,兩人都相愛了,但誰也不敢多跨出一步,直至萊昂走了以後,但萊昂的影子總是在愛瑪的腦中不斷浮現。

  一天,地主羅多爾夫來找夏爾為他的馬伕放血,他一眼看中了愛瑪,於是他便不斷的藉機勾引愛瑪,博取愛瑪的同情到歡心,此後,愛瑪便成為了羅爾多夫的情婦,愛瑪請求羅爾多夫能帶她離開這兒,羅爾多夫一面答應著她,一面背地裡計劃著怎麼甩開愛瑪,好自己一個人離開。當愛瑪收到羅爾多夫的信,得知他已經遠走的訊息時,她生氣極了,大病了一場。夏爾在為妻子治病期間,聽了藥劑師的建議,帶著妻子到魯昂去看戲,在戲院,他們碰見了萊昂,萊昂現在是個書記員了,曾經相愛的兩人見了面之後又生出了愛情的萌芽,萊昂請求愛瑪能在魯昂多留一天,萊昂如願以償。第二天他們參觀魯昂大教堂,乘著馬車看風景,就這樣,愛嗎又成為了萊昂的情婦,愛瑪藉口說要去魯昂學鋼琴,但實際上是去和萊昂幽會,她把大筆的錢都花在兩人的愛情上,還出去借錢。可是萊昂卻開始對愛瑪心生厭煩,決定不再和愛瑪來往,法院傳來的債書讓捱罵不得不向別人借錢,可是又有誰願意呢?逼不得已,愛瑪選擇了服毒自殺,夏爾得知所有事實後,變賣了家產,不久也死了,而他們的女兒被姨母收養。

  愛瑪本可以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卻因為她的慾望不斷,她總是活在自己的浪漫世界裡,對於現實世界中的模樣她一絲一毫也受不了,她嫉妒那些貴婦,渴望著宮廷般的生活,這樣的錯誤的生活方式從她進入修道院開始,就變不了了。書中開篇描寫了“外省風俗”,我們可以在裡面看到作者當時生活的環境是無聊,單調,沉悶的,在這樣的氣氛下每個人都會被壓抑的透不過氣,這裡的世界容不得半點奢華浪漫,對於愛瑪來說,這就是她所處的環境,這就是她受不了的地方。

  面對這樣的生活,我只能說,人們不得不要變得聰明些,機靈些,果斷些。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8

  今天,又讀完了1992年9月版的法國作家福樓拜著,許淵衝教授譯的小說《包法利夫人》。我記住了這樣一些人:包法利夫人(艾瑪),包法利先生(夏爾),布匹商人勒和,藥劑師奧默先生,包法利夫人的兩個情人(羅多夫,萊昂),瞎子,榮鎮的人。這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同時不也是無數社會悲劇的一個縮影嗎?

  可以設想任何一個人娶了艾瑪那樣的女人十之八九都註定不會長久幸福的,而如果一個女人遇到一個像包法利先生一樣的男人,那她一定是最幸福的人了,如果她不這樣認為,也只能說明她有眼無珠。所以說找女朋友千萬不要找像包法利夫人那樣外表漂亮但缺乏智慧的頭腦,樂於幻想的女人;找男朋友一定要找像包法利先生一樣的男人。

  艾瑪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簡單起來簡直不是女人,往往傾向是瘋子,變態狂,妄想症患者,癮君子。充滿了愛情的幻想,同時又將甜言蜜語與肉慾的滿足看成愛情最大的滿足,將真誠的關心看做一文不值的。我們不覺得她漂亮,相反我們覺得她很醜陋,很天真,很幼稚,或許她屬於童話中,而不屬於現實。

  布匹商人勒和是一個十足的商人,商人重利輕別離,同時我們也看到狡猾的一面,智慧的一面,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個營銷高手,善於進行營銷,推廣自己的商品,出色的完成商品價值的增值,不圖短期回報,重視中長期的收益,善於利用法律手段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充分調動第三方力量完成討債追債,自己退居幕後進行操作。單純的角度來看,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這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包法利夫婦的愚蠢罷了,以及他們之間缺乏溝通所致。但從一種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個人確實不具備真善美,是一個十足的骯髒的心靈,以別人的悲劇作為自己致富的手段確實挺缺德的。但是怎麼樣呢?在社會大環境下,這樣的人才能生存下去,才可以笑到最後。可憐真善美遇到邪惡的智慧也就只能被帶到黑暗的深淵,永遠遠離光明瞭。

  藥劑師奧默先生,是一個圓滑世故的人,一個八面玲瓏智慧龐雜,敢於接受新技術新理念的人,或者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對待包法利一家的問題上我想奧默先生已經仁至義盡,或許他的仁義不過是假仁假義,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行動只要付出了,我們又何必在乎他當初的動機呢?

