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關於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分類

  可行性研究報告分為政府審批核準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融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核準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側重關注專案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融資用報告側重關注專案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具體概括為:政府立項審批,產業扶持,銀行貸款,融資投資、投資建設、境外投資、上市融資、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組建公司、徵用土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可行性報告。

  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1

  一、專案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

  二、專案所在村基本情況

  1、專案村行政區劃:專案所在村隸屬陝西省咸陽市xx縣xx鎮。

  2、專案區自然條件:建設專案位於咸陽市xx縣境內,地處黃土高原,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是黑山,海拔1505米;最低點為xx鎮坡龍頭溝谷,海拔572米。xx梁為屋脊狀分水嶺,使整個地形向南、北、東三面傾斜。主樑西端為低山區,南北兩側梁溝並列。以xx梁為軸線,分南北兩大水系。北部為涇河流域,有四條東北向溝道切割。形成六條南高北低的梁與塬結合區。南部為渭河流域。兩條水系使整個地形呈溝谷縱橫的黃土破碎塬,塬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全縣地貌分:中低山區、殘塬梁峁區、分割黃土塬區、底黃土塬區、溝河、涇河高階地及河谷谷地等型別。

  建設專案所在地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幹寒,夏季短而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0.8℃。7月最熱,平均23.7℃;1月最冷,平均—2.9℃。年較差平均為26.6℃,年平均日較差為

  9.3℃年,年最高氣溫平均為15.9℃,極端低氣溫為—18.8℃,全年無霜期平均210天。冬季凍土最早在10月2日,最晚解凍在3月4日,最大凍土深度為55釐米,凍土深度達10釐米有52天。南部較北部解凍早。應合理做好工程施工安排,以避免氣候對工程的不利影響。

  專案所在地xx縣境降水北部多於南部,南北相差83毫米。平均降水量為578—661毫米。全縣降水量最大月份在7、8、9三個月,總降水0.47。各季風向隨大氣環流影響較大,以東南風為主。春季風速最大,平均2.3—2.7米/秒。

  對工程有影響的自然災害主要是連陰雨和暴雨、積雪和冰凍、霧和浮塵等,均對公路施工和交通運營帶來不利影響。

  建設專案境內頁梁隆起,成為涇、渭兩流域的分水嶺,頁梁以南,除三岔河流入涇河外,好詩河、莫西河、xx溝等均由北向南流入渭河。頁梁以北的拜家河、甘井溝、郭村溝、xx溝、後溝、南漳溝、店子頭溝等,皆由南向東北流入涇河。全縣有大的溝谷8條,長度在500米以上的溝谷893條,總長度1320公里,溝谷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8條,面積佔全縣99%以上。河流水系形狀大多為羽毛狀,個別為扇形或圓形。

  由於地貌特徵的控制,年徑流量由北向南變化範圍在50—70毫米之間,年均徑流量60毫米,徑流係數為0.1最大暴雨量50毫米。

  徑流和降雨量的年內變化分佈相一致,大部分徑流集中在7、8、9三個月。流域內溝谷縱橫,表面坡度大,徑流下滲小,大部分降雨透過河道、溝坎、泉流形成地表水。土層厚度,土壤浸蝕,塬面支離破碎,加以塌方、滑坡、堆積等,水土流失嚴重,年平均懸移質模數500—1000噸/平方公里。7、8、9三個月和暴雨季節,輸沙量更甚。

  地下水的補給,主要透過降雨滲入。除黃土潛水外,區域性地區有灰巖水和基岩裂隙水,黃土潛水埋深,最高20米,最低78米。基岩裂隙水埋深在250—300米之間。

  全縣境內的地表水主要由涇河、好詩河、三岔河、莫西河流域,徑流總量的90%由降水補給,10%由泉水補給。

  工程沿線地下水在不同地形及不同時間分佈不均。基岩裂隙水受構造裂隙及次生裂隙控制,分佈在隱伏基岩內,埋深在100—300米。黃土潛水分佈在黃土中與基岩的基礎面上。最高埋深20米。每年高水期在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低水位在八月上旬。

