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

  難忘的社會實踐結束了,相信收穫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實踐報告了。那麼如何把實踐報告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1

  雖然有疫情的阻撓,但是這個暑假我依然過的十分充實。在這個漫長、無聊的暑假中,我接受了學校讓我們積極參加各種暑期實踐活動的倡議,然後參加了村裡組織的對抗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的各項志願者活動,這個也有利於我這個即將邁入社會的學生,讓我有了深入社會、進行自我實踐能力的鍛鍊,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助力我在未來的生活和艱辛的工作中更好的邁入社會。

  “蜉蝣於天地”,當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在社會上時就是滄海一粟,時不時地會體會到孤獨,但參加村裡組織的志願者實踐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我們社會的強大凝聚力。

  在暑期裡,我先是參加了市場對人們買菜時戴口罩的監督,雖然只是戴著口罩站在市場門口去提醒人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老年人不能接受疫情時要戴口罩的突發要求,還會發生一些口角,但是這更是讓我意識到了在社會交往上的注意點。第一,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這種夏日酷暑的天氣時,更加要懂得謙遜有禮,即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踐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第二,要給與他人關心與耐心,因為老年少年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接受力不足或者是變差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就要對他們賦予更多的耐心和體貼,這也讓我突然發現了在小學時就講的禮貌交際也不是全無用處的。之後我還在小學門口參加過志願活動,雖然沒幾天,而且還是和學校的保安、民警和老師的共同幫助下完成的,但是看著他們蹦蹦跳跳地透過自動測溫室,讓我想到了自己當年的小學生活,真是不禁淚下,滿眼幸福。

  不過因為我們省的疫情不是十分嚴重,在人們的配合和我們志願者的努力後,疫情就得到了抑制,人們甚至可以有時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然後我又志願去幫助社群補習班裡幫助醫護人員的子女。我很激動,畢竟在經歷了十二年的學習後,第一次要有了當老師的機會。而在補習班的這段時間裡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他們,要成為合格的老師該怎麼教育和管束自己的學生。

  現在的教育競爭激烈,就連小學生們都已經踏入了補習的隊伍裡,雖然家長們的初衷是好的,家長們為的也是學生們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希望他們能更上一層樓,但是孩子們或許並不希望自己總是像被關在牢籠一樣的,從被學校約束,再到被我們管轄,我們應該為他們營造學習的氛圍以及樂園的場地,讓他們在娛樂的時候收穫知識,這才符合家長的期望和小朋友的意願。我和其他的志願者會給他們講二十六英文字母的故事,聯想記憶它們的書寫,會唱簡單的英文兒歌,會讓他們自由活動,集體或是單人照相,他們常常吵著要用美圖秀秀……歡愉的笑聲似乎掩蓋了時間的存在,為期20天的補習時光,一眨眼便過去了。大家都很高興,醫務人員們在疫情的前線衝鋒陷陣,我們也理應為他們守護好大後方,為他們照顧好,教育好他們的那些暫住在爺爺奶奶家的子女們,盡我們的全力來描繪出一個大圓滿的結局,這才是對在前線奮鬥的他們,以及對我們守護我們安全的祖國最好的報答了。

  這個暑期,人們之間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過很多不好的小插曲,但是我依然是度過了一個圓滿充實的志願假期,我不單單有了不小的收穫,也有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會是我日後去逐步完善自我的一個個方向。“細節決定成敗”,發現自身的問題,做好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我就在趨於完美的自己的路上又向前了一大步。我在這段時間是真的發現了賦予社會的好處,“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做志願服務時遇到的每個人,我們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到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正能量的我們學習,負能量的我們就要避免,也就是說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社會也在極力地反饋我們。青春無限,並非是指時間無限,而是在我們正確的使用青春,服務社會後的意義將無限、我們的人生價值將無限。

  青春無限,意在奉獻,以小我融入社會之大我,奉獻我們的光和熱,讓當代大學生的青春之火燃燒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永不熄滅,溫暖每個人的心田

