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精選20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精選2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精選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

  在燃燒的烈火中奮力奔跑著,用兩條被凍僵的腿去追趕四驅機動車,開著點燃的卡車衝向敵方陣地,都是志願軍不畏生死,奮力拼搏的精神的體現。

  空中,有美軍的戰機轟鳴,前方,有坦克的威脅,後面,是美國的唯一的退路,懷中,是炸橋的炮彈,在生死時刻,在連中數彈的情況下,用最後的力氣,瞄準,按下射擊鍵……那一刻,彷彿時間靜止了,伍千里那不畏生死的精神令我為之動容。

  “七連應到152人,實到1人!”是他,用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是他,保住了七連的建制,是他,炸掉了美軍的碉堡,也是他,接受了七連該有的榮譽。

  一身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為新生的中國埋下了堅韌的種子。一把全手動步槍抗衡全自動化槍械,零星的幾架米格15,去抗衡鋪天蓋地的F86。有人說:“中國人跑得比美國的飛機快。”還有人說:“中國人的皮要比美國人的厚。”但在我看來,中國人打敗美國的唯一利器就是--信念。戰場上,中國人時刻留存著一把大刀,用這個冷冰器在寒冷的戰場去保護自己的祖國,去保證祖國人民的安全,去趕走在家門口耍大刀的美國人。

  我常常坐立於草地上,抬頭看滿天星斗,低頭看萬燈閃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美國人不比我們笨,他們裝備比我們精良數百倍,他們後勤部隊也很強大,為什麼打不贏所謂“向炮彈衝鋒”的,裝備簡陋的志願軍軍隊。或許,這部電影,便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結束文章,那便是:“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2

  長津湖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我沒有去電影院觀看,後來也一直沒有上網看,今天因為過年在家所以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新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

  以前透過網上了解到了長津湖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地名,但是不管是學校還是走到社會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都瞭解的`很少,只是聽到過黃繼光、邱少雲等等英雄的事蹟。

  這次的觀影讓我深受震撼!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當中的一次規模並不是很大的戰鬥,前線的炮營狠狠的打擊了美軍的一個飛機場,美軍需要撤退到興南港坐船逃離,為了切斷美軍撤退的後路,解放軍總司令命令第七連穿插到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並要炸燬水門橋。七連的戰士透過浴血奮戰不懈的努力終於炸燬了水門橋,此時只剩下七名戰士,但是美軍很快用木材又把橋修復了,同時美軍的援軍也已經到了。為了完成上級的命令,這七個人又返回到了水門橋,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順利完成,橋被炸燬了,七連的戰士也全都犧牲了。不久美軍被徹底趕出了朝鮮,不得不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贏得了最終的勝利!那些犧牲的戰士也將被世人銘記,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我覺得解放軍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第一,朝鮮的環境非常惡劣,冬天溫度非常低,吃的東西都被凍得硬邦邦難以下嚥,有許多戰士因此被凍死凍傷;第二,雙方的裝備相差太大,美軍有飛機坦克榴彈炮等等,而我們的解放軍戰士是沒有飛機和坦克的,就連炮營的大炮也都是從敵方那邊繳獲不是自己生產的;第三,水門橋美軍居高臨下,有堅固的碉堡和防禦工事,解放軍從下面仰攻,地形非常不利。儘管我們的解放軍有這樣多的困難,但是因為他們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

  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就是最後,當伍萬里說出“第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的時候,我的內心被深深的觸動了,不禁對我們的英雄先輩肅然起敬,為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這裡面的幾個主演都非常的棒,吳京,李晨,朱亞文,易烊千璽,有空的時候我會去看長津湖第一部的,以後我會告訴我的孩子,永遠不要忘記這些英雄烈士,做中國人真好!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3

  山的那邊就是祖國,向著祖國的方向,帶著他們活著回家!相比第一部《長津湖》,大年初一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中國人民志願軍“向死而生”的主題更鮮明,給敵人以痛擊、放棄再戰的勇氣;帶兄弟們回家、不再有戰爭的軍人榮耀更突出。

  1950年是庚寅虎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虎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2022年是壬寅虎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一個虎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啟航,踏上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兩虎邂逅,初一碰撞,意義特別。

