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

  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紀錄片,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人民在白山黑水間,真實表現了艱苦卓越的鬥爭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1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雄》這一部歷史文獻記錄片。透過這些天的觀看,在這百年來的心酸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引領我們不斷的發展進步,一步一步的邁向歷史的舞臺,展示出中國的強大。在觀看的過程中,真實的表現出了艱難卓越的爭鬥史,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的感受到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決絕的爭鬥。

  《白山黑水鑄英魂》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策劃製作,是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紀錄片,該片是首次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準確、全面地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東北抗聯領導人的英雄事蹟。

  影片真實再現了抗聯的生活戰鬥全貌,著力刻畫了楊靖宇一批抗日英雄,這些抗日英雄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臥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戰士在戰場上機智靈活英勇殺敵,以及楊靖宇以棉絮枯草為食戰至最後一人。這些抗聯英魂永遠值得我們後人緬懷紀念。我們民族先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在《講武堂》中對這部片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這是一隻充滿生與死,血與淚的鋼鐵隊伍,他們威武不屈,滿山黑水除敵寇,他們極盡志誠,甘將熱血沃中華。歷史不能忘卻,也不應該忘卻。70多年來,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一個個難以忘懷的形象,帶著戰火的溫度,帶著硝煙的味道,在螢幕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生動的再現,融入一代又一代的記憶,光與行動中,我看到了輝煌的勝利。看到他們一個個倒在敵人的槍口下,心中有憤懣、有難受、有遺憾、有自豪。我們應該驕傲,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他們這樣的戰士,才有我們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感謝他們,感謝千千萬萬個為和平而戰的將士,他們是英雄,永遠的英雄!《白山黑水鑄英魂》體現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巨大引領作用,我們當代青年應該深刻領會影片中激昂的愛國熱情、無私的奉獻精神、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斷髮揚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珍惜革命先烈取得的偉大勝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偉大的復興中國夢出力獻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2

  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雄》裡面說到,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以致東北全境淪陷。日寇的入侵,殺燒搶奪,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只有中國共產黨人真正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戰,使我更加深刻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紀錄片中還展現了兩位民族英雄,其中一位楊靖宇他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最終他在寒冬中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昏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他的胃中裝滿了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與楊靖宇將軍並稱“南楊北趙”的趙尚志將軍,憑藉機智過人的頭腦,無數次以少敵眾,令敵軍退避三舍,甚至發出大量的賞金抓捕趙尚志。他曾說“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哪怕赴湯蹈火,千辛不避”,事實上,他確實是這樣做的,他精心組建的遊擊模範隊軍紀嚴明、作戰能力強,被贊為“游擊隊表率”。他曾兩次被捕入獄,多番酷刑下來,他對黨的忠貞之心從未有一絲動搖。1942年,受到侵略者派遣的特務突襲,趙尚志身負重傷,但他面對敵人的審問毫無畏懼,如目直視痛罵面前的偽警察。他,視死如歸!他,英勇無畏!他,可歌可泣!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偉大事業和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無數的先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工作的敬業、對黨的忠貞、對祖國的熱愛,努力去守衛我們的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融入骨髓、融入靈魂,傳承和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

  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奮鬥,才能讓我們在如今這個美好的時代坐在溫室裡讀書。我們要銘記民族英雄,努力掌握專業知識,學以致用,為黨和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3

  曾經,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綠水青山養育了後代。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00週年,在這100年的辛酸歷程當中,共產黨人始終引領著我們不斷的發展進步,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的舞臺,展示出中國的強大。而縱觀這百年的歲月,又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後,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等幾位抗日偉人的英雄事蹟,令我感慨頗深,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在他們心中,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境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那片土地上。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曾經我們被帝國主義侵略,哪怕是慘無人道、滅絕人寰這樣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侵略者對我們祖國以及同胞的所作所為,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731部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當成他們實驗的物件……太多殘忍無情的事件無法一一道來,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難悽慘的歲月,這是每一位國人永遠的痛楚。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還有更多像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這樣的英雄遭遇了更加慘不忍睹的迫害,但是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值得如今的我們用一生去緬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4

  追憶百年黨史,弘揚抗聯精神。《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今天我觀看了第一集,令我非常感動,引人深思。

  第一位是直接領導建立抗日武裝、早期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羅登賢。1931年夏天,羅登賢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走進位於瀋陽的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開啟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戰鬥生涯,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擔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並參與建立東北抗聯。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先後被關押在上海,南京等地監獄。獄中,遭敵人酷刑折磨,兩個腿骨折被鐵槓壓斷,但他寧死不屈,領導獄中難友與敵人作鬥爭。“我個人死不足惜,全國人民未解放,責任未了,才是千古遺憾。”羅登賢將28歲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孩子不滿三個月時就忍痛把孩子交給姑姑家撫養,揮手之間,竟成訣別,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無緣重逢,而羅登賢在他生命最後一刻還心繫全民族的解放。