  榮鎮的人也是殘酷的,我們可以看看艾瑪死後,夏爾神智混亂時所發生的情況:不久,勒和先生又要他的朋友萬薩爾出面向包法利先生討債。朗柏蕾小姐來討六個月的學費,雖然艾瑪從來沒上過一次鋼琴課。租書人來討三年的租書費。羅勒嫂子來討二十來封信的寄費。

  我們看到了一副弱肉強食的畫卷,看到人性是如此的骯髒不堪,也看到了包法利先生的愚蠢的程度,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漂亮的艾瑪會有婚外情了,面對如此愚笨的男人誰願意託付終生呢?這是一個矛盾。美好的品質往往卻總是伴隨著令人困惑的愚蠢。面對弱者,社會大眾更多的欺辱,更多的是嘲笑,而很少會報以同情之心。

  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我們只有讓自己變得足夠的聰明、強大、堅毅、勇敢、果斷……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9

  在書中,因追求她認為的所謂的幸福而積債如山,走投無路,最後服毒自盡的包法利夫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是一種感情豐富的動物,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著強烈的慾望。這種慾望是無法掩蓋與破滅的,它會隨著人的成長,漸漸露出本質。

  曾經在寓言故事書中看到一篇令人尋思的文章: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拿著一個袋子踉踉蹌蹌地走在街上,國王路過時,見了乞丐,心生憐憫,根據乞丐的要求將他所認為最珍貴的珠寶裝滿袋子。可是,那些珠寶瞬間消失了,乞丐說那袋子其實是一個人的慾望。一個人的慾望是無法磨滅的,即使擁有再多的珍寶,可是終究會想要更多。

  從古至今,出現了很多的貪官,從古代的趙高到現在的餘振東,索賄受賄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他們因公徇私,使得平民百姓都叫苦連天;貪贓枉法,愧對國家對其的信任。儘管現在設定了相關法律,但是依舊改變不了他們內心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他們依舊毫無悔改之意。蒙田曾經說過“功名欲是一種不合情理的慾望;甚至連哲學家們自己似乎也極不願意擯棄追求功名這個弱點。”

  但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其實慾望並不是百害無一利的。因為人類有著對月球的好奇,增強了人們登上月球的慾望,美國的哈姆斯特朗,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為世界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了不容置疑的貢獻。人們渴望可以去其他的星球定居,於是各個國家的火箭都在射向宇宙深處。

  蕭伯納曾經說過:“生活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慾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則是你的慾望得了滿足。”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每一件珍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充滿陽光的未來。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

  閱讀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被女主角艾瑪坎坷的愛情之路深深地震撼!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艾瑪,在修道院長大,閱讀了很多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愛好音樂,繪畫,刺繡,想過上流社會一樣的生活。在對愛情還存在種種幻想的年齡,她嫁給了一位平凡的醫生-包法利先生,她以為包法利先生就是她充滿幻想的白馬王子。可在婚後不久,艾瑪就發現包法利的談吐庸俗,行為邋遢,與他無法進行交流。包法利也理解不了艾瑪的思想。他因為愛她而將她寵愛的過份,他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她的要求,他以為艾瑪很幸福,可他永遠都不知道夫妻之間還少不了思想溝通.艾瑪期盼的浪漫的愛情與現實平凡乏味的包法利愛情相差甚遠。她鬱鬱寡歡,尤其在參加一場舞會後,包法利認為艾瑪需要換個新環境。

  在他們一家遷移到一個新的地方,艾瑪遇見了萊昻。一個和她心靈共通的英俊男人,有她欣賞的音樂水平,博學的知識,幽默的談吐,在兩人壓抑著感情的痛苦下,萊昻離開了,艾瑪後悔她沒有把他留下,她病了,直到遇見羅多夫,一個情場高手,在耍盡手段得到艾瑪後,只為了玩弄她,而艾瑪卻全身心的投入進這場婚外情,在準備私奔的那天,羅多夫利用謊話欺騙了艾瑪,拋棄了艾瑪,這個可憐的女人再一次病了,她的包法利根本沒有察覺她的變化,只是以為她發的是神經病。

  為了讓艾瑪散散心,包法利帶她到巴黎聽歌劇,偶然地又遇見了萊昻,二人像乾柴遇見烈火,此後艾瑪變得十足虛榮,也為了留住萊昻在身邊,她對他寵愛有加。在她的兩段婚外情中,艾瑪被投機商利用,欠的債利滾利,在收到法院傳票後,艾瑪到處借錢,也包括她的兩個情夫,可他們冷漠的拒絕了幫助她,艾瑪徹底崩潰了,服毒自殺。