  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2

  自2019年12月31日衛健委首度發文通報至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波及含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所有地區,且在世界範圍內肆虐。在此深重的疫情形勢下,及時控制疫情蔓延是重中之重。社群基層工作者作為黨和政府的代表,迅速反應,承擔了大量的任務。然而社群工作仍舊任重道遠,在此次防疫基層工作中,社群工作者緊跟時代發展,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辦公方式,但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這說明社群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利用網格化管理,確保了疫情防控的及時性,實現了疫情防控的數字化。但同時也暴露出網格員綜合素質水平亟需增強地區差異有待彌合社群資源分配不均工具性特徵日趨銳化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此次調查,可以對此次疫情防控中社群工作的成功經驗以及困難進行總結,並且在對居民調查結果的輔助下,嘗試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提升社群工作的質量。基於以上緣由,我們“一心移疫小分隊”開展了名為“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小隊主要的採訪內容有兩個部分,一個是關於社群的網格化管理,另一個是關於社群入戶排查的一些問題。不可否認,在社群的抗疫工作中,困難是難以閉免的。但是基層的工作人員仍然堅守在崗位,努力地克服。就像在採訪中,我們得知的李成科爺爺,他每次看到值守人員頂著寒風堅守崗位,就更加堅定了自己捐款的想法。這位有著63年黨齡的老爺爺,他的初心和赤誠令我們感動與尊敬。除此之外,兩位同學也和社群的工作人員交流了許多其他的問題,他們也很耐心的回答了我們,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支援。我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力,為社群工作添磚加瓦。他們首先向工作人員表明來意,講述了我們小隊的由來:社群工作是防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次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社群工作人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於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成立了“一心移疫”小分隊,開展了名為“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實踐活動,對疫情期間的社群工作進行研究。

  為了增加對大眾關於疫情期間防控相關措施的看法的認識,我們選擇在實踐期間發放問卷調查,透過對資料做專業的分析整理,得出結論。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社群的服務效率得到提高,並從宣傳工作人員態度社群醫院等方面進行改進,從而更好地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在我們釋出的“對於疫情期間防控相關措施的看法”問卷中,針對關於社群居民對社群工作的看法共設定了11道選擇題。共回收有效問卷125份,其中男55人,女70人,多數為18-30歲之間,疫情期間居住在城市的'有60人,居住在鄉村的有65人。

  疫情期間多數的社群都實施了切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且大多數居民都可以積極配合社群的疫情防控,雖然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他們仍可以積極配合社群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對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持尊重的態度,這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希望個別沒有積極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社群能夠吸取教訓,從現在開始進行疫情防控,以及部分不能配合防控工作的居民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並參與其中。最後,希望社群能夠務求實效,消除形式主義,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健全服務機制,完善服務網路,讓社群的服務效率得到提高,並從宣傳工作人員態度社群醫院等方面進行改進,從而更好地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感謝社群工作人員在疫情中的辛苦工作,我們採購了許多物品送給他們。結合社群工作人員現在工作的特點,我們採購了口罩酒精溼巾眼藥水等防護用品。同時我們也採購了水果,零食等食物來慰問社群的工作人員,希望能夠緩解一下他們工作的壓力。工作人員對我們送來的物品表示感謝,並且希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生,能夠好好學習,不斷精進,刻苦鑽研,成為將來的醫學人才,在未來可能面臨的抗疫戰爭中打出漂亮的一仗。

  在表達我們的謝意之餘,我們也表達了對社群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的尊敬以及像他們學習的決心。

  這次的社會實踐,雖然是線上的形式,但是帶給我的收穫仍然很多。作為組長,我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任務,也要分配好每個組員的任務,統籌安排整體的活動,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由於線上開展活動的侷限性,我要與每個組員保持溝通,這樣才能克服線上活動帶來的一些阻礙,提高效率,這對於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次社會實踐也讓我感受到了社群工作的辛苦,不只是疫情防控,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缺少不了社群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