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通用5篇)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

  一、冬奧會賽事文化

  2022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了節日喜慶的視覺感受,也象徵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在“BEIJING 2022”字型的形態上汲取了中國書法與剪紙的特點,增強了字型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由篆刻與漢字相互融合的體育圖示,透過刀鋒所體現出的書法筆意與方寸間的高妙布白,不但氣象萬千,更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遙相呼應,成為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留給世界獨特的文化印記。透過這套圖示,我們能生動地感受到冬季運動的形與神、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二、冬奧會主題口號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正式對外發布——“一起向未來”

  “一起”展現了人類在面對困境時的堅強姿態,指明瞭戰勝困難、開創未來的成功之道。“向未來”表達了人類對美好明天的憧憬,傳遞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來”是態度、是倡議、更是行動方案,倡導追求團結、和平、進步、包容的共同目標,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精神的中國宣揚,表達了世界需要攜手走向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

  “一起向未來”,中國向世界發出的誠摯邀約,傳遞出14億中國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與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

  2021年10月1日,由陳偉霆與袁婭維、龐清、佟健聯袂演繹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MV正式釋出。

  三、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通用5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1

  2022年2月4日,中國再次驚豔世界。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終於在萬眾矚目下精彩呈現了。

  與2008年奧運開幕式風格明顯不同:沒有紅紅火火的鑼鼓喧天,只有淡雅素淨的冰清玉潔;沒有炙手可熱的明星大腕,只有普普通通的素人俗子;沒有整齊劃一的千人團體操,只有自由爛漫的幾百青少年。古香古色的千年文化不再鋒芒畢露,而是巧妙地以世界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既體現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原則,也彰顯了更深層的文化自信。

  本屆冬奧會別出心裁的以我們中華傳統文化24節氣倒計時的方式開始。隨著每幀唯美畫面一同出現的還有一句句經典古詩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季更迭,四時之詩,伴隨著春花秋月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律動。當最後一秒定格在“立春”時,預示著時序輪迴中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黃河之水天上來,冰立方逐漸破碎,冰雪五環晶瑩剔透,破冰而出。綠色的熒光棒如同隨風招搖的小草,蘊含著勃勃的生機。白色的蒲公英載著希望飛向了海角天涯,把奧運的種子帶到全國各地,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入場式結束後,雪花狀引導牌最終被聚攏、拼接成一個更大的雪花,以橄欖枝圍拱,象徵著世界各國像片片雪花,匯聚在一起,讓“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運新口號更加深入人心。

  在觀看冬奧會開幕式中,讓我感動數次,為我們的祖國驕傲,自豪。最讓我激動的是升旗儀式。在小號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國》的那熟悉的悠揚旋律中,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12名青少年的陪伴下入場,由200名各行各業的代表手手相傳,最後交到了國旗護衛隊的戰士手中。這就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生生不息、血脈相傳的一個縮影。

  隨著冬奧會開幕式的落幕,我仍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競技比賽,而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信念。作為當代的一名小學生,雖然我們不能像體育健將那樣為國拿金牌,也沒有機會親臨現場,參與奧運會的服務與接待工作,但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一樣可以為奧運出一份力。我們用文明點綴城市的每個角落,伸出禮儀之手迎接八方來客,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我們的民族文化。

  2022冬奧會,很中國,也很世界。中國和世界,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2

  今日立春,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奧運會開幕,2月4日呼應了第24屆冬奧會,至此,中國北京將成為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

  在這場開幕式上,有這樣的一些瞬間,讓我感到震憾和驚喜,不愧是我們的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影片開場,把最後一秒鐘留給立春,立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首,這代表著一年的時光輪迴,也代表人與自然和世界相處的方式,用它來倒計時,體現中國人對時間的理解,同時也寓意著各國朋友共同迎接一個新的春天。綠色的熒光棒,如同隨風招搖的小草,蘊含著勃勃的生機,白色的蒲公英載著希望飛向了海角天涯,把奧運的種子帶到全國各地,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通過了解,我知道這個開場的背後,是來自山東兩家武校的孩子們,手持9.5米長杆海風中練穩定性,為了這一刻他們進行了四個多月的訓練,熟練掌握自己的每一個口訣,確保每一個動作的準確性,做到人杆合一。也讓我認識到,每一個光彩奪目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更是為這些幕後工作的主創人員感到驕傲和自豪。