  3、專案村地理位置:xx村位於xx縣城西南約35Km處。

  4、其他情況: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256戶、1100人,貧困人口68戶272人,共有耕地面積2828畝。該村以糧食、蘋果、畜牧業為主導產業,20xx年群眾人均純收入為4880元。近幾年村已硬化部分街道。本次需硬化道路2條長428米,該路為土路面,路面坑凹不平,晴通雨阻,群眾出行很不方便,嚴重製約著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編制依據:

  1、咸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做好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通知》

  2、《陝西省以工代賑實施細則》

  3、《陝西省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4、《xx縣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5、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

  6、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可行估算計價依據》

  7、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分項指標

  8、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基礎資料

  四、專案建設的必要性

  “十二五”是國家深化改革,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推動新農村農村建設工作的重要時期,十八大以來,xx縣各級政府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高度重視並納入“十二五”規劃付諸實施。本專案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完全必要的。

  1、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中央和國務院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全域性出發,作出了西部大開發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戰略決策,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向西部,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三農”問題上,加大投資力度,以改善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對xx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機遇,因此,建設該專案是適應西部大開發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2、是建設xx經濟強縣的需要。

  xx地處陝西中部偏西,土地、水力、林草、礦產、旅遊等自然資源豐富,但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發展條件限制,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尤其農業生產落後,產品銷售困難,村域經濟發展緩慢,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不到很大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因此,xx縣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建設經濟強縣的重點來抓,以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加速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由此可見,該專案的建設對於建設xx經濟強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xx縣是全國貧困縣,因自然、歷史和社會等原因,工農業生產相對比較落後,農民收入和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始終低於全國、全省水平,雖然近年來有了很大提高,但落後的交通條件,仍然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產增收的制約因素。“要想富,先修路”已成為xx幹部群眾尤其是農村群眾的共識。公路修通後,優化了投資環境,能促進專案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產品生產發展迅速及各項生產成本、運輸費用降低產生的效益等。

  因此,建設本專案,對改善農村交通條件,促進農村果畜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加快城鎮化建設,改善農村環境品質,提升農村整體形象將產生顯著的作用,也必將對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建設小康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4、是強化縣域路網結構,完善路網布局,提高路網整體服務水平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xx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農村相互之間以及與外界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農民對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慾望愈來愈高。為了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之需要,xx縣積極爭取國家加大農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先後建成了一批農村重點公路交通專案,使xx縣公路交通運輸困難和緊張狀況得到初步緩解。但是農村公路路網密度、通達深度不夠,佈局不盡合理,等級、結構、路況差等問題還相當嚴重,影響縣域公路網的整體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制約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因此,建設該專案對於強化xx公路網的結構,完善路網布局,加快“源頭”建設,提高路網服務水平和整體效益意義重大。

  公路修通後,優化了投資環境,能促進專案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產品生產發展迅速及各項生產成本、運輸費用降低產生的效益等。

  五、專案建設的可行性

  推進城鎮化,既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也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任務是最佳化城鄉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專案的建設對加快該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程序具有重要意義。專案的建設將大大促進該村的開發建設,拓展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有利於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透過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利於最佳化資源配臵,提高效率,引導各類發展主體向城鎮聚集,實現集約發展。專案建設後,隨著道路周邊的開發,將加快非農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帶動農村經濟繁榮和推動城鎮化程序的又一重要力量,發揮地域性經濟、文化及各種社會化服務中心的作用,並對周邊地區城鎮化建設起到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它的建設是可行的。

  1、在原老路上改建,截彎取直,少拆遷,少農田、工期短,當地群眾擁護,縣、鄉政府及公路等有關部門大力支援,有利專案圓滿完成。

  2、該專案建設符合xx縣農村公路規劃的`。

  3、該專案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貧困鄉鎮人民脫貧的需要,該專案的建設成降低當地農副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運輸的成本,提高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有利於促進農業產業化程序,有利於引進外地資金和技術,帶動當地礦產資源,旅遊資源、農業、林業、養殖業的開發,將產生極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專案建設規模和主要建設內容:

  水泥混凝土道路硬化0.428km。包括路基處理,灰土基層及水泥混凝土面層。

  七、專案建設的標準:

  根據《陝西省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xx縣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並結合該村交通狀況及發展的需要,本專案擬按照四級公路標準建設,主要技術標準如下:

  1、計算行車速度:15公里/小時。

  2、路面型別:18cm厚C30水泥混凝土路面

  3、路面寬度:3.5m

  4、路基寬度:4.5m

  5、10%石灰土基層寬度:4m

  6、最大縱坡:9%

  7、曲線半徑:極限最小半徑15m,一般最小半徑30m。

  8、停車視距:20m

  主要工程量表及計算依據

  八、總投資和資金來源:

  1、估算說明:

  該專案為咸陽市xx縣20xx年以工代賑專案,道路全長0.428km,可解決該村部分群眾出行困難及生產銷售困難問題。

  1.1編制依據

  (1)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

  (2)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可行估算計價依據》

  (3)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分項指標》

  (4)xx縣建築材料價格表

  1.2建設投資估算的原則和標準依據

  (1)材料價以咸陽市造價資訊網釋出的xx縣20xx年2季度建築材料價格編制。

  (2)人工費根據陝交函〔20xx〕419號規定公路工程生產工人人工費標準按45.04元/工日計算。

  (3)其他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按《公路工程估算編制辦法》規定記列。

  (4)其他工程費率:根據《公路工程估算指標》附錄一規定記取。

  (5)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施工技術裝備費等按照部頒費率標準612號檔案規定記取。

  (6)施工技術裝備未記列。

  (7)建設單位管理費未計列。

  (8)勘察設計費未計列。

  2、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投資估算該工程總造價180576.00元(詳細估算見附表),其中申請國家以工代賑資金150000.00元,群眾自籌資金305766.00

  九、施工組織和工期

  1、組織領導:

  成立該專案實施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領導、組織、監督、協調和指揮專案的實施工作,以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2、施工力量:

  工程施工擬配備勞力15名,組成路基施工隊和路面施工隊;裝備ZL50裝載機一臺,T75推土機1臺,YZ12—15光輪壓路機一臺,水泥混凝土拌和攤鋪裝置一套,翻斗車5輛。

  3、質量保證措施:

  3.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管理。

  3.2嚴格按照施工程式和施工工藝施工,嚴格按設計標準與質量標準進行監督、檢查。

  3.3嚴格按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自檢與驗收。

  4、工期保證措施:

  4.1配備強有力的施工隊伍和先進的施工裝置,採取先進的施工工藝和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提高作業效率。

  4.2成立高效、務實、精幹的施工管理機構,強化施工管理和工程排程,經常平衡隊與隊之間和分項工程之間的進度,以減少窩工。凡能平行作業的儘量安排平行作業。

  4.3備好施工用的材料。開工前,大宗材料備料在40%以上。

  5、安全保證措施

  5.1施工單位應設專門機構與專職安全員,具體負責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

  5.2加強施工期間安全宣傳和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5.3加強安全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5.4設定安全警示標誌和專職交通管制人員,確保交通暢通和交通安全。

  6、環境保障措施

  環境保護措施與投資在選線時對生態敏感點,儘量採取避讓的措施。設計時應採取相應措施加強邊坡的防護和排水工程,加強植樹綠化,使水質的汙染減少到最小程度工程設計時儘量做到填挖平衡,減少棄方和廢土,對沿線土、石方的調運,以及不可避免的廢方堆放應做好設計,減少水土流失,避免廢方淤塞河溝或侵佔農田。

  增加擋牆等防護工程,保護路基,維護生態環境。根據地質水文情況,邊坡坡頂應做好截水溝,以及路基排水系統設計。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禁止採用大的爆破工藝,以減少山體和植被的破壞。防止亂砍濫伐,保護好原有森林植被。採用工程防護與生物防護相結合的措施,穩定邊坡,美化環境。環保投資由專案村自籌解決。

  專案施工基本按原路線走向,依照不拆遷,不佔耕地的原則進行設計施工,專案施工與營運遵守相關環保法律、法規,不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基本不破壞原有環境。

  7、建設計劃

  本專案計劃工期20天。

  十、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

  透過本專案建設,專案實施村每年可增收3.3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6年。在使用期內能收回投資,經濟上是可行的。

  專案實施區農民人均收入較低,透過專案的實施可實現如下社會效益,使農民增收。

  1、該專案建設總用工可為該村帶來勞務收入,解決該村群眾就業問題。

  2、該專案建設所用材料可帶動地區原材料開採、加工及運輸產業。

  3、啟用農村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增加農民收入,產生的直接效益使專案區收益人口人均增收達30元/年。

