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精選6篇)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

  在廣播站鍛鍊的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廣播前一般都會預先準備好廣播稿,一份好的廣播稿能提高節目效果,如何把廣播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精選6篇),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午好!

  今天校園之聲廣播站的主題是:向校園欺凌說不,預防暴力傷害

  什麼是校園欺凌呢?

  校園暴力不僅直接傷害了我們的身體,還會嚴重損害我們的心理健康,有些同學由此產生恐懼心理,難以集中精力學習,造成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學業。

  下面我和大家說說校園暴力哪幾種表現形式

  1、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不給就威逼利誘。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為了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學們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強。

  5、不堪受辱,以暴制暴,衝動報復。

  6、侮辱女同學。

  7、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以上就是常見的校園暴力,那麼我們如果遇到校園暴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又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自己和有效的抵制校園暴力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遭到校園暴力侵害的同學,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絕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治暴。

  (2)與不法行為作鬥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儘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是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校內、外偏僻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不法分子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要增加法制意識,當衝突發生後,要勇敢站出來,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現在,我再說說幾個特殊的校園暴力的應急處理,同學們可以做以下參考。

  (1)敲詐、勒索

  什麼是敲詐勒索呢?敲詐勒索是指以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實施威脅或者要挾,強行索取財物的行為,當我們遭遇敲詐、勒索怎麼辦?首先當遇到敲詐勒索時一定要保持冷靜,儘量說好話,穩住對方,說明自己沒帶錢,避免正面衝突。要堅決拒絕其無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學校和家庭都能為你提供安全保護。如果輕易屈服於對方,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也會為你招來無窮無盡的糾纏。如果無法脫身,可以藉口身上沒錢,約定時間地點再交,然後立即報告學校和公安機關。警方會及時採取行動抓捕壞人,他就再也不能傷害你了。另外,一定要向學校、公安機關報告。你越怕事,越不敢聲張,不法之徒就越囂張。如果發現其他同學補敲詐、勒索,要及時撥打110報警,並通知老師。

  (2)搶劫、搶奪

  如果遇到搶劫、搶奪,我認為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要有防範意識。

  ②上學或放學的路上,大家最好結伴同行,相互幫助。

  ③身上不要攜帶太多的現金或貴重物品

  ④平時,不要花錢大手大腳,以免引起不良行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設法脫身。實在無法與作案人抗衡時,可以看準時機向人多、燈亮的地方或宿舍區奔跑。

  ⑥麻痺對手。當自己處於作案人控制之下而無法反抗時,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財物。使作案人放鬆警惕,看準時機逃脫。

  ⑦及時報案。脫身後要及時報案,儘量準確描述作案人體貌特徵,使犯罪分子儘早被繩之以法。

  (3)綁架、劫持

  綁架罪,是指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或者其他人對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預防綁架要做到:

  1、外出、上學和放學要儘量結伴同行,外出時要告訴家長,並說明返家時間,不要隨意在外逗留。

  2、如果有人突然來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車禍”等等為由,要你離開學校或家中時,應首先設法與家人聯絡查證,並將此事告訴你的老師或鄰居。

  最後,我告訴同學們的是要遠離暴力,平安上學來,平安回家去,遇到暴力問題時不要回避自己的心理問題,不要膽小怕事,要勇敢面對校園的不良風氣,因為懦弱往往會助長別人對你的攻擊行為,要用正氣、凜然和大義的態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擊的機率。

  廣播到此結束下期再見,謝謝大家!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2

  A:踏著快樂的節拍,我們向冬天走來;

  B:一路歡歌,一路笑語,萬物在漫天風雪中欣然等待;

  C:激揚著靚麗的風采,我們向冬天走來;

  D:一路歡歌,一路笑語,萬物在翹首期盼中安然舒懷;

  A:走進冬天,走進蓬勃的希望;

  B:世界在我們眼前燦爛地舒展開來;

  A: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中午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

  B:今天的紅領巾廣播由六中隊主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是主持人B。

  C:我是主持人C。

  D:我是主持人D。

  A:我是主持人A。今天的主題是“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暴力”。

  B: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然而近來,卻常常看到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如果這片純潔的土地上因充斥著欺凌而變得黑暗,將是何等的悲哀!同學們可能會問,什麼是校園欺凌呢?

