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7篇)

關於環保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什麼是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也可以供領導機關作為處理問題、制定政策的依據或參考。

  二、關於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7篇)

  當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時,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最後將調查結果、戰略性的建議寫進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

  一、實踐主題:

  參觀公司,瞭解節能產品,深入社群,貼近市民,宣傳低碳生活。

  二、實踐目的:

  1、透過深入社群,大力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培養社群居民和學生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熱愛社會公益事業的品質。

  2、在宣傳教育別人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水平和知識水平,讓我們彼此教育,負起環保責任,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範,從身邊點滴做起。

  3、建設綠色家園,弘揚道德風尚,發揚義工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實踐形式:

  1、對各年齡段人群進行詢問。

  2、去公司進行實地訪問。

  3、上網查詢資料,制定宣傳策劃。

  4、問卷調查: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瞭解人們對環保的認知程度和環保觀念。

  四、實踐時間:

  20XX年X月X日X點-X點

  五、實踐過程:

  (一)我的調查研究

  1、我在花園路上,洪樓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膠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膠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膠,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在黃臺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裡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膠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膠快餐盒500個。”

  (二)什麼是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汙染”呢?“白色汙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膠飯盒,各種塑膠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汙染。“白色汙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汙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汙染”原因:

  1、塑膠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膠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建立省級文明城市的口號下,我們的城市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膠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汙染的危害:

  1、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膠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膠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2、潛在危害:

  (1)塑膠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膠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膠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膠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為塑膠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麼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汙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膠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為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汙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六、總結:

  透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膠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化工專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利用自己所學研究製造一些環保材料,投身環保事業,為改善地球環境貢獻我們化工人的一份力量。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定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膠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5、條件允許可以把室內窗戶開啟代替空調的使用,以節約能源。

  6、去超市、逛街自備布制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不過度包裝,可以減少垃圾的數量。

  7、積極鍛鍊身體,多參加戶外活動。這樣不僅鍛鍊了身體素質,還可以每天節約一兩小時的峰電。

  8、掛根晾衣繩。衣服洗淨後,掛在晾衣繩上自然晾乾,不要放進烘乾機裡。

  9、乘公交車。出行儘量選用公共交通,減少碳排放。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xx區確實面臨著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佔上風嗎?因此,作為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xx區的河流汙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瞭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於“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瞭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對提高xx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並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並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物件: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並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xx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採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物件當面填寫並收回。

  2、調查物件

  我們調查的物件為xx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為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中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汙染已成為重要的汙染源。為什麼白色汙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膠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汙染。

  對於生活汙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群眾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xx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為太過於形式化。

  問卷的最後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汙染的原因全都歸咎於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為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才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汙染後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佔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xx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為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瞭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xx環境衛生局,與那裡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問:您認為xx區哪部分的環境較好?

  答:就目前是狀元鎮搞的較好,永強及其他地區還是較差。

  問:xx區的居民環保意識又如何?

  答:還是比較差的。但已有所進步。

  問:談談你對某些地方綠化帶被拆用於道路建設的看法?

  答:拆掉的綠化帶是為了拓寬道路,而且我們政府提倡綠化建設,他不單單指公共場所的綠化,更在於家家戶戶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圍環境都能搞綠化,這樣才達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環境。

  問:針對目前的不法廠商違法排汙卻沒有遭到有關部門的制止的現象,許多的居民認為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只是拿納稅人的錢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汙染,你能談談自己的觀點。

  答;這主要於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有關。我們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而目前xx區的工廠尚未達到小汙染甚至無汙染的水平,可我們又無法完全的扼殺。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適當地予以整治。至於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絕對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xx區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這項工程不實施,那樣會更髒更亂。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圍居民能夠理解並且支援這項工作。

  問:對於小攤小販,機動三輪車,為何沒有部門進行徹底的整治?

  答:對於這方面涉及的部門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於這項工作不能細緻、完美的完成,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大失誤。

  問:目前的垃圾處理的方法是什麼?

