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通用6篇)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

  難忘的社會實踐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你收穫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實踐報告吧。那麼實踐報告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1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政策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青年抗疫的重要指示,陝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綻放戰役青春,堅定製度自信”實踐團在黨委領導、團委支援下,於二月一日開始了假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為提升大學生的志願服務意識,瞭解當地抗擊疫情的情況。實踐團成員張鑫玲於二月一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建安社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2021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屬於春節返鄉高峰期。為有效、及時防控疫情,建安社群進行了街道封鎖,並且指派專門人員進行執勤看守。對於來往車輛進行攔截和排查,尤其是外地來車。社群領導及工作人員帶領志願者,對社群內每個角落都進行清潔、消毒工作,對社群內不戴口罩外出者進行勸告。與此同時,社群內廣播站、宣傳車、宣傳海報紛紛啟用,做好疫情宣傳工作,加強社群居民對疫情的瞭解與認識。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瞭解到了建安社群在疫情期間的防護工作,看到了偉大的志願服務精神,也體會到了基層工作者的艱辛。正如社群工作人員所說“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十防萬一,疫情防控必須做實做細,容不得絲毫懈怠”。

  透過此次參與社群疫情防控,實踐團成員感觸頗深,她說:“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國民一心,井然有序,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春暖花開的氣息已然撲來。打贏疫情防控戰,我們志在必行。”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為我們生活染上陰霾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擔當的意義和奉獻的價值。“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疫情防控期間志願者們的一舉一動便是最好的詮釋,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實在、默默無聞,用擔當奉獻的英雄!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2

  庚子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荊楚大地,迅速蔓延至全國,並使得全球都陷入了災難的陰霾,揪住了世界人民的心。自疫情發生起,我一直關注著每日的疫情資訊,總希望能發揮個人專業所長,為疫情防控做些什麼,略盡綿薄之力。

  這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援廣大社工 義工和志願者開展心理疏導 情緒支援 保障支援等服務。”作為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共青團員,聽到總書記的號召之後,我更覺得義不容辭,但是為了在服務他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我選擇了線上參與的志願活動。

  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南京圓夢志願者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抗擊疫情·指尖志願”網路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在這裡,我的主要工作有藉助國家有關部門的疫情釋出平臺,辨別求證各種網路資訊,對謠言進行抵制;向周遭的人宣傳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在網路上為湖北人民加油打氣和他們的自我犧牲精神鼓舞點贊;反對網路上出現的不理性 歧視性言論;轉發和收集湖北省相關籌款 籌物資訊,在線上幫助組織進行廣泛的宣傳和動員;透過微信群 朋友圈 抖音 微博等平臺,主動關心 關愛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的群眾,為他們提供心理慰藉 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

  因為我通常是在廣東地區生活,比較少會接觸到湖北這些外省,而且接觸的人員只是組織內部的和我們自己的“朋友圈”,所以我都工作就比較輕鬆了,主要只是日常的在各種社交軟體上分享轉發組織發信息。但我認為這對人們的幫助實在有限,在此基礎上我又尋了一份線上志願工作。

  這就是由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xx大學社會學院的鬱之虹老師發起的“社工伴行” (原“社工共振”)志願團隊。前期的服務物件主要是xx方艙內的病友,後期主要是海外華人華僑。團隊採用“4+1”線上異地救援模式開展服務,即一名社工 一名心理諮詢師 一名醫務工作者 一名群助理為服務物件開展醫學科普 心理安撫 情緒疏導等服務,以微信群為依託與一名線下在地人員實現空中對接。

  幾位志願者老師給我們組織了志願者培訓,講解了各類志願者的分工職責,還有包括一些服務技巧,注意事項等。加入組織後,我感到很欣喜,也很有幸,在培訓過後便感覺我的肩上也沉重了許多。

  我是參與團隊後期的群助理工作,主要任務有五點。一是收集問題,對群裡服務物件提出的生活需求 情緒心理和新冠肺炎科普等問題進行收集,並交由其他三位志願者進行回答;二是對服務物件沒有得到及時回覆的需求,提醒團隊成員儘快回覆;三是對服務中一些突出的個案進行重點關注和記錄登記;四是對團隊成員 服務內容 服務物件的相關資料進行資料彙編 整理和歸檔;最後一個是對每日的工作進行總結,以簡報的形式發給總協調人,以便後期的查閱。

