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1

  7月16日,以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引發遵義市廣大幹部職工熱議。

  大家紛紛表示,《高山清渠》劇情跌宕起伏,畫面寫實性很強,人文氣息濃厚,主演李健演技自然感人,生動展現了年輕時的黃大發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堅定的信念,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薦的精品力作。

  全國人民都看到我們草王壩的歷史,也是對我們的鞭策。七一勳章獲得者黃大發說,把這個天渠修通之後,我們有了水,家鄉就有大米吃,有水喝。黃大發表示,今年雖然我已經八十多歲,但是我沒有放棄,我是村裡面的名譽支書,共產黨員不講條件,只要我們能夠幹,就要一直幹下去。

  以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讓我深受鼓舞,為了村子的發展,解決群眾飲水困難,黃大發帶領全村幹部,用36年的時間,以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難以想象冒著多大的風險,克服多少困難,真正將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和工作實績上。遵義市殘聯四級主任科員王先強表示,他將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定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能力水平,進一步為全市殘疾人做好服務工作。

  新蒲新區融媒體中心編輯李佳旭觀看電視劇《高山清渠》後感慨良多,他說:我在多年前也曾多次到黃大發老支書家中採訪,跟隨老支書一起去巡視水渠,如今行走在大發渠上望著左邊的懸崖和右邊的峭壁都感到膽戰心驚,可以想象當時老支書修渠的艱苦。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要發揮自己的力量。

  《高山清渠》再現黃大發老支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一名基層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習水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遊釗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要向黃大發老支書學習,於平凡、微小處做起,用心用情為人民服務,書寫新時代青年人的奮鬥篇章。

  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感觸頗深。電視劇《高山清渠》以先進共產黨員黃大發為原型,反映當代愚公的故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改造自然的雄偉氣魄及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遵義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21級臨床2班學生淳于鑫璟表示,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更加堅定了自己入黨的信念。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2

  36年的歲月,追夢跋涉9400米的水渠,絕壁天河。以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於7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老支書黃大發修渠的故事在螢幕上播放後,引發遵義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熱議。

  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老支書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不見清泉誓不罷休的追夢精神,發揚他那種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為民情懷,要汲取榜樣的力量,履職盡責,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砥礪前行。

  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讓我對老支書黃大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要做一件事不難,但要堅持做一件事而且一做就是36年,這真的是做到了不忘初心。遵義市體育文化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康說,在老支書黃大發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風采。劉康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6日晚,我在家觀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心中再一次被老支書黃大發的事蹟所感動,天渠的修建,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老支書黃大發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新東門社群副主任萬英說,一條水渠,就是一座豐碑。在老支書黃大發身上,所凸顯的擔當與責任感,值得我們這些基層黨員幹部學習,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來擔當實幹,精準精細為群眾服務,提升社群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僅憑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戰天鬥地,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正安縣格林鎮木盆窩村駐村第一書記何世順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抓好產業發展,讓群眾有穩定收入是重中之重,他將與村支兩委一起,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電視劇《高山清渠》的播出,我覺得很有意義,老支書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軀劈山修渠,以實幹苦幹親力親為帶領村民脫貧攻堅,他用行動給我們基層幹部上了一堂課,好日子是拼出來的、是幹出來的。仁懷市合馬鎮黨政辦工作人員母順表示,在今後工作中,要勇於擔當,全力做好鞏固脫貧成果、最佳化產業發展、美化鄉村建設、強化基層治理等工作,奮力推進鄉村振興,讓村民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3

  以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7月16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強檔首播,叫好又叫座,貴州廣大幹部群眾對此反響熱烈。

  該劇無疑是一部帶有傳奇性的重量級作品。首播當晚,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貴州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李俊守在電視機旁觀看《高山清渠》,難掩內心激動。

  作為參與該劇審片的專家組成員之一,李俊認為,該劇將黃大發平凡而偉大的36年修渠不止奮鬥史,演繹成一部半個世紀的人生傳奇,以人帶史,講述了黔北農村50多年的變遷。編導人員在創作中使得故事更加典型化、藝術化,進而達到一種藝術的真實。同時,該劇的傳奇性也帶來了娛樂性和觀賞性,從而增加收視率、點選率。