  答:主要是焚燒和填埋。而我們比較贊成的是填埋,就是將垃圾堆於一處,再蓋上七層土,種上樹木。這種方法相對於焚燒更環保。

  問:xx區的清潔工有多少,他們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們正努力提高他們的待遇,但基於種種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對他們精神上的支援。不過,近幾年也有些日子,帶他們出去旅遊,不過數量有限。

  根據該部門的反映,xx區部分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是欠缺的,人們大都只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公共場所的環境保潔意識不強。正因為沒有很好的重視,致使生活環境受到汙染。整個xx除狀元還算不錯,大部分地區不容樂觀,由於現在xx正處於經濟建設高峰期,對今後的環保問題考慮欠佳,環境汙染程度還在進一步加深。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潔工每天分時間段對各大街幹道進行清掃,整潔,並將垃圾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派出技術人員進行大氣汙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經常僱人打撈以防止更嚴重的汙染;適時地作宣傳工作。如此看來政府部門顯然已經在採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處,對機動車及汽車圍氣排放的管理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有就是為擴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綠化帶沒有及時重建。對此,負責人的回答是他們要搞的是大綠化,是人均綠化帶的比分,並非我們平時看到的小綠化場地。

  五、總結:

  經過這次的調查,結合多方面的瞭解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程度與環境意識明顯地呈正比關係,文化程度越高,環境意識越多,環境意識越強。居民環境意識比農村強;青少年環境意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種環境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學生的環境意識,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他們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和參與環保活動等方面都明顯高於成人;公眾的環境意識呈“依賴政府型”,公眾對於自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環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見,“誰汙染,誰治理”的環保責任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眾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宣傳教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播,大部分人主要是從電視、廣播中獲得環保資訊的。環境宣傳教育要在公眾中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得到多方面的顯現。看來要想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而我們xx區居民的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加強,但是面對未來任務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沒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對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給予一定的關注,以致錯誤的認為政府一直沒有進行管理;而政府雖然抱怨居民環境意識差,也同樣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努力,為xx今後改善環境汙染問題盡一份力!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在暑假作業本上,要求我們去進行環保調查報告,我便開始這次的環保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訪問各類小吃店或超市使用或銷售一次性餐具的數量

  2、上網瀏覽我們應該做到那些環保行為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小吃店或超市使用銷售一次性餐具的情況:使用銷售的一次性筷子一天500多雙,餐巾紙一天3000多張,一次性餐盒一天50多個,一次性手套一天500多雙,一次性桌布一天10包,塑膠袋一天300多個,一次性鞋套一天2500多雙。

  我們可以做到的環保行為:

  1、關掉不用的燈,不開長明燈。白天儘量利用自然光,在自然光線充足的地方學習。

  2、同時開著不用的電器:看電視時,關掉電腦或收音機;聽音樂時,別讓電視和電腦等在一旁空開著耗電。

  3、儘量用掃帚和抹布打掃衛生,減少吸塵器的使用。

  4、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5、一面的紙可以翻過來做草稿紙、便條紙或自制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曆紙可以用來包書皮。

  6、不在新年期間大量送賀年卡,因為製造精美的賀年卡要砍伐樹木,4000張賀卡就要犧牲一棵樹,會破壞環境。

  7、支援大學生哥哥姐姐們的"減卡救樹"活動,把買賀卡的錢節省下來種樹,保護大自然。

  8、自帶飯盒在學校用餐,少用一次性快餐盒。

  9、在商店買東西時少領取塑膠袋,也勸爸爸媽媽上街購物時帶上一個購物裝。

  10、重複使用已有的塑膠袋。

  11、少用一次性筷子,外出就餐時可自備筷子。

  12、外出遊玩時,自帶水壺裝水喝,以減少塑膠飲料瓶等產生的垃圾。

  13、少使用紙杯、紙盤、塑膠保鮮膜等。

  14、少使用木杆鉛筆,因為製造木杆鉛筆需要大量的木材,你可以選擇自動鉛筆。

  四、結論

  1、雖然人們的環保意仍然不夠強,但是大多數人們都懂得去減少用電量,用水量,不亂丟垃圾。在調查中,我看到至少有100個人自備碗,把飯打包回家吃,大部分的人都選擇用一次性餐具,小吃店一天使用一次性筷子500多雙;使用塑膠袋300多個,飯店一天使用餐巾紙3000多張,快餐店一天使用一次性快餐盒50多個,超市一天銷售一次性手套500多雙;銷售鞋套2500多雙,酒店一天使用一次性桌布10包。我們要自備環保袋或碗,減少白色汙染,美化我們的地球!