  我覺得包法利也是一個不錯的人,他雖然醫術水平不高,但他心地善良,早出晚歸的看病,對艾瑪付出全心全意的愛,對家庭是個很負責的男人,錯只錯在和沒有共同語言的人結婚,而他本人的木納,不解風情實在無法滿足心思細膩,滿懷浪漫和充滿"小資情調"的艾瑪。艾瑪一直在追求她理想中的愛情,而她最初的選擇就已經錯了,現實向她證明她最後是賠了自己又折兵。她不滿足平庸單調的愛情,而她所追求的愛情也許只能存在幻想中。

  現實中的愛情,如果兩個人情投意合,我想還是平平淡淡的好,畢竟細水長流嘛,不要像乾柴烈火很快只剩下了灰燼。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1

  小時候看過包法利夫人,是按照老一輩的眼光,也就是所有作品評論中必然會提到的一些方面往理解的。比如社會因素,評論會將包法利夫人的命運回於對命運的抗爭,或者昇華對社會當時狀況的一種控訴。

  為了這次的小組報告,我用了一整個星期的時間又重新讀了這部作品。這一次,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或許二十來歲的年紀,對於談論整個作品的社會影響或者社會背景,還是略顯稚嫩。 究竟,我們沒有經歷那個年代,究竟,我們不是福樓拜。所以,這裡我只想說一些自己讀後的最直觀的感受,那就是兩個字,心痛。

  悲劇之所以感動人,並不在於它的結局是多麼的驚天動地的悲愴。而在於對於所發生的一切,作為讀者或觀眾,我們感到無力,感到一切都是命運的使然,明明知道一切將要發生,卻什麼都不能做,即使做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什麼。包法利夫人的悲劇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範例。放下書,我一個人坐在桌邊,什麼都不想說,也什麼都不想做,之感覺心空了。那是一種淡淡的傷痛,讓人往想些什麼。

  我實在不想再重複別人說過了幾千遍幾萬遍的這部作品的寫作手法有多麼高明或者思想有多麼深刻。我只是感嘆福樓拜,一個男人對於一個女子的敏銳而細微的洞察力!

  包法利夫人所代表的並不是她一個人,也不僅僅是一代的女人,時至本日,有跟她一樣想法的女孩子也佔多數吧。

  包法利夫人的思想,從根本上來看我們盡對不能說它錯,她只是在行駛一個漂亮女孩子的權利。而明明是懷著一種對更好的生活的追求的想法,卻到最後不知不覺的動了真情,以致傷害到自己。也是女人的共性。女人永遠是感性多於理性。

  所以說福樓拜寫的好,是他將女人心裡這些矛盾而自私的東西寫的活了起來,一個包法利的身上,體現出了一類女人—虛榮而多情。而或許,這類女人的命運不論在任何時代,都註定了悲劇的結尾。

  也許這些感悟不夠深刻,或許有些許偏激,卻是我放下書的那一刻心裡最真實的想法。腦海裡忽然出現了很多現時發生的包法利式的悲劇,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期那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個打工妹控告某大學教授的案子。從性質上應該跟包法利夫人如出一轍吧。感到痛心,卻不知道能說什麼。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她們沒錯,但她們必然是悲劇。

  也許,平凡一些更幸福,要知道,美貌永遠不是永恆的。

  也許,女人應該更理性一點,當以金錢為目的的時候,就不要摻雜進別的成分。那樣,至少最後不會太受傷。

  也許,包法利夫人們並不知道這些,假如她們知道,會做得更有技巧,和“漂亮朋友”一樣節節高升。

  也許,包法利夫人們從來都知道這些,只是女人的情感的因素總能戰勝一些自私貪婪的想法。

  放下書,我的心空了。手像機器一樣敲下這些文字。

  一部作品,一類女人一生的悲劇。

  一部作品,一部上乘的悲劇,不是哭著喊著有多麼的悲痛。而是面對一切,我們感到無力。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樓拜做到了。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2

  秋天來了,天總是灰濛濛的,稀稀瀝瀝的雨也總是下個不停,這種陰鬱的日子,除了看書打發時間,也沒別的消遣。下午一口氣看完了《包法利夫人》,這個無知,虛榮又愚蠢的女人實在讓人又恨又憐。拜倫曾經說過,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女人的愛情卻是女人生命整個的存在。

