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精選12篇)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1

  曾經,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綠水青山養育了後代。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00週年,在這100年的辛酸歷程當中,共產黨人始終引領著我們不斷的發展進步,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的舞臺,展示出中國的強大。而縱觀這百年的歲月,又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後,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等幾位抗日偉人的英雄事蹟,令我感慨頗深,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在他們心中,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境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那片土地上。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曾經我們被帝國主義侵略,哪怕是慘無人道、滅絕人寰這樣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侵略者對我們祖國以及同胞的所作所為,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731部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當成他們實驗的物件……太多殘忍無情的事件無法一一道來,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難悽慘的歲月,這是每一位國人永遠的痛楚。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還有更多像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這樣的英雄遭遇了更加慘不忍睹的迫害,但是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值得如今的我們用一生去緬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2

  追憶百年黨史,弘揚抗聯精神。《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今天我觀看了第一集,令我非常感動,引人深思。

  第一位是直接領導建立抗日武裝、早期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羅登賢。1931年夏天,羅登賢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走進位於瀋陽的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開啟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戰鬥生涯,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擔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並參與建立東北抗聯。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先後被關押在上海,南京等地監獄。獄中,遭敵人酷刑折磨,兩個腿骨折被鐵槓壓斷,但他寧死不屈,領導獄中難友與敵人作鬥爭。“我個人死不足惜,全國人民未解放,責任未了,才是千古遺憾。”羅登賢將28歲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孩子不滿三個月時就忍痛把孩子交給姑姑家撫養,揮手之間,竟成訣別,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無緣重逢,而羅登賢在他生命最後一刻還心繫全民族的解放。

  透過紀錄片讓我們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更深層次地領悟到其中的意義與真諦——東北抗聯精神的意義在於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一份愛國主義情懷,也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世界和平而前仆後繼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一種國際主義精神。今天的盛世中國,已如先烈們所願,先烈們的英雄事蹟也成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養料,讓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從作品中汲取奮鬥的力量,再將這種精神世代傳播出去、接續下去,這也是對先烈最好的銘記和追憶。

  我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力透紙背、歷久彌新,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這樣的精神也足以引領當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看清前行方向,激盪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欣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3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影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越的鬥爭史。展示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六位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英雄事蹟。這些抗日英雄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臥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趙尚志在戰場上機智靈活英勇殺敵;楊靖宇以棉絮枯草為食戰至最後一人,這些抗聯英魂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永遠值得我們後人緬懷紀念。

  東北抗聯精神作為抗戰中民族精神的彪炳彰顯,不僅為推動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同時對後人仍具有多方面的當代價值。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東北抗聯精神對於肩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意義深遠。東北抗聯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動力。縱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橫亙期間最清晰的主線始終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故而:“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段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愛國主義精神在實現“偉大夢想”中的重要作用。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在我們黨領導下,獻身反法西斯戰爭百折不撓的傳奇和典範,是我們民族先烈抗擊日寇彪炳史冊的英雄偉績,他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4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有幸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六集紀錄片,日寇的窮兇極惡與水深火熱中國人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鬥爭精神,振奮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紀錄片的代入感很強,我的思緒和靈魂隨著節奏進入了影片之中,時而是舉起打倒帝國主義旗幟遊行的學生、時而是手握步槍匍匐雪地的戰士,心神隨之激盪,熱血隨之燃燒,仿似親耳聽到毛主席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親眼看見周副主席來到羅登賢同志身邊,聽其對東北抗聯局勢高談闊論;和楊靖宇將軍爬冰臥雪,手持鋼槍痛擊敵寇。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革命先烈的艱苦鬥爭,就沒有新中國。巍巍長白山,滔滔松江水,白山有幸埋忠骨,黑水潺流育英魂,先烈英魂與山河同在,與日月齊輝。時值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這天既是國恥日,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覺醒日,響徹中華大地的防空警報聲聲入耳,如今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唯有守護盛世中華,方不負英魂所託,國仇大義此生不忘。

  《白山黑水鑄英魂》體現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巨大引領作用,我們當代青年應該深刻領會影片中激昂的愛國熱情、無私的奉獻精神、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斷髮揚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珍惜革命先烈取得的偉大勝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偉大的復興中國夢出力獻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5

  在疫情期間,我們觀看了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令我感慨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紀錄片中講述了羅登賢、楊靖宇、趙尚志等中國共產黨為東北抗聯做出的突出貢獻,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英雄們的不怕犧牲、勇於反抗的崇高民族氣節。

  1931年9月18日平靜的一天,被日軍的巨大陰謀打破,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東三省中的吉、遼兩省迅速淪陷,“白山黑水”淪為敵人鐵蹄下的犧牲品。作為黨中央駐東北代表的羅登賢,迅速在哈爾濱市展開抗戰部署。羅登賢說道“黨內不允許任何人提出離開東北的要求,誰提出這樣的要求,那就是恐懼動搖分子,誰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員。”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可是抗戰總是慘烈的,太多生命因此喪失。英雄的身軀雖然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挺立!英雄雖然不能再繼續前行了,但是後繼而來的是擁有強大愛國信念的人民!

