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作文範例800字(精選14篇)

國家公祭日作文範例800字

  一、國家公祭日簡介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中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透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二、國家公祭日作文範例800字(精選1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家公祭日作文範例800字(精選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

  13日上午十時整,河海大學青馬工程學員、國防生代表、學生代表聚集在校內南京死難者清涼山叢葬地“侵華日軍南京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緬懷逝去的同胞。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近千名師生佩戴白花,面向紀念碑列隊肅立,齊聲高唱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死難者默哀一分鐘,同一時間,防空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校園內外汽笛齊鳴,行人也紛紛駐足面向紀念碑方向默哀。默哀畢,學生代表向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師生代表在發言中說,國家公祭、民族呼聲,河海同心、開創未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鑑、珍視和平,凝聚力量、奮發圖強,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用知識的力量,用責任的擔當,真正成為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築夢人”。最後全場人員繞紀念碑一週並獻花。活動中,很多社群居民以及遠道而來的校友和民眾也紛紛在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進行悼念。中央電視臺和江蘇衛視對悼念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

  自11月底以來,河海大學的同學們自覺自發組織了國防生主題教育、學生骨幹主題教育等各類悼念祭奠活動,透過宣誓、簽名、手摺紫金草和千紙鶴、電影展、發放宣傳手冊、陳列展板以及簽名牆等活動寄託對遇難同胞的哀思,表達不忘國恥、圓夢中華的決心。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們紛紛表示公祭日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世人的警示,作為青年大學生,要時刻銘記歷史,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奮發向上,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此前,為迎接首個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到來,河海大學還開展了系列悼念活動,參加了“紫金草行動”,與多家媒體共同開展了多次祭掃活動,以加強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正能量。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2

  12月13日上午十時整,很多人聚集在南京死難者清涼山叢葬地“侵華日軍南京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緬懷逝去的同胞。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近千名師生佩戴白花,面向紀念碑列隊肅立,齊聲高唱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死難者默哀一分鐘,同一時間,防空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校園內外汽笛齊鳴,行人也紛紛駐足面向紀念碑方向默哀。默哀畢,學生代表向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師生代表在發言中說,國家公祭、民族呼聲,河海同心、開創未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鑑、珍視和平,凝聚力量、奮發圖強,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用知識的力量,用責任的擔當,真正成為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築夢人”。最後全場人員繞紀念碑一週並獻花。活動中,很多社群居民以及遠道而來的校友和民眾也紛紛在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進行悼念。

  自11月底以來,河海大學的同學們自覺自發組織了國防生主題教育、學生骨幹主題教育等各類悼念祭奠活動,透過宣誓、簽名、手摺紫金草和千紙鶴、電影展、發放宣傳手冊、陳列展板以及簽名牆等活動寄託對遇難同胞的哀思,表達不忘國恥、圓夢中華的決心。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們紛紛表示公祭日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世人的警示,作為青年大學生,要時刻銘記歷史,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奮發向上,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此前,為迎接首個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到來,河海大學還開展了系列悼念活動,參加了“紫金草行動”,與多家媒體共同開展了多次祭掃活動,以加強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正能量。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3

  今天是2021年12月13日,也是第8個國家公祭日。設立國家公祭日,讓遠去的硝煙重新浮現,讓人民遭受的苦難再度重溫,舉國公祭,為的是在不斷堅守和平發展、嚮往和平的同時,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們對和平的祈願,許願牆上的種種心聲表達得淋漓盡致,對於過去我們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歷史的慘痛經歷中不斷珍惜現在的和平,懂得珍惜,並對過往的屈辱和苦難時刻警 惕,不斷砥礪人性道義,審時度勢,銘記歷史、牢記使命,用濃濃的愛國情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入侵南京,進行了40多天毫無人性的大屠殺,共殘害了30多萬生靈,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無法將這一天這一天承從記憶中抹去,這一天滿是屈辱和苦難,時刻提醒著我們肩上的的責任、心中的使命。

  那麼當歷史翻過這一頁,留給中華兒女的是遠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來,如今的中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每一位國人都應該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中華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遠去,中國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保證人民過上和平生活的偉大國家。