  愛瑪一生都在追求幻想中的愛情,是絕美的愛情和從愛情中生出的幸福。她憧憬著歡愉、激情,這種無與倫比的浪漫能在婚姻中包裹她。但現實是,她嫁給了平庸的鄉村醫生包法利,包法利的木納和笨拙完全沒有辦法滿足愛瑪對於愛情的種種幻想,“結婚以前,自以為就有了愛情,可是,婚後卻不見愛情生出的幸福。歡愉、激情、陶醉,這些當初在書本中讀來的美好字眼,生活中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她渴望答案。”可是除了幻想,她沒有太多的選擇,生活雖然衣食無憂,卻總是那麼平淡,乏味,她感到空虛和怨恨,“生活淒涼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頂樓,而煩悶卻是一隻默默無聞的蜘蛛,正在她內心各個黑暗的角落裡結網。”一個偶然的機會,包法利夫婦受邀參加了沃比薩爾的聚會,目睹了上流社會的奢侈,豪華和高貴,瀟灑脫俗的子爵也成為她日後日思夜想的物件,這個慾望的溝壑,深不見底,愛瑪把她在書上看到的愛情,投射在她與子爵的幻想中,這讓她愈來愈對現實不滿了。後來她遇到了實習生萊昂,年輕的實習生對漂亮的包法利夫人也產生了好感。只是那時的包法利夫人還懂得克守婦道,對愛情的幻想也只是精神上的浪漫主義。當萊昂離開後,她開始後悔,情感上生了一場大病,看什麼都無趣。她想當初為什麼不大膽一點,更近一點。從那時候起,回憶萊昂成了她愁悶的中心;回憶的火星劈啪作響,比旅客在俄羅斯大草原雪地上留下的火堆還閃爍不定。

  羅爾多夫是愛瑪第一個確定關係的情人,他喜歡艾瑪這種“擁有夢一般的臉色、迷離恍惚的女人”。他在盤算怎麼接近愛瑪時,就已經在謀劃事成之後如何抽身了。而愛瑪卻以為她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愛情,她徹底淪陷,陶醉在偷情帶來的愉悅中。“她向自己重複:“我有了一個情人!一個情人!”她喜愛這個觀念,就像另有一個青春忽然光臨。她終於得到愛情的歡愉,她意想不到幸福的寒熱。她走進一種神怪的境界,這裡一切是熱情,酩酊,昏迷;一片淺碧的浩瀚環繞著她,感情的峰巔在她的思想下面熠熠作光,庸常的生存僅僅在這些峰巔的空當出現,遙遠,低衍,落在陰影裡面。”最初的激情過後,羅爾多夫對包法利夫人厭倦了,他拋棄了她。

  離開三年之後的萊昂和愛瑪重逢了,這一次的出軌只經過了短暫的蜜月期,她就開始變得動輒生氣,墮落在美食和肉慾中。她的幸福感迅速消退,激情過後,她又重新嚐到了婚姻裡的全部平庸和乏味。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是悲慘的,兩度偷情的結果是債臺高築,最後被逼自殺。臨死前,她開始懺悔,可惜,她沒有聽到天堂的樂聲,聽到的只是乞丐低俗的歌聲。

  愛瑪的悲劇,看似是對愛情的追求無法實現的窘境。實則不是,在愛瑪身上,有著極其真實的人性,愛慕虛榮、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撒謊成性、無親情,無憐憫。專顧自己,整天只是陶醉在愛情幻想帶來的虛無中。在愛瑪看來,沒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現實中的所有,在幻想中虛構的極致激情和完美面前,總是相形見絀。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福樓拜曾說過:“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永不知足的心態、認知的侷限、信仰的缺乏,叛逆的本能造就了一個一個的包法利夫人。得不到的永遠充滿誘惑,慾望和虛榮奴役著我們脆弱的靈魂,浪漫的幻想彷彿在某一刻會變成奇蹟得以實現,這是一種徹底的虛無主義,福樓拜並沒有為包法利夫人們找到解藥。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3

  在一個不起眼的日子裡,當我讀到《包法利夫人》時,我不禁感到心痛,彷彿心中的一條暗河被抽出來了。這是一個關於平庸之人平凡生活的故事,但也可以寫成一兩個主人公的浪漫故事。

  在我看來,包法利夫人艾瑪只是一個追求愛情的女人。“我們正在上自習,忽然校長進來了,後面跟著一個沒有穿學生裝的新學生,還有一個小校工,卻端著一張大書桌。正在打瞌睡的學生也醒過來了,個個站了起來,彷彿功課受到打擾似的。”這就是這本書的開頭,多麼令人難忘的節奏啊。

  我想,我能說什麼呢?然後我想起了自卡夫卡以來的小說家都以福樓拜為師。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現代主義小說的源頭。當然,這對福樓拜,對包法利夫人都不重要,對《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變了自巴爾扎克以來現實主義就是一切的小說寫法,它為小說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小說技巧的創新為小說的重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存在”這個詞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現實能替代的了。

