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精選9篇)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精選9篇)僅供大家參考借鑑。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1

  渠水如鏡,鑑照古今。大發渠既是一個面向歷史的答案,又是一道直面未來的考題。它印證了共產黨人為百姓命運擔當、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情懷,也在時時叩問“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永恆課題。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無悔人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從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感受到了一個老村官的堅韌的毅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切身體會了我們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看,他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排除萬難,造福群眾。埋下希望的種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穫的時節。

  像這樣的村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不起眼,但都心繫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定將持之以恆。作為一名黨員,我定不斷鞭策自己位群眾服務,為事業奉獻青春,用我的理想和激情換取收穫和自信。

  大發渠像一座歷史碑刻,銘記著那一段崢嶸歲月;更像一堂永遠的黨課,啟迪我們,只要真心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創造不了的奇蹟。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2

  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清渠,幾十年,堅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這就是一個基層黨員的信仰,寧靜致遠,沉默有聲。

  這名幹部的心靈感悟,就是全縣黨員幹部學習老支書事蹟後共同的心聲。

  “學在深處強信念提境界,做在實處拔窮根奔小康。”龍南縣龍南鎮黨委組織委員羅俊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黃大發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發渠”就是最好的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學習,再宣傳,全縣再次掀起“大發渠”精神學習熱潮。”中央級的新聞報道還在持續,學習老支書精神的高潮火熱掀起,讓“大發渠”精神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堅強精神動力,也正在龍南縣這片熱土落地生根。

  透過學習讓我更加明白: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3

  兩年前我曾到平正鄉團結村參觀學習,感受大發渠的險峻和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修渠的艱辛,他一身正氣,不畏艱難困苦,敢於直面困難,歷時36年,靠著鋤頭、鐵錘,在懸崖絕壁上鑿開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展現了共產黨員百折不撓一生為民的初心使命。

  時隔兩年多,以黃大發為原型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央視播出了,這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能更直觀的瞭解和學習,學習黃大發同志始終踐行“修渠、致富”的誓言的精神。我作為一名黨員,作為傳承紅色基因隊伍中的一員,在這部電視劇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會擔當、能擔當、敢於擔當,以實際行動體現對黨忠誠。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4

  36年來,黃大發老支書忠實踐行“就算拿命換,也要修通水渠”的誓言,帶領群眾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挖出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天渠”,徹底改變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運,拔掉了村子的“窮根”。在修築水渠時雖然物資緊缺、技術落後,但他從未放棄,而是多方尋求資源和學習技術。

  在修期間,他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黃大發忍受著悲痛,堅守在修渠一線。這位“當代愚公”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譜寫了一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時代讚歌。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我將以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埋頭苦幹的愚公精神以及不畏艱難險阻的創業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教學和科研能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5

  透過觀看《高山清渠》,讓我更加明白: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6

  我們竹元地理位置與草王壩相近,有著同草王壩一樣的大山,看到黃大發為尋找水源的那種執著勇氣,老支書“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豪邁誓言始終在我腦海裡盤旋,讓我感動落淚。就像回想自己到竹元駐村,與村支兩委動員群眾修路的情形,感觸頗多,我們修通了路,發展起了產業。點點滴滴都讓我深刻感受到黃大發老支書一路走來的艱辛和不易,老支書堅定的信念、堅毅的初心和堅強的意志,是我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的好榜樣。

  還有很多彈幕和留言這樣說:“這個夏天,讓我熱出了一大把眼淚”“追劇停不下來,一秒都不想快進”“這部劇是為了讓我每集哭一次”“除了感動,剩下的都是淚花”“看到這裡,我已泣不成聲”“剛看了找白米飯那段”“每一句話都那麼有信念”……還有很多熱文,“醉”是《高山清渠》能“解渴”,讀懂“絕壁天渠”背後的“初心”,在“高山清渠”中遇見“你、我、他”,感悟《高山清渠》背後的“斷舍離”……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7

  《高山清渠》劇中曾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對困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失敗了,也會是一種難得的收穫。劇中的村支書黃大發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貌,克服一切困難,耗時三十餘年,以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解決了水的問題後,黃大發繼續帶領全村人在幸福之路上奮鬥前行,種水稻、坡改梯、蓋學校、拉電線、修公路。

  共產黨員黃大發用其一生的勇於擔當、持續不息的`奮鬥踐行著當年入黨時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我將認真學習黃大發老支書艱苦奮鬥、一心為民、埋頭苦幹、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敢拼,在鄉村振興一線砥礪初心使命,書寫新時代青年人的奮鬥篇章。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8

  作為一名當代青年,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紀,一開水龍頭就是方便的自來水,我是幸福的;作為一名供水企業員工,保證千家萬戶的用水需求,我是自豪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積極為實現中華民主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著,我是激昂澎湃的。現在的我,做不到像老書記那樣,但我會更加的努力,積極向老書記看齊,繼承和發揚好衝鋒在前,面對困難不退縮,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爭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近期觀看了《高山清渠》,這是一部高揚的英雄主義的電視劇,講述黃大發同志帶領村民用三十六年時間修水渠,改變全村貧困命運的故事,整部電視劇突出展現了平凡人的英雄主義和基層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身為一名中共黨員,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我們要學習黃大發同志信仰堅定、品德高尚、心繫群眾、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情懷和風範,在工作上認真與學生溝通,傾聽學生心聲,勇於擔當的.同時以身作則,不斷錘鍊自己的工作作風,帶頭爭做履職盡責、無怨無悔的表率。接過奮鬥精神的“接力棒”,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優秀部分,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高山清渠觀後感400字9

  黃大發23歲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36年間,他勇於挑戰困難,擔當大任,義無反顧,帶領全村幹部群眾,握鋤頭,掄鐵錘,砸鋼針,用血肉之軀硬生生地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近萬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他的典型事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信念、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要以黃大發精神指引,服務於群眾,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要以黃大發精神為力量,勇於擔當,挑戰困難,無私奉獻堅守工作崗位。

  觀看《高山清渠》第一、二集後,我感受非常深刻,片中黃大發點燃了心中的“火把”,開啟了為草王壩村鄉親尋找並打通水源之路,這一干,就是36年!體現了黃大發同志的堅定信念和拼搏精神。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將發揚好“黃大發”精神,帶頭幹、躬身幹、往實處幹!紮實做好駐村各項工作,真正將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和工作實績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