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精選19篇)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

  常言道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這句話突然間就流行起來,創業的道路上千辛萬苦,出現越來越多返鄉創業的案例,事實證明返鄉也是個不錯的創業路。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精選19篇)供大家參考!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

  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蔗香鎮蔗香村計生協會會長、蔗香鎮創業致富帶頭人。

  每當火龍果開花掛果季節,蔗香公路低碼頭渡口,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沿路水泥樁上紅、黃、白花相爭豔,鱗形果球紅沿線,這就是蔗香火龍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畝的火龍果是姚海定於2011年2月份引進種植示範基地。據瞭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裡的青年,一起南下廣東打工,在東莞街口一家玩具廠打工,當時工廠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裡有老有小需要照顧,他尋思著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結束了打工生涯。兩年後返鄉,接著龍灘庫區移民開始,家鄉的拆遷有序地開展,幾年後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樂業。他就開始尋思找發展致富路子,正當他尋思無路之時,恰逢省農科院到蔗香調研,並組織培訓亞熱帶水果種植技術,姚海定第一個踴先報名,在培訓期間認真學習,不恥下問,在老師的引導下,他決定在碼頭路口處實施100畝火龍果種植示範。

  培訓結束,他就帶著家人所有勞動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聯絡果苗,他堅信“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穫”。按老師教的種植技術程式逐一進行,經過幾個月的努力,100畝的火龍果示範基地現在人們的眼前。不知情的過路人,看到碼頭公路上下,栽有整齊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幹啥?後經瞭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龍果。

  俗話說“種莊稼、三分種七分管“,為了確保示範成功,姚海定在地頭建一個臨時工棚,在果園內認真抓好管理,種耕除草,澆水施肥。夜間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終於在2013年6月火龍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龍果開始上市。在當地,他的舉動傳為佳話。

  從那時起,他帶動村裡的幾家農戶栽起了火龍果,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扶持越來越好,羅甸縣有人來蔗香投資種植火龍果,有人在成立火龍果種植合作社,也有單戶種植,他知道這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好機會,他堅定:只要肯學、肯想、肯幹,致富小康不會是夢。蔗香的火龍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初步形成了一項新的產業,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眾“領頭雁”。

  據統計,目前全鎮共有5家種植合作社,有13家單戶種植共計2350畝,年總產值1133萬元,鎮政府也把火龍果專案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來抓。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2

  18歲,他離開家鄉,踏上了求學之路;22歲,他走上社會,開始了謀生之路;26歲,他回到家鄉,開啟了創業之路。

  當你走進長白山第一縣——安圖,步入安圖縣匯財生態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時,向你講述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苦辣酸甜。

  “不走尋常路”的創業抉擇,讓我在差別競爭和錯位發展中搶得先機

  2002年,我大學畢業。與其他同學一樣,為了找工作曾到處參加招聘會。但是,要找一個能讓自己一展才華的崗位談何容易。三年間,我輾轉幾家電腦公司,奔波在高樓大廈之間。在就業和待業的反覆波動中,常常使我思忖:人生的路有千萬條,與其擠在城市裡打工,不如回鄉創業實踐,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在此間,2006年的春天,中央頒佈1號檔案,推出一系列惠農政策。縣裡對從事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實行只備案、不審批的“備案制”,對確認的備案專案,允許兩年內不辦手續、零收費進行試經營。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點燃了蘊藏在我心底的激情之火。我和同是大學畢業的女友經過一番躊躇和多方考慮之後,終於做出勇敢的決定——創辦特種養殖場,憑藉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回鄉創業幹出一番事業。但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巨大。回鄉創業的想法遭致家人的反對和親友的不解,父母說:“家裡花了那麼多心血供你讀大學,就是希望你在大城市出人頭地。你把金飯碗扔掉,回來要養雞養蠅,這不是胡鬧嗎?”我深知父母的善良心願,然而省城高密度的職場競爭和高強度的生活壓力,想要有所成就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堅信:只要有知識和本領,即便沒有走進城市,而是走入農村;沒有選擇做白領,而是自主選擇當農民,命運也同樣會因知識和本領而改變。我決定用“知識務農”的理念和實踐,轉變家人的觀念和自己的命運。我的務農創業之路,伴著周圍人不理解的目光啟程了。

  “不成不罷休”的創業意志,使我在積極探索和辛勤付出中勇立潮頭“創業可不是一首美妙的歌謠,時時伴隨著艱澀、困難、挫折和風險。”2006年初,我透過網際網路瞭解到了蠅蛆養殖專案,並對這一新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透過查閱資料和市場調查,確認這一專案前景看好。於是,我先後到河南鄭州和吉林雙河等地的蠅蛆養殖基地考察。透過考察,我意識到養殖蠅蛆絕非易事,不僅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而且要整天與讓人作嘔的蒼蠅、蠅蛆打交道。對於能否發展這個專案,我也曾面臨大大的問號。但靜下心來仔細琢磨,這是個沒人願乾的“好”專案,越是沒人願乾的越“錢”景廣闊。

  “看準的事就要幹,幹就幹好!”當年3月,我東挪西借籌集資金,在距縣城十多公里的長興村建立了集蠅蛆繁育、飼料加工、蛋雞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特種雞養殖基地。我邊學邊幹,精心伺養。當我看到一隻只蒼蠅破蛹而出,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事與願違的是,由於地域和氣候等差異,種蠅陸續死亡,幾近滅絕。幾個月的辛勤努力,竟然竹籃打水一場空。面對這一結果,我幾乎要崩潰了。陣痛之餘,我仔細分析原因,問題在於技術環節。為此,我主動向有關專家、技術人員求教,購置蠅蛆養殖資料潛心研讀,最終摸索出正確養殖方法,重新開始蠅蛆養殖基地建設。其間,我的創業舉動得到團委、勞動、就業等部門的支援,推薦我參加SYB培訓,提高創業本領。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我終於養殖出白白胖胖的蠅蛆。為實現養蠅蛆、餵雞、產蛋的目標,同年9月我引進2000只特種蛋雞。為搞好養殖,我勤學習、請專家、找獸醫,全身心地撲在養殖場。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闖過了飼養關,遇到了特色關。我發現用蠅蛆養殖蛋雞做法並不少見,要想與眾不同,必須研究飼料配方。安圖是長白山藥材大縣,有豐富的藥材資源,能否把中藥材新增到飼料中呢?我隨即搞起了試驗,沒成想大批蛋雞死亡,解剖化驗後發現是藥材用量過大。幾番試驗之後,終於掌握了藥材選料和新增份量,達到了用藥材調節雞體,提高雞蛋營養成份的目的。2006年底,我精心培育的特種、優質、健康、生態的雞蛋終於面市了,並受到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的好評。這麼好的雞蛋如何包裝,怎樣開啟市場?一個個問題又隨之而來。基於“安圖特產,安全特別”的想法,我給雞蛋起名叫“安特”。名字起好了,下一步就是定包裝,做廣告,進市場。在包裝製作上,起初做50枚普通包裝,但是投放市場效果並不好,這種包裝既不利於運輸,也不利於提高產品檔次。可是要做新包裝需要4——5萬元,在團縣委、勞動局等部門的幫助下,我得到5萬元小額貸款,委託專業公司設計、製作新款包裝,推出10枚小包裝、42枚禮品裝和60枚精包裝。多樣化包裝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生態雞蛋銷售量明顯提高。隨著市場的逐步開啟,養殖規模也相應擴大。2007年9月和2008年7月,我又先後引進3000只和6000只雞雛。為加強管理和節約成本,我在不斷學習、提高技術的同時,購進了攪拌機、粉碎機,自制了清糞機和喂料機,如今飼養2萬多隻雞,只要兩人就可以輕鬆完成。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3

  我叫佔xx,今年28歲,共青團員,畢業於江西旅商大學經濟管理系。家住xx省xx市xx縣,作為新農村建設生力軍的一員,能夠在這裡選撥為鄉村好青年既感到榮幸和激動,更感到責任重大。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祖上以來都是漁民,從大學畢業後我就進入一家銷售管理公司任職,現在重提這份工作感覺壓力確實很大,但我還是堅持了五年,在當初的就業過程中我就想到創業,再細想這個社會我們到底適合做什麼?當自己在這樣的困惑中琢磨很久時,想想自己是漁民來自農村,又得知國家對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使我回鄉創業的想法更加堅定。

  選擇回鄉創業去建設可愛的家鄉,更是有一種感恩的情懷,2012年,我選擇了原生態水產品加工,銷售及出口,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近600萬建立了我縣最大的集水產養殖,鮮貨,冷藏及急凍為一體的功能型合作社,主要養殖青蝦,棍子魚,毛刀(長江刀魚一種類)餐條和鯉魚,主要加工蝦仁,鯉魚乾,野生雲魚等。產品主要銷往江蘇,安徽,湖北,黑龍江,山東和內蒙古。佔地面積50餘畝,員工158人其中專業生產管理人員23人,是一支管理及生產的專業團隊。我們的理念是把鄱陽湖真正的綠色原生態產品輸送到廣大消費者手中,讓廣大消費者食用無汙染更無任何新增劑的原生態綠色產品,所以原生態是我們理念經營的重中之重。2013年我們正式投產營運,在運作過程中我們考慮最大的問題是和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就資源如何分配問題,讓漁民如何賺的更多讓他們更加有積極性,更加牢固我們的合作關係。在這良好合作的框架下2013年我們的生產銷售額達到近978萬,各項生產計劃和銷售任務基本完成。在合作社全體員工努力下,員工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這更是奠定了我們今後在不斷髮展強大和行業影響力加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不遺餘力地開展農村建設,要盡情發揮青年才智,使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為跨越非發展提供新思想、新動力。更要發揚發揚傳統,勇挑重任來體現我們的價值。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4

  xx,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xx縣xx鄉xx村人。2006年6月從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習畢業後放去到麻慄縣合管中心工作的機會,回鄉當了一名在別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村官,同時利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兼營一個計算機銷售與維修店和xx縣xx升林山泉水銷售店,成為農村青年學習創業典型。

