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

  白山黑水鑄英魂紀錄片以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英雄事蹟為切入點,詳細記錄了他們在東北這片熱土做出過的卓絕貢獻與犧牲精神,以此方式為英雄人物樹立起值得懷念與銘記的一座座豐碑。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1

  追憶百年黨史,弘揚抗聯精神。《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今天我觀看了第一集,令我非常感動,引人深思。

  第一位是直接領導建立抗日武裝、早期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羅登賢。1931年夏天,羅登賢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走進位於瀋陽的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開啟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戰鬥生涯,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擔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並參與建立東北抗聯。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先後被關押在上海,南京等地監獄。獄中,遭敵人酷刑折磨,兩個腿骨折被鐵槓壓斷,但他寧死不屈,領導獄中難友與敵人作鬥爭。“我個人死不足惜,全國人民未解放,責任未了,才是千古遺憾。”羅登賢將28歲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孩子不滿三個月時就忍痛把孩子交給姑姑家撫養,揮手之間,竟成訣別,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無緣重逢,而羅登賢在他生命最後一刻還心繫全民族的解放。

  透過紀錄片讓我們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更深層次地領悟到其中的意義與真諦——東北抗聯精神的意義在於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一份愛國主義情懷,也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世界和平而前仆後繼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一種國際主義精神。e今天的盛世中國,已如先烈們所願,先烈們的英雄事蹟也成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教育的養料,讓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從作品中汲取奮鬥的力量,再將這種精神世代傳播出去、接續下去,這也是對先烈最好的銘記和追憶。

  我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力透紙背、歷久彌新,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這樣的精神也足以引領當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看清前行方向,激盪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欣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00字2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

  弘揚抗聯精神,一心對黨忠誠東北抗聯精神所體現出的敢勇當先的擔當精神冰魂雪魄的純粹精神、聚沙成塔的凝聚精神、攻堅克難的實幹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新時期下,面對新的歷史任務和環境,只有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才會有正確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才會有堅強的精神支柱,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

  堅定不移,永遠向黨。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從被侵略到獲得戰爭勝利,從貧窮到富足,從落後到先進,是共產黨正確的路線方針指引著國家的前行,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中國共產黨從不退縮、也從不畏懼,始終展現出讓國人安心的剛強一面,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支能打贏硬仗的隊伍。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而中國共產黨又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了世界的舞臺,過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我們就更要堅定不移的跟隨黨步伐,永遠向黨,信任黨,給予黨最根本的力量。

  《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的觀看,觸動了我的內心,感受到了這幾部系列片之外的重要內涵。曾經的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我們是被綠水青山養育了的後一代,我堅信有前人的付出再加之後一代的努力,未來的中國定會更加的強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