  C: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主要表現形式有:

  1.索要錢物,不給就威逼利誘。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為了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學們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強。

  這些現象都會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

  D:欺凌行為主要為:

  “身體欺凌”,推搡、打等暴力行為;

  “言語欺凌”,包括惡意取笑、起侮辱性外號、辱罵等;

  “關係欺凌”,包括透過惡意造謠或者讓其他人不理他,使受害者受到傷害。

  A: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近年來我國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多發在中小學。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並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B:校園暴力不僅給同學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同學們,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做到以下幾點,反對欺凌,遠離欺凌,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C:一、培養健全的人格、做一個文明的學生。我們要意識到,欺凌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欺凌行為是無能的表現。做事不能衝動,說話不能盛氣凌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要考慮後果;發生矛盾時不要抓住對方的錯誤不放,而應該檢討自己錯在哪裡;要擁有正義感,見到有欺凌的行為要勇敢站出來制止,控制事態的發展,尋找合理的幫助。

  D: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正確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交友要謹慎,不與行為不端的人聯絡,不與社會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網交友;多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文體活動,遠離不良文化;我們要學會透過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學會寬容。

  A: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被欺凌的同學要站出來說不:當你被其他同學欺負時,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擊;如果對方太強勢,你無力反擊,就要學會先保護自己,然後要大膽向老師或家長反映,讓欺凌你的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處理。

  B:我們學校一直提倡同學們做文明友善的小學生,號召大家團結友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希望全體學生從現在開始,要堅決地對“校園欺凌”說不!

  C:同學們之間要友好地相處,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美麗的和愛園裡,少一些摩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D:用我們的理智、我們的愛心去化解矛盾,預防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真正成為更加和諧和積極向上的大家庭。

  A: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B: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C:我們走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D:我們遨遊在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A: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B: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

  C:恰同學少年,我們應該滿腔熱血!在這大好年華里,我們怎能荒廢了美好的時光!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遠離欺凌,共建文明美好的和愛園!

  A: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認真收聽。

  合:小夥伴們,下次再見!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3

各位老師、同學: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稍微沉重一點點的話題。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最近有一篇由一位母親講述孩子遭遇校園欺凌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

  這位媽媽是這樣敘述的:剛滿十歲的孩子就讀於北京市海淀區一所名校。上週四,兒子上廁所時,同班兩個男生跟了進來,突然一個堵在門口大喊“我要開啟門看看你的屁股!”,另一個“從旁邊的隔間扔下了一個垃圾筐,正好砸在了男孩的頭上,垃圾筐裡擦過屎的紙灑了他一臉一身。”隨後兩個男生“哈哈”嘲笑著跑開。衛生間只剩小男孩一人,他開始哭泣,覺得自己很臭,全身發抖,很害怕。

  這位媽媽寫道:“當孩子回家告訴我這一切時,孩子已經抖成一團,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他立即嚎啕大哭起來,告訴我他已經在學校用涼水衝了好久好久,已經沒有臭味了。那是北京11月的冬天呀,一個孩子一邊哭一邊用冷水衝頭髮,之後他因為擔心被同學們發現他溼漉漉的頭髮而再一次引來嘲笑,他只好用紅領巾匆匆擦乾,然後趕去操場檢查做操情況,因為那一天他是值日生。”

  事後,老師和家長在追究此事時,面對欺負小男孩的這兩個同學,問他們,“當看到垃圾筐砸下去的時候你們在做什麼?”他們說,“我們在笑,因為這太可笑了。我們就是在跟他開玩笑。”

  這真的只是玩笑嗎?

  小男孩因為這件事情,開始晚上不肯睡覺也不願意吃飯,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會驚醒。媽媽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得到了“中度焦慮、重度抑鬱”的報告,被醫生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我讀到這篇報道的時候,心情久久沒辦法平靜下來的。因為,在我過去的心理輔導中,有過類似經歷的同學並不在少數,這樣的事情可能就發生我們的身邊呀。你有沒有在無意間,已經參與過校園欺凌事件了呢?

  比如說:語言欺凌,用粗魯的語言欺凌對方,包括無禮地評論別人的某些特徵。比如:當一個同學對另一個孩子說:“你可真夠肥的,像豬一樣”。被說的同學如果長期遭受這樣的欺凌,他可能會因此而變得猶豫自卑,否定自己。

  又或者,是身體欺凌。以一種不當的攻擊性方式反覆地對他人進行毆打、絆倒等。比如:一個同學在操場上被人拉下褲子。你們知道這樣的經歷,會對他的自尊傷害有多大嗎?你的一個玩笑將成為別人的揮之不去的陰影。

  又或者,關係欺凌。故意排斥別人,不讓某個人加入一個群體或組織。比如:

  同一個宿舍,一群女孩子開心地討論近期班裡的活動,而故意將剩下的那個女孩孤立起來,似乎在她們眼裡根本不存在。或許我們會說,那是因為這個女孩的一些行為傷害到我們了,我們才會這麼做的,可是,你現在的排擠行為也在傷害著這個女孩呀,如此一來,我們不一樣和傷害我們的女孩沒有什麼區別嗎?