  立志當村官服務新農村

  xx的母親是xx村連續三屆的村兩委班子成員,縣鄉人大代表,在村子裡是響噹噹致富帶頭人,曾多次受到州縣鄉黨委政府的表彰。從小目睹耳染了母親的事蹟,他從上大學開始,就把學成後回報家鄉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實值第三屆村委換屆之際,他多次跑村委會表決心,毅然報名參選,立志為家鄉的發展獻一份力。2010年4月,xx鄉第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年僅28歲的青年黨員xxx,透過公開選舉這一平臺,依法以2051票當選為xx村委會副主任。成一名村官後,面對角色的轉變,肩上的擔子,怎樣才能當好村官一直是他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xx在當選表態發言時說:做農村工作對於我來說是外行,但我也是農村人,我有信心和決心履好這份職。

  進村委會工作以後,加強與村兩委班子及群眾溝通協調,他深入村寨調查研究,聽取群眾的意見,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因地制宜地引導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重點圍繞畜牧、烤煙、甘蔗、蜜香梨、茶葉、蔬菜、核桃等幾項重點產業抓發展,幫助群眾搞好產業規劃,基本做到每個村小組有12個產業。特別是在xx村農事E網通推廣運用、遠端教育站點管理和點播以及農民黨員上網培訓等工作上,他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大學所學的計算機專業優勢,認真利用農事E網通這一平臺為群眾辦實事,減少群眾辦事成本,組織農村黨員利用遠端教育、農民黨員上網培訓基地進行政治理論、科技知識、市場資訊等方面的學習,增強農村黨員自身綜合素質,為全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2013年,在第五屆村兩委換屆選舉中,他又再次以高票當選為xx村委會副主任。

  白手起家誠信經營

  年僅32歲的xx,給人的感覺他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闖敢幹,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近幾年農村的經濟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於受到資訊科技、自身文化水平、眼界等條件的限制,農村青年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還不能起到真正帶頭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那些底子薄,自身發展能力弱的農村家庭,僅靠傳統的農業種植難以實現脫貧致富的願望。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他總在思考,能不能透過自己的創業行動來帶動鄉親們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畢業後,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透過考公務員這根獨木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2012年他報名參加馬慄坡縣合管中心招聘考試,考試成績優異,進入面試階段,但他卻放棄了面試的機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家人的資助下,在興街開發區開了個電腦及配件銷售維修店,銷售範圍包括xx興街,xx,馬關,麻栗坡和天保口岸等地,每年實現銷售純收入8萬元。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民生活質量追求越來越高,對飲用水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讓他看到商機,他透過與xx縣昇林山泉水廠負責人的溝通,承諾銷售數量和服務質量,以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贏得xx縣昇林山泉水在xx鄉的經營權,由於他服務周到,信守承諾,他每年銷售昇林山泉水2.4萬桶,實現銷售純收入3萬元。在家人的支援配合下,他還經營著日用百貨、牲畜飼料及用藥、化肥、農藥等農資商品。在他自己創收的同時,也不忘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和村民們分享,帶動了本村部分青年的自主創業積極性。

  孝敬父母傳承美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自古以來的美德,xx作為家中的獨子,他用愛和行動詮釋了何為孝,在忙於工作和生意的同時,不忘關心和孝順家中的父母,抽空回家陪伴他們,聊聊家裡的生產和生活情況,瞭解父母的所思所想,每年抽時間帶他們外出遊玩,放鬆身心,做一次全身體檢等,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特別是2011年,母親腿患風溼並後,醫生要求手術治療,連續做了兩次手續,共花醫療費用9萬元左右,由於手術失敗,母親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妻子又是教師,不能隨意請假,照顧母親的重擔就落在xx一人身上,他既要忙於村委會的工作,又忙於生意,還要照顧好母親,只要聽見說民間有人能治好母親類似的病,就開車帶著母親前往看病,到過馬關,廣西,丘北,彌勒等地看過病,聽見什麼藥有效就買什麼藥,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的下半年,母親終於能站起來走路了。

  xx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卻以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從一點一滴做起,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如既往地用一顆對黨和事業的忠心,為群眾辦好事實的決心,繼續在黨和群眾之間,發揮好橋樑扭帶作用,為群眾服務。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5

  陳萬金,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初中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返鄉農民工,家住xx縣xx場鎮冬瓜林村二組。1999年至2001年跑長途貨運,2003年外出打工時到山東綠康奧公司學成生態養豬技術後,毅然將發展眼光投向家鄉返鄉創業,在親友及農村發展基金協會的幫助、支援下,2006年,回村創辦了萬金養殖場,以返鄉創業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萬金養殖場總投資約168萬元,佔地58畝,是xx南第一家新型發酵床生態養豬及良種繁殖示範基地。現有存欄母豬61頭,仔豬286頭,生豬508頭,年出欄3000餘頭。2008年5月,陳萬金從外地引進美系xx、大約克、杜洛克及高原黑香豬等優良品種,運用生態養豬法,以鋸末、稻殼、玉米秸稈等多種農作物秸稈作為墊料原料,透過微生物的作用直接發酵糞便和降解纖維素,轉化為可供豬採食的營養物質。生態養豬法縮短全程飼養時間7-15天,降低飼養成本10%-15%,不但提高經濟效益,還為當地養豬業的品種改良和解決農村秸稈焚燒問題,促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為一名返鄉農民工、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但自己富起來,還要不忘傳、幫、帶,陳萬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當作自己的責任,用實際行動履行共產黨員的職責。他採取先賒仔豬給農戶餵養,待豬出欄後才不計息收回成本,給家庭比較困難的群眾免費提供種豬、小豬仔等方式幫助村民脫貧致富。2009年8月,瞭解到本村村民卜貞躍家境貧,無經濟來源到xx縣城幫人打煤粑後,他主動送來3頭小豬讓其飼養,無償提供飼料和菌種,教卜貞躍用新型發酵床養豬法養豬,現在,卜貞躍所飼養的豬已經發展到8頭,不但成功擺脫了貧困,每年還有上萬元收入;店子組村民朱明忠家庭經濟十分困難,雖早有養豬致富的想法,但一直苦於無錢購買豬仔,陳萬金得知後,立即為其送來2頭小豬仔。2009年以來,陳萬金採用無償發放

  仔豬讓村民餵養長大後再回收的方式向260戶群眾無償發放仔豬共3970頭,最多每戶25頭。在他的帶動下,冬瓜林村養殖業得到較快發展,多數村民從原來不養豬或只養一頭增加到現在的三頭以上,每年每戶可增加養殖收入1000元以上,並帶動了本村6名農民工進行小規模養殖。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生態發酵床科學養殖的成果,2010年4月他帶領本村9名養殖骨幹成立了xx場鎮萬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至今合作社成員發展到31人,合作社資產壯大到130餘萬元,成員養殖金葩牌黑香豬最多達20餘頭,年純收入2萬餘元。

  在幾年的養豬過程中,陳萬金知道,科學的飼養技術和精心的管理方式是養豬的首要條件,他不但自己刻苦學習技術,認真專研業務,堅持科學飼養,還花3000餘元錢從外請來畜牧專業技術人員為村民們講課、傳授養殖技術。空閒之餘,他經常到飼養戶家中手把手地教他們消毒、打預防針,得知村民家的豬生病,陳萬金總是主動上門幫助醫治直至痊癒。

  為更好的帶動養殖業及周邊經濟的發展,減少群眾賣豬難的困難,更多地增加農民收入,開辦了金葩牌黑香豬肉食品加工廠,目前該工廠已正常生產,有黑香豬臘肉、香腸、紅燒肉、血豆腐、幹豆腐、豆沙粑、月餅等十多個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2010年至2011年醃製黑香豬肉食品50餘噸。同時,為增強黑香豬生態系列肉食品保質時效,提高保健功能,他決定利用本村萬畝竹海優勢,從浙江xx引進先進的竹製品編織技術,自己出資聘請技術人員到村指導村民們用竹葉、竹絲編制包裝盒及相應的竹製品用於黑香豬肉食品的包裝,既增加村民們的收入,又帶動本村竹製品工藝的發展。隨著黑香豬系列食品消費市場的開啟,原有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為此,陳萬金決定全力打造黑香豬生態系列肉食品品牌,在陸關工業園區興建萬金食品廠擴大規模,今後,陳萬金將透過自己的努力,同時爭取政府及社會的支援,力爭到2013年存欄豬隻達到6000頭以上,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創產值800萬元左右,解決40名農民工就業。計劃每年醃製黑香豬肉食品50噸以上,創產值650萬元以上,解決50名農民工就業,進一步帶領村民發展壯xx製品加工業,爭取每年創產值150萬元以上,並逐年增加,解決30-50名農民工就業。

  他的事蹟得到群眾的交口稱譽,也得到了黨和上級領導的肯定,2009年11月被團省青農部評為農村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2010年4月被州委、州政府評為xx南州優秀農民工,同年9月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全省拔尖鄉土人才和中國銀行業協會(花旗集團)授予鄉村農業二等獎,2010年12月被xx縣團委授予青年帶富工程示範基地。2011年6月被xx南州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他的勤奮使他進步,他的執著使他成功。陳萬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忘我的拼搏精神換來了累累碩果,也贏得了群眾的讚許和好評,面對今後的人生,陳萬金表示,將繼續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將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科學致富之路,為家鄉的發展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6