  《水門橋》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長津湖戰役之炸燬水門橋的任務,大背景大場面帶動人小物小事件,帶給我們的依舊是感動和落淚,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動作,哥伍千里與弟伍萬里絕別之時,萬里與犧牲千里相擁雪地之時,七連只剩萬里人一人接旗那一刻,我哭了,是情不自禁的。你知道當時我是怎麼想的嗎?我想到的是,我們之所以可以戰勝世界上最先進的美軍,是因為志願軍戰士裡有無數個萬里、千里、百里這樣的兄弟在向死而生、接續戰鬥,如果沒有前人的拼搏努力就沒有今天的繁華盛世。

  戰鬥意志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它可以是伍千里連長堅信要帶著兄弟們活著回家,不再打仗;它也可以是梅生指導員嘴裡含著半張女兒的照片,點燃汽車衝向水門橋,因為他答應過妻子一定要活著回去幫女兒把數學成績補上去,惦念家人是所有志願戰士的心裡所想,炮火烈焰,照片飛向天,照片是梅生對至親的牽掛,作為七連一員,他必須選擇全力完成任務,哪怕是再也不能觸控到自己女兒的臉龐。這個時候,全體七連戰士與觀眾是同呼吸、真實互動的。

  向著祖國的方向,心有小家捨身保大家,英雄感人的地方立刻立體起來了,男兒豪情萬丈、不畏犧牲,男人思念親人、柔情萬丈。梅指導員簡單的願望是做個老師教好女兒,於先烈雖有遺憾,但作為觀影后的我們可以尊敬的告慰他們:72年後的一個虎年,是你們所願的盛世,後輩的我們從未忘記72年前每一位走上抗美援朝戰場的最可愛的你們,你們的血沒有白流,你們可以安息了!

  在今天,英雄們,我們想你們了!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4

  人們總是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片仍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後,為圍殲撤退的美軍,七連的戰士們奉命炸燬美軍唯一的退路—水門橋,並英勇阻擊敵人的故事。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戰士們的英勇、頑強,即使敵人的火力兇猛無比,即使想過這一仗會犧牲,即使剛剛經歷了生死,體會了戰爭的殘酷,但當衝鋒的號角吹響時,所有戰士依舊奮不顧身、上陣殺敵。當敵人的坦克開來了,他們心知敵人的機槍大炮隨時準備著向他們開火,坦克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自己。但是他們選擇用自己的生命摧毀敵人的坦克,攻下敵人的指揮所。他們曾想過,打完這一仗就回家好好陪伴親人。此時,他們可能無比愧疚,他們會想:對不起,親人們,我不能再回家看望你們了。他們可能無比留戀,他們會想:可愛的新中國呀,我還能回到你的懷抱中嗎?不過他們不會退縮,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這麼一句話:我一定要完成任務!

  然而,片中那句“你們炮營的炮,哪門不是搶來的?”,卻也反映出在抗美援朝時,我們的裝備明顯落後於美軍。正是因為這個,在面對美軍的飛機時,坦克時,我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正是因為這個,在面對人數比我們少得少的敵人時,我們還要犧牲那麼多人。正是因為這個,我們的`補給常常被敵人切斷,戰士們總是要忍凍捱餓,還要與敵人對抗。

  我們作為學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雖不需要像先輩們那樣奮勇殺敵,但我們要繼承他們的品質,像他們一樣堅守崗位。對我們而言,學習是我們最主要的事,只有我們一心紮在學習上,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聽從指揮,老師有時會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但這正是因為老師還關心我們,想讓我們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聽從老師指揮,緊跟著老師的步伐。

  喜歡片中這一句話“這場仗越是難打,就更要打。”這些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作為學生,我們要做到維護他們的尊嚴,像他們一樣,在生活中越是遇到困難,就越要戰勝困難。

  最後,向這些為了祖國而負重前行的人——致敬!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5

  “再也聽不到你回答,安睡在那山腳下”“我會帶著你回家,安心的睡吧”!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長津湖》續作,由於亞軒同學的盛情邀請,於是我倆於前天下午前往水秀影院前去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

  進入影院,一支悠揚又略微有許悲傷的歌曲傳入在場的觀眾們的耳中,也飄入了所有人的心中,暗示了這次戰役的悲痛。

  我和亞軒進影院時開開心心,眉飛鳳舞的,而觀影后卻兩眼微紅,一方面是觀影時間長,眼睛有些許不適應;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確實是十分悲壯,十分感人的。