  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們無怨無悔,甘心奉獻個人的青春鑄就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這種精神,是愛國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箇中華兒女學習的。我們要把這種愛國精神落到行動上,時刻牢記時代使命,在奮鬥前進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國家、民族放在人個的前面,努力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4

  作為一名某大學的學生,作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滿四個月了,我終於鼓起勇氣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祭奠那些在烽煙戰火中永恆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陰霾天不大一樣,這是一個大晴天。從看到初中歷史課本上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寫以來,我就一直在想著:有機會的話,應是在那樣的一個陰霾天,用滾燙的心去觸控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灰黑冰涼的記憶。然而這次卻有點諷刺,在溫暖的,甚至是有點刺眼的陽光中,我踏入了這座城。

  這是一個週末,沒有多少人來,冷清的感覺與晴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還未進入館內,但氣氛已然被旁邊的雕塑和音樂烘托得稍顯壓抑,相信沒有一個人看到這組雕塑時心裡是沒有震動的。首先進入視野的也是最大的一個雕塑是一位丈夫死於日本人屠刀之下,手裡抱著死去的孩子及母親。她衣衫襤褸,頭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訴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絕,我能夠看到她的絕望與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揹著已經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著已死小孫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親身上的嬰兒,他們的親人都是慘死在日本鬼子的鋼刀,炮彈之下的。這不是一個人,幾個人的仇與恨,而是一個名族的血與淚!傷痕太深,怎能癒合如初?我知道這些雕塑絲毫沒有誇張當時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場面,然而到這裡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默默地泛著漣漪的水,那應是整個名族為紀念死難者而流下的永不幹涸的清淚。

  進入館門,看到來參觀的各色各樣的人:像我一樣的學生,工人,沒有一個人不懷著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絲絲的欣慰。歷史的教育沒有隻停留在課本里,學校中。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中國人就應該關注這段受難史。整個場館按照時間的順序佈置,從抗日戰爭的背景開始講起,配以大量的圖片,文物,文獻,影片和模擬的場景等,講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以及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等。進入第一個展廳,看到牆壁上刻滿了遇難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它們,想稍稍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痕,想稍稍安撫它們悽怨的靈魂。櫥窗裡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遺留的槍和其他生活用品。剛開始我還抱著些許“考古”的心理,但當我看到一枚枚桐葉軍功章時,我憤怒了——它們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國人的血鑄造的,一枚接著一枚,暗示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不復存在。那些侵略者將自己的驕傲建立在鮮血之上,他們應該受到譴責。

  往裡走,就是重點的南京大屠殺部分,配有很多當時日本軍人屠殺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場景不可謂不悲慘。所建造的很多模擬場景,也真實地再現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轟炸過的房屋滿目瘡痍,殘垣斷壁上的炭火還未熄滅,讓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著家園頃刻間化為灰燼,親人身首異處,有著無盡的恐懼和恨意。還有根據倖存者回憶出的一個個小房間,隔著窗,能看見幽暗裡慘死的無辜百姓。特別是對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對其中的慘狀有所耳聞,當我真的面對這幕場景時,我彷彿看到了那個黑色的天,聽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聲,聞到了那些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婦女受迫者的史料,無論是影片,圖片,還是文字,都能讓我看到一幅幅慘痛的畫面,讓我深深的握緊了拳頭,我作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傷害,他們殘害了我們中國的女人,世間最惡毒的詞都無法形容那些加害她們的日本人!對於她們來說,一生已毀,有的不忍其辱,了斷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間,揮之不去;有的為了生活,仍然繼續著一生,她們多希望自己可以失憶,不要再讓那些噩夢般的記憶夜夜刺痛著心靈,艱難,漫長。