  又或者,是網路欺凌,就是利用網路裡的微信、QQ、貼吧這樣的社交媒介,透過粗俗的言語、謊言和謠言等攻擊某人。比如:有人發貼子說,某某某完全是一個裝模作樣的人,怎麼還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他可能開始不相信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這些看似都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所謂的玩笑,但是你不知道,你已經成為了可惡的校園欺凌者。

  同學們,如果你們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是被欺凌的同學,隱忍絕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你信任的老師家長,向他們尋求幫助。如果這樣的事情,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學習,我想學校的心苑老師會特別希望能夠幫助陪伴這樣的你,讓你重拾開心的生活。

  如果你曾經或者正在欺凌同學,你即可要做的,就是停止這樣的行為。我並不認為,大部分的欺凌者是可惡的人,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僅僅是欠缺思考,當我們意識到這是欺凌,意識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對對方造成深遠的.影響時,請停止。一個好學生難得可貴的,不是他一直都做對的事情,而是在意識到自己做錯時,敢於糾正自己,回到對的事情上。

  如果你是一個欺凌事件的目擊者,不要認為欺凌事件與你無關。反而,你在這件事情上正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同學說,我不是欺凌的發起者,我只是在旁邊看。是的,你似乎沒有參與欺凌,但是你的觀看、你的無動於衷,其實就是對欺凌者的縱容,你不經意的笑聲,對於欺凌者來說,是鼓勵。對於被欺凌的同學來說,就是傷害。所以我們不能讓這樣的行為在校園裡肆意蔓延,我們要做一個保護者。我們要怎麼做?因為欺凌者喜歡自己的行為被人觀看,而如果我們表示對這個行為並不感興趣,或者不贊成這個行為,會降低欺凌者的興趣。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想辦法將欺凌者的注意力引開,或者向老師說明情況,甚至可以尋找其他同學支援,一起保護被欺凌的同學。

  同學們,校園是我們成長學習的地方。需要我們一起努力去營造維護和諧的校園氛圍,讓我們一起對校園欺凌說“不”。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提起校園,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幕幕純真又美好的畫面。但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成為了校園金色陽光裡一抹令人憂慮的陰影。這就是老師讓我們看的『預防校園欺凌』宣傳片的主題。

  宣傳片首先介紹了一個典型的校園暴力的案例:2013年12月1日,山東一名14歲少年扈強,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最後竟持刀捅死了那位同學。被捕時他說:“我想弄死他,反正我才14歲,法律又不會拿我怎樣。”,扈強因為沒有法律意識,認為自己未成年,法律不會判他的刑,而捅死了自己的同學。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嚴懲違法者,社會才會公平。因此,扈強受到了法律的嚴厲懲罰。

  隨後,宣傳片又介紹了很多防止關於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知識,如: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分類、主要引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等等。

  在我們的校園裡,雖然沒有『預防校園欺凌』影片講述的案例那樣典型,但類似的事還是時有發生的,如:有的同學要其他同學給他作業進行抄襲,不同意就打人家;有的一言不和就動手打人……透過對影片的觀看,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感到: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欺凌和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我們應當多措並舉,特別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我向大家呼籲:預防校園斯凌,從我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和諧、美麗的大家庭。

  廣播到此結束,期待我們下次的再見,謝謝大家!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5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近幾個月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多起校園案件,讓人觸目驚心,也讓我們更加關注校園安全。

  針對近期連續發生的校園安全極端事件,我們學校高度重視,積極行動起來,切實加強校園安全保衛,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在學校加強安全保衛的同時,同學們也要學會一些面對危險的應急方法: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

  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而一旦內心篤定,就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

  正如剛才那位升旗手說的,萬一發生危險,要像小老虎一樣會撕咬,像小山羊一樣敢頂角,不能聽之任之,要想方設法逃離。

  2.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同時迅速找到電話準備報警,或者大聲呼喊求救。

  3.如果危險發生,可用自己的書包、掃把、凳子、桌子等物來擋,可以躲避受到的打擊;若是隔壁班發生危險情況,要趕快關緊自己班的門、窗,不讓歹徒進來。

  4.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警察報案。

  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這個小孩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5.如果周圍有人,要大聲喊叫,引人注意,同時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殺機,須以保全生命為第一考慮。