  一個好的故事只是一部小說的華麗外衣。當我讀《包法利夫人》時,那是五月裡一個陰沉的下午,外面的世界一片翠綠。我記得當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多麼高興。除了悲嘆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還有一種喜悅存在於陌生語言的美中。

  我現在似乎可以說,《包法利夫人》在小說的原始意義上,打開了更多的閱讀空間和審美樂趣。透過提取意義和複述,使意義——小說本身的存在,始終充實和呈現。它以失去小說本體為代價而獲得語義和快感。這似乎讓我在更大程度上獲得了小說閱讀體驗和寫作的可能性。所以,我認為,如果閱讀的第一樂趣是一種體驗。顯然,這是一次冒險。

  關於艾瑪,我不認為她有什麼問題,也不認為她對不起夏爾。她也只是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愛情,她有思想和願望,但她似乎沒有得到上帝的祝福。這也使得人們從側面看到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和束縛,以及當時一些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也許我們是幸運的,在我們的時代和環境中,我們沒有艾瑪的不幸,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我們想做的,否則,或者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會有艾瑪同樣的或相似的經歷。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4

  《包法利夫人》主要揭示的是第二帝國的現實。

  讀完《包法利夫人》這本書,我的感觸很大,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被資產階級社會摧殘的婦女。

  作者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重點不在於寫她的愛情故事,而在於寫她的純真到墮落,從墮落到毀滅的前因後果,揭露資本主義摧害人性,腐蝕人的靈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惡資本。

  包法利夫人的致命錯誤,在於她不懂得豪華淫逸的生活和浪漫傳奇的愛情,需要物質財富做基礎。而她的家庭環境,無論是她父親還是她丈夫的家境,都不具備這種物質條件,而她偏偏要去追求那種不可能屬於她的生活。在她尋求愛情和幸福,卻淪為別人的玩物過程中,她不知不覺地將丈夫的薄產揮霍盡。這便給高利貸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唯利是圖的奸商勒樂,拿物慾作為誘餌,讓她簽署一張又一張借據,使她積債如山,而一旦發現她身上再也沒有油水可榨時,便串通法院,扣押包法利家的財產抵債,並且張貼布告宣佈拍賣。包法利夫人被逼到了家庭破產,身敗名裂的絕境。她求助於情人,情人們推諉搪塞;她求助於稅吏,稅吏無動於衷;她求助於公證人,公證人花言巧語,企圖稱其危難佔有她。這時的人世,對包法利夫人是那樣冷酷無情!在她面前只剩下一條路,就是結束她尚年輕的生命。

  作者本人就說過:“就在此刻,我可憐的包法利夫人,正在法國的十二個村莊裡受罪、哭泣。”

  《包法利夫人》這本傳世之作揭露和批判的正是第二帝國的社會現實,讓人們認清資本主義下的真面目。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5

  《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命運悲慘的主要原因是抱著一個錯誤的幸福觀。

  結束了《包法利夫人》一書的閱讀。總結如下:包法利夫人(愛瑪),本是一個天真單純的農村姑娘,美麗、善良、聰明,由於接受了貴族式教育,深受浪漫主義虛構故事影響,從而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幸福觀。婚後,她不滿婚姻不滿丈夫,不顧家庭,執迷追求她所謂的“愛情、幸福”,逐漸墮落--紅杏出牆,不幸的是她的全部真情換來的卻是虛情假意;最終導致身敗名裂、負債累累,服毒自殺。包法利先生,一個誠實憨厚的醫生,生性膽小懦弱,過分溺愛他的美嬌妻(愛瑪),人云亦云,聽之任之;最後才得知原來早已被愛妻背叛,悲慘絕望而死。包法利小姐(貝爾特),一個最可憐的受害著,從小缺少親情,後來連個可以依靠的親人都沒有,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孤單無助的活在這個對她來說殘酷無比的世界。

  讀後感:一個錯誤的幸福觀,一份沒有把握的婚姻,兩顆不能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心,是無法得到幸福的;盲目的婚姻最終總是害人害己,而最無辜最可憐的是孩子。如果兩個人沒有想清楚,沒有準備好,,那麼請千萬不要盲目的結婚生子!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6