  2、我們要想做到環保,還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環保。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4

  一、實踐主題:

  透過對白色汙染進行調查,瞭解“白色汙染”對地球與人類的危害,以便對環境汙染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培養不隨意丟棄垃圾的良好個人習慣。提高個人素質和實踐能力。走出課堂,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增進同學間的協作能力,宣傳環保概念。因此,我們對白色垃圾以及廢舊電池等對環境有極大危害垃圾進行實踐調查。

  二、實踐形式:

  1、對各年齡段人群進行詢問。

  2、在草坪撿拾廢舊電池。

  3、去各個飯店進行實地訪問。

  4、上網查詢資料。

  三、實踐時間:

  20xx年01月15日到20xx年01月21日

  四、實踐人:

  調查時間安排表時間活動安排1月15日確定課題,做準備工作1月16日在網上或圖書館搜查相關資料1月17日明確調查目的與擬定計劃1月18日實地考察,收集資料和拍攝1月19日整理資料並分析1月20日總結活動體會1月21日撰寫調查報告及修改漏洞

  五、實踐內容:

  為了貫徹黨中央“又快又好”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性社會,黨中央下達了怎樣加強環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化工學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和學校的號召,對各級同學鼓勵,鼓勵我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環境環保行動。因此,我對環境保護做出了初步調查。

  當今中國已經形成人人重教育的良好局面。而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將對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形勢的嚴峻性,必將對環境保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把有關環境的知識寫進教材,可以多在大學校園組織環保講座。這樣,從青年學生抓起,環境保護便有了後勁,便會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六、實踐過程:

  1、根據我們的詢問得知廣大群眾存在亂丟廢舊電池現象。有八成的人是將廢舊電池扔掉,其餘兩成人則攢起來放在家裡的角落。七成的人知道亂扔是危害環境的,其餘的人則渾然不覺其危害。

  2、我們在東竹園小區的一家小飯店裡打聽到:他飯店忙時會在一天用掉塑膠袋150個左右。而我們鎮區有數十個飯店和用餐場所。

  3、在一個垃圾箱口處,統計了一下,半個小時扔大大小小包裝袋、快餐盒與塑膠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約200次,中午扔了約100次,晚上扔了約90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膠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全球廢棄的塑膠,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4、我們利用網路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汙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白色汙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汙染”呢?“白色汙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膠飯盒,各種塑膠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汙染。“白色汙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汙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造成“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

  (1)塑膠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膠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得知我農場為建立文明衛生農場,自六月份起限塑,硬性規定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我們的農場變得整潔得許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膠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化學電池主要含有貢、鎘、鉛、鎳、鋅、銅等重金屬。據有關專家稱,一節乾電池裡含有50—100mg的貢,一旦電池中的水銀混入地下水,則可能透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更危險的是,水銀在水中,水銀在水中,由於微生物的作用,無機水銀轉變成甲基水銀的積累,並透過食物鏈不斷富集,使得受水銀汙染的水中,魚體內的甲基水銀比水中高上萬倍。一旦人使用這種魚過多,甲基水銀便進入人的體內。又由於甲基水銀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和排洩,容易在大腦積累,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重者發瘋至死。所以說,電池中的貢的汙染不能低估。有關方面的資料表明,一枚指甲大小的廢紐扣電池,能汙染60萬升的水;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裡,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草木不升。這的確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除了上述的汞汙染之外,廢電池中的鎘和鉛也同樣帶來了不少的危害。其中的鉛“白色汙染”危害分析表塑膠袋採用高分子聚合有機材料合成的,在土壤環境中難以分解,危害程度較大一次性竹籤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飯盒一次性飲料杯常用於小食攤,吃完丟棄在地上,長期使用會浪費木材,導致森林被砍伐,造成一定危害採用塑膠製成,丟棄在路上形成垃圾堆,阻礙交通不可降解,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杯內有喝剩的飲料或粘有汙染物,會成為蚊蟲和細菌生存、繁殖的溫床化合物可透過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會導致人貧血,患腎炎,嚴重的則會破壞神經系統,影響人的智力。而鎘對於植物的生長髮育有害,也是對人有害的元素。它可透過食物、水、空氣經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積累在人的腎臟和骨骼之中,會導致貧血,代謝不正常,患高血壓、腎臟功能失調等疾病,嚴重的會引起一種令人可怕的"疼痛病",這種疾病會使人的骨頭變得脆弱,最終會斷裂。其他的如鋅、銅、錳等金屬若在體內大量富集,也會使人免疫力下降!