  新年過後,咋暖還寒,連綿陰雨提醒著人們冬天還在做最後的抗衡。就在人們昂首期待春天的陽光早早到來的時候,xx縣xx鎮xx村x紡織廠裡,工人們卻各施其位,忙碌個不停,廠長鄭也投身其中,指揮工人生產,一片繁忙的景象。轟鳴的機器編制出錦繡的布匹,也描繪著鄭不平凡的創業史。

  xx村地處多山丘陵地帶,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僅靠種地致富,困難重重,特殊的地理環境迫使村民必須走出村子,開拓一條富裕之路。1995年,25歲的鄭不甘心守著一份薄田,過貧苦的日子,揹著簡單的行囊,加入到農民工行列,來到浙江一家紡織廠做修理工。也許是和紡織機器有一種天然的緣分,從此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紡織行業。剛進廠的那段時間對他來說是最受煎熬的,由於技術不是很熟練,常常為不能及時排除機器故障急得滿頭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難都阻撓不了他留下來專心學一門技術的決心。為了提高技藝,他勤學苦練,多向別人請教,不怕髒活、累活、苦活,不斷磨練自己,突破一個個難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練就了一手硬本領,學到了技術,開闊了視野。工資也由原來的幾百元漲到一千多元,成為廠里人人皆知的技術骨幹。

  2008年是鄭已經在紡織廠工作的第十三個年頭,其間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家看一看。這時候的他也已經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術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變。照理說,有得心應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鄭應該很滿足了,可是在他內心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夢想。

  2008年下半年,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他所在的紡織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訂單減少,產量急劇下滑,效益逆轉,最終不得不宣佈破產。經過十幾年生活和工作,就要離開廠子的時候,他站在靜悄悄的生產車間裡,摸著蒙上一層灰塵的機器,心情異常複雜。十幾年的經歷如電影般在腦海裡播放,如何讓機器再轉動起來的思索縈繞心頭。一個人富不算富,回鄉創業大家富,憑藉自己的技術和積累的管理經驗,回家自己創辦紡織廠的念頭油然而生。

  此時的xx鎮黨委、政府正積極響應中央、省、市、縣的各項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政策,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援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相關措施,向遠在異域他鄉的農民工發出來自家鄉的殷殷召喚。2008年10月,鄭透過一段時間的走訪考察之後,毅然決定返鄉自辦工廠,從農民工轉身當老闆。缺少資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積蓄,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沒有廠房,他騰出了老屋;買不起新裝置,就從原來工作的工廠購買已經廢棄的裝置。運輸、安裝、除錯,凡事都要親自動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籌備,x紡織廠終於在一陣鞭炮聲中開工了,久違了的機器聲又響了起來。

  x紡織廠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鄉農民工前來應聘,甚至還有浙江的農民工慕名而來。如今已經解決60多名返鄉農民工就業,工資由底薪加計件相結合,月薪達到16002700元,工廠月產值達200萬元左右。隨著規模進一步擴大,按照計劃,將來擴產後,可解決120人就業,年產值近3500萬元。為了避免走原來所在工廠失敗之路,鄭吸取教訓,改變思路,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從原材料、花色、製作上嚴格要求,嚴把質量關,以質量求勝。並與世界接軌,接國外訂單,產品遠銷韓國,用來製作高檔西服,只有一部分銷往國內。隨著業務不斷擴充套件,鄭接的訂單也越來越多,在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深入,萬馬齊喑的市場狀態下,一枝獨秀,於危機中搶佔商機,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起來,2010年已納稅320餘萬元。

  面對未來,鄭的眼光更放長遠了,他不僅對自己辛苦創辦起來的企業做強做大,他更大的願望是能更好地回報家鄉,用自己的行動帶來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帶領父老鄉親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7

  “生活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窮人與富人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只是對於生活的努力程度。”90後做德升移動網際網路購物商城的楊青松說

  但是,誰能想到,半年前的他還只是一個月入六七千的花藝師,現在他已經成了一個月入十萬以上的移動電商大咖。

  楊青松出生在四川宜賓一個工薪家庭,家庭條件還算優越,學習成績也不錯,他本來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上學,但是母親的一場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讀高中的他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生活的打擊讓楊青松變得成熟起來。在學校裡,他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錢給母親治療。

  人窮不能志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楊青松高中畢業沒有選擇繼續求學,而是決定去打工掙錢,一方面可以養活自己,另一方面還可以補貼家用。

  楊青松首先來到一家花店打工,從學徒做起,當時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這點可憐的工資根本不夠生活費。為了省錢,他經常一天只吃一頓午飯,有時候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喝涼水充飢。

  剛開始做學徒,沒有人會尊重自己。有時楊青松插花不到位,就會招來主管的一頓呵斥。但是無論日子有多苦,楊青松都咬牙堅持著。因為他深知,只要不放棄,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棄了,就徹底失敗了。

  楊青松憑著自己的韌勁,刻苦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摸索,終於熬過了學徒期,成為一名真正的花藝師。憑著出色的插花技藝,楊青松的工資直線上升,最後達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標準,生活似乎越來越好。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母親生病住院,需要手術,楊青松當時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多積蓄,只能靠父親東拼西借。來自一個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決心要想徹底駕馭自己的命運。要改變命運就不能滿足於眼前的苟且,他決定單幹去做生意。

  從那以後,楊青松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創業專案。終於,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大家都在討論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話題,他眼中迅速閃出一個想法,能否也做移動電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邊銷售邊投入。”

  但是該選擇什麼專案呢?這時,他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叫德升移動互聯時裝購物平臺的、投資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認為很符合他的創業目標。

  為謹慎起見,楊青松決定做一番市場調查。他先從朋友處加盟了德升移動網際網路時裝購物商城就辭去了花藝師的工作,全職做起了移動電商。

  萬事開頭難。做移動電商開始的時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時候被懷疑是傳銷,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客戶。”楊青松說,只要保持一顆真心,真誠待人,就能贏得客戶。從最開始的幾個客戶,到現在的成千上萬名客戶,楊青松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現在,楊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戶。“每天諮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現在月收入可觀,我用成績證明了我能夠給母親倖福了,也能幫助更多有夢想的人,這也是我做移動電商的驕傲。”

  楊青松現在已經是個成功的移動電商,自己開賓士豪車,旗下有上千人的團隊,月流水過千萬。成功後,他開始幫助很多當初跟他一樣有夢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幫助下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8

  我的名字是xx。我28歲。我是共青團成員,畢業於江西旅遊大學經濟管理系。我住在xx省xx的xx縣。

  作為新農村建設部隊的一員,我很榮幸能夠被選為農村的好年輕人。我覺得更負責任。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自從我是祖先以來,我一直是個漁夫。自大學畢業以來,我一直是一家銷售管理公司。現在我覺得壓力真的很大,但我仍然堅持五年的就業。在這個過程中,我考慮創辦企業,然後思考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做了些什麼。當我長時間在這樣的困惑中思考時,我認為我是農村的漁民,我知道這個國家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使我的回鄉生意變得更加堅定。

  選擇回國創業,打造一個可愛的家鄉,有一種感恩的心情。

  在xx年,我選擇了原生態水產品加工,銷售和出口,並建立了近600萬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建立了我縣最大的集合。水產養殖,新鮮食品,冷藏和冷凍的合作社。主要養殖綠蝦,棒魚,刀(一種長江刀魚)和魷魚,主要加工蝦,魷魚乾,野生雲魚等。產品主要銷往江蘇,安徽,湖北,黑龍江,山東和內蒙古。公司佔地面積50多畝,現有員工158人,其中專業生產管理人員23人。它是一個專業的管理和生產團隊。

  我們的理念是將鄱陽湖真正的綠色原生態產品運送到消費者手中,使消費者能夠消費原有的生態綠色產品,無汙染,無任何新增劑,因此原生態是我們理念管理的重中之重。在xx年,我們正式投入運營。在運營過程中,我們考慮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為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分配資源,讓漁民賺更多錢,讓他們更有動力,加強合作。在這次良好合作的框架下,我們的生產銷售額在xx年內達到近978萬,各種生產計劃和銷售任務基本完成。在合作社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員工月收入超過3000元,為我們今後繼續發展強大的產業影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開展農村建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我們的青年才能,使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為超越非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動力。要弘揚傳統,勇於承擔起反映我們價值的重任。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9

  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三江鎮的90後小夥劉偉偉自幼便伴著馬蹄長大,因為缺乏客源,自家種的400畝馬蹄銷路並不好。為謀出路,有著電商工作經驗的劉偉偉便想到透過網路營銷將自家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從第一筆網路訂單到今年年初,我們藉助網路銷售出去的馬蹄有60多萬斤,銷售額達120多萬元,佔馬蹄總產量的40%,網路銷售已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劉偉偉說。

  90後小夥回鄉網上賣馬蹄

  劉偉偉出生於1991年,2013年大學畢業後在沿海一家大型企業做電商工作。2014年7月,父親在家裡註冊開辦了公司,主要從事馬蹄種植和深加工,年輕的劉偉偉想跟父親一起幹出一番事業,毅然放棄外面薪水不錯的工作,回到三江鎮和父親一起創業。

  由於自家種植馬蹄的時間不長,沒有客戶,只能依賴別人介紹,種植的400畝馬蹄銷路並不好。剛回到家鄉,如何開啟銷路成為劉偉偉最“頭疼”的問題。“我平時喜歡玩電腦,就到一些網站、貼吧上去發我們公司產品的資訊,半個月不到,果真有一個廣州客戶主動聯絡我,一下子就要了30萬元的馬蹄。”