  我深知當下的和平來之不易,是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生命換來的,在黨的光輝沐浴下,我們健康幸福的成長,快樂的生活。那段黑暗的日子不能被忘記,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沒有資格代替前輩們原諒,只有在歷史的不斷提醒下,奮發作為,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回顧歷史,是提醒我們不要忘卻;緬懷先輩,是讓我們珍惜和平,激勵我們當有作為,有擔當,有民族大義。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會銘記先輩們,發揚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讓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6

  在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後,我驚歎於革命烈士的血性,白山黑水間無數拿起刀槍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彰顯著咱中國人的血性。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也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當年面對外敵入侵,楊靖宇辭別妻子兒女,隻身一人來到東北抗日;在莫斯科學習的抗日英雄周保中申請回國參戰,出生入死。他們懷著滿腔熱血,抱著視死如歸的心,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決鬥。他們的名字無人不曉,他們的功績與世長存。歷史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走了,卻換來中華民族前行的希望。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祖國的事業,無數的先烈前輩征戰沙場,使人民擺脫被殖民統治奴役的命運,因為他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我相信,會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新時代新青年將繼續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現如今,疫情侵蝕著我們的生活,猖獗肆虐,老師們和學生志願者們櫛風沐雨,以入砥柱之中流,為廣大群體奉獻自身。我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感謝東電有你們,你們辛苦了。

  吉林加油,中國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7

  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紀錄片。看完以後我深受感觸。

  紀錄片中說到,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國民黨“出賣”以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著日寇的燒殺搶掠,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此時只有中國共產黨人真正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和日軍對抗。紀錄片記錄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事蹟。紀錄片中與楊靖宇並稱“南楊北趙”的趙尚志曾說“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哪怕赴湯蹈火,千辛不避。”事實上他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兩次被捕入獄,面對嚴刑拷打,他對黨的忠貞之心沒有絲毫動搖。被俘以後面對敵人的審問他毫無畏懼,怒目直視面前的偽警察。他們都是可歌可泣的真英雄。

  紀錄片對我最大的感觸其實反映在當下。疫情就好比當年的日寇,你我看似無能為力,其實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是一座孤島,我們是整體,每一個人的行為都對疫情有著影響。就像這些英雄一樣,他們透過自己的親身行動與偉大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奉獻自己與日寇做著鬥爭。而疫情之下我們更應當齊心協力,共同抗疫。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疫情之下,我們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向抗疫勝利邁出堅定的步伐。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8

  《白山黑水鑄英魂》是由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六集文獻紀錄片,它以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東北抗聯領導人的英雄事蹟為切入點,真實地表現東北抗日聯軍14年的艱苦奮鬥。

  東北抗日聯軍與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並稱為中國革命“三大艱苦”,他們被稱為“抗敵最早、堅持最久、條件最惡”,呼喚和凝聚起捍衛民族尊嚴的磅礴力量。他們在白山黑水間,在茫茫林海中長期與兇惡的敵人作鬥爭,用血和生命書寫著壯麗的抗日詩篇。東北地區冬季漫長,嚴寒造就了艱苦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抗聯戰士只能在深山老林裡靠篝火取暖,“火烤前胸暖,風吹背後寒”,就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曾發出這樣的誓言:“革命就像火一樣,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只要我們有火種,就能驅趕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如果沒有強大的信仰信念信心作支撐,恐怕任何人都難以在這種環境下生存。

  在東北抗日聯軍中,無論是總司令、軍長還是普通士兵,都面臨著餓死、凍死和戰死的威脅。他們懷著滿腔熱血,抱著視死如歸的心,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決鬥。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在監獄中堅貞不屈,在刑場上大義凜然。烽煙已遠,英魂永縈。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功績,從未磨滅;東北抗聯精神的傳承,也從未中斷。我們將帶著這精神,在新時代奮鬥。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9