  還有最慘絕人寰的場景:“萬人坑”——層層堆積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開始我是不願進去的,並不是怕見這樣的屍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嚇到,或者心裡留下什麼陰影,而是怕裡面的那種氣氛,更是害怕褻瀆了這些屍骨的在天之靈。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後人應該做的首先是讓這些屍骨入土為安,而不是作為一種歷史的罪證而暴露於外,畢竟他們已經有過不幸。但是最後我還是進去了,不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對日本人的恨意,而是為了對那些受難者的銘記。原本以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會慌張,然而我錯了,真正臨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種異常的平靜,不知緣由的平靜。這平靜不代表麻木,這是一種深思,是一種銘記。單純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萬般糾結的心緒,這些心緒要花一生去清理,關於生命,關於戰爭,關於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給我的思考一樣,那幅油畫左邊是兩個手拿屠刀,趾高氣揚的日本士兵,中間是一座屍山,屍山頂端是一個活著的.幼兒,右邊是兩位僧人。畫裡有罪孽,有控訴,有苦難,有希望,有寬恕,還有無盡的思考。

  參觀雖然略顯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內心仍然在略顯壓抑的紀念館中激動不已,在此期間我受到的最大的觸動就是這些不幸的靈魂在那個中華民族最羸弱的時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是現代人們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追求,對生命的敬畏。整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紀念館設計者們的苦心,他們並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訴那段黑色的歷史,而是給我們當代人足夠的警示:暴力帶來的只是無盡的苦難,和平才是人類應該永遠追求的主題。理解了這樣的初衷,才能夠理解整個場館的內容佈置。夕陽西下,那橙色的餘暉鋪滿在整個紀念館內,為端莊肅穆的紀念館籠罩上一層溫暖的霞光。透過那層柔柔的光線,我彷彿看到了那些永遠逝去的生命。他們不再面目猙獰,眼中不再透著無盡的恨意,相反的,他們面目安詳,那是沉澱恨意之後從內心最深處釋放出來的寧靜祥和,那是對罪惡的寬容,對和平的嚮往與追求。在暖色調的晚霞中,我從內心深處感觸到了那段歷史帶來的無盡的思考,同時也感知到了最真實的平和。我想,這溫暖的霞光不僅溫暖了那些無辜的受害者的靈魂,同時也溫暖了我們這些後人,它其實是想讓我們不要永遠記著恨,不要永遠生活在對罪惡的厭惡之中,而是應該記得那些教訓,那些用鮮活的生命換來的和平。回首望去,館內那破舊的城牆,雖依然孤獨地佇立在那裡,卻不是在控訴著一段黑色的歷史,而是在展望著一段美好的未來。

  喪鐘為不幸的逝者而鳴,也將為忘記苦難,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鳴。不要讓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作為一個景點而被後人銘記,而是作為一段永不被塵封的歷史讓後人永記於心!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5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蒙受了外國侵略和內部戰亂的百年苦難,深知和平的寶貴,最需要在和平環境中進行國家建設,以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同時呼籲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

  30萬!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

  今天,中國人依然崇尚和平,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現在中國人必須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中國人,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們,應該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雲湧,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6

  翻開日曆,異常普通的12月13日,這一天卻應該是每個中國人不該忘記的歷史,這一天是血的事實,這一天,300000的中國人在機槍的掃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空氣中滿是瀰漫著炮火味和血腥味,廢墟上沾滿了碎肉片和血跡。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有一個共有的名字:日本鬼子。

  這件慘絕人寰的事至今已過去80多年,早已成為歷史,但這段歷史不該被人遺忘,更不該被敢做卻不敢承擔的人所篡改,歷史不容有一點汙垢,不容本身便雙手沾滿善良人血液的骯髒之人所篡改。

  這一天,日本對手無寸鐵的中國進行了長達6周之久慘不忍睹的大屠殺。“鬼子”,呵,應該用屠夫,用禽獸來稱呼吧。這些禽獸用鉛絲將難民及其俘虜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複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投入長江。令人髮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

  在他們進入南京的短暫一個月內,城內發起2萬多起不法事件,無論婦女,老婦還是少女都無法逃脫被玷汙的局面。為了掩蓋自己的罪惡,許多女子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並且他們見道房屋便點火焚燒。似乎,這些對於他們而言是一件有趣且理所當然的事。

  事後的南京一片淒涼。

  一列列的數字,震撼著太多的人,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背後都是一條無辜生命。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但是日本武藤章卻似服了興奮劑般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時任關東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的河邊大佐說:“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時至今日,日本任無悔意,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都沒有,甚至試圖通過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的罪行。僅憑個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實,掩蓋醜陋的真相,甚至還聲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即使是謊言,也是真實的謊言。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7

