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精選5篇)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1

  身處和平盛世,我們距離戰爭彷彿十分遙遠,可關注國際新聞,我們知道全球範圍內,仍有不少無辜人民深陷戰火、艱難生存。反觀國內,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路飛速發展,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這份和平與安寧,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與鮮血鑄就而來。從小在大人們對那段光輝歲月的講述中,一份熱烈的愛國之情便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現如今作為一名光榮的入黨積極分子,我迫切地想深入瞭解那段全民抗日的光輝歲月,在觀看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雄》的過程中,我深有感觸,第一次如此貼切地感同我們的英雄先烈們的所思所想。

  《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一部以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事蹟為主要內容的紅色紀錄片,這部僅六集的紀錄片,記錄著六段觸動人心的抗戰事蹟,體現了中國人民不畏風雨、低礪前行的高尚民族氣節,更是為黨團員群眾學習黨史教育提供了新的載體。

  紀錄片中說到,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以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老百姓的生活痛不欲生。此時,中國共產黨人站了出來,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真正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片中還展現了多名英雄先烈的英勇事蹟。其中,楊靖宇將:軍的事蹟深深激盪著我的心絃,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中華兒女懷著赤誠的愛國之情,為建設中國的繁榮景象前仆後繼,這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予,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著先烈的優良傳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者從不止步,前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驅散戰火侵襲,現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攜手共擊疫情。新冠病毒引發的嚴峻疫情形勢,牽動著。上萬國人的心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致攜手共抗疫魔,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2

  在他們心中,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望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就是我們偉大的抗日英雄。

  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雄》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百姓痛不欲生。此時,是中國共產黨,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共產黨戰士們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影片中生動地再現了東北抗聯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拼盡全力抵抗敵人的昂揚鬥志,和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該片是一部以楊靖宇、羅登賢、張甲洲、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英勇事蹟為主要題材的紅色紀錄片,雖僅六集,每集都記錄著觸動人心的英雄抗戰事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楊靖宇的事蹟。

  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同志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但忠貞不二的意志不可以動搖。”不僅楊靖宇同志,無數英雄先烈為打贏戰爭、保家衛國、護住我們的長白山、黑龍江而奮鬥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中華兒女懷著赤誠的愛國之情,為建設中國的繁榮景象前仆後繼,這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著先烈的優良傳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者從不止步,前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驅散戰火侵襲,現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攜手共擊疫情。新冠病毒引發的嚴峻疫情形勢,牽動著上萬國人的心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一致攜手共抗疫魔,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身處和平的年代,在享受國家的保護和發展成果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扛起肩上的責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紅色精神追求、感悟紅色思想偉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祖國的奮鬥之路,共築中國偉大復興事業。

  “放膽白山驅日寇,忍悲黑水滅夷蠻”,這是中國人的勇氣,更是中國人的骨氣!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3

  在紀錄片中,給我們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6位抗日將領不屈的愛國情懷,讓我很受觸動,我想,我有很多話想說……

  在東北抗擊日本侵略者戰鬥中做出英勇貢獻的諸位愛國英雄們,他們離開親人,受組織委派來到白山黑水之間,他們將對家人的小愛放在了對國家大愛之後,至死都在為祖國的抗戰事業奮鬥著、抗爭著,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日國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的長槍、大炮,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一步步打開了新中國的大門,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感人事蹟,展現了他們高度的政治覺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黨的光輝、看見了一個先進組織的重要性,也看見了信仰的力量……敵人的槍炮消滅不了共產黨人的信仰,更打敗不了中國人的抗日決心,誓死不做亡國奴!

  在白山黑水之間,中國共產黨人肩負民族希望和歷史責任,推動和領導東北人民走上抗日前線。在長達14年的艱難歲月中,東北抗日英雄與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展開艱苦卓絕的鬥爭,青山處處埋忠骨,氣壯山河勵後人。我們要像英烈們那樣丹心紅似火、意志堅如鋼,我們要學習並踐行東北抗日英雄心中有責、敢於擔當的精神,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在應對急難險重挑戰中磨鍊修養,在實踐探索中提升素質,隨時做好準備,只要祖國需要我……

  楊靖宇曾鼓勵大家說:“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抗日英雄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

  我們當代人也要時刻充滿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我們要居安思危,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我們不僅要感慨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

  山河雖已無恙,歷史仍應銘記,記住曾經的血淚、記住不屈的抗爭,用實力打破那些侵略者虎視眈眈想要佔領中國、欺凌中國人民的妄想,吾輩當自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4

  曾經,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綠水青山養育了後代。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00週年,在這100年的辛酸歷程當中,共產黨人始終引領著我們不斷的發展進步,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的舞臺,展示出中國的強大。而縱觀這百年的歲月,又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後,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等幾位抗日偉人的英雄事蹟,令我感慨頗深,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在他們心中,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境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那片土地上。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曾經我們被帝國主義侵略,哪怕是慘無人道、滅絕人寰這樣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侵略者對我們祖國以及同胞的所作所為,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731部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當成他們實驗的物件……太多殘忍無情的事件無法一一道來,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難悽慘的歲月,這是每一位國人永遠的痛楚。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還有更多像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這樣的英雄遭遇了更加慘不忍睹的迫害,但是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值得如今的我們用一生去緬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00字5

  追憶百年黨史,弘揚抗聯精神。《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今天我觀看了第一集,令我非常感動,引人深思。

  第一位是直接領導建立抗日武裝、早期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羅登賢。1931年夏天,羅登賢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走進位於瀋陽的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開啟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戰鬥生涯,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擔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並參與建立東北抗聯。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先後被關押在上海,南京等地監獄。獄中,遭敵人酷刑折磨,兩個腿骨折被鐵槓壓斷,但他寧死不屈,領導獄中難友與敵人作鬥爭。“我個人死不足惜,全國人民未解放,責任未了,才是千古遺憾。”羅登賢將28歲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孩子不滿三個月時就忍痛把孩子交給姑姑家撫養,揮手之間,竟成訣別,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無緣重逢,而羅登賢在他生命最後一刻還心繫全民族的解放。

  透過紀錄片讓我們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更深層次地領悟到其中的意義與真諦——東北抗聯精神的意義在於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一份愛國主義情懷,也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世界和平而前仆後繼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一種國際主義精神。e今天的盛世中國,已如先烈們所願,先烈們的英雄事蹟也成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讓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從作品中汲取奮鬥的力量,再將這種精神世代傳播出去、接續下去,這也是對先烈最好的銘記和追憶。

  我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力透紙背、歷久彌新,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這樣的精神也足以引領當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看清前行方向,激盪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欣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