  4、為農民脫貧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

  5、資源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成為農民增加收入新的經濟增長點。

  6、改善了專案區招商引資環境,利用外資和技術,促進當地經濟和鄉鎮企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機會和增加農民收入。專案區

  生活水平比較貧困的原因有諸多的因素,但影響最大的是資訊不靈、交通不暢。專案的實施不僅能改善交通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使該區域的群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致富資訊,使觀念更新,使鄉村道路變成致富路。

  十一、建後管理措施

  專案建成交工使用,後期維護和保養將有村組進行負責,道路各段的保養維護劃分到個人,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路基保養

  整理路肩、邊坡,修剪路肩草,清除雜物,保持路容整潔及路基的幾何尺寸;疏通邊溝,保持排水系統通暢;清除擋土牆、邊坡、護欄滋生的雜草,清理伸縮縫、洩水孔及鬆動石塊以及路緣帶的修理。

  2、路基保養

  清除路面泥土、雜物,保持路面整潔。排除路面積水、積雪、積冰、積砂,鋪防滑料或壓實維持交通。砂土路刮平,修理車槽。碎礫石路面灑水刮平波浪,修補磨耗層。水泥混凝土路面伸縮縫的正常養護。

  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2

  一、建設背景

  為了改善鄭州的交通狀況,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的交通措施,“兩環暢通”方案的提出,把四環線打造成了一個全立交化的外部通道;同時,充分利用環城的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和西南繞城高速,把108公里左右的高速環道功能內化,讓它由一個外部通道,變成一個分流城市內部交通的快速通道。

  二、建設的必要性

  1、本工程的實施,為加快推進都市區建設提供交通、生態以及服務保障。

  2、本工程的實施,是中原區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鄭州經濟發展的需要。

  3、本工程的實施,可以加快城市道路路網建設,完善規劃道路系統,儘量滿足交通增長的基本需求。

  4、本工程的實施,可以極大的改善本區域工農業生產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研究內容

  1、詳細調查收集專案區域有關資料,分析論證建設專案的工程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及實施可能性,重點研究本次道路實施段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對遠期建設的影響和銜接;提出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使擬建專案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

  2、調查現有路網的技術狀況和適應程度,結合專案影響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狀況和發展規劃,分析論述專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3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長三角地區重要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交通方面,津浦、寧滬、寧贛三條鐵路幹線在此交匯,寧滬高速公路從這裡貫穿蘇南,南京港位於長江下游的黃金水道,祿口國際機場航線覆蓋國內外各主要地區及城市,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雨花臺區地處南京主城西南,長江之濱,雨花臺畔。全區面積134.6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8.5萬人,暫住人口14.5萬人,常住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4.7萬人,城市化率達79%。下轄寧南、板橋、西善橋、鐵心橋、賽虹橋、雨花新村、梅山7個街道和雨花經濟技術開發區。

  岱山西路東延位於南京雨花臺區,隨著雨花臺區城市建設不斷推進,作為地域發展的配套工程,方便周邊居民的出行,加快雨花臺區的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岱山西路東延西起管道路,東至岱山南路,道路全長約0.511km。

  第一節編制依據

  1、雨花臺區建設局委託書

  2、《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xx——20xx)

  3、南京市“十一五”規劃綱要

  4、國家計委、建設部計投資(19xx)530號文頒發的《建設專案經濟評價方法和引數》

  第二節研究範圍及過程

  一、研究範圍

  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起點位於管道路,終點與岱山南路相接。設計範圍樁號K0+407.23~K0+918.56,工程全長約0.511km,道路線形為直線型。

  二、研究過程

  我院於20xx年5月接受雨花臺區建設局關於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設計任務委託;

  20xx年5月底,會同區有關部門對全線進行了初步踏勘;

  20xx年6月上旬,向等有關部門進行了徵詢及資料收集工作;

  20xx年6月,進行工可報告的編制工作。

  第三節主要結論

  一、建設必要性

  1、實施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對雨花臺區地區的經濟建設與區域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是周邊地塊開發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2、道路東側為在建的西善橋經濟適用房專案地塊,隨著周邊其他道路的相繼建設,路網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可滿足區域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求。