  服務開展前我們組內都顯得比較手忙腳亂的,我心裡也是特別著急,生怕耽誤了服務的開展。經過幾天的服務,我們也漸漸適應了,群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口罩是否具備防護功能,我們一邊安撫一邊在網上對型號 查資料;有人對疫情下一些資訊的權威性產生質疑,我們與他講解 篩選;有人對國內外人民對國內外疫情的關注發出疑問,我們與他分析 辨別;有人對心理學感興趣,我們與他討論分享。

  在服務的過程中,我也會遇到一些問題。

  因為是首次上陣,而且還是一名在讀學生,工作經驗尚淺,為此我經常與團隊內的各位前輩老師 師兄師姐請教探討。

  其次因為接觸的是海外華人華僑,我害怕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會影響到國家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所以我一直謹言慎行,每次發言之前我都會反覆檢視文案是否存在歧義或錯漏,做到字斟句酌 反覆修改,避免他們把我傳送的訊息理解成另一種語言色彩。

  三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因為疫情期間自己在家要煮飯,還要帶帶孩子,最近也開始了網上授課,日常的服務時間是每日兩小時,如此,生活時間 學習時間與工作時間發生了衝突,產生了比較大的壓力,我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排了時間安排表,再根據時間表一點一點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同時提高各項工作的效率。

  最後是因為服務物件以留學生居多,他們學歷 見識 閱歷可以說都比我長,對比之下,初期自己不免會有種“山村野夫”的感覺,產生一些自卑的情緒。對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服務後,從優勢視角看來,我認為這可以理解,人各有所長,他們有他們專攻的,我有我擅長的,我在此就是陪伴他們度過此次疫情,為他們提供需要的服務,為他們送去國內對他們的關心與溫暖呀!而且日後工作不免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如此想來心中的情緒好多了。

  我認為群助手可以說是團隊裡的小管家,要對接團隊裡面總協調人和服務物件,也要面對團隊裡的社工 心理諮詢師和醫務工作者。同時群助手也是團隊的書記員,將突出的個案 經典案例的記錄整理歸檔。

  在這次的志願服務中,雖然我還沒能參與專業社工工作,但是透過觀摩各位專業的前輩老師們的工作也讓我學習到了不少東西。社工和心理諮詢師看上去是做著一樣的工作,用同樣的技術,但是,我認為社工更強調“社會”的框架,比如,從個案的社會支援去評估 找問題,然後連結資源幫助服務物件解決物資上的困難 醫學知識的缺乏,幫助他們與家人朋友更好地溝通。社工更關注困境中個體的內在優勢,強調發掘患者內在動力,增強他們的信心,以喚醒個體強大的生命力量。

  我已經參加服務幾個月了,回顧這些時光,有苦有累有冷暖,有充實有使命有擔當,但是更多的是自豪和驕傲,點讚我們五百多位志願者共同為國內外華人建築起了一道堅強又不失溫暖的防線!我們的社工在這次的疫情中走入了公眾的眼中,社會工作在危機中的重要性顯露無遺,大家也開始瞭解我們的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我為社工這個職業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重視而感到欣喜。

  總會有一批人走在時代的前鋒,進行著對新事物的探索,為後人鋪路;社工行業與社工自身發展也同樣,需要實踐和時間來積澱 成長。因此,作為社工專業學生,一方面要對自己 要對行業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不畏艱難 勇於探索,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各種實踐 志願活動,同時還要不斷對實踐經驗進行梳理 總結 提煉,以促進自我甚至社會工作行業的發展。

  疫情依舊千鈞一髮,阻擊依舊不可放鬆,我的志願工作依舊有序開展,我信心十足,與疫情的'戰鬥我也必將堅持到底!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3

  志願期間,我的服務地點是在高速檢查站上,被分配到的志願工作是提醒車裡的人進行掃描健康碼、登記資訊以及一些細節性的提示。

  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我在提醒一位車主的時候,他主動對我說了謝謝,然後還說辛苦你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平常,小學滿分作文裡都會寫爛的梗,但是等真正的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還是會很感動的,就是你看人家你好像覺得很爛俗,其實真的到身上的時候是不一樣的。還要有一個就是我在提醒別人時,我會主動跑到車子旁邊去和他們交談,旁邊有一個交警他提醒我說不要湊得太近,我做志願的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這個舉動也是讓我很暖心。

  緣分讓我們相聚吧,一起有機會做這種事情也是很難得的,大家也都辛苦了,畢竟我們都一起過來了。也很感謝大家在這種比較艱苦的環境下,我們一起互相照顧。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天晚上回來的時候天都黑了,然後當時在冬天又下雨,我的鞋子也溼了,我心裡特別難受。我當時要冒雨從地鐵站回家,有一個志願者朋友是開車的對我說“那我開車送你到地鐵站吧”,我心裡就很感動,特別感謝他,他還說“你也挺偉大的”,其實我們都很偉大。