  第一個國家公祭日來得有點晚了,但也是時候。該讓我們的後人深深的記住我們屈辱的歷史,血腥的歷史,咯後的歷史,讓我們不忘歷史,吸取教訓,奮發圖強,振興中華。

  但總感覺這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而不是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30萬人,我們要牢記;可他們只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而為了自由拿起武器與侵略者武裝鬥爭,甚至犧牲生命的烈士們,要不要公祭;在共和國成立和建設中犧牲的烈士們,要不要公祭。

  國家公祭日,要公祭每一個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的烈士。國家要永遠榮耀他們和他們未照顧的家人。

  家仇國恨,即使是8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無法淡忘。即便是有些崇日之人,也不幹堂而皇之崇拜,否則口水都會給淹死。總體而言,我個人心情很複雜,三種感受糾纏期間。

  茫然。對,如果不是開了電視,上了網,或者說來加班,我真不知道今天是國家公祭日。當然,我知道南京大屠殺,知道那段不可磨滅的亡國恥辱,我都知道,我讀過書,大學正兒八經畢了業的,算是個知識分子。但是,我真的是不知道今天是國家公祭日。所以,這個紀念日沒有深入人心,感覺突然就來了,我個人擔心的是這樣的很多的紀念日,如志願者日,如公民道德日,如獻血日等等,不是從事那一行當的完全有可能不知情。我希望國家公祭日不要風風火火一陣風,然後又沒影了,歷史要從孩童抓起,不要培養出那些數典忘祖的敗類就好。

  沉痛。對,我算是個有良知愛國的人,我仇恨毀我家園滅我親人的侵略者,況且,今天這個日子對於我和我的家族來說更是滅頂之災的深刻記憶,我的曾祖父當年作為國民革命軍的普通士兵值守南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應該也是殉職在南京了,我的曾祖母從不到三十的年華帶著我祖父和叔祖父生活,還把他們培養成高中生,一個後來是普通的黨員幹部,一個是人民教師,真是不容易。所以,我的沉痛不僅悲國也悲家,悲痛溢於言表。

  接著茫然。對,沉痛完,然後呢?個人層面是接著加班生活,該幹嘛幹嘛,反正日系產品能不用盡量不用,雖然我覺得用人家先進的東西並沒有妨礙國家利益,但是於心不忍。可是國家呢,我們的國家呢,不能也該幹嘛幹嘛,那你設立這個節日作甚?!我們在追求國家的昌盛很民族的復興,從此可以不再讓別國別族欺凌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走向昌盛,國家層面,期待決策者不要其興也忽,其廢也忽,從制度上來完善,從教育中去引導,從生活上去帶動,從思想去點燈。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8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12月13日一個是帶著南京同胞鮮血的日子;12月13日是一個帶著中華民族怒吼的日子;12月13日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應深深銘記在心的日子。

  日軍攻佔南京城,對手無寸鐵地同胞進行了長達六週的大規模屠殺,讓原本安詳地南京城一夜之間變成了人間地獄。每一個夜晚都變得不再寧靜,慘叫聲,痛哭聲傳遍了整個南京城,人們在慌亂中逃跑求生,試圖離開這個曾是他們故鄉的地方。然而日軍就像一匹餓狼,眼神裡透露著飢餓和殘忍,他們瘋狂地抓住中國人,無一辛免。短短六週的時間,整個中國,就少了30多萬同胞……

  五千年的滄桑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人人皆知地四大發明,氣勢軒昂地兵馬俑,壯麗宏偉地長城,單看這三樣就足以笑傲東方了。在歷史的長訶中,有多少箇中華兒女為了自己的祖國英勇獻身,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看作是一種無尚地光榮。他們威武不屈,不低頭折節,他們才是真正地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勇士!

  在狼牙山上那五名熱血沸騰地壯士,他們縱身跳下山谷寧死不做亡國奴!在刑場上劉胡蘭昂首挺胸地走向了鍘刀,臨近死亡的她依然堅信黑夜即將過去,祖國的明天將陽光燦爛。而他們的後人呢?也就是現在21世紀的青年,我們應該做得未必也是為祖國獻一份關愛,獻一份力量。只有靠一代一代龍的傳人為祖國做貢獻,才能使中國變得更繁榮昌盛。才能讓那些列強不看扁我們黃種人!

