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通用5篇)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信的經歷,對書信都不陌生吧,書信是一種用書面的形式向親人、朋友、同志問候、談話、聯絡事宜的應用文體。寫起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雖然您離開了人世,但我希望您能在天上化為一顆最閃亮的星靜靜的看,我們吃光每一粒米飯。

  袁爺爺,我曾在網上看到一段您用英文進行研討的影片。當時我就震驚了:一名90歲的老人英語竟然說得如此流利。爺爺,我太佩服您了!

  我知道您有一個稱號叫"雜交水稻之父。″是啊,正因為有你,我們才沒有飢餓。"讓所有人遠離飢餓。″這是多麼偉大的理想啊!多麼崇高的追求啊!是您讓中國人遠離了飢餓。記得兒時每當我不認真吃飯,經常掉飯或剩飯時,我的祖輩和父輩們總是在我旁邊嘮叨:“吃飯這麼不用心。在我們那個年代,還老是餓肚子呢。如果不是袁隆平,你現在也得餓肚子。”

  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尊敬您,崇拜您!

  爺爺,只有瞭解了您的經歷,才知道成功並非偶然:您四十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專案正朝著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很多萬人口。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我還從書本、網路上了解到世界上許多"……之父″,他們的貢獻很大,而我認為您是無與倫比的。

  每次,我們去食堂就餐,有的同學總是打很多飯,卻總是吃不完,把剩下的飯全都倒掉,一點兒也不心疼。可每當聯想起您和您的團隊辛苦研究雜交水稻的鏡頭,就會覺得這些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心裡真是著急。雖然現在糧食豐收了,但是我們“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啊!

  您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稻禾底下乘涼夢";您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您那麼努力地從國內走向國際,把世界人民都掛在心上,直到臨終前的兩個月,仍在田間地頭為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思索著,忙碌著……您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付出的精神,又怎能不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得到您已離開我們的訊息,我才明白每次軍訓吃飯前,教官為什麼總是讓我們背:"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以我有餘,寄人冷暖。凡我將士,珍物惜源。″

  袁爺爺,我是農民的女兒,我的耳邊常常回蕩總是您的故事。以前我也厭煩,總覺得這吃飯時的“掉飯剩飯”並非我一個人的事,可從現在起,我要向您學習:我要做一顆種子,將來長大了也像您一樣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爺爺,如今儘管您已遠去,但我想您去的地方,一定會稻花飄香吧!

  祝您一路走好!

  一位崇拜您的中學生劉京運

  2021年5月23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2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在語文課上,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給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寫一封信。當時,我的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人物就是您。是的,您就是我心中的超級英雄!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您,是2019年您獲得“共和國勳章”的時候。一位瘦小的老人,背微駝,小平頭,上臺接受勳章時略顯羞澀的神情。但這位看似普通的人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雜交水稻”的難題,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就是您,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了我們十幾億人口。

  然而就在5月22日,您永久地閉上了眼睛,許多華夏兒女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新聞裡,我看到雨中的長沙,在“靈車”經過的地方,人們不由自主地高喊著:“袁老,一路走好!”那一刻,我也不禁流下了眼淚。

  從小到大,聽過很多人對我們說“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個像袁隆平一樣的人,為人民謀幸福,為百姓做貢獻!”當時,還不太懂這句話的含義,直到您走了,舉國悲痛,世界惋惜,才真正明白您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英雄。

  緬懷您的報道隨處可見,我對您的認識也逐漸清晰了起來。您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並創造了一個奇蹟,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專案正朝著畝產900公斤的預期目標順利推進。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您同時也有一顆愛國之心。您突出的貢獻讓世界上先進國家紛紛拋來橄欖枝,但是您都一一拒絕了,說:“我是為了全中國人民都吃飽飯而且吃好飯而工作的。”

  我們這一代是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生長在城市裡,不知道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更不知道每天吃的糧食是怎麼種出來的。我曾聽家裡老人講過,他們經歷過吃不飽餓肚子的年代,知道糧食的珍貴。衷心感謝您,袁爺爺!您在農業領域裡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今天我們“食無憂”的生活!在您的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解決了我國的糧食問題,現在我們已經吃得飽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

  我知道,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在試驗田裡種植的超級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您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涼。另一個就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可是,這兩個夢想還沒有實現,您就先走了。

  您曾說過: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您也正是用一生的勤奮和忠誠踐行了這句話。我們作為當代中學生,也會帶著你的夢想繼續前行,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像您一樣,成為一粒好種子,播種希望,收穫美好。

  此致

敬禮!

  作者:孫雅茗

  2021年5月25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3

尊敬的袁老師:

  您好!