  我大概有了解到有一個外國人在我們國內看病時存在特殊待遇,或者說有過激舉動的一些新聞,其實有很多點可以討論,我的話我就討論優待外國人這個行為本身吧。我的看法是對於工作人員其實你如果去分析一下的話,對工作人員本身,就他個人並沒有實質性的好處,他也不會拿到錢和任何嘉獎,我就覺得工作人員的想法本身就很奇怪。我們先不提外國人的行為,工作人員我們能夠理解他身處主人翁的心態,是因為他之前沒有經歷過外國人所以想要好好表現嗎?有一個問題就是首先他的身份就搞錯了,因為在他目前的崗位上,他是個社群工作人員,他的工作本質是要服務好大眾。服務大眾是沒有人種 國籍區分的,如果他想要體現所謂的大國風範的話,他應該在保持公平的原則上自己再想一個方法去體現,這樣的話自己有能力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戰疫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參與,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祖國未來發展的強勁軟實力,更應該肩負起時代使命投身戰“疫”,勇於對社會輿論發表理性正確的態度,充分展示新時代青年的蓬勃力量及社會責任感。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4

  為了更好的打贏疫情防控戰,我們同學幾個“走基層,探疫情”社會實踐小組於xx月xx號開始了本次實踐活動,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隊員們在各自的家鄉,對社群中的基層幹部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溝通交流,瞭解社群在疫情期間做的防控工作與防範措施。

  “走基層,探疫情”社會實踐小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首先,來到甘棠片區城中社群服務中心,社群工作人員分別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主要的防控工作與防範措施,隊員正認真的做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並做好相關的筆記。城中社群主要的防控工作首先,社群工作人員在疫情在嚴重的時期,最基礎的防控工作就是利用城中的播音喇叭,迴圈播放新冠病毒傳播及感染的能力極強,對人類的健康威脅大的相關宣傳語,提倡社群居民自行在家隔離,不串門,不聚集,外出必須戴口罩。

  第二,防控工作的重要部門就是上門排查,城中社群安排相關的工作人員到每個小區居民樓中,一家一戶敲門進行詢問,排查從疫情重點地區或從外市返回家中的人員,要求滿足條件的人員主動居家隔離14天,並及時向上級政府彙報。

  第三,在每個小區門口,設定防疫帳篷,安排社群工作人員輪流值班,主要工作為控制小區居民的外出活動,無特殊情況下一家居民兩天只能由有一名人員外出採購日常生活用品,並填寫出行證,掃描健康碼。社群工作人員也會提供日常用品送貨服務,撥打指定電話,即可與工作人員溝通需要的日常用品,並及時的送達。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5

  雖然有疫情的阻撓,但是這個寒假我依然過的十分充實。在這個漫長無聊的寒假中,我接受了學校讓我們積極參加各種寒假實踐活動的倡議,然後參加了村裡組織的對抗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的各項志願者活動,這個也有利於我這個即將邁入社會的學生,讓我有了深入社會進行自我實踐能力的鍛鍊,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助力我在未來的生活和艱辛的工作中更好的邁入社會。

  “蜉蝣於天地”,當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在社會上時就是滄海一粟,時不時地會體會到孤獨,但參加村裡組織的志願者實踐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我們社會的強大凝聚力。

  在寒假裡,我先是參加了市場對人們買菜時戴口罩的監督,雖然只是戴著口罩站在市場門口去提醒人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老年人不能接受疫情時要戴口罩的突發要求,還會發生一些口角,但是這更是讓我意識到了在社會交往上的注意點。第一,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這種夏日酷暑的天氣時,更加要懂得謙遜有禮,即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踐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第二,要給與他人關心與耐心,因為老年少年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接受力不足或者是變差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就要對他們賦予更多的耐心和體貼,這也讓我突然發現了在小學時就講的禮貌交際也不是全無用處的。之後我還在小學門口參加過志願活動,雖然沒幾天,而且還是和學校的保安民警和老師的共同幫助下完成的,但是看著他們蹦蹦跳跳地透過自動測溫室,讓我想到了自己當年的小學生活,真是不禁淚下,滿眼幸福。