  團結就是力量,民族的自豪感就像一輛陷入泥坑的汽車。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9

  1937年12月13日,殘暴的日本侵略者進入當時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開始了長達6周的慘無人道的殺戮,致使多達30萬以上無辜的中國平民慘遭殺害。列寧曾經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選擇背叛歷史,否定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肆意篡改教科書,並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最大謊言”著實讓世界人民都為之感到震驚。

  南京大屠殺是鐵一般的事實,不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盤抹殺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裡的受害者名單可以作證,當時任留在南京的外國記者們的口述筆錄可以作證,戰後審判日軍戰犯的軍事法庭上的供詞可以作證。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殺這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死於南京大屠殺的同胞亡靈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不會答應,愛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會答應。

  首個國家公祭日的開展,也意味著中華兒女開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擊,國家公祭儀式的舉行說明的國家對“國恥日”的重視,也說明中國不忘國恥的信念,隨著越來越多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國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義,國家公祭日的舉辦除了證明南京大屠殺的鐵證如山,更具有樹立中華民族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偉大意義。

  中國人的胸懷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於承認歷史,中國人民就會對其抱有真摯的感情。希望日本方面本著對人民、對歷史、對未來負責的態度,以嚴肅的態度妥善處理中日曆史問題,認真吸取歷史教訓,方能保證中日關係的和諧友善發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然,牢記歷史並不是讓我們沉湎於過去的苦難,而是讓我們從苦難中吸取教訓,落後就要捱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牢記歷史是讓我們擁有建設祖國的動力。只有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方能不讓那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方能讓全天下的中華兒女實現偉大中國夢!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0

  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時至今日,日本卻連一個鄭重其事的“對不起”都沒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日本人多次參拜供奉著戰犯的某某神社;面對大量無可辯駁的物證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卻一再歪曲和否認歷史,還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

  南京大屠殺的罪行,用鐵一般的事實,揭露了當年侵華日軍的侵略罪行,將塵封的沉默和真實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訴人們,永遠不能忘記民族的苦難,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同時也呼籲日本人民,以此開啟被日本右翼勢力長久封塵的記憶,坦誠面對那段歷史,不要忘記和自覺接受那段歷史的教訓。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牢記歷史的民族。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一味地宣洩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應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血的教訓,堅持不懈的奮發努力,讓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我們成為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們倡導和平、友愛。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較量,在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都非常激烈。讓我們記住,30萬同胞慘遭日軍殺害;讓我們記住,八年抗戰,有3500萬中人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勿忘歷史,勿忘恥辱,勿忘那個年代我們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來的天下,珍惜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慘痛的歷史面前,我們不僅要銘記真實的歷史,更要吸取經驗教訓,明白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永遠處於被動受辱的地位,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強大我們自身,只有中國強大了起來,立於世界強國之席,讓外國侵略者不寒而慄,那我們才真正是不戰而勝。

  我們唯有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民族自愛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少年強,則國強,不斷積蓄力量,隨時準備著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奉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1

  2021年12月13日,是第8個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前,“2021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平許願牆”出現在南京多個地鐵站點的通道內,乘坐地鐵的市民紛紛停下,寫下各自心聲,“勿忘國恥”、“世界和平”、“祖國萬歲”、“愛我中華”等等表達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祈願,有的市民還畫上“和平鴿”,旨在發出追求世界和平完美音符。

  銘記歷史,警示後人。84年前的今天,也即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中國南京製造了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餘萬中國同胞倒在了血泊中。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3500多萬人或傷或亡……由日本帝國主義一手製造的這場侵華戰爭,更是讓中華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彰顯出一個國家對於生命的敬畏同時,也有助於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喚起世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歷史記憶,猶記如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84年過去,中華門城牆上戰爭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的累累白骨仍在訴說著當年那段沉痛的歷史。然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主張“侵略定義未定論”,質疑大屠殺中遇害人數,甚至對中國設立公祭日提出異議。比如,日本教科書中對戰爭描述就多以被害經歷為主,加害經歷不斷被刪除。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等紀念館中,與加害歷史相關的展品甚至被撤除。