  嚐到第一筆網路銷售單的甜頭,劉偉偉便將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網路營銷上,不僅建立了公司的官網網頁,還時常在貼吧釋出公司簡介以及聯絡方式。

  “如今,客戶遍及全國各地,藉助網路銷售,公司的利潤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銷售額達200萬元,利潤率近20%,達到40萬元。”劉偉偉說。

  電商為三江鎮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翅膀

  在利用電商開闢了產品銷路、提高了產品知名度的同時,電商也在倒逼著鄉村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劉偉偉介紹,今年9月,企業的深加工廠房將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產馬蹄糕、清水馬蹄罐頭、罐頭馬蹄片、速凍馬蹄丁、速凍馬蹄片等產品。

  同時,也將重點開拓企業的電商渠道,透過淘寶、微信等渠道銷售深加工產品,打響三江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鎮,除了劉偉偉,還有很多的村民利用電商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三江醬菜製品廠是鎮上的老牌企業,但產品的銷路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08年,企業的銷售額也只有80萬元。

  近幾年,醬菜廠開始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產品,當地長期在廠裡進貨的淘寶網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綠滋餚特產超市也是廠裡的大客戶,2014年企業的銷售額增加到200多萬元。“2013年,我們廠還從山東購置了先進的烘炒和高溫殺菌裝置,產品口味好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南昌縣三江鎮醬菜廠老廠長餘真輝告訴記者,電子商務也正在倒逼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0

  炫果的大利潤:90後大學生如何做校園水果電商

  我在做炫果之前自己開過休閒零食店,也算是第一次創業吧。那一次,我沒掙錢反而虧了3萬塊。究其原因,首先我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第二,在和東家談房屋租賃的時候轉讓費中因為沒經驗虧了3萬塊。

  我這個店本來想進一批煙,結果沒成想是一批假煙。導致那一箱香菸都沒法賣,再回過頭找批發商,找不著了。後來我又進了一批醃製的小魚,進回來發現快要過期了,賣不動,而且進的價格還比人家高,這一單也虧了。我的對面也有一家賣零食的店,我自己開的沒有任何競爭力,生意一直做不過人家。

  第一次創業以後我就想著,第二次創業就想著一定先想好再做。所以我做炫果的時候我就先去了解了水果這個行業,而後又調查了我的目標區域的潛在競爭對手、而且做了一份創業計劃書。

  我吸取了第一次小打小鬧的失敗教訓,這次我創業已經不盲目了,我要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去找符合自身能力的創業專案。

  完成定位水果之後,我就開始完善和實行我的計劃。我將我的商業計劃分成了三個部分

  即:線上訂購——清洗現切——線下配送

  首先顧客在微信上下單,需要什麼水果和其他一些個性需求,客服負責售前服務。當顧客確認下單之後,我們就開始給他配水果,交給後場清洗加工,然後進行配送。

  我的核心競爭力

  1.消費渠道:相對於傳統水果零售店我們更有優勢,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更傾向於網路,我們迎合了他們的消費習慣。

  2.第二產品,我們原始水果的價格要低於水果店。我們不靠賣水果賺錢。我現在的產品維度是高於水果店的,我賣拼盤和果汁,因為這樣附加值高。

  3.成本優勢:水果店有門面的租賃費用,少說幾萬,位置好的十幾萬,我這邊也可以不開店,直接配送省去了很多錢,我會把掙到的錢用於擴大再生產而不是像水果店首先要考慮攤到房租成本上。

  事業由虧損到盈利

  這次我第一單就掙了錢:第一,前期進貨我是跟著我家親戚一起進,她在南京做水果做了10年了有人脈有經驗。第二,我控制了進貨量,切多少進多少,少切一點無所謂。第三,我進的多的水果我會專門的宣傳,讓它不會滯銷。尤其是第一點,沒有經驗老道的人帶著,批發商會坑死你,我個人呢是這麼感覺的。

  現在我專注做南藝的校園裡面的市場,我可以覆蓋4個宿舍樓,每個宿舍樓有1500人左右。

  利用校園的強關係營銷

  同學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並不一樣,這層關係有助於我的生意擴張而不是阻礙。本身學生玩微信的就很多,而且學生群體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的同學、老師(身邊的人),他們往往對這件事有好奇心會支援這個生意的。同學關係更牢固而且都住在一棟樓裡、我這經常碰到一個宿舍一起買的,這樣的話單筆價格就可以上去。

  現在一筆單子能達到一兩百。除了發了一次傳單,我沒做什麼別的推廣了,現在主要用微信做自媒體宣傳。

  國外的鮮果切市場觀察

  在國外超市裡沒有原始的水果,都是鮮果切。叫做Fresh-cutfruits,我覺得以後水果的產品形式會改變,往鮮果切方向發展,因為它更方便,可作為一種旅遊休閒食品和餐後甜點。在國外,比如美國市場,鮮切產業有8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而鮮果切有125億美元,我想在人口眾多的中國這個數字想必要乘以幾倍。

  其實在學界,果品採後如何加工是一個研究命題,鮮切水果就是解決的一種方式,而我觀察到,近幾年來在國內的一線大城市這種產品也不稀奇了,能不能星火燎原就看以後的發展了。

  行業佼佼者的經營方式

  談到鮮切其實不得不說賈冉和果酷網,在業界,果酷網算是做的比較大、比較成功的了。據我瞭解,起步階段,那時候賈冉和他的合夥人手頭只有10萬元的運轉資金,為了降低風險,他仍然留在原來待遇不錯的單位,兼職做果酷網。他們的想法很樂觀:全北京“在哪兒都有人吃水果”,推廣方式基本就是發傳單。

  在開始時,果酷網每天約能出50~100單,但平均收入卻只有1000塊錢左右,連成本都覆蓋不了。半年之內,在沒有大的推廣費用消耗之下,10萬塊錢也很快用光了。後來他轉型去做B2B了,情況很快就好起來了。

  其實在這個行業裡B2C模式是行不通的。C端的潛力雖然是無窮的,但是在鮮切水果領域,小成本根本玩不轉。鮮切水果屬於高頻次、低價格的產品,每天應對C端消費者一盒兩盒的消費需求十分折騰,而如果有大客戶,一下子訂幾百幾千份,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目前,果酷網有200多家企業客戶,每天的送貨量達到上萬份。

  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就是把水果切吧切吧,就送了。其實要知道遠不止這麼簡單,我認為在現在,我應當學習果酷

  1、果酷比我們供應鏈系統更成熟、成本更低,他們是流水線生產、人工效率高。

  2、果酷目前是b2b,效率高,後臺資料系統能很好的控制水果損耗,也加大了利潤空間。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1

  王寶龍,甘肅雙龍實業集團董事長、企業法定代表人。然而,14年前的他還是蘭州醫學院在校的一名大學生,懷著對創業夢想的孜孜追求,王寶龍毅然選擇自主創業道路,決然放棄了平涼職中、平涼醫專等學校的教師職業,走上了創業之路。

  2000年,憑藉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先從醫用藥品銷售做起,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書本知識是有的,但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要能站穩腳跟並深深紮根,談何容易?一次次的碰壁、無數次的推銷失敗,不但沒有擊垮王寶龍的進取心,反而成了他積累經驗、奮勇直前的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五年的實踐歷練小有成就,成立了第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甘肅雙龍藥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起步5萬發展到2000萬元。在隨後的5年中,經過艱苦地探索、大膽地實踐、不斷地壯大,昔日的學校書生已經成長為甘肅雙龍實業集團董事長,2010年雙龍集團成立,註冊資本2.3億元,是專業從事醫療裝置(進出口貿易)、傢俱製造、路燈製造、大型廚衛、綠化工程、土地開發為一體的大型開發、生產、貿易型企業。集團下設甘肅控股公司1個,平涼子公司5個,廣東加工廠3個,涉及醫療、辦公、亮化、廚衛、綠化和房地產等六大行業,建立集團官方的網站年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上繳稅金390多萬元,解決就業300餘人。

  作為職場上的一員,王寶龍也深知學無止境的道理,2000年以來他先後攻讀了蘭州大學臨床專業專科、山西建築工程專修學院建築工程本科,蘭州大學衛生事業管理本科、碩士研究生,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2012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高階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完成了所有課程學習,將於今年年底畢業。並先後考取了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一級營養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理財規劃師以及房地產策劃師等專業資格證書。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大學畢業以來,王寶龍及其企業先後被甘肅省工商局、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消協、平涼市工商局、共青團蘭州市委、共青團平涼市委等單位授予“先進企業”“行業內100強”“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誠信企業”、“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30多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專業型論文20餘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王寶龍將和他的團隊在創業道路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預計到2020年,建成甘肅雙龍實業大廈,總資產5億元,年上繳稅金5000萬元,解決就業2000人,帶動大學生創業500人,用“青春夢”構築自己的“創業夢”,用“創業夢”托起偉大的“中國夢”“雙龍夢’!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2

  陳銳聰:大學生返鄉創業賣燒雞開橫瀝燒雞主題農家樂

  近年來,山清水秀的橫瀝鎮在發展綠色經濟的驅動下,陸續上馬新能源專案和觀光休閒旅遊專案,發展成為一個外美內秀、宜樂宜遊的小鎮,吸引不少青年返鄉創業。陳銳聰,這個生在深圳、長在深圳的80後,就難捨家鄉祖傳秘製燒雞風味,帶著一身好手藝回到橫瀝創業。