  七、實踐體會與結論

  經歷這次的實踐,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應突出解決六大關鍵問題:

  1、大力倡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

  理直氣壯地宣傳我國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環境倫理觀,反對不符合國情、大肆鋪張浪費的思想觀念。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發展觀,使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滲透到所有一切社會管理工作之中。

  2、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體系。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狀態,要創造向新的社會發展階段轉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條件,特別是建立領導幹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公眾參與制度。

  3、建立以迴圈經濟為重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是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具體體現。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實行清潔生產,在產業和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化設計與改造,努力實現廢物的迴圈利用,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繼續開展“綠色建立”試點示範活動。

  4、積極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

  大力倡導適度消費、公平消費和綠色消費。透過環境友好的消費選擇帶動環境友好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同時,透過生產技術與工藝的改進,不斷降低環境友好產品的成本,形成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

  5、大力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

  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形成資源消耗少、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廢棄物排放少的生產和消費體系,使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能夠控制在生態環境可自我更新的範圍之內。

  6、不斷培育環境友好的文化氛圍。

  樹立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透過教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支援和協助,使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奉行的價值觀。

  經過以上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多數人知道亂扔廢電池對環境有危害,但苦於找不到可回收電池的場所,只能扔進普通的垃圾箱中。這其間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應積極應對。

  人類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了地球上的生命,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學的方法,再加上我們的實際行動,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有一片美麗而完整的藍天。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5

  實踐目的:

  保護環境、呼喚公民環保意識,響應學校的號召充實鍛鍊自己,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主題:

  用行動喚醒公民環保意識、用汗水清除街面違規廣告。

  實踐時間:

  20xx年x月18日到21日期間。

  實踐地點:

  xx市xx大街xx區。

  實踐團體:

  大學生綠色希望志願團成員。

  實踐內容

  活動前我志願小分隊於進行幾次討論及會議決定於8月18到21號進行寒期實踐活動並及時做好了策劃、做好了安全部署和意外事件準備、確定了人員以及準備了工具,每個人都信心飽滿、信心滿懷。

  準備工作做好後,我們於21號上午出發,懷著一份份堅定的信念,我們在烈日下奔跑著,飽滿的熱情使我們忽略了烈日的炎熱。每個人頭頂志願者帽子,手拿清理工具,我們分成2組,成從2頭向中間“進軍”的架勢沿街清除小廣告,牆體、圍欄、路燈、站牌等每一個都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先是用刀子刮然後用手撕下來放進已經準備號的垃圾袋裡。我們不僅僅用行動告示這大家保護環境關愛城市,同時我們還沿街對每一位路人進行宣傳及解說,看見路人們對我們認可的目光我們明白這是多麼有必要啊!