  不過因為我們省的疫情不是十分嚴重,在人們的配合和我們志願者的努力後,疫情就得到了抑制,人們甚至可以有時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然後我又志願去幫助社群補習班裡幫助醫護人員的子女。我很激動,畢竟在經歷了十二年的學習後,第一次要有了當老師的機會。而在補習班的這段時間裡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他們,要成為合格的老師該怎麼教育和管束自己的學生。

  現在的教育競爭激烈,就連小學生們都已經踏入了補習的隊伍裡,雖然家長們的初衷是好的,家長們為的也是學生們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希望他們能更上一層樓,但是孩子們或許並不希望自己總是像被關在牢籠一樣的,從被學校約束,再到被我們管轄,我們應該為他們營造學習的氛圍以及樂園的場地,讓他們在娛樂的時候收穫知識,這才符合家長的期望和小朋友的意願。我和其他的志願者會給他們講二十六英文字母的故事傳說,聯想記憶它們的書寫,會唱簡單的英文兒歌,會讓他們自由活動,集體或是單人照相,他們常常吵著要用美圖秀秀……歡愉的笑聲似乎掩蓋了時間的存在,為期20天的補習時光,一眨眼便過去了。大家都很高興,醫務人員們在疫情的前線衝鋒陷陣,我們也理應為他們守護好大後方,為他們照顧好,教育好他們的那些暫住在爺爺奶奶家的子女們,盡我們的全力來描繪出一個大圓滿的結局,這才是對在前線奮鬥的他們,以及對我們守護我們安全的祖國最好的報答了。

  這個寒假,人們之間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過很多不好的小插曲,但是我依然是度過了一個圓滿充實的志願假期,我不單單有了不小的收穫,也有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會是我日後去逐步完善自我的一個個方向。“細節決定成敗”,發現自身的問題,做好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我就在趨於完美的自己的路上又向前了一大步。我在這段時間是真的發現了賦予社會的好處,“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做志願服務時遇到的每個人,我們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到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正能量的我們學習,負能量的我們就要避免,也就是說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社會也在極力地反饋我們。青春無限,並非是指時間無限,而是在我們正確的使用青春,服務社會後的意義將無限我們的人生價值將無限。

  青春無限,意在奉獻,以小我融入社會之大我,奉獻我們的光和熱,讓當代大學生的青春之火燃燒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永不熄滅,溫暖每個人的心田。

  寒假疫情志願者社會實踐報告6

  疫情防控期間,我校不少學生積極響應號召,以志願者身份投入疫情防控,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他們是王治民、賈子晗、李亞嫻、劉興嶼。

  學生姓名:20車身一班王治民

  志願地點: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青年創業園小區

  志願心得:我是20級車身維修一班的一名學生,我的家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是一個低風險地區,作為一名大學生,在那天志願者報名通知下發後我就參加了,成為一名社群志願者,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不僅是對自我價值的充分認識和提升,還是對自我人生閱歷的豐富,透過現實中的實踐來完成這個時代的使命,這無疑是一種值得參加的活動。

  我會堅持在崗位上,一刻也不馬虎,幫助家鄉緩解壓力,使得家鄉更加安全,也希望祖國能夠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學生姓名:19營銷一班李亞嫻

  志願地點:天津市薊州區上倉鎮西郭家莊村

  志願心得:我叫李亞嫻,是天津職業大學19級汽車營銷與服務一班的一名學生,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注重個人能力培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素質水平,積極向上,此次熱忱地投身於青年志願者活動,盡力做一名合格的志願者。

  有幸在寒假中參加了抗疫志願者活動,在志願服務活動中,態度端正,負有責任,進行村口排查,測量體溫進行登記,挨家挨戶發放疫情告知書。能夠及時協助領導完成各項工作,這樣既為大家做了事情,也在學習和實踐中鍛鍊了自己的能力,我很開心做一名志願者,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加積極的投身志願者活動中。

  學生姓名:19營銷一班劉興嶼

  志願地點: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溪悅園

  志願心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我積極投入到全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家鄉的防疫志願者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志願力量。

  開始我負責的工作是挨家挨戶調查返天津人口和離津業主資訊採集。我深知自己身處聯防聯控的末端,又是直面潛在病患的前端,肩負的壓力不小。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更多更好的為社群人民服務,保證村民的安全。在我們身邊也能夠看到,大批的村鎮幹部、民警等。也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千家萬戶的平安默默守護。

  雖然我們的崗位也許普通,也許平凡,但是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離不開志願者們無私的奉獻!疫情必將勝利!

  大學生志願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基層防疫一線踐行著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透過參與這次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大學生志願者們深深的體會到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辛苦和不易,體會到了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衛家鄉人民的健康。

最近訪問