  透過紀錄片讓我們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更深層次地領悟到其中的意義與真諦——東北抗聯精神的意義在於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一份愛國主義情懷,也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世界和平而前仆後繼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一種國際主義精神。e今天的盛世中國,已如先烈們所願,先烈們的英雄事蹟也成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和黨史的學習教育的養料,讓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從作品中汲取奮鬥的力量,再將這種精神世代傳播出去、接續下去,這也是對先烈最好的銘記和追憶。

  我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力透紙背、歷久彌新,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這樣的精神也足以引領當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看清前行方向,激盪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欣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5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

  弘揚抗聯精神,一心對黨忠誠東北抗聯精神所體現出的敢勇當先的擔當精神冰魂雪魄的純粹精神、聚沙成塔的凝聚精神、攻堅克難的實幹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新時期下,面對新的歷史任務和環境,只有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才會有正確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才會有堅強的精神支柱,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衡量幹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領導幹部要忠誠乾淨擔當,忠誠始終是第一位的。

  堅定不移,永遠向黨。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從被侵略到獲得戰爭勝利,從貧窮到富足,從落後到先進,是共產黨正確的路線方針指引著國家的前行,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中國共產黨從不退縮、也從不畏懼,始終展現出讓國人安心的剛強一面,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支能打贏硬仗的隊伍。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而中國共產黨又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了世界的舞臺,過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我們就更要堅定不移的跟隨黨步伐,永遠向黨,信任黨,給予黨最根本的力量。

  《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的觀看,觸動了我的內心,感受到了這幾部系列片之外的重要內涵。曾經的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我們是被綠水青山養育了的後一代,我堅信有前人的付出再加之後一代的努力,未來的中國定會更加的強大!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6

  在紀錄片中,給我們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6位抗日將領不屈的愛國情懷,讓我很受觸動,我想,我有很多話想說……

  在東北抗擊日本侵略者戰鬥中做出英勇貢獻的諸位愛國英雄們,他們離開親人,受組織委派來到白山黑水之間,他們將對家人的小愛放在了對國家大愛之後,至死都在為祖國的抗戰事業奮鬥著、抗爭著,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日國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的長槍、大炮,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一步步打開了新中國的大門,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感人事蹟,展現了他們高度的政治覺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黨的光輝、看見了一個先進組織的重要性,也看見了信仰的力量……敵人的槍炮消滅不了共產黨人的信仰,更打敗不了中國人的抗日決心,誓死不做亡國奴!

  在白山黑水之間,中國共產黨人肩負民族希望和歷史責任,推動和領導東北人民走上抗日前線。在長達14年的艱難歲月中,東北抗日英雄與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展開艱苦卓絕的鬥爭,青山處處埋忠骨,氣壯山河勵後人。我們要像英烈們那樣丹心紅似火、意志堅如鋼,我們要學習並踐行東北抗日英雄心中有責、敢於擔當的精神,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在應對急難險重挑戰中磨鍊修養,在實踐探索中提升素質,隨時做好準備,只要祖國需要我……

  楊靖宇曾鼓勵大家說:“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抗日英雄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

  我們當代人也要時刻充滿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我們要居安思危,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我們不僅要感慨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

  山河雖已無恙,歷史仍應銘記,記住曾經的血淚、記住不屈的抗爭,用實力打破那些侵略者虎視眈眈想要佔領中國、欺凌中國人民的妄想,吾輩當自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7

  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提高黨史的學習教育成效,我觀看了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雄》,並深有感觸。

  《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中央教育電視臺聯合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等單位,精心策劃、組織拍攝的歷史文獻紀錄片。

  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簿。”從這一角度來看,《白山黑水鑄英魂》正像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

  在東北抗聯主要領導者的身上,閃爍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高光,也有著超越民族與時代侷限的人性光輝。東北抗聯精神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是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國際主義精神。

  感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因為有感於先輩的無畏與付出,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這部紀錄片透過大量珍貴檔案和歷史細節,反映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英雄事蹟,再現了東北抗聯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鬥爭歷程,是深入闡釋東北抗聯精神的精品力作。東北抗聯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簡稱,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這支英勇隊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九一八”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遊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十八萬日偽軍,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部紀錄片不僅是對於這段歷史的重現,更是對這種精神的延續與傳承。

  綠水青山育忠烈,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揭開往事的塵沙,聚焦於英雄人物的種種細節,從生平經歷到家長裡短,將東北抗日聯軍那段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歲月應入腦海。這些英雄有遠超同齡人的成熟,深謀遠慮的決斷,堅若磐石的毅力,以生命守初心,以熱血踐誓言,為革命勝利,在白山黑水間不畏強敵、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直至生命最後一刻。英雄不會埋沒於歷史之中。我們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宣揚他們的事蹟銘記今時今日的來之不易。

  先烈們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歷久彌新,抗聯英雄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作出的價值引領,激昂的愛國精神、堅定信念、奉獻精神,不斷增強我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銳意創新的精神動力。

  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個民族閃亮的座標,我們感慨歲月靜好的背後,是英雄鮮血染紅的國旗為我們換來的和平和尊嚴;我們堅信只要心燃起信念火種,定能驅散黑暗、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我們承諾肩承英雄擔當,追尋英雄足跡,做新時代的追夢人,繪就祖國更加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8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兇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可以說,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在我們黨領導下,獻身反法西斯戰爭百折不撓的傳奇和典範,是我們民族先烈抗擊日寇彪炳史冊的英雄偉績,他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走過太初混沌,走過二十四朝,中原九萬頃,書寫了曆紀第一章;走過山河浩蕩,走過彩旗飄揚,鮮豔的綵帶揮舞出龍的脊樑。在《白山黑水鑄英魂》——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紀錄片中,提到了一個英雄,羅登賢同志!