  銘記歷史,展望和平。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已成全人類的永久記憶。加拿大安大略省就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早在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近日,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還於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地舉辦紀念活動,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以史之音,奏響和平。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大家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就再次表明:任何人要否認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事實,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多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中國人民將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歷史的恥辱是昨日的慘痛記憶,是今日我們前行奮進的不竭動力。1973年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春華秋實,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已經有了顯著提升。而今劃破南京上空淒厲低沉的防空警報聲,更鞭策著13億多中華兒女要銘記歷史,把在公祭活動中收穫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音符。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2

  國之強盛,家之富足,社會之安寧,未必要源於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遼闊。天時地利總有滄海桑田的變遷,總有白雲蒼狗的轉換,而唯有一顆堅強的心,維繫著歷史的巨輪向著下一個歷史的碼頭前進。誰站在船頭,向著歷史的深處回望初心與始終,面對傷痕時的內心有多沉重,未來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遠大,歷史的豐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國家公祭日之際,我們不必親身經歷,卻應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軟的內心,包裹著滄桑的歷史,對歷史喊話,對未來祈福。

  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沉痛過往,帝國主義的鐵蹄似乎還在踢踩踐踏,侵略者的刀似乎還在錚錚作響,我們唯有撫摸傷痛,讓它結痂,化作堅韌鎧甲;收撿斷壁殘垣,重鑄民族信仰,像鏽跡斑斑沉睡於地下幾千年之久的青銅戈矛,越磨礪,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公祭日回顧歷史、反思歷史,不是要挑起敵對情緒,而是要我們都豎起警覺的耳朵,聽,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並不太平,人心之變化,地區之複雜,有時候遠超我們的想象。你一定不會漠視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頹頓的片段;一定不會遺忘我們的民族艱苦摸索中那些創痛而未絕望的細節;更不會錯過我們的國家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高歌猛進的時代大潮。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弄潮兒,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站在巍巍巨輪之上,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忘記憶,離不開歷史的載體。設立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以國家名義對歷史的記憶;各種各樣的紀念碑、歷史遺蹟,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記憶,都是在告訴世界、提醒後人,渴望和平、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不能、不會更不應淡忘那些曾經沉痛的記憶。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聖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遇難同胞的紀念。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3

  歷史,讓人難以忘記。中國的歷史,是所有的炎黃子孫的痛。日本的侵略,讓我們憤恨不已,多少中華兒女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和自己的一顆愛國心,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安寧。趙一曼、劉胡蘭、王二小等無數烈士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大成功。南京大屠殺,六個星期奪走了的,不止是中華人民的自由和生命,還奪走了我國的許多文化遺產。那六個星期,南京血流成河,多少中國百姓被殺害,南京遍地是屍體。中國啊,母親,翻開您的歷史讓我好心痛。中國,您的歷史讓人無法忘卻。

  七十一年前的十月一日,當向著全世界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那一刻,中國丟掉了寫有“東亞病夫”的牌子,成為了所有炎黃子孫的驕傲。那一刻,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我們中國人民是不屈不撓的,不會退縮,不會畏懼,面對敵人,我們不會心軟。

  中華兒女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意志,讓全世界的人們羨慕不已。日本、美國以及許多瞧不起中國的國家,都對中國人的頑強意志和許多團結一心的`精神和力量產生了懷疑。為什麼中國會那麼強大?中國人那麼團結,是什麼支撐著他們走向了成功和勝利?是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不普通的一顆愛國心團結在一起。

  如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舟曲的洪災和泥石流,什麼都沒有難倒英勇的中國人。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許許多多不平凡的事,讓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以前那個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的中國。

  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都銘記著先輩為我們做的一切,這一切,都是一句凝重的囑託:熱愛祖國!

  國家公祭日作文800字14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84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3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看了公祭過程之後,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說,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麼這樣說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但我還是想說說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這些隔代撫養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後,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觀念,學校引導著學生圍繞著分數轉,什麼思想品德 音樂 美術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乾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後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初中了,還不會左右轉,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麼歷史 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學生的家庭 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