  秘製燒雞香飄四里,陳銳聰開起了燒雞主題農家餐館,藉著家鄉的好山好水好資源,敲響了農家旅遊算盤。

  祖傳秘製醃雞粉流傳上百年

  說起秘製燒雞的做法,實在的陳銳聰直說“很簡單”。宰好生雞,抹上醬油和祖傳秘製醃雞粉,放到烤爐裡烤上25分鐘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簡易,難道人人可做?其實陳銳聰口中的“簡單”實則不易。從選雞開始,陳銳聰就數次更換雞種,從黑鳳雞到廣黃雞等,最後決定使用本地產的三黃雞。“要自己買雞種來養一段時間,肉質才韌。”幾個月的選雞種折騰,陳銳聰笑說自己都可以開養雞場了。

  最讓人好奇的是秘製醃雞粉。這就說來話長了。陳銳聰的太爺(爺爺的爸爸)、爺爺都是仍圖橫瀝一帶有名茶樓的大廚,秘製醃雞粉創自其太爺,歷經百年流傳,最終到了第四代傳人陳銳聰手中。

  “我父親這一代沒有做廚師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安了家。”陳銳聰說,但父親並沒有讓這個祖傳寶貝斷代,父親一直愛下廚房展露兩手,耳濡目染的陳銳聰從小就愛烹飪,“接檔”祖傳燒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心挑選沙姜、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一系列配料,細細研磨至近乎白色的粉末……經過秘製醃雞粉的醃製,新鮮出爐的燒雞將調料味集中在表皮,使不肥膩的三黃雞皮酥脆可口;內裡雞肉自帶的清甜,在緩緩滲透的醃雞粉的調動下,吃起來既有雞肉原先的味道,又有調料的鹹香。“這才是地道的橫瀝味道。”陳銳聰對這剛出爐的燒雞很滿意。

  休閒旅遊業帶動燒雞熱賣

  在陳銳聰記憶裡,從小几乎每週末,父親都要帶他從深圳返回家鄉橫瀝鎮圩鎮一趟。東江渡船垂釣,騎行遛狗,樸實厚道的鄉里鄉親,噴香的橫瀝湯粉……讓他回到深圳後仍然回想家鄉的各種美好。

  大學畢業後,學習計算機專業的陳銳聰在繁華的深圳都市裡換了兩三份工作,心裡還是想著如何將家鄉獨有的味道傳承下去。去年秋天,把心一橫,陳銳聰辭掉了工作,拿著工作以來的積蓄回到家鄉創業開燒雞店。

  為何選擇在鄉鎮開店?“說起這個,離不開大環境的發展。”陳銳聰這幾年觀察家鄉,發現橫瀝交通日益便利,從市區來一趟橫瀝不過半小時路程,省道120線也馬上要拓寬修整了;而且,擁有綠色生態、特色農業、溫泉養生等豐富觀光休閒旅遊資源的橫瀝鎮,吸引不少城市觀光旅遊客。

  “城市裡機會是多,但各種運營成本也高。傍著現在發展不錯的鄉村遊這棵大樹,我對自己的創業很有信心。”陳銳聰指著店外的空地,告訴記者那裡馬上要上馬幾個新能源專案和休閒觀光旅遊專案,屆時人流彙集,自己取材地道的橫瀝燒雞肯定有發展前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清明小長假期間,陳銳聰的燒雞店幾乎爆滿,不少深港遊客都來品嚐一番橫瀝燒雞。“吃過了,還要再來。”家住深圳市福田區的麥斌對燒雞讚不絕口。香港遊客方玉嫦是個熱愛旅遊的驢友,初次到橫瀝遊覽就愛上了這個美食美景俱佳的地方。“吃過了橫瀝湯粉,還要吃一下橫瀝秘製燒雞。這些好味道讓我對這個地方記憶深刻。”方玉嫦已經開始擬著下次橫瀝鄉村遊的計劃了。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3

  劉滿,江蘇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專業2012級學生。2013年12月參加江蘇省“創青春”校內選拔賽並榮獲特等獎,後與創業夥伴積極組建創業團隊開展創業工作與社會調查,於2014年3月成立徐州乾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壁掛式地震速報裝置、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切膜機薄膜表面缺陷檢測系統等電子資訊產品的開發設計與推廣。經過不懈努力,公司已經入駐江蘇師範大學科技園,並獲得了校創業基金5萬元的資金支援。同時,公司已與蚌埠的工廠簽訂生產合作協議。

  當前的成功與光明的未來令人豔羨,然而,作為大學生創業者,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援,豐富的社會閱歷,在創業之路上每每向前跨出一步,都需要付出驚人的努力與汗水。

  積極實踐,開始創業之路

  2012年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劉滿同學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本著鍛鍊自己的宗旨,她踴躍加入了物電學院學生會社會實踐部。在社會實踐部擔任幹事期間,劉滿在課餘時間走訪了眾多店面,她不僅主動聯絡店家,還與老闆積極介紹活動、談贊助,按照老闆的需求量身製作活動策劃書及宣傳策劃。

  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與體會,劉滿同學逐漸提高工作能力,拓展人脈關係,在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劉滿同學也逐漸對創業產生興趣。於是,在2013年暑假,利用家在徐州的優勢,在父母的支援下劉滿同學與同學開辦暑期教學培訓班,由於工作認真負責、管理周密嚴謹,暑期培訓班獲得成功。

  這樣的小小成功不僅讓讓剛步入創業行列的劉滿同學充滿喜悅,同時也對創業產生了堅定的信念。

  勇敢參賽,在創業中堅實邁步

  為了在創業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長遠,2013年12月,作為學生幹部的劉滿同學自己組建團隊參與江蘇省“創青春”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第一次參加創業比賽的劉滿同學有很多不足,劉滿與團隊成員並不畏懼困難,根據評委老師所給的模板和意見,認真修改創業計劃書,在評委老師的建議下,自學市場營銷的相關書籍,豐富創業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劉滿同學的團隊榮獲江蘇省“創青春”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的特等獎。此次參賽,不僅收穫到大賽評委的關注與認可,更加使得劉滿同學收穫對於創業的新觀點,新思想。

  此後,為了給自己的創業之路打下更多的基礎,劉滿同學先後參加了SYB課程以及創業證的申請,並取得了創業證,創業培訓證等相關證書。

  確立專案,在困難中不懈向前

  2014年3月,在參與科研創新專案過程中,劉滿同學結識了一些參與全國挑戰杯的同學,並對其中的壁掛式地震速報裝置專案產生了興趣。在經過一番問卷調查後,劉滿發現,90%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擁有一個精確度高的地震速報裝置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劉滿同學結合中國幅員遼闊,版圖多位於地震帶上的地理環境特點以及近年來伴隨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群眾更加關注生命財產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在綜合考慮與協商過後,迅速組建自己的團隊,成立了徐州乾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前期,公司主打以與房地產商合作推廣的銷售方式,透過合作新樓盤和升級產品進行盈利與發展。為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充滿責任感與積極性的劉滿同學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與徐州各大房地產商進行聯絡,拿著策劃案和樣品各處奔波。

  然而,這支過於年輕的公司團隊在成立之初遭受到了不可避免的質疑與冷遇,很多大企業只是單純的收下合作方案而未做出任何回應。在希望的開始與破滅之中,在為創業奔波不息卻又難有成效的日子裡,劉滿同學以及團隊人員遭受這一次次沉重打擊,在勞碌中感到迷茫。但伴隨她的夥伴們不懈的堅持與努力,一次次的嘗試與調整,劉滿同學便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從而認識到挫折的短暫與堅持的永恆,繼續開展了對於公司事務的不斷嘗試並與外部贊助人員積極協商。

  大學生創業,或許是另一種人生體驗,在創業的道路中,堅定前行,勇敢嘗試,不斷突破,不懈發展,方能創造出美好燦爛的明天。或許青春的花朵,人生的花朵,無一例外的需要優秀的個人品格的澆灌,才能開出一種絢爛,綻放一種成功。

  在劉滿同學團隊的努力下,目前徐州個別房地產商也對公司專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公司盈利逐步提高。相信,在不斷地堅持與努力下,公司會不斷地發展壯大,劉滿同學在創業道路上會走的更遠。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4

  10月29日,我校西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迎來xx市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蹟報告會。大學生創業是“全民創業”洪流中,最年輕卻不乏激情和魄力的一股浪潮。越來越多的“小年輕”們投身到創業的隊伍中,其中湧現出大量創業成功、受社會矚目的經典案例,但也存在著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創業失敗的現象。創業這片廣闊天地,大學生們該如何作為?