  1916年,因生活貧困羅登賢選擇當一名船廠工人,在此期間他飽受了英國殖民者的欺凌和資本家的剝削壓迫,在這時反抗意識開始在羅登賢心中悄然萌發。1922年,羅登賢參加了香港海員大罷工,這也是他革命生涯的起點,三年後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隊伍中。此時東北形勢日益嚴峻富饒美麗的黑土地已成為日本法西斯攫取的目標,羅登賢中共中央派往東北工作並化名“達平”。在九八事變爆發後,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壤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和對日不抵抗的方針,日本迅速佔領了全東北,三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中國共產黨舉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旗。在東三省已經淪陷後,羅登賢任命到達哈爾濱,當時很多共產黨人對前途局勢都有些彷徨,甚至有些驚慌失措但羅登賢很堅決,他說“儘管我們只有2300多名黨員,但我們是革命的種子,我們要和日本人磕到底鬥爭到底,我們在這堅持,總有勝利的那一天。”。面對日本的侵略,羅登賢清楚地認識到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也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1933年3月底,羅登賢在上海公共租界山西路五福弄9號出席全國海員工人會議時,由於叛徒出賣被逮捕入獄。8月29日,羅登賢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當局槍殺。赴刑場前,敵人問羅登賢有何遺言,羅登賢從容地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我個人死不足惜,全國人民未解放,責任未了,才是千古遺憾!”

  羅登賢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自己崇高的信仰和無限的忠誠,正如在被捕時為自己取的化名“永生”,他畢生追求的共產主義事業在中國人民抗戰救國的鬥爭中得到了永生。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的先烈前輩征戰沙場,使人民脫被殖民統治奴役的命運,因為他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工作的細心、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先烈的優良傳統。

  現如今我們在疫情防控的時代只有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才能讓疫情得到控制,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如他一般投身到抗疫一線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後希望籠罩在吉林省的陰霾可以早日散去,重現藍天!吉林加油,長春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9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在他們心中,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望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就是我們偉大的抗日英雄。

  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雄》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百姓痛不欲生。此時,是中國共產黨,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共產黨戰士們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影片中生動地再現了東北抗聯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拼盡全力抵抗敵人的昂揚鬥志,和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該片是一部以楊靖宇、羅登賢、張甲洲、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英勇事蹟為主要題材的紅色紀錄片,雖僅六集,每集都記錄著觸動人心的英雄抗戰事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楊靖宇的事蹟。

  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同志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但忠貞不二的意志不可以動搖。”不僅楊靖宇同志,無數英雄先烈為打贏戰爭、保家衛國、護住我們的長白山、黑龍江而奮鬥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中華兒女懷著赤誠的愛國之情,為建設中國的繁榮景象前仆後繼,這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著先烈的優良傳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者從不止步,前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驅散戰火侵襲,現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攜手共擊疫情。新冠病毒引發的嚴峻疫情形勢,牽動著上萬國人的心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一致攜手共抗疫魔,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身處和平的年代,在享受國家的保護和發展成果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扛起肩上的責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紅色精神追求、感悟紅色思想偉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祖國的奮鬥之路,共築中國偉大復興事業。

  “放膽白山驅日寇,忍悲黑水滅夷蠻”,這是中國人的勇氣,更是中國人的骨氣!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10

  身處和平盛世,我們距離戰爭彷彿十分遙遠,可關注國際新聞,我們知道全球範圍內,仍有不少無辜人民深陷戰火、艱難生存。反觀國內,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路飛速發展,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這份和平與安寧,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與鮮血鑄就而來。從小在大人們對那段光輝歲月的講述中,一份熱烈的愛國之情便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現如今作為一名光榮的入黨積極分子,我迫切地想深入瞭解那段全民抗日的光輝歲月,在觀看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雄》的過程中,我深有感觸,第一次如此貼切地感同我們的英雄先烈們的所思所想。

  紀錄片中說到,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以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老百姓的生活痛不欲生。此時,中國共產黨人站了出來,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真正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片中還展現了多名英雄先烈的英勇事蹟。其中,楊靖宇將:軍的事蹟深深激盪著我的心絃,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者從不止步,前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驅散戰火侵襲,現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攜手共擊疫情。新冠病毒引發的嚴峻疫情形勢,牽動著。上萬國人的心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致攜手共抗疫魔,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