  小說講述了一個不甘寂寞的已婚女性,尋找婚外情的刺激,最終被債務逼得自殺而死的故事。有評論說,包法利夫人由於受到了不適當的教育,一個富農的女兒進了城裡的修道院,學習鋼琴、繪畫、詩歌(而不是農活),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城裡的生活,讓艾瑪的腦子裡幻想完美的愛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平淡的生活,不顧實際地追求浪漫、刺激、奢華、帶有激情的生活,最終釀成悲劇。實際上即使是婚外情,保鮮的時間也非常短暫,艾瑪的第一個情夫很快就玩膩了她,在約好私奔的前一天寫信背棄了她艾瑪,這個打擊差點讓包法利夫人送命。與第二個情人的約會更加瘋狂和奢侈,但很快雙方都互相感到了厭倦,只不過都不願提出來。艾瑪忘記了自己的義務——作為妻子的義務和作為母親的義務,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書中的丈夫包法利讓人覺得滑稽可笑,妻子兩次出軌,那麼多明顯的訊號,他都發現不了,是不是太神經大條了?包法利因為愛自己的妻子,逐漸發展為盲目相信,甚至是可以討好,生怕她生氣、不高興,為此還一度和自己的母親決裂。他是一個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風情,從小讀書就靠死記硬背過關,不懂得音樂和詩歌,事業上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藥劑師郝麥的鼓動下,他本有一次揚名立萬的機會——給旅店的夥計治療先天性的跛足,手術卻徹底失敗,讓艾瑪對他失望透頂。在發現了妻子的情夫寫給包法利夫人的信件後,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作為任何一個有骨氣、有血性的男人,面對這樣的羞辱,都要發瘋的。而這位包法利先生是怎麼做的呢?妻子死後,他有一次見到艾瑪的第一個情夫,沒有憤怒,更多的是哀怨,“從情夫的臉上彷彿能看到妻子昔日的痕跡”,可笑、可嘆。

  這本小說出版後在發過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作者福樓拜一度被告上輕罪法庭,罪名是道德敗壞,會教唆女人們學壞。這個故事也給所有的丈夫們提了個醒,一個巴掌拍不響,婚姻的失敗不能全責怪某一方,另一方或多或少都有責任。要關心、關注你的妻子,要不然就會把她們推向不道德的婚外情。愛情是短暫的,這是自然規律無可改變。但這不是偷懶的藉口,婚姻生活還是要用心去經營,作為丈夫,有義務時不時給妻子製造一些浪漫,時不時給她一些驚喜,給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鮮的東西,而從讓家庭更穩固,不要讓自己的妻子成為包法利夫人。

  作為父母也要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中國有個說法:“窮養兒子富養女”,對女兒的教育要給她最好的,讓她有見識,免得長大之後受不了物質的誘惑和男人的甜言蜜語,上當受騙。但,有時候不合適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就如近年來,中國的家長流行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但國外寬鬆的教育環境反而讓孩子養成了非常多的不良習慣,“海歸”後很難適應國內的生活和職場。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7

  在一個不顯眼的日子,當我無意間翻到《包法利夫人》這個書名時,不禁怦然心動,似乎,心中某條隱秘的河流被牽引而出。這是講述了一個平庸的人的一段平淡無奇的生活,但卻可以把這段生活寫成一兩個人作為主角的浪漫主義故事。化腐朽為神奇。

  包法利夫人艾瑪,在我看來,她只是一個為追求愛情的女人,“我們正在上自習,忽然校長進來了,後面跟著一個沒有穿學生裝的新學生,還有一個小校工,卻端著一張大書桌。正在打瞌睡的學生也醒過來了,個個站了起來,彷彿功課受到打擾似的。”書中的開頭這樣寫到。這是一種多麼另人難以忘懷的節奏。我想想,我還能說什麼呢,後來我想起自卡夫卡以降的小說家都奉福樓拜為祖師。這麼說來,他就是現代主義小說的源頭的源頭。當然,這對於福樓拜並不重要,對包法利夫人不重要,對《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變了自巴爾扎克以來現實主義就是一切的小說的寫法。為小說提供了另一種實際上的可能。小說技巧的革新為小說的重生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存在這個詞在更多程度上已經不是現實所能替代。一個好看的故事僅僅是小說的一件華麗的外衣。因此我在讀到《包法利夫人》的時候,那是在一個天氣陰沉的下午,五月,屋外的世界綠意洶湧。我想起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歡喜雀躍不知所謂的情形。其中除對女主人公悲慘命運的悲嘆,想必也包含著一種對奇異的語言之美的歡躍。

  我現在似乎可以這樣說:《包法利夫人》在小說的原本意義上,開拓了小說語言所能帶來的更大的閱讀空間和審美愉悅。它藉助提煉語義、複述的手段讓意義--小說本身的存在,始終保持充盈、在場,它以喪失小說本體為代價而獲得語義和快感。這似乎讓我在更大程度上獲得了對小說閱讀體驗和寫作的可能。因此,我想,如果第一次的閱讀愉悅是一場經歷。那現在,很明顯的,是一場冒險。