  想創業?從現在開始規劃

  很多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然而有一個明確的規劃無疑會讓自己在創業路上走得不迷茫。報告會中,我市城果連鎖酒店創始人賈超給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樣,在大學就已經規劃好人生的他,努力朝著目標奮進。他告訴大家:“創業需要規劃,別等到60歲了,才想起自己把夢想丟到了20歲。”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規劃,創業的每一步才會走得鏗鏘有力。“機會總是留給那些做好了準備的人,賈超在每個階段都做了大量準備,我也該規劃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了”商學院大二學生張廷廷在接受採訪時說。

  先做人後做事

  “先學做人,後學做事”是我校校友“擦鞋哥”劉金星對年輕創業者的忠告。做人是立身之本,只有先成為一個端正的人之後,才能“立事”。協調好自己和團隊的關係、妥善地處理好創業過程裡的繁瑣事務都需要創業者坦蕩為人,靈活行事。當劉金星遇上偷懶的燒鍋爐大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思考,感動了老大爺,保障了雞舍的正常供暖;當下屬對工作敷衍了事,競爭小組的設立,將矛盾成功轉化為下屬間的競爭關係。而今在皮具護理行業“坦誠做人,靈活做事”的他也收到了不錯的成績。80、90後的創業青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心高氣傲,最後一無所成。做一個大寫的人,往往更重要。

  放低自己的位置找到座標

  現在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畢業即失業,而這種尷尬局面的形成與大學生在自我定位上的“跑偏”不無關係。自視甚高,眼高手低,能力趕不上宏偉的理想。涿州龍水灣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創辦人周維濤表示:在創業伊始,一定要虛心地去學習,自己就曾因無視農民的種植建議,一意孤行,經營受挫。實現從學業到創業的跨越,恰恰需要你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認識: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能做到多少?之於大學生,放低自己的位置,虛心求學,不斷充電,才是創業之初最應該的狀態。

  在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自己

  想改變周遭的環境,想改變世界,但卻從未想過改變自己,你是不是這樣?創業代表張佳在講座中與我們分享了她從大學生到記者、支教老師,到公務員,再到忠惠農民合作社創辦者之一的經歷,不斷地嘗試和改變,讓她更加清楚自己的創業方向,也讓她收穫了堅韌的內心和優異的創業成績。她告誡大學生:不滿足於現狀,就要積極行動去改變;改變不了,就要努力適應。抱怨是最無能的表現。“一位女性,敢於改變,敢於自斷後路,也難怪死而後生。”一位接受採訪的男同學如是說。成功不是可以複製的,卻有方向可尋:改變自己,識勢借勢,即是方向。

  創業從來不是一個停留在腦際的美妙想法和概念,是徹底認清自己,審視周遭的過程,是處理“我”與“世界”關係的過程,是把理想落地的過程。社會給予大學生創業越來越多的幫扶政策,學校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專業周到的諮詢平臺,有這麼多的力量為大學生的創業理想保駕護航,大學生們理應在創業路上不憂不俱,綻放光芒。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5

  XX,女,19xx年9月生於農二師二十七團一個普通農民家庭。20xx年考入昌吉學院中文系xx級漢語言文學本科班,20xx年昌吉學院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出生兵團農二師的一戶普通家庭裡的她,自幼經歷生活的艱辛,也知道父母辛苦賺錢供自己的不易。成績優異的她於20xx年畢業於昌吉學院,畢業後的她放棄了繼續深造的夢想,懷著對生活的美好憧憬踏入社會,決定畢業後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在與XX同學的交談中,感覺她是一個思路敏捷的人。正是因為她頭腦靈活,敢闖敢幹,身上又有兵團人的那種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她成為昌吉學院中文系20xx屆畢業生中的創業能人。一年多來,依靠政府的支援和自己的努力,她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個人創業猶如播下星星之火,最終目的還要實現星火燎原。在創業的過程中,張銳同學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沒有忘記帶領其他人解決生活困難,她目前已有員工2名,這2名員工都是她的學哥學弟,也都是昌吉學院中文系即將畢業的學生,她不但自己創業,還解決了一部分即將畢業的學生的就業問題。雖然現在在創業階段,條件比較艱苦,工資又都不高,但她們都表示願意為了自己的這份事業而努力奮鬥。

  回顧自己的工作和創業經歷,XX同學深深感到,如果沒有政府這一好的政策,沒有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沒有大家的支援和幫助,她的夢想不會變成現實。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要取得一些成績,甚至從無到有地創出一番事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張銳同學在創業中樹立誠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學實幹興業,靠求實創新發展,造就了今天的事業。超越自我,挑戰未來,使她成為一名有為的創業路上帶頭人。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6

  1986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的金興誼是蘭州遠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他的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主要從事藥品流通領域業務。現有職工100多名。20xx年銷售規模1個億,納稅20xx年。35歲時,他反覆思考後認為,教書其實不適合自己。首先是學校這個平臺不夠,空間不足,節奏太慢,制約較多。他需要市場這個大平臺,社會這個大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施展自己的能力;其次,學校工作條件不夠好;第三是自己生活艱辛,結婚需要住房,只有一間筒子樓,做飯只能在門口用磚壘個鍋臺。因此他毅然決定辭職離開學校,開始自主創業。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金興誼的經驗是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確定企業發展方向,於是他選擇了醫藥行業。選擇後首先是研究國家政策,把握時代機遇。透過對省醫藥集團公司一家最困難企業的改制,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這是甘肅省醫藥領域第一家改制企業,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遠方公司10年來從小做大、由弱變強,靠的是創新、執著與激情。企業不斷地進行營銷模式的創新,在行業競爭中建立起核心競爭力。同時,他在企業內部高層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的理念、價值觀、企業精神等方面,與員工達成高度共識,激發員工對待工作、生活的熱情,創造遠方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現在,“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卓越就要不斷創新”、“激情也是競爭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等已成為公司上下的廣泛共識和堅定信念。

  談到自主創業的體會,金興誼說,感觸最深的是要從內心拒絕平庸,實現自我。他認為人的一生極為短暫,不虛度一生是我們每一位有頭腦有思想的年輕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他不主張大學生一畢業就一窩蜂擁向黨政機關、外資企業,因為年輕人過早進入黨政機關會磨去銳氣。同時,優秀人才都去外企工作,會把中國市場拱手讓給外國人。

  他說他崇敬蒙牛的牛根生,崇敬華為的任正非。國家需要任正非、馬雲、牛根生、俞敏洪、王石這樣的企業家,國家需要華為、阿里巴巴、蒙牛、新東方、萬科這樣的企業。中小企業不需要過多的國家投入,不需要國家為他承擔過多的責任,但是這些企業會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繳納大量的稅款,有資料表明,20xx年中小型民企解決了中國75%的就業人員,納稅佔半壁江山。

  因此,他認為優秀大學生、有思想有頭腦的大學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重點考慮自主創業這條路。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有許許多多的機遇。大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應該大有作為。

  他認為創業分兩種型別,第一種是自主創業;另一種是參加二次創業。所謂參加二次創業就是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中、小型民營股份制企業,第一次創業人員由於年齡、知識等原因要退居二線,為使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他需要有知識、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輕人以股東的身份加入,新人的加入對企業來說就是二次創業,這是大學生的重要機遇。

  劉平文出生在於貧困的定西通渭山區,從小學到初中,他一邊讀書一邊幫父母幹農活,家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主動承擔。父親是木匠,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他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賦予他堅韌與誠實的性格,成為以後創業歷程中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

  1993年,他被分配到蘭州市塑膠五廠工作,在生產一線從事生產管理工作,並很快得到了領導和職工的肯定與認可。1998年,因受經濟大氣候的影響,全廠停產,工人下崗。怎麼辦?他一次次告誡自己:一定要重新站起來,讓自己的理想延續。於是他毅然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憑著從父親那裡學來的木工手藝,他開始幹起裝修行業。鋪過地磚,吊過頂,做過鋁合金門窗和櫃檯。早出晚歸,風餐露宿,有時為了幹活,甚至晝夜連軸轉。一年後,賺到2萬塊錢,最值得欣慰的是認識了許多擁有不同經歷的朋友,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1999年,他開始走上了經營塑膠這個行業,因為他與合夥人曾經都在這一行業中工作,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發現北方有許多塑膠廢品堆積如山,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而南方尤其是浙商因得不到原料而無法擴大生產。他們抓住這一商機,首先選擇了收塑膠廢品,將回收的塑膠廢品轉手賣給浙商,以此開啟局面,開始了真正的創業。至20xx年,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資金。

  也就是這一年,隨著蘭州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新型建材市場供不應求,保溫泡沫板材因塑膠五廠的停產供需出現缺口。在這樣的大環境和大背景的刺激下,他根據產品用途進行市場細分化,制定出可行性研究報告,以短而精為基準,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投資建廠,向新型建材行業進軍,建立了一家塑膠製品生產廠。他從一開始就從原料到工藝嚴把質量關,有些技術性較高的活都是親自操作,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透過這些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了質量問題。產品一經投產上市,就引來了很多客戶,產品供不應求,很快在市場上站住了腳,他的隴源公司也就應運而生並迅速發展壯大。

  在談到創業的體會時,他說,人生的路很漫長,創業的道路很艱辛,我們要面對很多的困難。只有經歷很多的身心磨練,意志才能更堅強,處理問題才能想得更周全,思想才能更開闊。

  同時,要有寬闊的心胸,感激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幫我們度過難關;更應感激給我們製造麻煩的人,沒有他們,我們的思想達不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他認為,不管做商貿也好,還是開工廠也罷,都不可能是獨家經營,客戶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如何能夠得到客戶的親睞呢?只有誠信!我們要學會一種換位的思維方式,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把企業做得更好。

  青蘋果之家成立於20xx年5月4日,由錢城官和一群有能力、有信念、充滿活力的大學生團隊自主創業而成,是鄂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品牌。從20xx年創業至今,青蘋果之家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不忘母校培養,服務學生,在學生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塑造了大學生創業的榜樣,也得到了學校和市政府的關心與支援。青蘋果之家創始人錢城官於20xx年被評為“鄂州市100名創業帶頭人”;湖北日報、鄂州電視臺、鄂州日報、鄂大校報等新聞媒體分別多次對其創業事蹟進行專題報道;20xx年6月青蘋果之家被鄂州市政府認定為“鄂州市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同年9月錢城官被評為“20xx年鄂州市十大創業明星”。

  目前青蘋果之家已有5家門面,就業人數33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8人,大學畢業生9人,在校生16人。另外青蘋果之家營銷團隊兼職學生50餘人。