  影片講述了七連在新興裡和碣隔裡戰鬥後,為了不讓美國人撤出戰場,指揮部要求七連與其他連的戰士一同炸掉美軍的唯一出路——水門橋,七連與二連炮營想法設法將橋炸掉,可是每一次美軍利用高科技將橋補好,經過幾個夜晚的炸橋與白天美軍對志願軍隱蔽點的狂轟亂炸,七連的戰士只剩下伍千里,伍萬里以及老梅了。最後,伍千里與老梅因為拼盡全力炸橋,犧牲了,而伍萬里因哥哥的保護,活了下來。

  有人認為他們很傻,保護的不是中國,但是“唇亡齒寒”,如果朝鮮沒了,美國佔領了朝鮮,由於與東北接壤,美國可以更頻繁的騷擾新中國,如果我們沒有幫助朝鮮,那我們的新中國呢?

  這也警醒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只有自己足夠強大了,才可以不被欺負,只有我們青少年強大了,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應有每個人實現,青少年也不例外,少年,你準備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了嗎?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6

  春節期間,正逢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首映。五八中隊的李秉駿、王浚巖、劉一田、昝鴻博、邢煜舒、蘇婧琪組成觀影小分隊,在6位媽媽的帶領下,迫不及待地奔向影院,觀看了這部令人震撼的紅色電影。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長津湖一戰讓同學們真切體會到中國軍人在惡劣環境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炸水門橋,使七連損失慘重。七連連長伍千里帶領士兵們保家衛國,直至犧牲。他的弟弟伍萬里戰鬥結束後報人數的情節讓大家幾度淚目。他說:“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每位紅領巾少年的心。在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軍人在溫暖的烤爐旁吃著火雞烤肉與噴香的飯菜;而中國軍人卻在冰天雪地裡穿著單薄衣裳,啃著凍硬了的土豆,咯得牙齒都要掉下來了。另一支中國軍隊則等待命令,他們沒有棉衣,最終被活活凍死。當七連全體士兵向著明亮那方敬禮並依次說出“新中國萬歲”時,6位紅領巾少年深刻感受到了他們不怕死和願意為國奉獻的心,更體會到了做為一名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梅生說過:“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他們不再打仗。”6位紅領巾少年被軍人們捨生忘死的“鋼鐵精神”深深折服,他們從此有了共同的約定:我們這一代不能辜負前輩們的期望。勿忘國恥,牢記使命,時刻有顆英雄心!

  這是一部電影,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二字之珍重。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7

  昨天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後,腦子裡不停回放著電影中的情景。如果說《長津湖》只是觸動了我的心絃,那麼《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將那根心絃給扯斷了。

  抗美援朝時期,為了防止敵人從空中撤離,七連奉命同其他隊伍一起攻佔敵人機場,之後又奉命去炸掉水門橋阻斷敵人唯一的退路。在水門橋與傷亡嚴重的九連匯合,計劃著如何炸掉水門橋,但九連連長卻因在進攻水面橋時肚子被石子射穿,在說完了戰術後,就與世長眠了。

  當天晚上,七連和九連準備從四面八方準備進攻,但敵人也有些準備,在這場戰鬥中,不少戰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橋上的一個大洞,其中,平河先是被敵人偷襲,胸口被鋼筋扎穿之後,又義無反顧的抱著炸藥包撲到了坦克下面,正準備引爆炸包時,手被鉤子鉤住了,只好一條手臂硬生生地被坦克給碾了過去,這一幕讓我的眼角溼潤了,心裡翻江倒海。

  這第二次進攻成功炸掉了水門橋的一大塊,但很快美軍就開始修橋。到第三次進攻,除了伍萬里其他人全部犧牲,指導員梅生開著著火的車衝向敵人陣地,七連連長伍千里引爆炸彈被十幾顆子彈擊中,其餘人也都拼命地向敵人陣地衝去。到最後伍萬里紅著眼在火車站上報告:“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看到這,我的眼淚也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沒有體驗過戰爭,就不知道戰爭的可怕,也不知道和平來的多麼不易。“落後就捱打”這句話我會一直記在心裡。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8

  電影《長津湖》我曾看過,《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其續曲,《長津湖》非常震撼,《水門橋》也一樣。

  《水門橋》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奪取下隅裡機場後,為了阻止美軍陸戰一師向興南港撤退,而在其必經之路水門橋打的一場戰役。