  破冰而出的五環,是我覺得最精彩的一個環節。一滴冰藍色的水墨從天而降,幻化為黃河之水,傾瀉而下,整個畫面的意境,來自中國古老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翻騰的浪濤,最終凝結為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天地,一方巨大的水從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過往23屆的冬奧舉辦城市的歷史,隨著環繞全場的2千道“鐳射刻刀”的雕琢閃回其上,最終定格為2022中國北京,隨後,冰球運動員與影像之冰球打互動,冰球在影片空間中反覆撞擊後,整塊冰立方漸漸碎裂,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雷五環破冰而出,這一行為過程被定義為“破冰”,“破冰”的行為,在中國文化中,代表打破隔閡、化解矛盾,走近對方、互相理解,用鐳射雕刻的五環,打開了一個璀璨琉璃的冰雪世界。

  看到這裡,我無時無刻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從2008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我們“一起向未來”,在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大家都戴著口罩,齊聚北京,這體現了一種勇氣,也體現了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還有我們的奧運吉祥物,可愛的冰墩墩、喜慶的雪容融,將陪伴全球冰雪運動員在雙奧之城北京創造一段冰雪奇緣。我祝福中國冰雪健兒表現神勇,大放異彩。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3

  時間過得真快,冬奧會要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辦了,全國上下舉國歡騰,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匯聚在我國張家口,我好想去冬奧運現場看一看啊,這在這時,我的眼前一亮,漂亮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出現在了我的面前,你是陽陽同學吧,我們知道你想要去參觀奧運會,特意過來接你。

  在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張家口,這裡太熱鬧了,各個國家的運動員都在這裡,大街上我看到很多外國語,他們親切的和我身邊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打招呼,聽到他們在感嘆,中國的城市發展的太快了,中國好美麗啊。

  冰墩墩和雪容融給我介紹了參加奧運會的各個國家和專案,原來有這麼多的國家啊,還有這麼多的奧運專案,滑雪,滑冰,冰球,冰壺,還有很多我聽都沒聽過的運動專案,看到他們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他們太厲害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告訴我,每名運動員都不簡單,這都是他們平常努力付出的結果,我這一天過的太開心了,我要向他們學習,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爭光。

  “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別是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和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是隻可愛的熊貓,身穿超能量的冰晶外衣,酷似宇航員,能夠創造、探索和衝向無限可能的未來。“雪容融”是一個紅彤彤的燈籠娃娃,喜慶、溫暖、熱情。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契機。

  彰顯創新大國形象。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的雪車雪橇賽道、幫助運動員備戰的風洞實驗室、首都體育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最美的冰”著眼科技創新,中國用更高的標準為冬奧皇冠鑲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從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完工,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從眾多冰雪專案從無到有,到部分專案從有到強,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科技的魅力。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裡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裡”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展現文明友好形象。“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和支援,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願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佔到了81%,他們將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三億人上冰雪”的願景正在走向現實,讓我們攜手走進冬奧會的“北京時間”,講好中國故事,塑好中國形象,一起擁抱美好未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4

  從“春雷生萬物長”的驚蟄,到“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的夏至,“秋收萬顆子”的處暑,“露從今夜白”的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寒,大寒······我們目不轉睛的盯著螢幕上美輪美奐的畫面。季節交替,冷暖變換,最終定格在了今天——立春,與此同時,萬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緩緩拉開了帷幕,我們坐在教室裡,見證著歷史,也見證著高三生活中一個註定難忘的時刻。