  我是一位從事“三農”問題研究的學生,也是您忠實的粉絲。

  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稻之父,13億中國人能夠吃飽飯的第一功臣。

  您80高齡了,還在繼續攀登雜交稻的新高峰,我相信您一定會研究出更高產的雜交稻新品種。可我卻希望您老在有生之年放棄雜交稻新高峰的攀登,轉向培育常規水稻品種。您可能以為我這後生胡言亂語,但請您聽我把話說完。

  國家安全需要常規種子,民族安全需要常規種子。現在的種子發展趨勢是雜交化、轉基因化,種子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種子了。

  從節約肥料和綠色農業的角度考慮,中國需要常規種子。一般的常規(稻)作物,雖然產量比雜交(稻)作物低15—20%,但是,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少20%左右。我國雖然用全球7%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卻使用了全球35%的化肥。我國鉀肥自給率15%,磷肥只能用30年了,N肥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您現在培育的超級稻,產量雖然很高,但需要投入的肥料、農藥等也是同步上升的。

  在袁老師您的帶領下,中國攀登雜交種子新高峰的後來者趨之若鶩,無窮無盡。現在千千萬萬的育種專家們又在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的帶領下踏上了攀登轉基因種子高峰的征程。袁老師,您的粉絲我以為,以您老人家為代表的育種科學家群體,雖然為人類的食物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豐功偉績,但也有可能因為追求壟斷商業利益而剝奪農民的種子主權,最終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袁老師,您的粉絲我建議您老人家在您的有生之年,帶頭把種子主權還給農民,為農民多培育一些優良的常規種子。

  袁老師,您為人類的食物安全做出的貢獻是彪炳史冊的,但您也可能是消滅農民種子主權的第一人,儘管您是無意識的。最近一些年,我國種子戰略、特別是轉基因種子戰略有點亂,13億人口的中國,需要您老人家回過頭去嚴肅思考國家的種子戰略。能不能立法規定:必須保留30%的常規種子;全國確立10個縣為常規種子種植區;國家設立種子糧庫(可做種子用的商品糧儲備庫)等等。

  袁老師,我之所以給您寫信討論種子問題,而不是給政府部門寫信,是因為我覺得您老是個嚴肅的科學家,是個可以從商業戰車上從容走下來的科學家。很多政府官員和科學家做不到這點,我相信您能!

  我是您的粉絲!您的'粉絲希望您在500年後也依然是個偉大的科學家!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您是“雜交水稻之父”給我的印象特深。您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作出傑出的貢獻。今天我懷著萬分敬佩之情給您寫這封信。我是在《感動中國》課外讀本上讀到了您的故事,我很受感動。“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我們中國耕地面積僅佔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卻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造了奇蹟,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農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為“米菩薩”。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專案正朝著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我從書本上了解到世界上許多“……之父”,他們的貢獻都很大,而您為全世界人民所作的貢獻無任過去,現在,將來定是無與倫比的。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每年都能看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買稻種、下秧、插秧、收割稻子的忙碌情景。從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就忙浸種、做秧池、下秧,插秧。夏季看到他們每天都是在淤泥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地忙。現在我們這裡水稻是直播或機插秧,這樣就輕鬆多了。

  這一切都是得益於祖國農業的迅猛發展,要感謝所有的像您那樣為農業研發作出貢獻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袁爺爺您的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我們已經不但是吃得飽,而且。是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農民種地甭交錢,政府還有補貼。可是條件好了,有的同學就不愛惜糧食了。在食堂吃飯,有些同學往往是吃一點點,把剩下的飯全都倒掉,一點也不心疼。想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我看到真是著急。雖然糧食豐收,但是我們每個人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啊!袁爺爺,我是農民的子女,我要向您學習,現在在學校裡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將來大學畢業了一定回到家鄉來研發農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一份力量。祝您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800字5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知道,您一直有個“禾下乘涼夢”:試驗田裡,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沉甸甸地低垂著頭,一陣風吹來,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涼……

  我和您一樣,也有一個超級夢想:能夠邀請您到我們學校,親自指導我們種植水稻。

  這個學期,為了讓我們認知勞動的意義、享受科技創新的快樂,學校決定將校園裡的“夢泉”——一個水泥噴泉池進行改造,並提供給我們種植水稻。我們已經從郊外拉了3車泥土填到噴泉池裡了。上週星期四,我們把水灌好,全班20多名男生集體跳進池子翻土,並撒上了肥料小學生作文——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小學生作文——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全班同學都期盼您能來現場指導我們種植水稻。

  正如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說的那樣:袁隆平先生髮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增產後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您真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2015年10月,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廣西很可能是人類栽培稻的發源地。袁爺爺,您想不想來這驗證一下呢?

  袁爺爺,您說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我們有了在水泥池裡種植水稻的靈感,同時,也下定了為種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決心,只求您能帶給我們種植水稻的技術和成功的機遇,讓我們展現天性,實現夢想!

  袁爺爺,我們想掌握水稻種植的技術,想體驗勞動的快樂,更想品嚐收穫的喜悅!我們真誠地邀請您來我們學校,指導我們種植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遇,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也飄進每個孩子的心裡!

  此致

敬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