  九連和第七穿插連負責進攻水門橋。九連冒著犧牲炸了一次,但對橋的損失並不大。七連的戰士花了一些時間去找戰術,在敵方擁有制空權和很多重火力,甚至一度坦克出現的情況下,他們決定抓住對方指揮官,尋找突破。但在成功摧毀了敵人的陷阱,短暫佔領了水門橋的時候,對方的指揮官被七連戰士伍萬里(易烊千璽)誤殺,導致計劃失敗。再加上美陸戰一師增援部隊的進攻,不得不撤出水門橋,這次進攻對橋面造成的損傷也不大。

  整部電影有不少的象徵意味,發人深思。面對戰爭,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爭,有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在。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9

  今天和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訊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0

  《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當時,隨著戰事擴大,出現了東線戰場,該地屬於高寒區,冬季氣溫在零下幾十度,環境非常殘酷。由於軍情緊張,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義無反顧奔向這片高原,在自身後勤補給嚴重匱乏、攻堅火力不足、通訊聯絡不暢的情況下,冒著敵人的強大炮火和密集彈雨,以無所畏懼的犧牲精神和鋼鐵意志,向敵人發起衝鋒。

  從視覺效果上看,這一部比《長津湖》還要壯觀和慘烈,美軍派出的戰鬥機像螞蟻般密集,無數的炮彈和迫擊炮讓人感受到這場戰爭的艱鉅。

  戰士們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中作戰,即使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也避免不了臉上的凍傷和乾裂蒼白的嘴唇,身上也都是積雪。

  當美軍的戰鬥機在冰天雪地中投下數枚炸彈時,觀眾的心情比熱浪還要滾燙。一個全身著火還義無反顧地向前衝的戰士的背影讓觀眾的心都被狠狠地揪著……

  這部影片將目光聚集在水門橋戰場上,七連和九連這兩個兄弟部隊協同作戰,面對的挑戰也更加艱難,光水門橋就炸了三次。

  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和朱亞文飾演的梅生站在部隊的前方,眼睛注視著遠方的邊界,向著祖國的方向敬禮,嘴裡喊著“新中國萬歲”。

  從吳京和朱亞文臉上逼真的特效妝就可以看出這場仗有多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凍傷和傷疤,還有無暇修理的鬍渣。

  朱亞文飾演的梅生傷勢看起來更加嚴重,一隻眼睛都已經睜不開了,和初登場時的形象大相徑庭。即使是這樣,面對著遠方的祖國,他睜開的那隻眼睛中依然充滿信念。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1

  大年初一上映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對這部電影很感興趣,於是我與媽媽一起去觀看了這部電影。觀後,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真正感受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長津湖》電影的續篇。這部電影比《長津湖》更壯觀,主要講述了中國志願軍三炸水門橋,阻斷美軍退路,第七穿插連僅剩伍萬里都均英勇犧牲的故事。

  電影中戰士們的犧牲讓我熱淚盈眶:平河捨身炸坦克;餘從戎掩護戰友而壯烈犧牲;梅生開車撞死大批敵人;伍千里為炸燬水門橋而犧犧牲....他們不僅是一個個普通的中國戰土,而是一個個讓人敬佩的中國世英雄!

  我軍以少敵多,一百五十七人對戰美軍一萬四千多人,是什麼使我軍勝利?是戰士們奮不顧身!是戰士們的英勇頑強!是什麼使戰士們視死如歸?是戰士們對祖國的熱愛,是戰士們為下一代謀幸福的信心與決心!

  有祖國的地方就有中國戰士,有祖國的方向就有中國脊樑!《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深刻地明白了:每個中國戰士的心中都有祖國的方向!向著祖國的方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退了美軍。這是我們中國軍隊的力量!

  想想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那麼多中國戰士為了現在的美好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那裡。他們向著祖國的方向前進著,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打下了一條用鮮血鋪成的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想想看,在祖國的邊界線上,仍有一群戰士,他們不畏風雪,為我們的生命健康打好第一關,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中國的方向,有中國的方向,就有中國生生不息的希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胸腔中熱血沸騰,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頑強和熱血祖國。我也明白了,我要向著祖國的方向努力,努力奮鬥!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2

  最近,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

  上次電影播到了七連和其他連把北極熊團給打敗了,他們在北極熊團繳獲了那裡的武器,就準備去攻打敵人的機場—下碣裡機場。在途中,敵機突然飛過來,他們趕緊隱蔽,敵機用機槍掃射了這一片區域就飛走了,幸好他們躲避及時,全連都沒有傷亡。不過敵機就要飛往下一個轟炸點了。伍千里覺得炮營在他們前面,敵機肯定要轟炸炮營,所以他們趕緊趕往那裡。