  對於艾瑪,我並不認為她是哪裡做得不好,或者對不起夏爾。她也只是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愛情。她有思想有慾望但似乎卻得不到上帝的眷顧,其實她也是屬於一個悲慘的可憐人物了。這也讓人側面看到了人情的冷漠和束縛,和當時的世界觀、某些人的人生觀。

  或許我們很幸運,由於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我們沒能象愛瑪那樣不幸地可以去隨意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否則或許我們中許多人也。同樣會經歷、相類似的遭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8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在資產階級社會下形成,作者之寫作手法充斥著浪漫抒情卻又寫實諷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害人性,甚至吞噬人的罪惡本質的黑暗面。一切取自於人性的根源與環境的影響,以冷靜客觀的筆調描述一位被社會壓榨的婦女的悲慘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位被當代社會摧殘的悲劇性人物,因為她在社會的期許之下從小學習關於上流社會的教育生活,也因此她對這類愛情的希冀極大。她崇尚浪漫華麗的愛情,但卻也因此使她的一生從不感到滿足而使她墮落致死。其實我是很瞭解愛瑪的,因為她嚮往愛情的心態與現代少女的憧憬無太大差異,同樣幻想著童話般的愛情能夠降臨在自己身上,擁有高貴身世背景的白馬王子。然而她極為需要檢討的地方在於她的不知足,雖然可以瞭解她感嘆自己沒有完成理想進入上流的社會,但她已擁有了深愛她的查理,就算她的丈夫庸俗不堪、枯燥木訥,我認為她也應當改變自己的想法,樂觀的面對實況,積極的想辦法改變現實,或許會有機會讓自己的丈夫事業步步高昇,使生活品質越發完善,以此完成她的夢想,不應該不檢點的墮落,讓自己的前途栽在自己手中!

  先後出現在愛瑪生命中的兩位情人--賴翁與羅道夫,他們兩人是迥然不同的人物,前者是斯文內向的年輕人,後者是風流的愛情高手。愛瑪其實是一位冰雪聰明的女人,她擅長甜言蜜語,蠻橫的佔有慾卻使人倍感壓力,雖然最後情人還是離開了她,然而在情場上她還是嚐到了許多甜美的滋味。但對於債務糾紛上,她顯得愚笨無知,因為她的貪得無饜,使得她成為商人手中肥美的羔羊,落得她積欠債務導致破產。而在她懇求情人給予她金錢上的協助時,情人冷漠無情的態度,也真實的表露出世間的現實炎涼。

  此故事中我最同情的人物是愛瑪的丈夫--包法利.查理。他是這麼的忠心愛護愛瑪,在他心中最大的幸福就是那簡單樸實的愛情,只要能與愛瑪共同生活,一切便是快樂!雖然他的單調生活可能真的會使喜歡新奇變化的人感到透不過氣與厭煩,但那是可以去改變的!他愛著愛瑪的心在這之中是最真摯不變的,直到愛瑪去世後他還不曉得她偷情的事實,是過一陣子才發現的,因而使他傷心過度頹廢致死,真是令我感到萬分的難過。因為他是那樣的善良,也因此我對愛瑪紅杏出牆之行為感到憤怒與感嘆,如果這些事情沒有發生,他們是不是可以就此擁有美好的未來?不過我想這些內容也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人的本性吧。

  人偽善自私的一面在這部小說中表露無遺,愛情的本質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深深思索人性的本質。作者將社會的事實融入虛構的體系當中,讓整篇文章充滿了真實感,是值得再三回味的寫實小說。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9

  讀完《包法利夫人》,首先,我真的覺得愛瑪是個寂寞難耐的女子。我覺得她根本不是想要感情,而是婚後生活的寂寞與失望,讓她十分享受偷情的快樂。真的很受不了她。感覺她像個懷春的女子,傻里傻氣,辨不清是非。對她同時又有一種來者不拒的下賤感。就連羅多爾夫那樣年紀大的情夫她也快樂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還幻想著私奔,不惜拋夫妻女。殊不知,羅多爾夫壓根不想和他私奔。

  她與萊恩,但是也是她自己的感情幻想。居然為了感情,完全不顧家裡的開銷,但是丈夫不顧女兒,也不思考自己的經濟狀況。對於那個店老闆,其實一向是在唬騙她,她居然一次一次的選取了堅信與沉淪,最後才會那樣悲慘。真的感覺在她身上毫無職責可言,無論是作為一個母親還是一個妻子,她真的不配。