  實踐結果:

  本次寒期社會實踐得到了院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援,取得了預期的結果及效果。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公民的環保意識。

  實踐意義及總結體會:

  綠色環保社會實踐報告寒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從象牙塔邁向社會的橋樑,它有助於大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加深對社會的全面認識。這次清除小廣告宣傳環保理念也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新一代大學生要放下學校裡的紙上談兵,放下家裡的嬌生慣養,虛心學習。既要對自己有隻要我幹我能行的信心,又不能自滿自負,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進行,我們的力量使有限的,但是我們能喚醒眾多群眾的心,我們應積極參加每一次實踐活動,學會總結,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學會節約,節約積累來的財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用心體會實踐經歷,那麼我們將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6

  距張家界市城區5公里的苦竹河大峽谷風景區,一向以秀麗的風景為遊客所稱道,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茅巖河九天洞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年旅遊吞吐量已經到達了60萬人次。網友“半個碎瓶”在長沙社群發表了一篇題為《苦竹河!旅遊開發讓你很受傷》的帖子,以組圖的形式記錄了張家界市苦竹河景區河道出現大量生活垃圾的現狀,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作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的.張家界苦竹河景區,旅遊開發緣何會出現如此硬傷?透過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苦竹河景區河道水面上出現大量生活垃圾,由於最近連降暴雨,致使長期堆積的垃圾在河道中呈帶狀順流而下,看上去讓人感到噁心。

  我們是“生態文明,環境友好”社會實踐小隊,7月1日到15日在某旅行社進行宣傳旅遊環保工作,我們隊有6人,兩人一組分別在三個不同地方進行宣傳,每組每天的任務是要發200份宣傳單,20份問卷調查。都是宣傳旅遊時的環保問題,問卷調查也是調查現在人們在旅遊的同時有沒有對環保的問題進行重視

  一、我的實踐過程:

  1、我在路上,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膠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膠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膠,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在家門口的一家小快餐店裡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膠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膠快餐盒500個。”

  3、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於“白色汙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得找另外的辦法。

  4、為了擺脫困難,在姐姐的幫助下我利用網路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對“白色汙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首先,我來到宣傳欄,認真閱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瞭解了關於長沙市汙染治理及成果。緊接著,我透過瀏覽網頁,瞭解了汙水處理情況和流程,展望了長沙市未來發展規劃和積極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麼是“旅遊汙染”?

  旅遊汙染又稱觀光汙染。因開展旅遊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旅遊是促進相互

  瞭解和各地文化、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重要的收入特別是外匯收入的來源,故稱為無煙工業。但旅遊活動和旅遊設施的大規模發展,會因管理的不健全造成汙染嚴重和景觀破壞,如飲食用包裝紙、盒、瓶的充斥、旅遊者遺棄物品難以處置等。此類汙染又會妨礙旅遊的長期受益。解決的辦法是有計劃地實施旅遊活動,加強對生活垃圾等的收集,加強宣傳活動和經濟管理措施,透過教育提高旅遊者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並實施經濟管理手段以切實保護旅遊環境。

  三、分析:“白色汙染”的危害有哪些?

  旅遊業的發展所產生的,或是旅遊地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所造成的旅遊公害。後者又可區分為旅遊開發的本身和非旅遊開發建設造成的,統稱為建設性汙染。從汙染的形態可分出有形汙染和無形汙染兩大類。按汙染者動機,則可視為有意的或無意的。從汙染後果來看,有的是暫時而可以改變的,有的卻是長期而難以挽回的。

  有形汙染係指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覺察的,如因旅遊者文化素質低,或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造成風景資源破壞,文物古蹟損毀,環境衛生汙染等。無形汙染則指旅遊者對旅遊地帶來的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它往往不易被人們覺察,但其後果卻相當嚴重,有的甚至超過某些有形汙染的危害。例如旅遊者帶來的不良生活方式,衝擊旅遊地優秀的傳統文化,改變其固有的社會美德。另外,旅遊者使有傷風化的劣跡傳播,使傳染病(特別是艾滋病)蔓延,給旅遊接待地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由於旅遊者人數超出旅遊區地域容量,加上管理不善,導致區內花木、建築受到損壞。雖然有時後果比較嚴重,但畢竟屬於可以改變的旅遊汙染。而在旅遊區建造房屋、開山築路、修建機場,使耕地被侵佔、草地被毀、森林遭砍伐,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則是致命的建設性汙染。飛機航班的增加,車船密度的提高,排放的煙塵、尾氣、廢油也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汙染。此外,開山採石對具有美感的風景地貌來說,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在景區不適當地修建纜車索道,在古建築旁或微尺度的風景山石之間修建造型、體積、色調極不協調的建築,都會使景區意境破壞,也是一種建設性汙染。盲目追求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往往會造成旅遊汙染,對該地區的環境、社會、經濟均會造成嚴重危害。在旅遊業發展戰略制定、旅遊區規劃、旅遊景點建設和旅遊業經營管理中,應當提出防止旅遊汙染的對策和措施。