  黃大發身上的這種當代愚公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黔東南州三穗縣良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毛葉帆說,良上鎮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海拔高、距縣城遠、交通不便,地理條件相對較差,與草王壩很像,透過全鎮黨員幹部和各級幫扶部門一茬接一茬地不懈努力,如期實現了脫貧。接下來,他們將深入學習黃大發執著堅守的品質,把青錢柳、蜜蜂養殖、有機稻作為發展重點,以產業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黃大發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千方百計達到奮鬥目標,我們要以他為榜樣,不斷銳意進取、克難攻堅。銅仁市江口縣民和鎮凱里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黃華表示,作為村幹部,自己將繼續腳踏實地為村民服務,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江口縣民和鎮興欄村黨支部書記衛康勇,則在黃大發身上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錚錚誓言的崇高品質。他表示,黃大發對黨忠誠、勇於擔當、不怕困難、一心為民,是新時代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自己將努力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上下深功夫,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高昂的工作熱情投身興欄村建設。

  身為90後,安順市民柳昌璐在劇中看到黃大發在艱苦面前絕不低頭認輸、堅持用雙手找幸福,深感敬佩。他認為,該劇將啟發新時代的年輕人牢固樹立理想信念,踏踏實實幹事,用雙手創造幸福。

  黃大發爺爺的事蹟讓我非常感動,劇中故事很吸引人,還有許多動人細節。我爺爺和我一起觀看後也很有感觸,叮囑我要好好學習,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4

  《高山清渠》電視劇中的一個個情節都淋漓盡致地塑造了一個堅強、拼搏、堅持、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形象,黃大發說的最多的誓言是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也更突出了他在不屈的生命歷程中所擁有的強大生命力。

  時光流逝,當水渠建成,黃大發也頭髮花白。當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水,途經一座座山,涓涓地流經懸崖絕壁時,原本山村的枯草地都變成了一塊塊希望的田野。

  一渠通則百業興。為了兌現帶領村民致富的諾言,如今的黃大發把精力放在鄉村振興上。他先後帶頭搞起養殖業、種植業,帶領群眾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變成了良田,以前的窮山溝變成了旅遊景點,現在那個草王壩村已經成為人們羨慕和嚮往的居住地點,我想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會忘記這位勇往直前併為此處付出頗多的黃大發老支書。

  《高山清渠》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是啊,黃大發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和阻礙,即使面對群眾的質疑和不理解他都能夠堅持心中的選擇,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不是當時執著的堅持,他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功。

  黃大發是當代愚公,他帶領草王壩村村民不畏艱難困苦絕壁鑿天渠的感人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成績的事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從黃大發書記的奮鬥史,我更加清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意義。激勵和鼓舞著我不斷前進。

  作為年輕的入黨積極分子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時刻保持銳意進取的工作態度,以高昂的工作熱情投身於交通建設和發展。我將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定力,牢記初心使命,敢於抓細落小為交通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將堅持以時代楷模黃大發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手中有本領、腳下有泥土,以青春之名,在新的征程上奮力奔跑,努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成績。

  觀看高山清渠電視劇心得體會5

  以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為原型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透過觀看電視劇,切實感受到老支書為解決群眾飲水困難,帶領草王壩群眾用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近萬米的生命渠,需要冒著多大的風險,需要克服多少困難。他真正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遵義人,特別是作為國家統計局遵義調查隊派駐務川縣雙河村駐村第一書記,感慨良多,感受頗深。

  還記得2017年到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第一次感受到草王壩的艱苦環境,也有幸見到黃大發老支書,從他身上能夠感受到雄偉的氣魄和堅定的信念,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艱苦奮鬥精神。看了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畫面寫實性很強,深刻感受到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愚公,具有無窮的信心和毅力。他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一心為公的高尚情操,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激勵著我們年輕幹部。

  老支書曾說過: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鬥意志、堅定恆心韌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正是因為有黃大發這樣的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不計個人得失,敢於戰天鬥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日益改善,我們的國家才一步步從站起來走向強起來,我們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向著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

  作為年輕幹部,我會更加深入地學習大發精神,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擔負起新的時代使命,苦幹實幹,以昂揚向上、艱苦奮鬥的精神面貌,以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做好每一件事;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時代使命中,展現新作為、做出新貢獻,不畏困難,敢做先鋒,堅守好自己的崗位,讓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