  不用說藍色的水墨幻化作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波濤洶湧,不用說雕刻歷史的二十四道鐳射塑造的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在燈影交錯中緩緩升空,更不用說印著一百多個代表國的名字的雪花,簇擁起冉冉冬奧聖火,一場場視覺的饕餮盛宴,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中國式的浪漫與薪火相傳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這一切的一切帶給我們的感受,“震撼”這兩個字都略顯單薄。但最打動我的,不是氣勢恢宏的焰火,也不是流光溢彩的表演,而是國旗入場的畫面。

  來自五十六個民族,各行各業的一百多位普通人站成兩排,代表著全體人民,手手相傳,把五星紅旗傳遞到國旗隊的手中,《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在會場中迴響。那個瞬間,淚水模糊了雙眼。“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軍人”,當時腦子裡只蹦出來這麼一句話。鏡頭的距離很遠,但我真切地看到了,他們身著軍裝,神情堅毅。國旗在他們手中,平展得沒有一絲皺起。那是人民的寄託啊,人民把國旗交到他們手中,從此後,饒是萬水千山,饒是槍林彈雨,也要捨生奔赴,換一個山河無恙,換一個國泰民安。

  離開教室時開幕式還沒有結束,飛速衝回家把它看完。奏完尾聲,電視螢幕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字樣的背景是今夜的北京。關電視之際,母親感嘆了一句“北京的發展真快啊”。是啊,今夜的北京,萬家燈火璀璨,曾幾何時,能裝點北京的夜的,還沒有這樣滿目的繁華。翻出08年的照片,母親抱著尚滿四歲的我,我扎著兩個小辮,揮舞著“我為奧運加油”的小旗,衝鏡頭笑得燦爛。

  十四年一晃而過,那個小小的我已向成年邁進,而我的祖國,在這十四年間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如今,她正帶著全世界的目光,所有中華兒女的期盼與奮鬥,以前所未有的昂首姿態,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進發。“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在這個冬天,讓我們與馳騁在賽場上的奧運健兒一起,加油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後感1000字5

  “鳥巢”“水立方”等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標誌性體育場館陸續“超級變身”,滿足冬奧會賽事的需求,重新煥發光彩。冬奧會滑雪大跳臺所在的首鋼園區短短兩年內實現“完美轉身”:鍊鐵原料區變成北京冬奧組委駐地,精煤車間改造成國家冬季運動隊場地;金安橋片區則化身為“科幻之城”。

  在位於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設中,建設方對雪道設計、山地建築最佳化選址,大量減少了樹木移伐和土方開挖回填量,這不但減弱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也節約大量人力物力。“簡約”“綠色”的辦奧理念巧妙地落地開花,成為現實。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彈的嚴峻形勢下,“安全辦奧”成為籌備工作的艱鉅挑戰。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成立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還協同國家衛健委等組建國內疫情防控專班和專家組,共同推進冬奧會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措施“一館一策、一場一策”精細化落地、AI機器人協助工作人員進行場館消殺、多語種機器人代替嘉賓頒獎、創可貼體溫計實時檢測體溫變化……無數細節既體現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細緻,也體現了人性關懷。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之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冊》第一版正式釋出,這本“參會說明書”詳盡、細緻,將為所有參賽運動員和冬奧會相關人員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濃郁的“中國元素”在北京冬奧上將熠熠生輝。冬奧會火種燈設計借鑑吸收了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火種臺的創意靈感源自傳統青銅尊;冬奧獎牌採用中國古代同心圓形象,蘊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內涵。

  北京冬奧組委採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啟動“冬奧大腦”,實時統籌場館聯絡、餐飲服務、醫療防疫、交通執行、天氣情況等幾乎所有資訊,為參賽各方提供強大保障。媒體工作人員還可以依託VR、AR、5G雲轉播技術,給全球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中國古代文化和現代科技交相輝映,北京冬奧會註定是一場非常精彩的盛會。

  “一起向未來”,冬奧會的口號凝結著人類共同面對挑戰、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準備好了,中國也準備好了!在冬奧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期待每一個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參與籌備的工作人員、參與報道的各國記者,都能共同攜手,心懷暖意,驅散嚴寒,向著美好未來前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