  這時炮營那邊正滿載著剛剛從北極熊團那兒繳獲的大炮和炮彈趕往下碣裡機場,突然天空中響起了飛機的轟鳴聲,他們知道是敵軍飛機來了,趕緊散開。敵軍的炮彈這時一個接一個的落下,頓時硝煙瀰漫,彈片橫飛,把他們的炮全部都給炸了。七連的人趕過來問有沒有人員傷亡,炮營長很氣憤的對伍千里說:“沒有人員傷亡,但他們的炮全都被炸了,他們美國自己的炮都不愛惜一點。”伍千里說:“我聽你說,你們炮營的炮哪一門不是搶來的?那再搶回去。”然後他就塞給了炮營長了一支槍。他們去攻打美軍的陣地,終於又搶回來了幾門炮,然後七連就火速前往下碣裡機場機場了。走之前,伍千里向炮營營長要回了那把槍,炮營營長說真不知道你要這破槍幹什麼?

  七連到了下碣裡機場,先把敵人的第一道防線攻破,進入了敵人的機場。可是敵人的火力點機槍在瘋狂掃射,大炮在狂濫的轟炸,他們只好躲在掩體後面。突然敵人的火力點被炸掉了,原來是炮營用大炮發射了炮彈,把美國軍隊的火力點給炸了。炮營的炮把美國的好幾個火力點都給炸沒了,陸戰一師總指揮史密斯支撐不住了,準備撤退,很多士兵乘坐撤退的飛機飛走的時候被擊落了,有的飛機逃走了,他們撤走了一部分士兵,撤回到他們的大本營。而且他們只有一條出路,這條唯一的出路就是水門橋。只要把水門橋給炸了,敵人就逃不了了!

  七連統計他們的傷亡人數,一共傷亡七十八人,傷亡慘重!七連還在休整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又接到了新命令—趕緊前往水門橋炸橋。他們路上的風雪非常大,他們都快睜不開眼睛了,裝在電臺裡的電池都被凍住了,不能跟指揮部聯絡,有好多人都掉進了雪坑裡,好不容易才拉出來,就在他們快絕望的時候,他們疲憊地翻過一座山頂時,終於看到了水門橋!後面的戰鬥更慘烈了!

  看到了這裡我覺得中國的軍人真有骨氣,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失敗了絕不氣餒。毛主席說美國的軍隊是“鋼多氣少”,我們的軍隊是“鋼少氣多”。這表現出他們頑強永不言敗的意志。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3

  上週,我在家裡的電腦上觀看了電影《長津湖》的第一部,昨天又去電影院看了第二部《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完之後,我思緒萬千。

  劇中兩軍交火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志願軍戰士的壯志豪情,令我倍感振奮。在此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軍人面臨的艱苦和危險,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與和平來之不易。我記得片中有過一句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輩要打”。這句話在片中相比於其他聲音的音量並不大,但卻一語道出了千千萬萬志願軍戰士寧可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艱苦戰鬥,也要讓子孫後輩過上寧靜生活的偉大精神品格。劇中伍千里連長說:“哪一場仗不難打?”語句簡練,語氣卻堅定有力,道出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成百上千場戰役的艱難不易。

  在兩部《長津湖》電影中,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如毛岸英說的“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憑什麼我就不能去?”,“上了戰場的都是英雄”等等。

  看著老一輩為了我們的幸福、和平,在戰場上與敵軍拼死搏鬥,我覺得我們應該慶幸出生在這樣美好幸福的和平年代,更不能忘記那些英雄們用他們的青春乃至生命才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美好、和平。