  四、行動起來治理“旅遊汙染”:

  旅遊開發本是沒有錯的,為了防止這些讓我們痛心的景象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旅遊業發展戰略制定、旅遊區規劃、旅遊景點建設和旅遊業經營管理中,我們應當提出防止旅遊汙染的對策和措施:

  1、景區旅遊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鼓勵遊客愛護旅遊景區的環境。做為景區本身也應盡全力配合。如景區應該在不同地點設立垃圾收理站點。定期檢查景區內的清潔;另一方面讓鼓勵遊客注意自已的形象,不要在景區做出不合道德規範的事,尊重當地民風民俗,尊重當地的文化。減少外來旅遊者對當地文化的衝擊。

  2、導遊在帶團的時候應該隨時提醒遊客不要亂扔垃圾。並且以身作則。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為團裡的遊客們準備垃圾袋。提倡文明觀賞,做一個文明遊客,愛護景區內的一切旅遊資源。在旅遊活動中,尤其是在以民族歌舞和民俗展演為特色的一些鄉村旅遊活動中,遊客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學會尊重當地民族民俗傳統文化,避免造成旅遊中的“行為汙染”。作為導遊應提倡、鼓勵遊客,不要惡意破壞這些旅遊資源。因為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多,人為環境汙染的壓力在不斷增加,依靠有限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清除各種汙染。

  3、旅遊局加大力度規劃景區的各項建設,不應盲目追求旅遊業的經濟效益。旅遊區裡的餐飲、賓館等,應該嚴格控制數量和規模。可根據實際情況最好全部撤出旅遊區,保持旅遊區的自然狀態。嚴格控制旅遊區流動人次。宣傳旅遊區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指導旅遊者在不同的季節來,有助於分散遊客。

  4、目前全國各大景區都面臨旅遊人數飽和、環境生態壓力大的問題。為了調節旅遊的季節性,國家可以進行大方向的調控。鼓勵遊客在不同的季節出遊。一可以為不同行業制定”黃金週”,那麼不同行業的人我空暇時間就不同,那麼出來旅遊的時間就不同,可以減少旅遊區的壓力,減少對旅遊區的衝擊;二是增加金周的次數,以便出行的時間更寬裕,不會讓大多數的旅遊者的出行時候在一塊,也會起到同第一種方案的效果。

  5、明確環保責任。儘快完善各類相關法律,使各種措施有法可依,建立並健全旅遊汙染的監督機制。依法對旅遊業進行管理。各層管理組織應切實履行景區防治旅遊汙染等職責。

  6、旅遊業的開發利用應首先考慮旅遊區的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開發”的方針。盲目追求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往往會造成旅遊汙染,對該地區的環境社會經濟均會造成嚴重危害。

  五、實踐體會與結論

  經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看出我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我們總是這樣形容地球為我們的“母親”,但是日益惡化的環境正在威脅著我們“母親”的壽命,總是以為地球上所擁有的資源能源是無限的,但是人們的過度的浪費,已經使這些’“無限”的資源能源在逐漸的變成“有限”的!請愛護我們的環境,因為“只有一個地球”!也許現在我們感受不到環境的惡化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覺得與己無關,但是有沒有想到幾百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應該去哪裡生活呢?難道要伴隨著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而永遠的消亡嗎?針對環保的問題,暑假實踐。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實踐報告,更希望可以藉此來了解人類生存的環境到底如何,藉以警示愚昧的人類!