  對於,包法利,我覺得他可悲又可氣。可悲的是,自己妻子一次次的背叛,他居然毫無察覺,甚至還覺得自己的妻子最美麗可愛,不顧一切的發奮工作,養家。可氣的是,他懦弱無能,第一次婚姻只是正因母親的意思,他就順從了。而婚後,對於那個老寡婦他居然言聽計從。而與愛瑪的相處,也處處表現他很懦弱。愛瑪生一次病,發一次瘋,他就緊張的要死,可卻從來不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感覺他的人生壓根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活,也不知道為了自己活。最後,杯具結局,讓我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20

  愛瑪,也就是包法利夫人,她本來生活在修道院,憧憬著修女的生活,然而,在憧憬的同時,她又產生了一些不符合修女生活的想法。後來,她嫁給了一個平凡的醫生包法利。新婚前,她憧憬的是浪漫的愛情與婚姻,然而現實讓她失望,包法利沒有情趣,只能算是個粗魯的漢子,目光短淺,沒多大的本事,就連醫生的身份也名不副實,實在是個不可靠的人。一方面,愛瑪憧憬著浪漫的愛情,另一方面,現實又和她的理想相差過大。在參加過公爵的舞會後,愛瑪更加嚮往上層貴族的生活,對現實愈加不滿。

  對愛瑪這個人,我是既可憐又痛恨。她愛慕虛榮,自認為長得不錯,總是去追求那些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東西,卻看不清現實。她已經嫁為人婦,按理說應該一心一意,可她卻對丈夫諸多不滿,既然如此,為什麼當初又要嫁給包法利呢?害人又害己!她沉浸在小說的世界中,幻想著那些不切實際的愛情,這讓她對現實充滿了失望,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最終將她推向了深淵。

  但是,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包法利夫人追求自己的理想無可厚非。就算是現在的女生,她們也都在憧憬著美好的生活,憧憬著自己的白馬王子,併為之付諸實踐。包法利夫人在那個時代,沒有自己的工作,只能依靠男人,嫁個好男人,可以改變她的一生。然而,包法利確實不是個優秀的男人,學醫也是馬馬虎虎,沒治死病人就算好的了,而他拙劣的醫術在後期也暴露無遺,將別人的瘸腿治得要截肢,這樣的一個人確實讓人沒有安全感,這樣一個丈夫與愛瑪的期望實在是相差太多。

  既然婚姻無法滿足愛瑪心裡的渴望,愛瑪開始幻想著從別人那裡獲得一份浪漫的愛情,於是,她出軌了!偷情的刺激讓她興奮,她一如所有陷入熱戀的女子一樣,對情夫奉獻出了一切。但是這段戀情很快結束,情夫不想和她繼續下去,於是她病了,對什麼都很懶散。愛瑪對情夫真心實意,但是卻對自己的孩子不聞不問,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的確,她沒有得到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愛情,但是,她現在首先是一個母親,卻沒有母親的樣子,就從這一點來看,我確實很瞧不起她。她的第一次出軌以失敗告終,在她無精打采的時候,包法利以為她身體弱,有什麼事都不會去煩她,還偏袒她,縱容她,一如既往地寵她,讓我為這個男人辛酸,他哪裡知道,他一心一意愛著的妻子是為了別的男人而寢食難安!這真是個巨大的諷刺!

  在對孩子的態度上,她簡直更加可恨!她根本就沒有關心過自己的孩子,都是做母親的人了,一點身為母親的自覺都沒有,把孩子扔給奶媽和女傭,自己卻去談情說愛。她大肆揮霍的時候,從來沒有為這個家考慮過,從來沒想過要為自己的孩子做些什麼,真是個不稱職的母親!她從來沒有長大過,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人,什麼責任都不需要擔負。沒有人希望和一個永遠長不大的人生活一輩子,人們需要的是共同承擔,在生命的旅程中相互攙扶著走到終點!每個人都該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都該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而不是指望別人,自己卻任意揮霍,就算是神仙也會厭煩!

  我同情包法利先生,妻子死後,他不肯別人動妻子的遺物,不停地還妻子欠下的債,意志消沉,最後,得知了妻子出軌的真相,他痛苦地死去。一心一意對待的人卻是這樣對他的,任誰都受不了。的確,包法利先生是沒多大出息,但是,他是愛著自己的妻子的,這一點就值得肯定。當我看到包法利夫人的孩子穿著帶補丁的衣服時,我深深地痛恨包法利夫人,她活著的時候沒有疼愛自己的孩子,死了卻要把一切都帶走,也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什麼,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這樣糟糕!

  總之,對於包法利夫人,我痛恨大於同情,痛恨她不愛自己的丈夫,痛恨她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痛恨她在婚姻期間與別人偷情,痛恨她因為追求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而毀了整個家!既然結婚了,就要對整個家庭負責,不可以再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固然她的遭遇有時代的錯誤,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錯,她不是個偉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時代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