  銘記歷史,勿忘英雄。當今和平,來之不易!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4

  鐵血衛國保家園,踏破屍骨唱凱旋。先烈們出生入死,才換來今日盛世如他們所願。看《長津湖》,我懂得了什麼是壯烈,最珍愛生命的雷公,為了戰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觀《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明白了什麼叫慘烈,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穿透長津湖的凜冬,讓我們用誓言銘記那不朽的軍魂: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傳承您們的精神。長津湖上,您們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一分;和平年代,我們雖遇困難挑戰,也會勇於前行。水門橋畔,您們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盛世中國,哪怕疫情肆虐,我們也會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們用鋼鐵一般的意志,鑄成一往無前的利器,鋼雖少,氣猶多,苦寒之地,鮮血和生命熔鑄成牢固的關隘,禦敵於外、退敵千里,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七十年後,我們秉承英烈們的精神,燃起捨我其誰的青春,向前衝,不放棄,復興之路,奮鬥和堅持夯實穩固的根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牢記您們的遺憾。“越難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環境再惡劣,哪怕武器再簡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們也沒有猶豫,因為“我來過,燃燒過,我身後,是祖國。”可是心裡怎麼能沒有一點怨念呢?三次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摧毀的水門橋,又三次被敵方輕易的重建,要是我們不那麼貧窮,要是我們不那麼落後,強敵怎麼會脫身逃去?國殤何所祭?科技慰英靈。先烈們,請放心,今日之中國,已經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我們已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北斗升空蛟龍潛海——從戈壁到深林,從深海到蒼穹,無數的科技工作者披荊斬棘、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已經讓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傲然屹立。中國,不會再讓您們有遺憾;我們,不會讓您們有遺憾!

  長津湖一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水門橋一戰,催人淚下,蕩氣迴腸。血戰化作豐碑,愈發迸發出澎湃的力量。從1950到2022,歲月輪迴,倏忽已是第七個虎年,中國也已從昔日的病虎蛻化成生威的猛虎,“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我們要永記長津湖、水門橋的冰雪,常溫許下的誓詞: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5

  72年前的那個虎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如今的這個虎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帶觀眾回憶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

  “媽媽,百里回來啦,千里回來啦,萬里也回來啦。自古都說忠孝不能兩全。想你們,我的戰友啊,回來啦——”主題歌中一句句動人的歌詞配上感人的畫面,不禁令人淚溼眼眶,再想起七連每位戰士生動鮮活的模樣,更令今時今日新春團圓之際的美好時刻顯得彌足珍貴。

  當年無數英雄兒女遠離家鄉,在風雪中保家衛國,才有了我們今日的闔家團圓、幸福安康。虎年春節之際,萬家燈火因你們而亮!

  回望歷史,感慨很多,自己也是一名退役軍人,選擇創業後經歷了很多挫折,看清了很多現實,看透了很多人心,學到了,成長了,雖然眼下仍然艱難,但我相信,我們骨子裡都流淌著戰士的血液,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邊不停地告別失散,一邊又執著地策馬揚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堅定信念,重整旗鼓,再戰明天和未來。

  銘記歷史,致敬偉大的志願軍戰士!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6

  昨天,我去看了電影《長津湖水門橋》,裡面的第七穿插連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們的縮影。

  我認為這部電影在春節間上映,是要讓所有人記住那些用生命來守護了萬家燈火和盛世團圓的無名英雄們。

  為了減少敵軍的攻擊力,毀滅敵人的計劃,第七穿插連和炮營要奉命炸了美軍的下碣餘里機場。在去機場的路上,他們遭到了敵軍的攻擊,所有的炮彈都被炸燬了。炮營的營長非常氣憤,七連連長就對他說:"你們炮營的炮彈哪個不是搶來的?有本事再去搶呀!營長調整了一下情緒,點了點頭,在七連的幫助下,又搶回了炮彈。臨走時,連長請求營長向他們打的方向,多發一輪煙彈,營長笑了一下說:"放心吧,"

  戰爭打響了,七連在炮營的幫助下很快佔了上風,敵軍知道堅持不住,就趕忙撤退了。七連就在他們搶來的機場作暫時的調整。

  司令部裡,司令員正在看地圖,他發現如果敵人要撤退,只能走水門橋,因為水門橋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只要把橋炸了,就可以全面消滅敵人。想到這兒,他立刻讓手下發電報,讓七連火速趕往水門橋,並讓九連去支援。七連線到電報後,馬不停蹄地出發了。

他們走了很久才到達水門橋,卻發現戰鬥已經開始了。“應該是九連的吧!"指導員猜測道。"不管了,先救人!"連長回答。他們按小隊出動,一邊打仗,一邊救人,終於把九連沒有犧牲的人全部救到了安全地帶。