  3、道路西起管道路,東至岱山南路,周邊另有天保立交、綠洲東路等現狀道路,作為承擔專案所在地塊東西向主要交通流的重要通道,岱山西路東延的建成對豐富路

  網結構,促進周邊地塊開發有著重要作用。

  二、主要設計標準

  本工程為規劃城市次幹道。

  1、設計車速:40km/h。

  2、設計荷載:BZZ—100

  三、工程總體方案及道路工程

  1、本工程道路路線走向根據現狀地形及規劃紅線確定,路線走向基本是東西向。

  2、規劃路道路紅線為35m。

  3、道路縱斷面設計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周邊地塊的地坪標高以及相交道路的標高。

  4、路面結構

  本次設計為道路新建工程。

  (1)機動車道路面結構:4cm細粒式瀝青砼(AC-13C),8cm中粒式瀝青砼(AC-20C)瀝青透層,30cm二灰碎石,20cm石灰土(12%),機動車道路面結構總厚度為62cm。

  (2)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4cm細粒式瀝青砼(AC-13C),6cm中粒式瀝青砼(AC-20C),瀝青透層,20cm二灰碎石,20cm石灰土(12%),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總厚度為50cm。

  瀝青砼路面具有路面平整度較好、日照反射強度低、噪音小的優點,同時便於養護,本工程路面結構推薦採用瀝青砼路面。

  (3)人行道路面結構:10cm細石砼(C15),15cm碎石墊層,人行道路面結構總厚度為25cm。

  四、排水工程

  1、雨水工程

  (1)設計範圍

  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全長約0.511km。

  (2)設計標準

  a、暴雨強度公式:採用南京市的暴雨強度公式q=2989.3(1+0.671lgP)(l/s·ha)0.8(t+13.3)

  b、設計暴雨重現期P=1年

  c、綜合徑流係數ψ=0.65

  d、降雨歷時:t=t1+mt2(min),m-延緩係數,t1-地面集水時間,道路採用10min

  e、雨水設計流量Q=ψ·F·q,F-匯水面積(ha)

  2、汙水工程

  (1)設計範圍

  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全長約0.511km。

  (2)設計原則

  1、排水體制:採用雨、汙分流的排水體制。

  2、管道系統佈置儘量採用重力流形式,減少提升以節約能源。

  3、合理確定管網系統控制點高程,避免因照顧個別控制點而增加全線管網系統的埋深。

  五、綠化工程

  此次綠化設計工程範圍為人行道行道樹種植。

  六、照明工程

  1、設計範圍

  岱山西路東延道路新建工程全長約0.511km。

  2、設計標準

  按建設部《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xx),確定本工程道路照明設計標準,本工程道路照明設計的標準為:車行道平均照度不低於10lx,均勻度不低於0.35。

  七、工程投資估算

  工程總投資1100.26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914.54萬元。

  八、區域總體發展規劃

  雨花臺區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華東地區最大的賽虹橋立交,長江三橋、地鐵總站,已經開工建設的亞洲第一大站——南京鐵路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都位於此,京滬高速鐵路穿越於此,使雨花臺區成為連線華東、華中、華北、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西善橋經濟適用房專案地塊北側有寧蕪公路和繞城高速,以及寧蕪鐵路。地塊西側有快速路繞越公路。專案地塊範圍內主要有岱山西路、管道路、岱山東路、岱山南路、岱山北路、岱山中路、天保立交一期等規劃及現狀道路。其中天保立交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成,岱山西路和管道路為在建工程,其他道路均為規劃道路。岱山東路、岱山西路、岱山南路、和岱山北路四條城市次幹道構成一個環行的路網,管道路與岱山中路分別是該地塊南北向和東西向的主要通道,一起承擔著該地塊主要的交通流。另外,規劃範圍內一些支路將主幹路和次幹路串聯起來,形成規劃地塊內成熟的道路網。管道路西接綠洲東路,向東經規劃中的岱山東路後與寧蕪公路相接,解決了該地塊南北向的交通出行問題。岱山西路北接天保立交一期工程,經天保立交一期與繞城公路相接,通向市區及長江三橋方向。岱山東路向西與寧蕪公路相接,和岱山西路一起解決了該地塊東西向的交通出行問題。

  目前,岱山西路工程已建設至管道路南側,但是與岱山南路之間還有約511m沒有實施。隨著岱山西路東延的實施,周邊路網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可滿足區域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求,對豐富路網結構,促進周邊地塊開發有著重要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