  在紀錄片中,給我們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6位抗日將領不屈的愛國情懷,讓我很受觸動,我想,我有很多話想說……

  在東北抗擊日本侵略者戰鬥中做出英勇貢獻的諸位愛國英雄們,他們離開親人,受組織委派來到白山黑水之間,他們將對家人的小愛放在了對國家大愛之後,至死都在為祖國的抗戰事業奮鬥著、抗爭著,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日國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的長槍、大炮,是他們用血肉的身軀一步步打開了新中國的大門,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感人事蹟,展現了他們高度的政治覺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黨的光輝、看見了一個先進組織的重要性,也看見了信仰的力量……敵人的槍炮消滅不了共產黨人的信仰,更打敗不了中國人的抗日決心,誓死不做亡國奴!

  我們當代人也要時刻充滿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我們要居安思危,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我們不僅要感慨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

  山河雖已無恙,歷史仍應銘記,記住曾經的血淚、記住不屈的抗爭,用實力打破那些侵略者虎視眈眈想要佔領中國、欺凌中國人民的妄想,吾輩當自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10

  《白山黑水鑄英魂》是中央教育電視臺聯合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等單位,精心策劃、組織拍攝的歷史文獻紀錄片。

  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簿。”從這一角度來看,《白山黑水鑄英魂》正像是一本關於東北抗聯的“家庭檔案相簿”。

  在東北抗聯主要領導者的身上,閃爍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高光,也有著超越民族與時代侷限的人性光輝。東北抗聯精神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是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國際主義精神。

  綠水青山育忠烈,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揭開往事的塵沙,聚焦於英雄人物的種種細節,從生平經歷到家長裡短,將東北抗日聯軍那段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歲月應入腦海。這些英雄有遠超同齡人的成熟,深謀遠慮的決斷,堅若磐石的毅力,以生命守初心,以熱血踐誓言,為革命勝利,在白山黑水間不畏強敵、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直至生命最後一刻。英雄不會埋沒於歷史之中。我們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宣揚他們的事蹟銘記今時今日的來之不易。

  先烈們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歷久彌新,抗聯英雄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作出的價值引領,激昂的愛國精神、堅定信念、奉獻精神,不斷增強我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銳意創新的精神動力。

  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個民族閃亮的座標,我們感慨歲月靜好的背後,是英雄鮮血染紅的國旗為我們換來的和平和尊嚴;我們堅信只要心燃起信念火種,定能驅散黑暗、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我們承諾肩承英雄擔當,追尋英雄足跡,做新時代的追夢人,繪就祖國更加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11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兇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可以說,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在我們黨領導下,獻身反法西斯戰爭百折不撓的傳奇和典範,是我們民族先烈抗擊日寇彪炳史冊的英雄偉績,他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走過太初混沌,走過二十四朝,中原九萬頃,書寫了曆紀第一章;走過山河浩蕩,走過彩旗飄揚,鮮豔的綵帶揮舞出龍的脊樑。在《白山黑水鑄英魂》——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紀錄片中,提到了一個英雄,羅登賢同志!

  羅登賢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自己崇高的信仰和無限的忠誠,正如在被捕時為自己取的化名“永生”,他畢生追求的共產主義事業在中國人民抗戰救國的鬥爭中得到了永生。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的先烈前輩征戰沙場,使人民脫被殖民統治奴役的命運,因為他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工作的細心、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先烈的優良傳統。

  現如今我們在疫情防控的時代只有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才能讓疫情得到控制,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如他一般投身到抗疫一線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後希望籠罩在吉林省的陰霾可以早日散去,重現藍天!吉林加油,長春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00字12

  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雄》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百姓痛不欲生。此時,是中國共產黨,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共產黨戰士們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影片中生動地再現了東北抗聯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拼盡全力抵抗敵人的昂揚鬥志,和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該片是一部以楊靖宇、羅登賢、張甲洲、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英勇事蹟為主要題材的紅色紀錄片,雖僅六集,每集都記錄著觸動人心的英雄抗戰事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楊靖宇的事蹟。

  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同志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但忠貞不二的意志不可以動搖。”不僅楊靖宇同志,無數英雄先烈為打贏戰爭、保家衛國、護住我們的長白山、黑龍江而奮鬥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身處和平的年代,在享受國家的保護和發展成果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扛起肩上的責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紅色精神追求、感悟紅色思想偉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祖國的奮鬥之路,共築中國偉大復興事業。

  “放膽白山驅日寇,忍悲黑水滅夷蠻”,這是中國人的勇氣,更是中國人的骨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