  九連原本的計劃是裝成敵軍傷員混入其中,再乘機炸掉橋,可是被發現了。這次他們決定首先攻下指揮部。

  "越難打就越要打",是他們的精神。打下指揮部後,再去攻打石淼房,只有佔領石淼房,炸橋的事就可以辦成了。

  敵軍還把南邊的兵給藏起來,玩埋伏這一招,可是早就被我軍識破了,讓他們苦苦等了那麼久沒有任何收穫。

  那一邊,七連的一個小隊炸開了通往指揮揮部的管道,向裡面扔了一個手榴彈,裡面的敵人全部湧了出來,卻被連長堵住了,連長問他們誰是指揮官可他們聽不懂中文,最後都被手榴彈炸死了。

  敵軍的指揮部被我方佔領了,現在攻打石淼房。可是敵人的增援部隊到了,我軍的人就只剩下幾個了。連長在急情中站了起來,把炸藥包扔在橋面上,試圖用槍將它擊爆。敵人立馬拿槍對準連長打了好幾槍。連長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擊中了炸藥包,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橋,被炸碎了。他們完成了任務。

  連長的弟弟伍萬里緊緊地抱著哥哥的遺體,在冰天雪地裡睡著了。

  第二天,伍萬里看到了自己軍隊的援兵,他就隨著援兵,消滅了所有敵人,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戰士們都要回家了在上火車之前,每一個連隊都要彙報一下傷亡人數。輪到七連了,伍萬里喊道:"報告,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這一瞬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所有的感動,都湧上心頭。

  最後.司令員來到邊界,俯視這林海雪原,深深地鞠了一躬。

  青山處處埋忠骨。我們腳下踩的每一片土地都是許許多多壯士,用生命換回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向勇士致敬!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7

  今天我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還觀看了《長津湖》水門橋是這部電影的後續,都是描述的在1950年抗美援朝在長津湖戰役中發生的真實抗戰之事。

  《長津湖》結束後就期待著下一步的到來,水門橋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觀看。

  《長津湖》開場,伍千里返鄉,萬里,吹噓自己打水漂的能力,一下打了許多水漂,而在《水門橋》結尾,完美的石子再現就是思念的化身。

  包括談營長上部電影中的那句:“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也對應了他的犧牲。還有雷公那句:“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氣!這句話也對應了上部結尾中史密斯看見我軍將士們被凍死在戰場上的感嘆。

  在這部電影之中,主角是伍千里和伍萬里,他們的這種情感,就是兄弟情。暴風雪中的調皮互動,多次出現了捏臉的動作,殘酷戰役開啟之前的叮囑,危險任務自己上,為的就是希望萬里活下來。

  這兩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千里的擔當,也看到了萬里的成長。兄弟情也是七連的戰士們。餘從戎在雪山頂毫不猶豫的掩護隊友;平河與千里滿含複雜情緒的對視;梅生與千里最後高潮的默契配合。包括上部中的大淚點,雷公之死,這些都明確指向了互為彼此生死的兄弟情,這一點在《水門橋》後半段,備萬里的一句話點破:“七連所有戰士,都是我哥。”體現了濃濃的兄弟情。最後七連只剩下伍萬里一人,從他與司令員的對話中,也看到了萬里的成長,司令員給七連授旗幟,這也是在上部之中,司令員早就說過的,要在打仗之後給七連授旗。

  這兩部電影每次看完後,都會給我一句他的感觸,而在每次結束後,我都要等等看結尾有沒有彩蛋,可是等了許久都沒有。等我出電影院時,看到了外面高樓臨立,燈光絢爛,車水馬龍,音樂聲,歡呼聲此起彼伏,處處都是歡樂的聲音。我心想:這也許就是電影最後的彩蛋吧!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8

  如果信仰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上個星期,我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一影片,這部影片是《長津湖》的續集,以57億元的總票房成績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一。

  它講述了第七穿插連的戰士們將面臨新的任務,這一次他們將要去面臨更艱難的戰場,接受更殘酷的考驗,這戰場便是當時美軍撤退路上的咽喉之處-水門橋。

  這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其實需要炸燬的部分不是很大,只有幾米。對於士兵來說,問題不是很大。但是對於機械化部隊來說,則是滅頂之災。我軍最後拼盡全力,炸燬了又修好的部分。照理來說,美軍應該無力迴天,但是總指揮官麥克·阿瑟親自下令在日本連夜修建八座鋼製組建,用八架大型運輸機直接空投到水門橋。而這時,志願軍已經無法再組織一次炸橋了。不過這次戰役,一個美軍造成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為了攻入敵軍內部,志願軍戰士們用身體壓著鐵絲網,讓其他戰士從自己的身上踩過去。手掌斷了就用斷臂拉炮繩,可謂志願軍戰士們,是多想讓祖國勝利。炮被炸掉了,就手拿著手榴彈向敵人的內部衝去。已經被打得傷痕累累,但是他們並不退縮,越來越靠近敵人內部,就把手榴彈拋去,炸死敵人。美國國軍被我們打的傷亡慘重,就逃向了水門橋。水門橋是這場戰役的關鍵。前作的《長津湖》裡,段奕宏說過“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都是上一代為我們用血肉之軀建造出來的。我們也應該珍惜眼前的來之不易,為了更美好的中國而奮鬥!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19