  6.要冷靜與歹徒合作,先取得信任,再運用機智逃離。

  7.找機會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8.在公共場所應找服務檯人員或向警察求助。

  9.若在大馬路上,可以用手敲打路旁停放的車輛,讓車子警報器大響以嚇退壞人。

  同時希望同學們做到以下幾點:

  1.上課期間,學校大門、小門關閉,任何同學都不得私自走出校門;因生病等特殊情況需家長來接的,要經過班主任同意,開具《學生離校通知單》後,方可離校。

  2.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堅持不懈地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3.遵守學校的秩序,課間不在走廊追追打打,橫衝直撞;上下樓梯靠右走,一定要做到,不推、不擠、不跑、不跳。

  4.上午、下午放學清校鈴聲響後,任何同學不得在校內逗留。

  上午離校時間為11:30,下午離校時間為4:55。

  5.放學後排好路隊,出校門後到指定位置及時回家,不在路上玩耍,不搭理陌生人。

  一旦被壞人糾纏,要冷靜與其周旋,並設法向路人或警察求助;及時將情況向家長、班主任或學校安保人員報告。

  老師、同學們,為了個人的成長,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這榮辱相伴的整體,讓我們共同築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提高安全意識,在全校形成一個“人人關心校園安全”的濃厚氛圍,做到警鐘長鳴。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預防校園暴力,共創和諧校園。

  從你我做起,從大家做起,從現在做起。

  謝謝大家!

  關於校園欺凌的廣播稿6

  謝:敬愛的老師們肖:親愛的同學們,下午好

  謝:小精靈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183班播音員謝濤

  肖:我是185班播音員肖瓏,今天廣播的主題是《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話題很老,但不過時。它對學生和學校來說,應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先讓我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謝: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在舉行完亞運會開幕儀式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紙屑存在。文明行為也反映著國民素質的差異。

  肖:同學們,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既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謝: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我們同學的成長髮展的現實,需要呼喚文明的迴歸、重建和發展,環顧我們的校園,不文明的現象仍然頻繁地出現我們身邊。例如:語言不文明,有些同學出口成髒,吵架罵人的事件還偶有發生;動作不文明,總會有同學在上下樓梯或排路隊時對前後的同學推推搡搡,還有不懂事的低年級學生會把別人放在籃球架下的衣服丟進水坑裡;

  肖:例如環境不整潔,伴隨著值日生,環衛工人辛勤勞動的是一些同學對校園環境的破壞,塑膠袋、飲料瓶、包裝紙、紙屑隨處丟棄,有的甚至將垃圾由高樓作"高空投擲",還沒有更多的老師同學伸手將身邊的垃圾揀拾起來,這些都映襯了我們衛生意識薄弱;

  謝:例如不愛惜公共財物,教室裡,門被踢壞了;窗玻璃被砸裂了,勞動工具,粉筆也成了嬉戲的玩具,走廊上的圍欄板被踢得"哐哐"響,水池邊的水龍頭忘了關,成噸的水短時間被放幹肖:還有的同學過度消費,迷戀上網,父母給的零花錢不夠用,就想盡辦法拿錢,從爸爸媽媽的口袋裡拿錢,撿到錢不交還失主,威嚇低年級學生,甚至偷取別人財物。這些舉動不僅違反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也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如果不及時改正,將來肯定會觸犯法律。

  謝:"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此這裡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以下倡議:為了建立更為和諧的校園請做到:一.心中有學校。學校是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愛校護校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二.心中有紀律。鐵一般的紀律才能造就一個優秀的集體,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心中有他人。隨時隨地,我們都應該牢記並堅決做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互相幫助,禮貌待人。

  肖:同學們,請記住: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謝: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常在他嘴邊,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肖: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為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又不利於健康,他更不會亂丟飲料瓶、包裝紙、塑膠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等,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謝: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這些破壞行為,及時報告。

  肖:文明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自覺遵守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自覺排隊不大聲喧譁影響別人的學習。

  謝: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肖:同學們,讓我們從生活細節做起,從生活的點滴中追求文明,發現文明,創造文明。願六小文明的校園中有你勞動的碩果,有你精彩的瞬間。

  謝:老師們,同學們,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謝謝你們的收聽,我們下次再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