  主要經營:校園營銷公司、起航IT電腦培訓、吉他培訓、二手交易市場、冰爽茶吧、電腦城、中國移動青蘋果指定專營店、圓通快遞、校園代理等。

  從20xx年至今,青蘋果之家每年為鄂大學生提供不低於500個兼職機會,每年提供就業崗位35人左右,每年至少為校園社團活動贊助2萬餘元。6年來,已經為鄂大學生提供了3000多個兼職機會,210餘人的就業崗位。秉著“誠信經營,服務學生”的宗旨,青蘋果之家在發展的同時,也深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認可與好評。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7

  作為一名大學生自主創業者,談起錢城官的創業事蹟,我們還是分兩個階段來介紹比較好。正如錢城官所說:創業之路是漫長的,創業的過程也是艱辛的,在收穫成功與喜悅之時,更多的收穫應該是創業過程的感受與經驗。

  第一階段:邊讀書邊創業,20xx年至20xx年。

  在鄂州大學,提起錢城官,沒有不認識他的,不但認識,人們還會豎起大拇指說上幾句:“這小子不錯,在校時就開始創業,做生意令人刮目相看”、“他的腦袋像潘多拉的魔盒,關鍵時候總能蹦出好主意”、“簡直是個超人……”

  錢城官何許人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這麼多人對他讚賞有加?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近了他,也走進了一個相信自己、永不言棄的大學生創業故事。

  錢城官,福建人,鄂州大學20xx年自主創立鄂州大學第一家學生創業店——“青蘋果之家”學生餐廳,現任青蘋果之家學生服務部經理。

  借雞生蛋,靠20xx年時間。

  20xx年,錢城官瞞著父母偷偷地開起了學生餐廳,當時他身上只有20xx年我都拿了獎學金。”

  從百到萬,業績直線上升

  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穫,錢城官現在過得很輕鬆愜意。

  從最初一個僅有4張桌子,不足10平方米的簡陋小店,到今天擁有12張餐桌、3個大包廂的三層別墅式餐廳,總價值達三萬多元,他可創下了不小的奇蹟。從原來一個人創業到現在幾十人連鎖經營創業,錢城官創造了鄂州大學學生創業的先河,更樹立了大學生創業的榜樣。如今的錢城官已是名符其實的老闆了,賺了錢的他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也沒有忘記幫助身邊的同學,而是更兢兢業業地做事。他從酒店請來兩名專業廚師為他打點,還在學校請了12名兼職服務生。

  採訪結束時,錢城官向記者透露,畢業後他暫時不會離開校園。他說人生的第一份事業是在鄂大開創的,捨不得校園的一草一木。最近,他正打算在鄂大開家分店。

  以上就是20xx年之前錢城官的創業經歷。

  第二階段:畢業後繼續創業,20xx年至20xx年。

  畢業,對於錢城官來說,既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他面臨的一次人生抉擇:回老家福建再做打算,還是繼續青蘋果之家創業之路?他確實猶豫徘徊過,但深思熟慮之後,錢城官選擇了繼續創業。

  從20xx年至20xx年錢城官除了繼續經營並改善餐廳外,也開始嘗試新的專案,比如二手交易、移動、電腦及培訓等,這也為後來的轉行打下了基礎。這兩年青蘋果之家的發展還是比較順利,也得到學校和媒體更多的關注。“籌資600萬元,扶持100名創業帶頭人,帶動1000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是20xx年鄂州市政府向市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錢城官有幸獲得鄂州大學的推薦,參加了市就業指導中心舉辦的創業培訓,並順利結業,成為20xx年鄂州市100名創業帶頭人之一,還獲得由學校擔保,政府貼息的5萬元創業貸款,這再次給了錢城官創業的信心與鼓舞。有了這筆資金,錢城官於20xx年底順利轉行,開始經營新的專案:校園營銷、二手交易、吉他培訓、校園代理等,併成功收購起航IT電腦培訓中心。問及轉行,為何放棄經營四年之久的餐廳,錢城官有太多的不捨,但他只是這樣的回答:做餐飲是賺錢,但是也很累,重要的是它好像只是我一個人在忙碌,並沒有實實在在的給學生和別人帶來什麼,我不希望我一個人做事與賺錢,我更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在我成功的同時,帶領更多的人與我一起成功。

  經營規模擴大,專案增加了,錢城官也開始擴大自己的創業團隊,從學生中招聘合適的人選,並將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叫到鄂州來一起幫忙。當然,期間市相關部門領導多次蒞臨青蘋果之家給予錢城官關心與指導,同時湖北日報、鄂州日報、鄂州電視臺、鄂大校報等新聞媒體分別多次對青蘋果之家進行宣傳報道,這大大提高了青蘋果之家的形象和知名度。在以錢城官為首的青蘋果之家創業團隊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青蘋果之家的發展更順利,更具影響力。20xx年5月青蘋果之家成功加盟中國移動,在蓮花山開了一家——鄂州移動青蘋果指定專營店;6月份青蘋果之家被鄂州市政府認定為鄂州市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6月17日當天市相關部門領導和校領導參加了在青蘋果之家舉辦的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揭牌儀式;9月份錢城官被評為20xx年鄂州市十大創業明顯;9月6日青蘋果之家在鄂大校區內又開一新店——冰爽茶吧。

  錢城官也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更大了,他知道青蘋果之家作為鄂大學生自主創業品牌與鄂州市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正如田校長所說:“青蘋果之家被鄂州市批准設立為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體現了鄂州市委、市政府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關愛和支援,希望創業示範基地能成為我校學生認識創業、模擬創業、實踐創業的新平臺,為全面建設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積累經驗,並起示範作用,為大學生就業開闢新道路。”錢城官明白這句話的重要意義,他也一定會帶著這份期望繼續他的創業之路,努力奮鬥,譜寫輝煌,不忘母校恩情,不忘社會栽培,不忘所有領導的關愛與支援,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

  相信在市領導和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在以錢城官為首的青蘋果之家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青蘋果之家一定會發展得更好、更快、更強!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8

  三個大學生拍畢業照賺錢,兩個月入賬40萬

  大學畢業只有一次,而千篇一律的畢業照,已無法滿足現在追求個性的大學生的胃口。當你看到網路上一張張充滿創意的畢業照時,卻有三個小夥子為了這精彩的一瞬間付出了兩個多月的努力,而且也收穫了巨大的回報。安慶師範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的大四學生楊凱、姚其義和宋若敏,在畢業之際利用創意畢業照這一商機,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賺得40萬元。

  4月份是學校大四畢業生集中返校論文答辯和拍攝畢業照片的時候。從這一時間開始,楊凱每天早上都被電話叫醒——畢業班的同學紛紛找他諮詢和聯絡拍照事宜。召集攝影團隊之後,從早上七點半開始,按照流程單上的班級逐個拍攝畢業照,擺造型、想創意,每天幾乎從日出拍到日落,晚上分類整理完拍攝服裝已經快零點,然後整個團隊還要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凌晨才能睡覺。“就這一段時間,整個人感覺像打了雞血一樣在工作。”楊凱說道。

  畢業季開始後,安慶師範學院100多個畢業班級中,有73個班級找到楊凱團隊拍畢業照。不僅僅提供服裝拍畢業照,他們三個人還負責將照片製作成相簿,同時還將其中一些照片製作成紀念品,最後還承擔班級畢業聚會的拍攝任務。“整個一條龍服務,忙完一個班級,已經累得不行了。”姚其義說道,最忙的時候他們一天拍了20個班級的畢業照。在安慶師範學院,他們每個學生收費120元,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們三個人已經收入30多萬元。不僅如此,他們三人還到黃山學院去拍攝畢業照,掙得10多萬元。

  “雖然那段時間異常辛苦,但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桶金。”楊凱說,隨著畢業季的逐漸離去,生意也會迎來淡季。去年他給畢業十年後回到母校的思政專業校友做過服務。今年他也從中受到啟發,想到了校友服務這一新業務,把業務範圍從“在校時”拓展到了“畢業時”和“畢業後”,去做校友們的回校“接待員”,給他們安排衣食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

  返鄉創業大學生典型事蹟材料19

  學習上:在校期間,經過努力曾多次榮獲“甲等獎學金”,並在大二時透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以省級“十佳優秀畢業生”榮譽畢業。社會實踐上:在校期間曾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一職,在院團總支的領導下,多次組織學院同學參與省、學校等舉辦的各項活動,成績顯著。在2006年的三下鄉活動中,由於表現突出榮獲省級“優秀三下鄉服務隊員”稱號。在學院的引導和幫助下,我開始初步創業嘗試,開辦腳踏車出租和銷售中心。並以勤工助學的方式幫助了一些家庭貧困的同學。透過在貴州師範大學的學習和鍛鍊使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更高層次的提高:人生的真正價值不在於你所擁有的財富,而在於你在有生之年裡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也基於以上的認知,我在2005年10月剛進校時便向我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於2006年11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7年7月畢業後,在學校的推介下我進入貴州省冶金建設工程公司(國有企業)黨辦工作。在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透過一年的努力工作。由於表現突出,2008年6月被委派到廣州參加培訓學習。在廣州近一年的培訓學習生活,讓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國綠色農業產品的真正價值,這便萌生了我回鄉創業的念頭。

  2009年7月,我便辭去工作回鄉養殖蠅蛆和土雞。而回鄉創業正是實現我兒時的夢想:學業有成,回到家鄉為家鄉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然而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做決策前一定要作好市場調查和了解行業。透過三個多月的市場調查和了解,我得出這樣的認識:從目前我國的發展情況看,我國正處於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期,工業化推動下的城市化程序不斷加快,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成為新型的“產業工人”,這必然帶來三個結果:一、城市消費總量的不斷增長;二、城市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三、對消費質量訴求越來越強。然而,這三點突出的表現在對吃、穿、住、行的要求上。基於以上的認知,我認為我的創業重點方向應立足於農村,為城市居民生產“綠色、營養、健康”的養殖產品,在城鄉間建立起一座生產與消費的橋樑將具有巨大的商機。