  新年的第一次觀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抗美援朝時的.戰爭,拍的很震撼,也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說不出很深刻的體會,只能說是看了這個電影的感受。一開篇就是戰爭的戰場上,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地上,美軍的偵察機不斷向地面掃射,志願軍戰士四處隱蔽。

  我們看的是晚上六點四十分場次,當我去換票的時候,全場的位置幾乎滿了,就連第一、二排也快滿了,想著坐第一排的話,仰著頭會很累,可後面的位置都滿了,也只能選了第二排的最邊上兩個位置。

  可能在這個點,大家剛吃好飯,抓住假期的尾巴看一場愛國教育主題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啊。坐在我們旁邊的阿姨還問是不是放《長征》,還以為她是走錯場次了,估計是家人買的票吧。

  當第七穿插連線到上級領導的命令,前去水門橋炸橋,還要一路躲避敵人的轟炸,一聲聲的炸彈炸下來,地面的泥土四濺,炸到的戰士血肉模糊,一顆顆子彈穿過戰士的胸膛時,他們一聲不吭,不顧疼痛,還要去營救九連的同志們。我的心很痛,彷彿就在那戰場上,打在了自己身上一樣,鑽心的痛,眼淚在眼眶中打滾。

  九連的同志們在前一晚上準備炸橋,被發現了沒能炸下來。現在兩個連一起執行任務,第一次平河用自己的身體把炸藥包帶上橋面炸出一個洞。第二次指導員梅生開著火藥的裝甲車從山的高處開向橋上,與敵人同歸於盡。連長伍千里一人帶著導彈滑向橋,在橋的補洞口打中炸開。

  經過兩次炸橋,九連的同志們全部犧牲,第七穿插連一百五十七名戰士只剩下一人。最終美軍撤退到興南港登船回去。影片最後伍萬里捧著哥哥伍千里的骨灰回家,說特別特別的想哥哥。

  當戰爭結束,雪山下的長津湖冰面,長官向犧牲的戰士們敬禮,一腔熱淚從眼眶中湧出,感動的令人不禁流淚。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後感20

  大年初二,我和朋友去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長津湖之水門橋》。

  影片延續了《長津湖》氣勢恢弘的戰爭場面,以緊張激烈的情節鋪展、豐富深入的細節刻畫,再現了七連戰士們的生死情誼和氣壯山河的抗美援朝精神。在《長津湖之水門橋》中七連的人物和故事會更加豐滿和完善,影片中戰鬥更加激烈,任務更加艱鉅,面對的考驗也會更加殘酷,“雖然這是個悲壯的讓你不得不落淚的故事,但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每一個生命的過程。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七連在打敗美軍之後,美軍決定向南撤退至興南港,而我們則需繼續追擊全殲美軍,美軍向南撤向興南港的必經之路只有水門橋,於是上級決定,派七連繼續追擊炸燬水門橋全殲美軍。後來,七連付出了全連137人只剩最後一個人慘重的代價,三次炸掉了水門橋,阻斷了美軍退路。讓我最感動的,是平河犧牲的那段。平河,是七連的狙擊手,是七連中巴祖姆打得最好的人,在戰爭開始前,平和對伍萬里說的那句話,證明他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在中槍之後硬說沒事,後又被美軍偷襲,不幸被螺絲扎中後心,在明知自己要犧牲的情況下,選擇背上炸藥包與美軍坦克和水門橋同歸於盡,最後不幸被坦克壓住手臂,在臨死前用最後一絲力氣對連長伍千里說:開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段奕宏在《長津湖》說的那句話,在《水門橋》裡依然實現: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併吞全朝鮮的企圖;捍衛了新中國的主權。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們,衣食無憂,沒有理由不去努力學習,希望同學們能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為祖國的進一步強大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