  旅遊汙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汙染。為了做好旅遊汙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真正學到不少,對社會的理解也在活動中加深了。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的從各方面武裝自己,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己。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大學生,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努力學習好各種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到校園外的社會去鍛鍊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對複雜社會的進一步瞭解,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增加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我們大學畢業完全進入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

  環保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7

  一、實踐報告概述

  近年來,隨著農村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地養分逐漸匱乏,農藥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從而引起一系列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土壤汙染、地下水汙染及至大氣汙染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農產品質量。

  針對這一問題,為了響應中國科學學會的號召,在校園團委以及老師的鼓勵下,我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六人的大學生志願行動小組。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深入了商丘市劉莊村進行了走訪調查,以問卷的形式對農民的環保知識與環保意識進行了一次調查。同時,再輔以走訪的形式進一步瞭解情況,以提高調查的準確性。另外,我們還對農藥的使用、化肥的使用以及一些科學的耕作方法對村民進行了講解與宣傳。透過這次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整理,我們志願小組對農村的環保意識與環保知識的掌握有了較深層次的瞭解。

  二、調查準備工作及流程

  1、前期準備工作

  (1)7月2日~7月16日透過網路、圖書館以及相關認識對調查內容有了較全面較為正確的認識。

  (2)7月17日~7月20日小組成員以討論交流的形式設計問卷內容、確定問卷題目,並請教老師以確定問卷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普遍性、適用性。

  2、開展實習活動

  7月22日~7月28日進行問卷調查。

  3、後期總結工作

  7月30日~8月30日進行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對調查情況進行組內交流、分析並確定調查結論

  三、調查內容及基本情況

  調查問卷共設定25道題目,內容涉及此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和化肥、農藥的選擇與正確使用,禽畜養殖業對水源、空氣等生態環境的汙染以及農村居民環保意識情況等內容。旨在瞭解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以及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劉莊村位於離民權縣約40公里處,人口約201人,耕地面積6000多畝。

  四、調查結果以及結論分析

  透過問卷調查以及走訪交談,經過分析整理,我們總結當地環保方面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當地村民意識到汙染問題,但束手無策。

  透過問卷調查結果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當地村民有67.5%的人表示對蔬菜水果有農藥殘留問題處於擔心狀態。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並沒有解決辦法。而對於長期使用農藥等化學殺蟲劑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並不清楚。同時在調查中,有近97.5%的人認為使用農藥會對土壤和水源產生汙染。可見在當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經意識到環境汙染問題的存在,但苦於並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解決,所以也只能任由其發展。

  現狀二:缺乏科學的農業知識,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在調查中有80%的人並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員的下鄉指導。特別是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42.5%的人並沒有接受過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與綠色食品方面的教育。同時,幾乎近99%的村民認為自己需要進行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技術培訓並認為農村很有必要進行有關環保工作的宣傳。這表明,現如今農村居民對環保意識有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關機構的科普宣傳,有關單位的科普宣傳並不十分到位,從而導致農民環保知識的匱乏。

  現狀三:村民施用化肥不科學,同時有機化肥與無機化肥比例失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75%的村民在農業生產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無機肥,而這些肥料有92.5% 用於糧食作物中。在走訪中,我們瞭解到村民對農藥、化肥施用過程中各種比例配製並不瞭解。多數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過量的現象。而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甚至是地下水汙染。

  五、農業環保現狀的改變策略

  對策一:政府牽頭,帶動村民解決汙染治理問題,化束手無策為治理有方。

  對策二:加大農業環保知識的宣傳力度,調動農業人才積極參與全民環保。

  對策三:統一規範村民農藥、化肥使用比例引導村民科學施肥。

  六、調查過程中的收穫與反思

  透過這次“千鄉萬村”科普活動,我們小組深入農村,走訪調查,對農業汙染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與分析,並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粗淺的意見與建議,其中可能有許多的不足望見諒。

  作為農業學子,支援國家農業建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科學文化水平,立志為農業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