  2009年10月,透過三個月的市場調查和前期籌備。10月份在巖下鄉馬達屯村谷堤組建立養殖基地(康康達養殖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引導下,經過一年的努力摸索。目前,康康達養殖場已基本建立起以“蠅蛆養殖為重點,土雞養殖為產品載體”的養殖新模式,具體模式分析如下:蠅蛆富含高蛋白(60%以上)和20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養殖蠅蛆替代魚粉配製雞飼料,不新增任何飼料新增劑和生長激素,保證產品的安全健康。另外,這樣可以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雞的抗病能力,且雞涉入適量的氨基酸能使養殖的雞具有肉質清脆細嫩;湯鮮味美等特點。產品深受城市廣大高層消費者的親睞,真正實現原生態養殖的道路。

  目前康康達蟲子雞的市場情況及前景分析:市場具有差異性。因此,康康達的市場定位:中高階消費品;目標客戶群:主要是城鄉間中高層消費者。經過一年的發展,康康達蟲子雞的市場已基本成熟。目前已經在貴陽、都勻等地設立銷售點,平均價18元/斤-20元/斤,市場反響較好。其中,在貴陽我們已經成功的拿到高檔酒店和山莊等的定單。目前,均價20元/斤。目前,每月總銷量:450只左右;然而市場缺口保守估計大約在800-1000只/月左右。按均價:18元/斤算,每隻雞3.5斤算,每隻雞價格:18元/斤×3.5斤=63元;利潤:63元-20.5元/只(養殖成本)-人工成本(5元/只)=37元,利潤率:50%以上。從市場現在對蟲子雞的反應判斷:蟲子雞將會成為家禽行業裡的一檔高階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隨著養殖規模和市場的不斷髮展和擴大,我結合養殖場的自身實際和市場供需情況,作了未來五年內的發展規劃(另附:《康康達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一份)。

  這一專案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能協調城鄉之間的合理發展。因為,該專案的主要市場在城市,利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農村和城市間搭建一座橋樑,從而實現城鄉間合理的發展;

  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當地農民增收。該專案無論是養殖產品生產,還是服務都將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真正的實惠,另外,隨著康康達的發展,在明年(2011年)將實施:“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真正帶動和實現農民的增收。“公司+農戶”模式說明:(一)公司將雞苗和蠅蛆賒銷給農戶並和農戶訂立購銷協議書;

  (二)康康達向農戶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和指導;

  (三)產品的市場銷售和定位統一由康康達來做。

  三、緩解當地就業壓力。該專案的成功開發必然形成對勞動力的大力需求,這對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就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保護生態。由於,該專案是以生態養殖為主。因此,該產業可謂“無煙”工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會造成任何的破壞和汙染,真正實現可資源和經濟的和諧發展。

  目前康康達養殖場面臨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康康達自身養殖規模小的矛盾;

  (二)由於蟲子雞還是一個新事物。因此市場宣傳推廣上對於康康達這樣一個剛起步的養殖企業來說難度較大;

  (三)技術上養殖專業人才的匱乏制約著康康達的發展和壯大;

  (四)基礎設施簡陋,制約著康康達的生產和發展。

  希望各級領導和政府幫助解決的三大問題的是:

  (一)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蟲子雞宣傳和推廣困難的問題;

  (三)技術上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在油坊店鄉,人們一提起周院村的劉書記無不嘖嘖稱讚。近幾年,她利用村裡的遠端教育平臺,學習農村實用技術,尤其大力發展養殖產業,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家從20**年開始養豬發展到20**年已形成年出欄3000頭黑毛豬的規模,年純收入逐年增加,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在她的帶領和幫助下,周院村村民透過遠端教育站點學習文化知識、學習科學養殖,使村民解放思想,發展規模養殖業,改變過去的傳統的餵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村民們都稱她是周院村遠端教育黨員致富帶頭人。

  作為一名家庭婦女,愛人呂賢海外出務工,她成了家庭的主要勞動力,跟隨父輩在家從事農業生產,並開始養豬,可是幾年下來,雖然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可就是勤勞而不富。很讓這位有頭腦的家庭婦女傷透了腦筋,問題出在哪裡呢?劉書記百思不得其解。一度想外出去打工,可想到父母年事已高,還有兩個孩子,只好放棄這個想法。

  2003年村兩委換屆,劉慶菊作為計生專幹被選入村委會工作,2007年,組織部遠端辦在周院村安裝了遠端教育接收裝置,劉書記看到遠教裝置從“天網”接收到的各種各樣的致富資訊後,她萬萬也沒想到這玩意兒對自己的發展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從這時起,她成了遠育站點的“常客”,積極參加培訓,主動到站點自學養殖理論,透過學習培訓,她總結了為何勤勞而不富。2008年,劉書記自費到北京學習發酵床養豬技術,在鄉農技人員的幫助下,她利用學到的知識,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對養豬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科學改進,使她的養殖利潤提高很快。2008年她牽頭成立了桃源養豬專業合作社,帶動本村群眾發展養豬。2010年透過考察,她又發展土雞和皖西白鴨,收入相當可觀。2013年桃源生態養豬專業合作社出欄超過5000頭黑毛豬,她家出欄3000頭,年純收入15萬多元。

  劉書記說:“我的最大願望就是與鄉親們一起把養殖產業做大做強做優,一同致富路共奔小康”。己掌握養殖技術的劉書記,她沒有保留起來,一人獨用。而是積極主動幫助其他青年和村民,將自己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別人,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如:本村的雷中友、劉良勝、劉華武等有幾個老養豬戶,由於思想較落後,一直都是採用老辦法餵養,加上養豬的波動性大,收入不好,一度傷失養豬的信心。劉書記主動找上門,耐心向他們講授科學養豬辦法,引導他們到遠端教育站點進行學習提高,到豬舍手把手傳授經驗,增強了幾位村民的信心。2013年,這幾戶村民的黑毛豬出欄頭數都達到了50頭以上,每戶人家的純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

  劉書記,她積極參加鄉遠端辦、村遠教站點組織的各類科技培訓,不斷提高個人的科學養殖水平,發揮出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示範帶頭作用,村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2008年3月,她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2011年9月換屆選舉連任書記,他自擔任村書記以來,自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能積極配合村支兩委會開展工作。如今在周院村說起周院村的事,村民們對劉書記都豎起大拇指,都說她是帶領群眾致富的好黨員、好書記。

  雖然利用遠端教育這個平臺為劉書記自己和村民找到了致富之路,給大家帶來了實惠,但她並不滿足。她說:“今後,要更多更好地利用遠端教育,為村民搞好技術學習,增強本領,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周院村有劉書記這個勤學善謀的引路人,有遠端教育這個大平臺,這一目標,一定會實現,周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按照區委組織部的要求,我局派我到XX區燕樓鄉新井村掛幫工作,擔任燕樓鄉新井村村委副主任,一年多的駐村掛幫工作,使我對農村工作有了深該的體會。

  在駐村期間,深入走訪農戶,利用各種會議宣傳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宣傳勞動就業方面政策法規知識,拓寬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渠道。及時將掛幫單位、掛幫幹部個人資訊和聯絡方式等相關資訊公示在村綜合樓宣傳欄及各村組路口進行張貼,入戶發放便民服務聯絡卡,讓廣大村民知曉掛幫幹部資訊及聯絡方式。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和同工作,瞭解群眾所需、所想、所昐,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春節期間走訪慰問了7戶困難群眾,給他們送去節日的慰問,送去生活所需的棉衣棉被、食用油等慰問品。與幫扶企業代表對新井村6戶困難農戶贈送10包尿素和600斤大米。

  透過走訪群眾,利用談心談話,瞭解群眾對村兩委班子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村兩委,切實改進村兩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幫助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葵思打組有一條溝渠因年久失修,部分稻田引水困難,村兩委將此項工作列為重點工作,經掛幫單位領導的多方協調,落實1萬元的修建經費。在駐村幹部檢視溝渠修建情況時,組長黃元維反映組裡的自來水一到冬季就不能滿足飲用需求,村民因此只能到井邊挑水,然而該水井及沿線道路從未進行過整修,給村民帶來極大不便。對此,黃元維表示希望駐村幹部能夠幫助協調相關施工材料,以便對水井和道路進行整修。瞭解到這一訊息,駐村幹部回到單位後向掛幫單位負責人彙報了這一情況,經過單位領導的多方協調,終於落實了修建水井和道路的10噸水泥並及時送達新井村,葵思打組的溝渠、水井和路均已修建完畢。

  多方調研,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步伐。新井村共有6個村民組,3個自然村寨,276戶,人口1117人,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和辣椒。每年農戶在農業種植上忙的時間就3個月左右,其餘時間年輕的外出務工,剩餘在家的有的看看牛或者約起幾個就去打麻將,現在大多農戶吃、住、穿都不愁了,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經濟總是停留在一個水平線上。經與區農業局蔬菜辦協調,落實了42.6畝的豌豆種植專案,解決了1250斤豌豆種和2.5噸化肥,並邀請區蔬菜辦到燕樓鄉新井村召開冬季豌豆栽培技術現場培訓會。經過努力,種植的42.6畝豌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由於今年遭受乾旱的影響,新井村部分村民反映想在秋種繼續種植豌豆,確保大季損失小季補,經協調,現已落實500餘斤豌豆種和50噸化肥。

  一年多的駐村工作,讓我更加了解農村工作和生活,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盡職盡責,改進作風、克服困難,把發展農村經濟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努力做好駐村幫扶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